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提高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滿足了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特定需求?;诖耍疚氖紫确治隽恕盎ヂ摼W+”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產生的影響,提出了應用“互聯網+”構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希望能切實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一、引言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互聯網+”的應用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小學階段是學生掌握基礎英語單詞和知識的關鍵時期,良好的英語基礎表達能力不僅可以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能夠培養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興趣。
二、“互聯網+”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產生的影響
(一)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目標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如英語學習網站、在線課程等涌現出來,為小學英語教育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這些資源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還提供了豐富的聽、說、讀、寫的學習機會。通過互聯網,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到英語學習資料,極大地拓寬了他們的學習渠道,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利用資源,實現個性化的學習。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才能滿足學生和教師學習、交流等多方面的需求,才能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重視網絡教學平臺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充分發揮出網絡教學平臺在英語教學中的優勢,創新教學理念和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來呈現課程內容,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來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
(二)有利于豐富教學形式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一般都是通過將英語教材上的內容錄制成音頻或者視頻的方式,然后再通過班級進行播放。但是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局限性,例如教師在錄制音頻時,需要事先將錄制好的音頻轉換成視頻格式,然后再進行后期處理,這就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費。而在“互聯網+”視域下,教師可以通過將英語教材上的教學內容通過網絡傳播出去,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學習到。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自己在課堂上講過的知識點通過網絡視頻進行傳播,讓更多學生學習到。另外,教師還可以將自己在網絡上找到的有關英語教材、習題等方面的資料和信息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和共享,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英語知識?;诖?,“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實現資源共享目標。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口語練習機會受到限制,因為課堂時間有限,無法給每個學生提供足夠的表達機會。但“互聯網+”的應用,學生可在線語音聊天、視頻會議等方式進行實時口語交流。這種交流方式可模擬真實的語言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充分的口語訓練機會。此外,學生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參加各種英語角、英語比賽等活動,通過這些口語交流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口語能力。
三、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之一,小學英語教育質量深受家長和社會重視,教學形式也在不斷進步和改進。
首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已從傳統的死記硬背轉變為注重實際運用和互動交流。過去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單向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而現今的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和溝通能力。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角色扮演、游戲和音樂等,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真實和實用的英語交流,提高他們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其次,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力。教師通過設計趣味教學活動和情景,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小游戲、英語角和英語歌曲等方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讓學生學習英語,并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也關注每個學生的特長和優勢,充分發掘和利用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此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F今的小學英語教育已擺脫了單純的語法和單詞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國家和文化的差異,培養他們具備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通過學習英語,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樣性,擁有開放的思維和廣闊的視野。
最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除了關注語言能力的發展,教師還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在英語課堂上,學生不僅可以進行語言學習和交流,還可以鍛煉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會設計一些小組活動或項目任務,讓學生在合作中相互學習、互相促進,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當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已經發生了許多積極的變化。它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死記硬背,而是一個強調實際運用、培養興趣、培養跨文化意識和發展綜合素養的學習平臺。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
四、“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活動與漢語教學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主要原因是很難為學生創造母語學習的環境與氛圍。因此,需要教師借助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提高他們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大量關于交通工具的詞匯和短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這些詞匯和短語制作成電子課件,然后通過網絡平臺向學生展示。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對一些無法在課堂上展示的內容進行補充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積極
性。
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和學習。在討論過程中可以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通過合作探究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當然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英語口語練習機會,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自信心。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運用網絡平臺進行教學資源共享,這也是教師應盡的義務。
小學生的思維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呈現出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可以嘗試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動畫、視頻等方式呈現教學情景,讓學生掌握更多豐富的學習內容,增加記憶的深刻性,準確地掌握知識,這也是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特點的教學方式。比如以“超市購物”為例,教師可先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通過觀察畫面先了解本次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視頻中可以展示超市購物的場景,讓學生了解不同角色和常見的語言表達方式。其次,讓學生在設定的情景中進行角色扮演,例如一些學生扮演收銀員、售貨員,另一些學生扮演消費者。通過模擬購物過程,提高學生對相關語言的理解能力,同時增強口語表達能力,真實地幫助小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二)通過互聯網強化課堂訓練以提高學生運用理解能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方式已不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為了優化并完善課堂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語言運用
能力。
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視野,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和練習渠道,從而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制作相應的配套練習題,并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共同解決難題。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布置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習題讓學生完成,然后再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相關習題的鞏固練習。學生完成作業后再將作業上傳至網絡平臺上,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和分析,從而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互聯網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師生之間互動交流、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資源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了解更多的文化和背景知識;同時借助互聯網資源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問題。教師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開展英語聽說訓練、口語交流練習等活動,以此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三)結合互聯網深化重難點以提高學生創新應用能力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每個課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特別強調,并通過講解來呈現知識。然而,這種講解方式通常會讓課堂變得枯燥,小學生容易走神。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直觀地呈現,可加深學生的記憶知識點。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互聯網優勢,深化教學重點難點,提高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小學英語課程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其中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言學習中,語言知識是基礎,而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決定了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 Unit 4 Volunteer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這一單元的重點句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重點句型,學生可以自主對句中句子進行分析和理解。在完成句子分析后,學生就會發現該句型非常簡單,但是學生對句型中的關鍵詞無法準確地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看視頻短片并用英語表達出對視頻中內容的理解。這樣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句型,還能夠提高學生運用這一句型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在模仿和學習中積累詞匯和句型,從而提高英語語言學習能力。
五、結束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在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互聯網+”視域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英語思維和語感,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和綜合素質。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對“互聯網+”技術運用的了解不夠全面,導致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構建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不夠,沒有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特點有機融合;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教師在構建“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時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小學英語教師要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積極探索和實踐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融合方法;在教學中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要注重實踐操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結束后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促進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出高效、優質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傅媛倩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參考文獻
[1]崔夢陽.“雙減”政策下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07):138-139.
[2]楊燦.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析[J].智力,2023(20):159-162.
[3]劉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信息化論析[J].文科愛好者,2023(03):176-178.
[4]李雪亮.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融合[J].教育藝術,2023(06):43-44.
[5]何慧瓊,羅琦,楊歡等.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探索[J].現代農村科技,2023(06):81-82.
[6]談軍.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J].教師教育論壇,2023,36(0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