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源
摘要: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既面臨著挑戰,又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為了適應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需求,提高其學習效率并激發學習動力,進行分層作業設計十分必要。文章以“雙減”政策為研究背景,深入探討了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的意義、當前的應用情況以及具體的設計策略。教師采用明確分層標準、優化作業內容和豐富作業形式等策略,能夠讓初中數學分層作業更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讓“雙減”政策有效落地。
關鍵詞:初中數學;雙減;分層作業
作業在教學活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業的科學設計對于知識的鞏固和教學效果的評估具有重要作用。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對作業設計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傳統的“題海戰術”和“一刀切”的作業設計模式已無法適應新的教育需求。因此,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設計分層作業至關重要。文章以初中數學為例,深入探討了“雙減”政策下分層作業設計的意義及原則,并結合個人實踐經驗,探索分層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
1?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的意義
隨著國家推出“雙減”政策,初中數學教學迎來了重大變革。該政策實施的主要目標在于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在這樣的背景下,設計分層作業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優化教學資源的配置。分層作業充分關注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推動教育向更加人性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1.1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往往源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當學生對數學作業不感興趣時,他們可能會敷衍了事,這不僅不利于他們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能導致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分層作業設計能夠有效應對這一挑戰。調整作業的數量和難度,可以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作業。分層作業設計采用了階梯式的方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熱情被點燃,形成了一個積極的反饋循環,這可以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
1.2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每個學生的起點和學習能力都有所不同,導致他們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也存在差異。采用統一的作業設計標準往往難以滿足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相對而言,分層作業設計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適宜的練習,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鞏固所學知識,而且能增強自信心,進而逐步提高學習成效。
分層作業設計的方法能夠提高作業的個性化程度,有效地幫助學生識別和彌補自己的知識漏洞,加強學習基礎。這種設計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確保每個學生有所提升。
2?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的原則
在“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要遵循即時性原則、多樣性原則和差異性原則,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分層作業的作用。
2.1即時性原則
在實施分層作業設計時,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據此進行恰當的層次分類。然而,如果學生的層次固定不變,且長期只完成相似難度和風格的作業,可能會使他們放松自我要求,失去挑戰自我和追求創新的動力。
即時性原則要求教師持續密切地監控每位學生提交的作業。在評閱作業時,教師應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或者退步,以確保分配的作業量和難度始終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能力水平相適應。這樣,學生之間形成了正向的競爭氛圍,落后的學生得到適當的幫助,優秀的學生被鼓勵繼續前進而不自滿,中等水平的學生也被激勵著不滿足于現狀。這種設計能推動學生實現自我超越,挖掘他們的潛力,并提高整體的學習成效。
2.2多樣性原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教學的關鍵目標已轉向培育全方位發展的實踐型人才。為了適應這一趨勢,教學設計需要相應地進行調整,以便通過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技能,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多樣性原則要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融合各種方法,如體驗性、操作性、情境性和拓展性作業,并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幫助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思維,提升數學素養,逐漸改變他們對數學作業的固有看法。通過這種多樣化的作業設計,學生可以在享受數學學習過程的同時,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并有效地應用它們,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2.3差異性原則
每位學生都有其獨特性,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以個性化的速度和節奏前進。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同一種教學方式。因此,作為教師,不應采用統一性的教學策略來迫使每個學生達到預設水平,而是應基于每個學生的特點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分層作業設計正是建立在這種原則之上,強調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和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差異性原則強調在設計分層作業時,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明確他們的學習難點,并據此為他們選擇合適的作業。這種有針對性的作業設計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彌補知識短板,推動他們在數學學習中不斷進步,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
3?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的策略
為了更好地實施作業分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智慧課堂等現代教育技術平臺,開展多樣化的學習評價,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即時反饋,而且能為教師后續的分層作業設計提供數據支持和理論依據。這種方式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他們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3.1確定分層標準
在分層作業設計的起始階段,明確劃分層次的標準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要實現有效的分層,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特征,包括學習能力、知識基礎和個人興趣。有了這些信息,教師可以據此制定切實可行的分層方案。
首先,對于基礎層的學生,強化基礎知識和概念的理解是他們學習的核心任務。因此,教師在為他們設計作業時,應側重于基礎概念的理解,同時輔以適量的應用練習。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鞏固和深化基礎知識,作業內容應緊密結合教材,通過基礎練習題,學生能夠逐步掌握并熟練運用所學內容。這樣的作業設計既符合他們的學習水平,又能夠推動他們向更高層次發展。
其次,對于提高層的學生,他們已經掌握了基礎的知識,但需要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需要在基礎層上增加一些難度,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綜合應用知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與基礎知識點相關的變式練習和綜合題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在知識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拓展。這樣的作業設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針對拓展層的學生,他們不僅擁有堅實的基礎知識,而且表現出較高的學習能力和探索欲望。作業設計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分配富有挑戰性的探究型作業來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識別、探討并解決問題。這種作業形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3.2優化作業內容
在設計分層作業時,優化作業內容至關重要,這是確保作業有效性的核心。為了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層次和興趣特點,精心設計差異化的作業,包括不同的難度和題型。這樣的作業設計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教師在制定作業內容時,針對基礎層次的學生,應將關注點放在鞏固和運用基礎知識方面。設計的練習題需要與教材內容緊密關聯,目的是輔助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的理解。
對于提高層的學生,作業內容應側重于培養思維能力和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要求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全面分析。這些問題應涵蓋多個知識點的綜合應用,以鍛煉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
對于拓展層的學生,作業內容應更具挑戰性和深度。教師可以制定一些復雜的問題,要求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答。這些問題可以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實際應用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3.3豐富作業形式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積極性,數學教師在設計分層作業時,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融入多元化的作業形式。這樣的設計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深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嘗試以下作業形式:
首先,傳統的書面作業。通過練習冊和課后習題的練習,學生可以鞏固課堂所學,提升解題技巧和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其次,體驗型作業能夠讓學生跳出課堂,通過實踐活動親身感受數學的實用性。這種作業形式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而且可以培養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最后,自學型作業特別適用于課前預習。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明確自己的疑問和興趣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解答學生的疑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教學實踐證明,多樣化的作業形式能夠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驗到更多的樂趣和挑戰,有助于提升學習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及教學內容的特點,設計各種形式的作業,為學生提供更全面、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總之,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已成為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分層作業設計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能夠促進減負增效目標的實現,應當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初中數學作業的分層設計方法,以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和效果,從而真正達到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雙重目標。
參考文獻:
[1]時紅.設計作業分層 優化教學效果: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作業的分層布置與設計[J].讀與寫(上旬),2022(5):175-177.
[2]黎云國.“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J].新課程研究,2021(34):119-120.
[3]王國文.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復習課特性分析與教學實踐研究[J].理科愛好者,2023(1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