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倩玲



摘 要:新課標對小學英語早期閱讀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雙減”政策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但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實施小學英語早期閱讀教學要遵循整體性原則、自然表達原則、沉浸原則以及尊重信任原則。具體而言,教師要引導學生明晰核心概念,提升他們的英語解碼能力;明確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構建多級閱讀資源,提升學生的閱讀總量;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加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英語;早期閱讀教學
“雙減”政策的快速落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要求中小學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推進課堂改革,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雙減”落地的同時,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小學生正處于語言發展的最佳階段,為滿足其語言能力提升的需要,教師應創造性地提供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材料,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提高自主閱讀能力,為英語早期閱讀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情境。
一、基于“雙減”背景實施小學英語早期閱讀教學的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往往遵循傳統的教學方法,即采用從單詞到句子、從句子到段落的所謂部分到整體的學習。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方法缺乏有效的理論支持。這是因為當整個語言被分解成單個單詞和句子時,學生就很難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內容。因此,基于整體性原則的早期閱讀,更強調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為了完整地把握文章內容,要從上下文對閱讀材料進行整體分析。借助教師的指導,學生能夠掌握閱讀理解地技巧,發展閱讀理解的能力。因而,在小學英語早期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整體地角度提供文本內容,讓學生基于文本概念提取有價值地信息。在信息提取的基礎上,學生再依據上下文進行推理,從而獲得下一階段的信息,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意義建構。經過這一過程,學生基于對文章的整體把握,達到知識內化的效果,再通過表演和寫作進行輸出。
(二)自然表達原則
在英語早期閱讀教學中,閱讀內容、閱讀技能和策略以及語言的輸出應當被視為一個整體。教師應關注語言表達的整體性,教學不應建立在單個單詞或短語的基礎上,這有損于語言的整體表達。同時,閱讀技巧和策略是與英語知識密切相關的。因而,在英語早期閱讀中,小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在各個方面都是同時發展的,不存在先后之分,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都應當受到教師重視。從學生接觸閱讀和寫作的最初階段開始,教師就要有意識地促進他們四種技能的成長。閱讀和寫作是相互關聯的。教師要采用主題式閱讀地方式,確保學生通過閱讀獲得信息,將其與自己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并創造出使用英語的真實情境,這將使學生通過英語理解和欣賞文本,從而自然地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然后,學生就能夠總結和內化自己在閱讀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語言輸出。
(三)沉浸原則
教師可以將英語早期閱讀與學生的日常現實聯系起來,為他們創造一個真實而有價值的英語學習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對學習英語充滿興趣,并沉浸在英語閱讀中。教師在構建學習環境時應當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避免教師過度主導。因而,教師可以在教室中展示相關的閱讀材料、書籍、雜志、報紙和海報等,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英語閱讀活動。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多讀、多聽、多說、多寫,這不僅是為了獲得知識,也是為了讓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寫出個人的真實感受,并與其他同學交流在閱讀中產生的想法。早期閱讀教學不能僅通過機械的灌輸來促使學生掌握閱讀技能,還需要通過創造真實而有意義的語言學習環境,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提升英語核心素養。
(四)尊重信任原則
在早期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發展階段和過程存在差異,需要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由于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即使教師暫時對其不滿意,也不能輕易否定或放棄他們。因此,在早期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將重點放在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上。教師必須確保學生真正在思考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時時檢查和督促他們的學習進度。教師必須始終關注學生的發展,幫助他們進行學習、反思、探索,在知識與知識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并進行有意義的建構。教師應當認識到,早期閱讀教學并不是孤立地教授單詞、句子或閱讀技巧。與此相反,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自然地發展閱讀能力。早期閱讀教學是基于文本內容進行的綜合性教學,而不是單一地教授語法或詞匯。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語言所具有的交際功能,而不應讓他們為了掌握閱讀和寫作技能而進行閱讀和寫作。因此,在早期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強調和堅持尊重信任原則,做到以生為本。
二、基于“雙減”背景實施小學英語早期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明晰核心概念,提升英語解碼能力
1. 明晰文本概念
文本概念主要包括書本概念、方向概念以及標點符號概念。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文本概念,英語教師應該構建適合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適合學生的認知發展現狀,同時將學習環境創設的更加生活化。采用這種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能夠深度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在早期閱讀教學中,教師以不同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文本中的信息,例如,巧設提問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教師要在課堂上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感受文本概念。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單詞和句子,并認識到標點符號的使用方式和功能。
