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元成
摘要:作為培訓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高職院校的科技成果轉化對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的高職院校科技成果的轉化仍然面臨許多問題。對此,本文通過文獻綜述和案例研究,分析了高等職業院??萍汲晒D化的現狀和問題,提出了科技成果轉化方法及策略,旨在促進高職院校科技成果有效轉化。
關鍵詞: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轉化;路徑
DOI:10.12433/zgkjtz.20240606
項目名稱:“新工科”背景下“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三結合”實驗教學模式改革
項目編號:廣州市(2022JXGG157)
高職院校是培養應用型高技術、高技能“雙高”人才的關鍵力量和主要渠道。在科技成果的轉化方面,高職院校仍然面臨一系列問題。結合學校、企業、政府的相關資源,解決目前高等職業院??萍汲晒D化存在的問題,并討論現有問題,提出符合高職院校的方法和策略,幫助高職院校更加貼近市場的發展規律,成功轉化科技成果,創造社會價值。
一、高等職業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現狀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性體現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學校的普及和影響力、培養創新和創業人才以及加強工大研究合作上。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創新與工業發展融合。
一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高職院??萍汲晒霓D化可以推動地方產業的發展和升級。通過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特定應用,可以提高當地產業的競爭力,提高經濟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
二是提升高職院校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不僅可以提高學校的技術創新能力,還可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優秀的科技成果可以轉化為實際應用,進一步展示學校的研發實力和對社會的貢獻,并吸引更多杰出的人才和資源聚集在學校。
三是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在高等職院??萍汲晒D化的過程中,需要專業的科技人才參與。通過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或服務,可以培養更多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的人才。這些人才將成為創新和創業的主要力量,進一步促進科技和經濟兩輪驅動。
四是加強產學研合作。高職院校在科技成果轉化時應與產業和研究機構密切合作。這樣可以促進工業、大學和研究的深度融合,實現工業、大學和研究的良性循環。通過與企業的合作,高職院??梢愿玫亓私馐袌鲂枨?,促進科技成果更接近實際應用,提高技術市場適應性。
(二)現狀和問題
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現狀存在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缺乏市場導向和應用導向、專利申請和轉讓困難、轉化機制和平臺缺乏、人才培訓和科研機構脫節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高職院校應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的能力和機制建設,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和市場適應性,促進科技創新與工業發展深度融合。
一是科技成果轉化率低。與科研產出相比,高職院??萍汲晒D化率較低。許多科學研究成果往往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難以轉化為實際應用。這可能與研究人員專注于基礎科學研究而忽視應用研究和技術轉化有關。
二是缺乏市場導向和應用導向??萍汲晒霓D化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定位,但在實踐中,高等職業院校往往缺乏市場導向和應用導向的能力。這導致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差距,很難實現有效對接。
三是專利申請與轉讓困難。專利申請和科技成果的轉讓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環節,但高職院校的專利申請和轉讓存在一定的困難。一方面,科研人員對專利管理和商業運營了解不足,很難進行有效的專利申請。另一方面,有些已獲得的專利在轉讓過程中缺乏適當的操作機制和平臺,限制了科技成果轉化。
四是缺乏轉化機制和平臺。高職院校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缺乏有效的轉化機制和平臺。一方面,學校缺乏與企業合作的長期穩定機制,影響科技成果的實施和轉化。另一方面,學校缺乏轉化科技成果的組織和平臺,導致信息不對稱,使得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合作不力的問題。
五是人才培養與科研機構的脫節。高職院校的科研機構和人才培訓機構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蒲腥藛T的研究方向與人才培訓需求之間存在偏差,使得科技成果與人才培訓相結合困難,從而限制了科技成果轉化的能力和效果。
二、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徑
(一)加強產學研合作
與企業或其他研究機構建立企業—院校—研究合作,并組建企業—院校—研究合作聯合研究中心。通過聯合研發項目的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同時,將擴大合作渠道和方法,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解決實際問題,促進科技成果的應用和轉化。
(二)提升科技成果的市場適應性
加強創新環境和氛圍的培養,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加強對行業需求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市場需求,確??萍汲晒c市場需求相匹配。 加強市場推廣,積極向企業和市場宣傳科技成果,推動科技成果的實施和轉化。建立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制定科技成果評價標準,評估科技成果的應用、創新和經濟效益。加強績效評價和評價機構的建設,為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專業的評價咨詢服務。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鼓勵科研人員通過激勵措施積極參與科技成果轉化。
(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加強創新和創業教育,建立相關課程和實踐鏈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建立創新創業的實踐基地,并為創新與創業提供平臺。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提供實習和實踐機會,讓學生接觸實際問題和市場需求,培養創新和創業能力。加強科研機構與人才培訓機構之間的協調合作,調整科研方向與人才培訓方向之間的契合。在科研機構和人才培訓機構之間建立互動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與人才培訓有機結合。
三、實踐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某高職院校在機器人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經驗
一是與企業合作推動轉化。高職院校與知名機器人企業合作開展科研項目,共同開展機器人技術研發應用轉化。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密切合作,解決了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促進機器人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和工業化。
