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萍
摘要:在當今教育環境下,小學信息科技教學迎來了一系列的挑戰與契機。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教師應不斷探索教學新思路與新方法。文章基于創客理念對小學信息科技教學實踐進行了探索,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通過組織趣味活動、設計學習任務以及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等,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客精神。這些舉措在提高小學信息科技課程教學質量的同時,能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文章強調了創客教育的重要性,主張將創客理念廣泛運用于小學信息科技教學工作中,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助力。
關鍵詞:信息科技;創客教育;創客理念;實施策略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小學信息科技教育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傳統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創客教育是當今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能為培養創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在此背景下,小學信息科技創新教學要以創客教育理念為依托,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為目標。創客理念運用于小學信息科技教學,可以使課堂由枯燥乏味的知識傳授變為富有活力的創新實踐,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感受信息科技的魅力,從而啟發他們的創新思維。通過項目式學習和團隊合作,學生能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并解決問題,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習慣。同時,能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1? ?創客教育在信息科技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創客教育是一種融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知識與技能,遵循自由開放、創新創意、探究體驗的教育理念,以實踐創造學習為主,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創客教育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借助數字化工具,通過項目化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這種教育模式能夠釋放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在自由探索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相較于傳統的信息科技教學,創客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傳授,而是鼓勵學生動手實踐、獨立思考、創新創造。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下,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學習的主導者。
1.1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信息科技課程基本圍繞課本內容進行教學。教師一般是先對課本內容進行簡單的介紹,再由學生仿照他們的演示或者課本示例來研究。長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習,學生有可能漸漸喪失主動思考的動力。創客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的能力。教師提供更多與之相關的知識以激發學生興趣,在互動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開闊學生的思維視野、鼓勵他們主動思考,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信息科技知識。
1.2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傳統信息科技教學模式下,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學習過程的主體性與積極性,使得教學方式過于死板與單調,學生對新知挖掘的積極性也漸漸淡化。相比之下,創客教育模式所提供的學習環境更加輕松多樣,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放在核心位置,可促使其積極挖掘知識深層內涵。學生在與教師和同學的主動交往中可以拓展思維、充實知識儲備、從多元化角度入手解決問題。這一教育模式既能幫助學生建立創新思維,又能增強其創新意識。
1.3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創客教育強調學生動手實踐,親身體驗,形成技能。這一教育模式可使學生深度參與其中,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提升實際操作能力。這樣,學生既可以提升個人技術技能,又可以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客教育的目的是給學生搭建自我探索、成長的舞臺,使其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創新思維,并將其融入動手實踐中,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 ?創客教育在信息科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設計學習任務,發揚創客精神
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是培養學生創客精神至關重要的一環。學習任務要有一定難度,要激發學生的挑戰欲望;在保持開放性的前提下,要引發學生自主思考,發揮創造力。通過完成這些學習任務,學生不僅可以對信息科技知識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能提升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學生在挑戰中學會了迎難而上、敢于嘗試,并逐步養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這種以挑戰為導向的學習方式有利于發揚創客精神。
2.1.1設計編程任務,培養創客精神
在信息科技教學中,為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發揚創客精神,教師可以采用特殊教學方法,設計富有挑戰性的編程任務。設計這些任務的目的是使學生在挖掘信息和科技知識的過程中激發創造力。
第一,設計挑戰性編程任務,培養創客精神。要培養學生的創客精神,所設計的編程任務須具備一定挑戰性。挑戰性編程任務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精神,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完成挑戰后,既能促進自身編程技能的提升,又能發展創新思維。
第二,設計開放性編程任務,培養創客精神。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所設計的編程任務就要具有開放性。開放式任務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嘗試不同的方法和思路。這能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推動學生創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與此同時,開放性任務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探究中得到發展。
2.1.2設計實踐任務,培養創客精神
為了讓學生對信息科技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師要善于為學生設計實踐性任務,引導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或者模擬真實場景的過程中,能夠對信息科技應用領域以及實際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實踐應用能夠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以及應用開發能力進行培養,從而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教學實踐表明,設計富有挑戰性、開放性和應用性的實踐任務,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客精神。這些任務可使學生在獲得信息科技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
2.2引導主動探究,培養創客思維
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教師可舉辦討論與分享等活動來增進學生間的溝通與合作,這樣,學生才能逐步發展創客思維和提升創新能力。
在創客教育模式中,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提升創新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多角度思考,促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并提出獨到的設想與觀點。
第一,指導多維思考。要想促進學生創客思維的發展,教師要多角度地考慮問題。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才能使學生對問題的實質有較為全面的認識,并找到不一樣的解決方法。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或者逆向思考,以培養其創新思維與想象能力。
第二,組織討論交流。討論交流是促進學生創客思維發展的重要方式。教師通過組織討論與分享等活動,能夠促進學生間的溝通與合作,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能鍛煉表達能力與批判性思維,又能從別人的意見中得到新的啟發。
第三,指導實踐探索。實踐探索和動手操作是促進學生創客思維發展的關鍵環節。學生只有在動手操作中,才能把理論知識真正變成實際能力,發展創新思維,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努力創新,而且能夠鼓勵學生參與創客項目以及競賽等,促進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水平的提高。
教學實踐表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提升創客思維,是學生創新能力與創客精神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組織討論及分享活動,并提供實踐探索及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形成創客思維,提升創新能力,并為今后的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2.3整合多元化資源,拓寬創新路徑
在信息科技教學中,教師可借助網絡資源啟發學生的創意思維,給予其發揮的空間。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不斷地探索和創新。同時,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將多元化的學習資源整合在一起,這樣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認知,積累創新經驗,以及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會讓創客思維融入得更多元化、更形象,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
動畫資源的運用能夠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學習氣氛,有助于學生對抽象概念及復雜過程的深入理解。動畫能夠直觀形象地表達抽象信息,使學生更加易于理解與記憶。另外,通過觀賞動畫,學生能夠從多種視角去思考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意和想象力。
將動畫資源應用于信息科技教學中,能夠啟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思維。動畫以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與劇情為手段,引導學生進行聯想與想象,使其從作品中得到啟發。
一方面,動畫中的人物、場景以及劇情都能給學生帶來靈感,有助于其產生新穎的思想以及觀念。學生可觀察動畫里的人物及劇情,從他們身上得到啟發,試著創作出屬于他們的故事或者解決方案。該學習方式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想象力,使其能較好地處理信息科技中的復雜問題。
另一方面,動畫資源能夠為問題的解決提供各種視角與思路。學生通過對動畫不同視角、不同思維方式的了解,能夠學到不一樣的解題技巧與方法。該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
教學實踐證明,整合多元化資源能夠給學生帶來更為寬廣的創新路徑,讓學生能夠在信息科技教學過程中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潛能與創造力。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將多種學習資源整合在一起,給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將創客理念運用于小學信息科技教學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教師通過舉辦趣味活動、設計學習任務以及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等方式,能夠有效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該教學方式既能提高小學信息科技課程的教學質量,又能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扎實基礎。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并通過親身操作獲得信息科技基本技能,還應重視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使他們學會和別人合作解決問題。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嘗試新方法、新技能。
參考文獻:
[1]鄭茜.生態·創新:信息科技的融合教學實踐[J].江蘇教育研究,2023(23):39-44.
[2]王上飛.創客視角下小學信息科技與科學融合的教學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22):56-59,68.
[3]范晨.新課標背景下提升小學信息科技數字素養的方法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1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