2. 培養音素意識
音素意識指的是人們把英語單詞內部單個音素拆分并重組的能力。這一意識對于早期閱讀的教學過程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音素意識是學習閱讀的先決條件,在獲得拼寫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音素意識通過關注并熟練運用詞匯因素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在小學英語教材的課文中含有一定數量的單詞,所以學生在閱讀中可以逐漸形成對各種音素的認識。聽音是早期閱讀教學的重要步驟,教師在課堂上運用與聽音有關的游戲和練習也能提升學生的音素意識。
3. 掌握拼讀規則
掌握拼讀規則對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具有直接的影響。英語教材中的課文適應小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助于促進知識學習和內化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掌握拼寫規則有助于學生正確解讀和識別單詞,具備拼讀能力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加速學習的過程,從而促進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明確教學目標,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在早期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并結合教學目標有效協調和控制整個教學過程,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和策略。例如,在教授文本概念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課本插圖的信息進行合理的推理和預測。在閱讀文章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引導他們采用默讀和朗讀的方式,以促使他們保持合理的閱讀節奏,逐步加快閱讀速度。我們應當認識到,小學生閱讀技能和策略的發展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實現的。由于學生正處于語言能力的發展過程中,而且不同個體的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和支持他們,讓學生能夠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層面上提高閱讀水平。
(三)構建多級閱讀資源,提供充足資源
除了運用教材中的課文之外,教師需要自主開發閱讀材料。第一,在早期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需要和學生的能力水平,自行開發閱讀材料。教師可以按照課程內容選擇適當的主題來開發資源。教師所選擇的閱讀主題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并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其次,教師所熟悉的文本也可以納入閱讀材料中。教師可以整合那些主題與課本一致的文本,或選擇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文本。第三,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閱讀材料的內容進行改編和改寫,使閱讀材料能夠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閱讀能力,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將之作為教材內容的補充。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后學習閱讀,對家長進行引導和培訓,將英語閱讀納入親子閱讀之中。如在學習e發音時,結合自編繪本a red and fat hen(繪本來源自廣州市小學英語早期閱讀課題組),讓學生通過已學的a的發音規則,加上ed、et、en發音,自主閱讀小繪本,通過圖片的輔助理解,讓學生體驗閱讀的樂趣及成就感。
(四)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激發閱讀興趣
在早期閱讀教學中,閱讀評價的主要目的不僅是為了確定學生掌握閱讀技能的程度,也是為了讓教師通過評價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采取有針對性地改進措施。閱讀能力包括不同的方面,教師需要從多角度進行評估,而不能僅關注單一的閱讀技能,要注重評價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和表現。因而,教師需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框架,與任教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和認知能力相匹配。在早期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使用多樣化的閱讀評價形式,以全面評估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例如,文本概念可以被記錄和觀察,拼讀能力可以用拼讀量表來評估,閱讀技能和策略可以使用標準化測試方式來評估,如下表。
說明:同學們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磨耳朵訓練,每天進行課內閱讀10分鐘,利用周末時間閱讀合適的繪本,并把繪本分享給家人、老師或同學。
三、結語
“雙減”政策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改革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教師要調整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和手段,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在“雙減”背景下,英語教師應該具有原則性,并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不斷激發學生英語學科的早期閱讀興趣,同時不斷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有效促進他們的核心素養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蘇琴.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閱讀問題及策略——以連云港市區為例[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03).
[2]胡衛治.我國兒童早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19(06).
[3]王瑤.在閱讀中培養素養——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兒童早期英語閱讀[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9(06).
[4]譚平華.“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對策探究[J].英語廣場,2022(21).
[5]楊佛蘭.“雙減”政策下小學英語閱讀作業的有效設計[J].新課程研究,2022(13).
[6]吳迪.“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閱讀素養的表現性評價實踐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