摘要:為更好地推進黨團隊一體化建設,培養少年兒童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工作者要加強黨組織對學校少先隊工作的全面領導,突出黨建引領,構建內容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的黨建帶團建、促隊建的管理機制;要突出政治培育,樹立黨團隊一體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聚焦立德樹人,提升黨團隊一體化實踐育人的覆蓋面和活躍度;增強學科育人的專業性和認可度,將少先隊工作納入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教育體系;多方聯動,形成部門共育、項目共推、機制共建、資源共享的黨團隊一體化少先隊育人新格局,促進新時代少年兒童茁壯成長。
關鍵詞:黨團隊一體化;少先隊工作;立德樹人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全面加強黨對少先隊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黨、團、隊一體化建設。”葫蘆島市建昌縣新區小學(以下簡稱“學校”)結合實際情況,通過整合黨團組織資源,促進少先隊工作新發展,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策略。
一、黨建引領,筑牢黨團隊一體化育人的根基
加強黨組織對學校少先隊工作的全面領導,突出黨建引領,構建內容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的黨建帶團建、促隊建的管理機制,是筑牢黨團隊一體化育人的堅強保證。學校把隊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布局,構建少先隊工作與黨建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的制度體系,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少先隊組織建設。
(一)加強組織建設,打造先鋒堡壘
少先隊依托黨組織培養一批強有力的能干事、干成事的少先隊輔導員隊伍。首先,學校在日常工作中樹立模范黨員少先隊輔導員典型,促進所有少先隊輔導員在自我對照和自我批評中找差距,加強自身能力提升。其次,學校充分發揮少先隊員自治自管的作用,設置大隊委、紅領巾監督崗、安全部、中餐檢查部等,負責對在校隊員的常規生活進行檢查和監督,在少先隊員中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二)加強陣地建設,突顯文化浸潤
少先隊充分利用升旗儀式、紅領巾廣播站、班級文化墻、校園宣傳欄等陣地,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宣傳陣地。例如,利用“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宣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隊員們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習俗,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浸潤學生的心靈。
二、突出政治培育,樹立黨團隊一體化為黨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中國少年先鋒隊是中國共產黨創立和領導的、委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直接領導的中國少年兒童的群團組織,是少年兒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入隊、入團、入黨是青少年追求政治進步的“人生三部曲”,是構建黨團隊一體化建設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鏈接。
(一)提高輔導員政治素養,促進學校少先隊工作高質量發展
少先隊在黨團隊育人鏈條中占有源頭性地位。只有把“地基”打牢了,才能保證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實際工作中,部分中隊輔導員的政治意識有待提高,少先隊工作有弱化、泛化等傾向。為此,學校少先隊在每個學期初制定工作目標,根據目標對少先隊中隊輔導員進行集中培訓,提升中隊輔導員的政治素養;完善少先隊中隊激勵機制,聯合學校黨支部、德育部定期組織理論學習和中隊輔導員工作經驗交流。學校通過這些方式引導少先隊中隊輔導員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每位少先隊輔導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情感。
(二)以“青藍工程”打造高素質輔導員,提升育人成效
“青藍工程”是打造高素質輔導員的有效途徑,即優秀輔導員幫帶普通輔導員,師徒結對,使普通輔導員能力提高、成長進步。基于學校隊員數量大、中隊數量多、中隊輔導員隊伍數量大,每學期又都存在輔導員更新的問題,少先隊大隊部高度重視,加強對新輔導員的政治培訓,在全體輔導員政治學習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新輔導員加強輔導。同時,以“老幫新”“優代弱”的幫帶形式鼓勵新輔導員快速成長。
三、聚焦立德樹人,提升黨團隊一體化實踐育人的覆蓋面和活躍度
學校深入把握黨團隊一體化育人的目標導向和工作指向,突出對學生的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
(一)夯實少先隊活動,提升少先隊育人實效
主題鮮明的少先隊活動是少先隊育人的主要教育形式。學校黨支部積極以“主題黨日”帶動“主題隊日”活動,每學年在學雷鋒日、清明節、少先隊建隊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主題活動,促進少先隊員思想升華和組織意識提升。學校開展“紅領巾心向黨”“紅領巾講解員”“黨史小故事分享”等活動,強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引領,同時將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納入隊課。
