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丹華
摘? ?要:經典誦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為解決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傳統、學生參與度低等問題,可通過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度和興趣,以及加強教師專業培訓等方式,重視和支持經典誦讀教學,為培養擁有良好語文素養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學生提供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問題;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4)07-0017-02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經典誦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經典誦讀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審美情感和文化認同。然而,現實中的經典誦讀教學卻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了教學效果,也阻礙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入理解。
一、經典誦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單一
當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教學內容單一,表現為經典誦讀的材料往往局限于古詩文等傳統文學作品,缺乏現代文學作品和多元文化元素的融入。這種單一的教學內容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多元文化需求,不利于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此外,誦讀材料的選擇往往偏重于文言文,忽視了白話文經典的重要性。同時由于文言文的難度較大,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很難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文化的深度,這進一步減弱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方法傳統
在教學方法上,經典誦讀教學往往采用傳統的“一言堂”式教學,即教師講解和示范,學生跟讀和模仿。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有效的互動和探究。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往往被動接受,缺少深入理解和個性化表達的機會。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也影響了他們對文學美的感知和體驗。此外,缺乏針對不同學生個性化需求的教學策略,也是傳統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缺陷。
(三)學生參與度低
由于教學內容的單一性和教學方法的傳統性,學生在經典誦讀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普遍較低。學生往往感覺誦讀內容枯燥乏味,難以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共鳴。同時,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往往處于被動狀態,缺乏積極參與的動力,難以真正理解和吸收誦讀材料的內涵。此外,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的個性化表達和創造性思考受到限制,不利于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因此,提高學生在經典誦讀教學中的參與度是解決當前教學問題的關鍵之一。
二、經典誦讀教學對策建議
(一)豐富教學內容
經典誦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語言學習的一個方面,也是文化傳承和審美培養的重要途徑。因此,豐富教學內容成為提高誦讀教學效果的首要任務。教師在傳統的古詩文經典基礎上,應積極融入更多的現代文學作品和世界名著選段,從而使誦讀內容更加多元化。教學內容既可以包括魯迅、冰心等現代文學家的經典作品,也可以涵蓋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等世界文學大師的杰作。此外,融入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元素,如日本的俳句、印度的古典詩歌,能使學生的文化視野得以拓展,增強他們對多元文化的理解。
與此同時,通過對比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學之美,還能加深對文學多樣性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主題研究,例如,研究古今中外詩歌中對自然的描繪差異,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文化的共通性和特殊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探究不同文學作品背后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如探討唐詩中的歷史故事、宋詞中的社會生活,甚至是外國文學中的文化傳統和社會風貌。這種深入的探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將誦讀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例如,組織學生創作與誦讀內容相關的小故事、短劇,甚至是創作詩歌或散文。這些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還能夠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和體會文學的魅力。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活動,經典誦讀教學將不再是枯燥的誦讀和背誦,而是成為一種寓教于樂的文化體驗和審美享受,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素養和審美情感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創新教學方法
創新教學方法是提升經典誦讀教學效果的關鍵。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活動,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小組討論等,使誦讀活動變得更加生動。這種方法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一首詩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再現,讓他們在特定的背景下朗誦詩歌,感受詩中的情感和意境。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如音頻、視頻、圖片等,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直觀的學習體驗。
(三)提高學生參與度
提高學生在誦讀教學中的參與度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誦讀活動,尊重和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可以通過設置問題討論、誦讀比賽、創意朗誦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教師應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需求,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此外,家庭和社會的參與也是不可忽視的。家長和社區可以通過組織家庭閱讀、誦讀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誦讀機會和實踐平臺。
(四)加強教師專業培訓
加強教師專業培訓對于提升經典誦讀教學質量至關重要。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文學知識和教學技能,還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應定期組織專業培訓和研討會,幫助教師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技術。培訓內容可以包括經典文學作品的解讀、創新教學方法的應用、學生心理的了解與指導等。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更好地指導和激勵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