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
【摘要】深度學習屬于更高層次的學習活動.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是指在具備挑戰性問題的引領下,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從而對數學知識形成持久且深刻的理解,并從中獲得數學思維和能力的全面發展.“一題一課練習”屬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其有效避免了當前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問題呈現、碎步子前行、短時間思考等問題,改變了數學淺層化教學現狀.文章聚焦于此,以“一題一課練習”作為切入點,針對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模式的構建進行詳細探究,旨在探索深度學習下的“一題一課練習”教學路徑,真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一題一課練習;課堂教學
深度學習與淺層學習相對.淺層學習模式以“死記硬背、機械模仿”為主要特點,學生的學習僅限于知識的積累;而深度學習模式則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學習活動,更加關注知識的理解、整合、遷移、應用,以及數學高階思維和綜合能力的發展.深度學習模式改變了淺層學習模式的弊端,使得學生在深度探究中形成與發展了核心素養.在新課標視域下,“一題一課練習”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其主張一節課應緊緊圍繞一個中心主題展開,使學生在“一題”的引領下,對相關內容不斷進行分析、聯系與深入,進而在思考與探究中,剖析數學知識的本源,提升數學高階思維以及綜合能力.可以說,“一題一課練習”并非將數學知識簡單地堆積到一起,而是從整體的視角出發,以“一題”為核心,對相關數學知識進行整合,真正實現了學生的綜合發展.鑒于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應充分發揮“一題一課練習”的引領價值,使得學生在“一題一課練習”中落實深度學習目標.
一、小學數學“一題一課練習”教學概述
在小學數學“一題一課練習”教學活動中,“一節”數學課是主要陣地,并且整個課堂的教學緊緊圍繞一道數學題目或一個題材展開,引領學生緊緊圍繞“一題”核心知識點,通過可持續性思考,使學生在對“一題”知識點的分析、聯系和理解中對數學知識點的本質形成深刻認識,進而實現學習的“真發生”.相較于常規性的數學課堂教學,“一題一課練習”教學模式閃爍著“少即美”的哲學原理.就這一教學模式來說,課堂教學點十分精簡,只圍繞“一題”展開延伸與拓展,使得學生在“一題”的引領下進行思考與探究等學習活動,最終在“以少換多、以少求高、以少博深”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形成深刻理解,實現高階思維的發展.
具體來說,小學數學“一題一課練習”教學模式具備三個顯著特征:
第一,以數學知識產生聯結.在“一題一課練習”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數學不再是點狀的數學知識,而是網狀的數學體系.通常,“一題一課練習”教學活動涉及的知識點是一張具備內在聯系的知識網絡.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以點切入,并經過分析與探究等學習活動,厘清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進而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
第二,通過持續的思考過程,促進學習的延伸與拓展.學習活動的本質就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持續性探究,進而獲得綜合性發展.學生在“一題一課練習”數學課堂教學中,在數學問題的支持和引領下,經歷長時間的思維過程,內化和拓展知識,提升與發展數學高階思維.
第三,數學課堂成為深度學習的場地.在“一題一課練習”的教學模式下,課堂作為探究學習的主要場地,可以聚焦“更好”的學習.這里所謂的“更好”,是指學得更快、更多、更深、更有意義.因此,“一題一課練習”課堂教學屬于深度學習模式,旨在引領學生通過思考與探究獲得綜合性發展.
二、小學數學“一題一課練習”教學開展路徑
(一)科學選擇“一題”素材
在新課標視域下,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向從形成知識和技能轉為發展思維.鑒于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設計課后作業時,應兼顧學生的知識和思維發展狀況,使得學生在認知沖突中逐漸打破思維的局限性,進而促進數學高階思維的發展.因此,在“一題一課練習”教學活動中,教師科學選擇“一題”的素材至關重要,其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通常,教師應聚焦具體的教學重難點,選擇具備思維性、探究性的數學問題作為“一題”內容,并由此進行拓展,設計課堂教學內容.
這道題目不僅具備極強的實踐性,還具備推理論證性;不僅有助于學生達成既定的知識目標,還可促使學生在實踐、推理和論證中,發展高階數學思維.其是教師開展“一題一課練習”的最佳素材.
(二)猜想設計,規劃學習路徑
新課標倡導學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構建,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應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引領學生經歷猜想、思考和探究等過程,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內化知識,從而實現數學思維的發展,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
(三)問題引領,深度探究
根據深度學習模式的內涵,教師在組織數學課堂教學時,應充分發揮問題的引領和驅動作用,使得學生在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內化數學知識,發展數學高階思維以及綜合能力.
在此基礎上,教師繼續提出問題:“如果棱錐底邊邊數越來越多,棱錐最后會成為一個什么圖形?那么根據上述思路,此時其體積公式又是什么?”
至此,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否定了之前的錯誤觀點,從而在自我否定中逐漸進入深度學習當中.
(四)正面推導,完成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模式契合了新課標的要求,更加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綜合性發展.鑒于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融入一定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使得學生在正面探究和推導的過程中完成深度學習.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引領學生對圓的面積推導過程以及圓柱體積的推導過程進行回顧.
學生在回顧時發現:在對圓的面積進行推導時就采用了剪拼的方式,即將一個圓剪成16份、32份、64份,并分別進行拼接,將其轉化成近似于長方形的圖形,進而完成圓的面積推導;在對圓柱體積進行推導的時候也是采用這一方法,即將其轉化成熟悉的長方體進行推導.
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顧情況,引領學生采用類比的方式進行推導,并借助多媒體技術對四棱錐進行了剪切.在具體剪切的時候,教師以平行于四棱錐底邊的方式進行,將其切成高相等的若干份.此時,學生在多媒體技術的演繹下會發現:對四棱錐進行剪切時,只要切的次數夠多,每一個切好的“薄片”都近似于一個長方體.此時,將這些長方體體積相加到一起就是四棱錐的體積.
這一正面推導過程不僅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還滲透了常見的數學思想,使學生的學習逐漸從淺層學習階段進入深層探究階段,從而促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綜合性發展.
三、小學數學“一題一課練習”教學啟示
聚焦新課標的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已經成為一線教師關注的重點.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一題一課練習”教學緊緊圍繞一道題目開展,并從中提煉核心知識點,使得學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分析、聯系、理解等過程,對數學本質形成深刻認知,從而促使數學思維和綜合能力的發展,真正實現深度學習的目標.經課堂教學實踐證明,“一題一課練習”這一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改變了傳統填鴨灌輸式、喋喋不休式、題海戰術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以少換多、以少求高、以少博深”的學習中感悟數學的魅力,獲得綜合性發展.
結 語
綜上所述,“一題一課練習”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契合了深度學習理念,指向數學新課標下的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實踐中應用“一題一課練習”教學模式,使得數學課堂教學變得簡約但又不簡單,有效避免了以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弊端,使得學生在“一題”的引領下,圍繞核心知識點進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因此,針對新課標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基于“一題一課練習”的內涵,科學選擇“一題”內容,挖掘其中蘊含的核心知識點,設計驅動性問題,使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開展猜想、探究、驗證等活動,最終在深度探究中獲得綜合性的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平燕.基于“一題一課”的小學數學練習教學策略:以“等積變形”教學為例[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22(Z2):16-20.
[2]陳惠蘭.“一課一題”: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一種樣式解析[J].考試周刊,2021(6):60-61.
[3]鄭金芳.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階段性練習課教學策略:以“分數乘除法的整理與練習”一課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20(34):11-13.
[4]徐軍.“一課一題”: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一種樣式[J].教育科學論壇,2019(2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