近年來,學校少先隊堅持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教育相統一。少先隊大隊部組織全校中隊輔導員和少先隊員學習“紅領巾愛學習”網上主題隊課,保證全員參與,共同進步。少先隊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為主線,通過“學習黨的二十大,爭做好隊員”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幫助廣大少年兒童傳承紅色基因,從小就在心里種下愛黨愛國的種子。同時,學校開展少先隊的隊會、隊課和主題隊日活動等,強化少先隊員的組織意識和集體觀念。
(二)完善成長激勵體系,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
1.分批入隊促提升
學校少工委根據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印發的《關于構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全面實施“分批入隊”。
在分批入隊工作中,學校黨支部書記、少工委主任是第一責任人。大隊輔導員通過“黨支部書記進中隊”“黨員課堂”“尋訪紅色地圖”等生動活潑的方式開展隊前教育,在一年級學生心中種下“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的紅色種子,彰顯少先隊的政治性,培養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共青團、少先隊的組織意識。學校少工委在落實“六知六會一做”入隊基本標準的基礎上,制定科學、規范、合理的入隊工作細則;圍繞政治啟蒙、價值觀塑造、組織意識培育等方面設定具體指標,再針對教育過程和成果進行量化評價。在分批入隊過程中,學校少工委鼓勵已經加入少先隊的隊員發揮榜樣作用,幫助其他同學進步;對未加入少先隊的學生進行隊前教育,引導他們在追求目標中不斷努力,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
2.“紅領巾獎章”爭章促發展
學校開展“紅領巾獎章”爭章活動,目的是引導少先隊員在追求小目標的過程中實現階梯式成長。學校少工委根據少先隊員的年齡特點,細化紅星章、紅旗章、火炬章這三類“紅領巾獎章”基礎章目,構建教師、學生、家長等多方參與評價模式,激發隊員們的內在動力。“推優入團”是少先隊組織的重要使命,能確保把長期表現優秀的少先隊員優先推薦到團組織中來,是黨團隊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工作。在黨支部監督、指導下,學校少先隊大隊有效開展“紅領巾獎章”爭章活動,受到師生及家長的高度贊賞。
(三)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增強紅色教育力量
黨團隊一體化引領下實施紅色教育要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實現少先隊思想教育與小學階段各學科教學的融合,完成從少先隊到共青團的合理過渡,實現對學生思想的全面教育。
首先,中隊輔導員要在各學科的知識體系中適當融入紅色教育內容。在學校黨支部的支持下,少先隊大隊部聯合學校教導處,組織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教研組進行少先隊思想教育與各學科有效融合的研討與集體備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紅色元素,力求讓少先隊思想教育在各學科教學中得以落實。在利用課堂主渠道開展紅色教育的同時,少先隊大隊部還有計劃地組織開展“紅色研學”活動,通過身臨其境的活動激發少先隊員愛黨、愛國的熱情。
(四)注重資源整合,提升少年隊教育理念
建設少先隊社會化工作體系,需要社會各界的多方合力。學校積極打破內外障礙,樹立“一體化融合”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少先隊輔導員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教育統一的優勢;圍繞兒童的生活環境,探索有效的黨建帶團建、促隊建,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者聯動的新模式,讓越來越多的少先隊員參與到學校的黨團隊一體化建設中來,讓隊員們更加喜歡和親近黨組織。在黨建帶團建、促隊建工作機制的驅動下,學校以“小手牽大手”的方式助力其發展優勢,讓黨的種子在少先隊員的心中生根發芽。同時,提升實踐育人的覆蓋面和活躍度。當少先隊實踐育人活動的覆蓋面逐漸擴大、活躍度逐漸增強,黨團隊一體化建設質量也就得以提升,進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四、黨團隊一體化引領下,增強學科育人的專業性和認可度
《意見》明確指出:“將少先隊工作納入小學教育等師范類本專科專業必修課程內容。支持和鼓勵相關高校設立少先隊工作相關碩士專業學位領域。”要真正發揮好少先隊的學科育人功能,必須始終把學科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強調課程建設的理論支撐;要建立脈絡清晰的理論體系、方法體系和課程體系。因此,學校本著溯源的原則,在黨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梳理出完整的少先隊理論體系和發展脈絡,在少先隊學科實踐中不斷完善教育方法和手段,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符合實際的少先隊工作教輔用書,系統地指導少先隊中隊輔導員開展工作。
綜上所述,以黨團隊一體化育人為核心,把少先隊工作納入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體系,有助于形成部門共育、項目共推、機制共建、資源共享的黨團隊一體化少先隊育人新格局,培養少年兒童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吳慶.黨團隊一體化建設的歷史、理論與實踐探析[J].中國青年研究,2022(12).
[2]鐘良.黨團隊“六個一體化” 建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J].中國共青團,2020(6).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