二是專注于關鍵技術和市場需求。在改造機器人科學和技術成果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專注于關鍵技術和市場需求,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開發。通過了解市場需求,調查市場動態,并結合科研實力,對關鍵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發和應用創新,并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
三是積極尋求財政支持和政策支持。高職院校積極利用各種科研補助金和政策支持,提供財政支持和激勵措施,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工業化。通過申請科研項目資金、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基金等,為機器人科技成果的實際應用提供必要的財政保障。
四是建立頂級研發團隊。高職院校致力于培養和吸引機器人領域的頂級研發人才,并建立一支強大的研發團隊。成員擁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和專業知識,可以深入探索機器人科技成果的應用潛力,并促進其順利轉化為實際產品或解決方案。
五是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務。高職院校為機器人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務。具體包括營銷、技術咨詢、工業孵化等方面的專業支持,幫助科研人員和企業搭建合作橋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和商業化。
(二)案例二:某高職院校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做法
一是建立農業科技成果研發轉化團隊。高職院校可以成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團隊,由專業教師和科研人員組成,在農業領域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該團隊可以負責農業科技成果的研發和轉化,包括技術開發、演示和商業化。
二是加強產學研合作。高職院校可以與農業企業、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民合作社等建立研究機構,共同開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通過與企業合作,了解實際需求,加強研發與應用之間的聯系,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
三是優化科技成果的市場適應性。高職院校可以加強對農業市場需求的研究和分析,并深入了解農業產業鏈所有環節的需求。在農業科技成果的研發過程中,應注重技術實用性和經濟效益,確??萍汲晒c市場需求相匹配,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率。
四是建立技術示范平臺。高職院校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或農業技術推廣站,以展示和推廣農業科技成果。平臺可以吸引農民、農業企業、政府部門和其他相關利益相關方參觀和學習,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普及和推廣。
五是提供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高職院??梢远ㄆ谂e辦農業技術培訓和研討會,為農民、農業企業和農業技術服務機構提供有關農業科技成果的培訓和咨詢服務。通過技術培訓和咨詢,幫助農業利益相關者了解和掌握科技成果的應用方法,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
六是積極促進農業科技政策支持。高等職業院??梢苑e極參與農業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推廣,爭取政府部門的支持和資本投資。與政府部門合作,協調資源,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三)案例三:某高職院校在信息技術成果轉化中的成功經驗
一是專注于尖端技術和市場需求。高職院校專注于尖端技術和市場需求,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開發。 通過了解市場需求,研究市場動態,并結合科研實力,對尖端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發和應用創新,以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信息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
二是建立技術轉讓和成果轉化平臺。高職院校建立技術轉讓和成果轉化平臺,為科研人員和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提供機會和平臺,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商業應用,有利于將技術轉化為實用的產品或服務。
三是加強創新和創業教育和實踐。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意識和能力。提供相關課程和實踐項目,為學生提供信息技術方面的創新和創業培訓。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信息技術研發和創業的實用機會和資源支持。
四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首先,增強知識產權意識。高職院校可以通過組織特別講座和培訓課程來提高科研人員和學生對保護知識產權的認識和關注。高職院校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意識和行動,并在發現侵權行為時及時采取法律措施保護其權利。與有關部門和律師事務所建立合作關系,以獲得專業的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和支持。加強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使他們能夠了解其知識產權和利益及其保護方法。在加強專利申請和管理方面,高等職業院校應鼓勵科研人員主動申請專利,以確??萍汲晒莫毩⑿院团潘?。
其次,建立相關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高職院??梢越⑾嚓P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制定相關政策和規范,并明確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和保護機制。
最后,加強合同管理和合作合同中的知識產權條款。與企業和機構合作時,高等職業院校應注意合作協議和合同中的知識產權條款,并明確各方的權利和責任。
(四)案例四:某高職院校在哲學成果轉化中的成功經驗
一是哲學成果的實際應用。高職院校可以將哲學理論與實踐問題相結合,探索哲學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通過深入研究哲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為人類思維、價值觀、道德倫理等提供解決方案。高職院??梢詫⒄軐W與職業教育相結合,并將哲學思維融入實用專業教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人文關懷觀念培養,助力其更好地面對職業生涯中的各種挑戰。
二是普及和促進哲學成果。高職院校可以通過開展哲學普及教育來促進和普及哲學思想和成果。在校園內舉辦哲學講座、研討會和其他活動,以加強學生對哲學的理解和理解,并提高哲學學科的受歡迎程度和影響力。高職院??梢詫⒄軐W成果應用于社會服務和公共事務。
三是哲學和跨學科合作。哲學與其他學科進行跨學科合作,并將哲學思想和方法應用于其他領域。與工程技術、管理、社會學和其他學科合作,開展跨學科研究和創新,并在實際應用中促進哲學成果轉化。
總的來說,高職院校在知識產權轉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有進一步改進的余地。通過不斷改進和創新,高職院??梢愿玫匕l揮知識產權轉化的作用,為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海明.產教深度融合:高職院校推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6):129-135.
[2]王雪艷,丁武軍.高校“專創融合”的實施路徑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3(02):181-185.
[3]李宏.新時代我國高校社會服務功能審思[J].教育評論,2023(05):81-86.
[4]李楠.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策略[J].科教導刊,2023(0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