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雅玲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創意表達作為教學任務對教師及學生提出了更高的寫作要求。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應當用自己的語言真實表達觀點。因此,文章從跨學科角度出發,將美術學科的農民畫引入語文寫作課堂,通過讀圖寫作的方式,構建“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提高學生創意表達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審美思維以及語文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讀圖寫作 小學語文 跨學科教學 創意表達
學習任務群是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的,共同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具備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的特點。學習任務群包括基礎型、發展型、拓展型,在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中,包括整本書閱讀以及跨學科學習任務群。美術學科的農民畫體現新時代鄉村面貌,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師可以將農民畫引入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中,通過讀圖寫作,構建“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
一、觀察畫面內容,擬定寫作主題
(一)設計學習任務,引導觀察畫面整體
小學語文讀圖寫作的跨學科創意表達,需要教師構建“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內容。首先,教師在看圖作文的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將畫面的整體進行觀察,可以向學生提問畫面中出現的事物,了解學生的觀察思路。
例如,針對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的“看圖畫,寫一寫”習作主題,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大運河流進新時代》的畫面(如圖1),引導學生描述畫面中的景色和人物,通過風景季節、人物服飾等了解畫面的季節,通過不同觀察順序了解畫面的故事。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按照不同的順序對畫面進行觀察。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按照從左到右、從大到小、從人到物等順序,讓學生對畫面的信息進行全盤掌握。
(二)理解畫面內容,提煉概括寫作主題
小學語文讀圖寫作的跨學科創意表達,需要教師構建“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擬定寫作主題。首先,學生觀察畫面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畫面的特點以及主要內容進行選擇,明確畫面主要內容是人物、事件還是景色,進而明確畫面主題,為作文主題做好概括。
例如,針對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的“—讓生活更美好”習作主題,教師可以結合《大運河流進新時代》的畫面,引導學生對畫面中出現的景物進行分析,講述大運河的建設對生活的影響,進而確定寫作主題及提綱。在教學時,教師應關注引導學生分析畫面細節的問題,將畫面元素進行整理及分類,與畫面主題進行聯系,提升學生對寫作主題以及提綱內容的思考,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進而擬定學生的寫作主題及提綱。
二、感知局部形象,描述細節特征
(一)分析主次形象,連接生活引發聯想
小學語文讀圖寫作的跨學科創意表達,需要教師構建“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感知局部形象。,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不同人物、事物、景色在畫面中的作用,可以通過提出問題等方式,讓學生找出畫面中的主要形象及次要形象。
例如,針對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多彩的活動”習作主題,教師可以結合《新時代實踐主題燈謎會》的畫面(如圖2),增強學生的情境感,讓學生仔細觀察場景及人物,引導學生運用點面結合的方式感知燈會活動。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對畫面的主體形象等展開想象以及模擬,通過為形象取名、設定畫面的時間以及事件的前因后果等,豐富畫面的內容。
(二)借助媒體資源,培養信息辨認能力
小學語文讀圖寫作的跨學科創意表達,需要教師構建“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描述細節特征。教師應當意識到,圖片作為一種平面藝術,是動態的定格,而美術作品作為真實世界的再創作,其中包含了創作者的理解與認知。教師應當運用多媒體技術介紹畫面中學生較為陌生的事物以及真實的景色、事件、人物等,讓學生了解真實事物與畫面之間的區別,增強學生對事物特點的辨認能力。
例如,針對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中華傳統節日”習作主題,教師可以結合《新時代實踐主題燈謎會》的畫面,引導學生觀察和描述畫面中的燈謎活動細節以及不同人物的動作、特征等,增強學生對畫面信息的收集以及分析能力。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畫面的不同區域劃分給不同的小組,學生共同討論分析以及發言,提升學生對畫面的細節分析能力。對于小組分析不到位的,其他小組也可以進行補充,提升學生對畫面的觀察能力以及描述能力。
三、思考創作意象,表達生活感悟
(一)確立作文創作意象
小學語文讀圖寫作的跨學科創意表達,需要教師構建“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思考創作意象。教師應當意識到,學生的創作離不開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畫面與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系,領悟畫面創作者的創作理念,進而總結畫面傳達的精神以及思想。
例如,針對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這兒真美”習作主題,教師可以結合《漁家》的畫面(如圖3),引導學生將畫面內容中的一些熟悉的元素與自身經歷和情感相結合,通過描述畫面中的景觀以及景觀的特點,抒發情感。在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及寫作能力,引導學生從邏輯、比較、想象三個方面對畫面形象進行表達,注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路和寫作習慣。
(二)豐富創意表達內容
小學語文讀圖寫作的跨學科創意表達,需要教師構建“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表達生活感悟。教師應鼓勵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可以讓學生講述與畫面主題相關的生活經驗以及故事,對學生的講述給予表揚等積極反饋,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及表達欲望。
例如,針對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他__________了”習作主題,教師可以結合《漁家》的畫面,讓學生回憶在河邊以及海邊玩耍的經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畫面中人物的動作進行模擬,讓學生分享自己欣賞相似景色的故事,想象人物的心理狀態,描述人物的特點及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畫面中的情境進行評價,記錄并整理學生的觀點,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觀點,進而豐富學生在作文中的創意表達內容。
四、分析繪畫元素,闡述審美評價
(一)讓學生理解創作元素
小學語文讀圖寫作的跨學科創意表達,需要教師構建“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分析繪畫元素。教師應通過幻燈片播放繪畫科普視頻等方式,讓學生了解繪畫作品中不同的創作元素,進而引導學生分析教學畫面的繪畫元素。
例如,針對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推薦一個好地方”習作主題,教師可以結合《漁家》的畫面,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中的水藻、水面、動物、船只、建筑、樹木等事物的形象、動態、色彩、構圖等繪畫元素,提升學生對畫面的認識以及描述思維。在教學時,教師可將教學幻燈片進行放大,引導學生在擴大后的畫面中對繪畫細節進行分析,進而尋找繪畫元素,描述繪畫元素。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分組的形式,一組對畫面的繪畫元素進行描述,一組在畫面中尋找描述的繪畫元素,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描述能力,促進學生理解畫面情感。
(二)讓學生表達審美體驗
小學語文讀圖寫作的跨學科創意表達,需要教師構建“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闡述審美評價。教師應引導學生表達自身的審美,可以通過課上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表達喜愛的元素、喜愛的原因、觀看的感受等。
例如,針對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推薦一個好地方”習作主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漁家》的畫面進行審美評價,鼓勵學生將自身喜愛的畫面以及景觀等進行描述,分析景觀的特點以及喜歡的原因,加強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還可以采取書面評述表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自身的審美評價。
綜上所述,教師應意識到,創意表達能力是學生作文學習的關鍵,在寫作教學時應當豐富教學方法,構建“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將美術學科中的農民畫運用到寫作課程中,運用學生熟悉的元素,引導學生對生活經驗進行總結,讓學生從畫面整體以及局部形象中探尋自身感悟,進而抒發真情實感,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莉秋. 美術與語文跨學科融合構建立美課堂[J]. 啟迪與智慧(上),2023(8)
[2]鐘傳祎. 基于跨學科學習的作文教學探索[J]. 語文教學通訊,2022(30)
[3]胡曉筱. 基于核心素養的美術與語文跨學科教育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22.
注:本文系江蘇省“十三五”教育規劃“重點自籌”課題“‘美麗鄉村背景下縣級非遺項目的校內傳承與創新研究”(編號:C-b/2020/13)的階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