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要:項目化學習應該基于真實的問題情境,提升學生的實踐力、遷移力與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一是依托生活與真實情境,讓項目選擇“有根”。二是立足真實實踐,演繹情境精彩,讓項目實施“有趣”。三是搭建真實平臺,實施多元呈現,讓展示評價“有料”。以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探究”為例進行策略構建。
關鍵詞:真實性;項目化學習;高中政治
所謂項目化學習,就是基于驅動型問題,分配至小組,進行項目任務(包括子任務)的完成而自主建構的學習方式。項目化學習從本質而言,指向真實性情境問題的解決。盡管這里的“真實”并非學生遇到的真問題,但逼真的情境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模擬真實問題而獲得較深的體驗,通過真實參與、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涵養高階思維,形成豐富成果,擁有真實收獲,提升解決真實情境問題的能力與素養[1]。
政治教材中的綜合探究適合于基于真實性的項目化學習。這是因為綜合探究凸顯活動性與實踐性,其編寫體例、學習內容與學習情境,都鮮明地指向整合性與結構性的教學樣態,與項目化學習的理念一脈相承。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綜合探究“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探究”是基于真實性進行項目化學習的典范課例。
目標定位是思政課的靈魂,具有統領、導向、調控作用[2]。“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探究”一課的核心概念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是了解市場機制的有效、宏觀調控的有效與微觀主體的有活力。這些目標對于高中生太過抽象,應牢牢抓住生活這個“根”,創編離學生生活較近的真實情境,引發學生真實的探究實踐。生活真實情境一方面能夠聚焦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興趣與熱情,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核心概念。
從餐桌上的豬肉及其價格的變動入手創設真實情境。豬肉背后的“理與情”蘊含著什么樣的市場規律,這些都值得學生通過項目化學習的方式去探究。畢竟,豬肉價格時時變化所彰顯的市場規律、市場缺陷及政府職能權限等,是一個復雜且宏大的議題———“肉盤子”既要豐盛,又要便宜,這是“情”;但是市場經濟有時是無情的,自有其運轉規律,這是“理”。這就需要學生的多元化、遞進性探究,最終獲得解決項目問題時的完整體驗。基于以上考慮,我們設計驅動性任務群(見表1)。
項目選擇之后,學生轉入真實的實踐。從理論到實踐,彰顯著“做中學”的功效———在親力親為的實踐中,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在的機理與邏輯;也正是在扎扎實實的行動中,項目實施才是“有趣”的,有意義的。就“豬肉價格背后的理與情”而言,學生關于供求、價格、競爭之間存在著什么市場規律的探究持續高漲進行。教師輔助性地給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情境之后,其探究變得積極主動,富有意蘊,實施起來更加“有趣”。我們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進行探究(見表2)。
如上,學生的探究之旅是“有趣”的。很多情境案例是學生在項目探究中自己搜索到的,彰顯了項目化學習之自主建構的特點。探究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熱情高漲,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讓學生的探究過程有滋有味,所取得的效果事半功倍。
項目成果的展示與評價對于激勵學生持續探究、形成正向學習心理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搭建展示與評價的真實平臺,學生擁有滿滿的自豪感與成功感,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入到項目化學習的后續實踐及拓展中,實現學習的延伸與素養的提升。項目化學習的后期,我們搭建真實平臺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組織多元評價主體進行科學而全面的評價。我們不是簡單地打分,而是審視其參與度和思維力,將思維外顯,理性定位,盡可能讓展示評價“有料”,便于以后努力(見表3)。
展示中,學生提供的學習成果豐富,做到了“有料”:就形式而言,有書面報告、圖片、小視頻、思維導圖或可視化循環圖、案例反思等。就基本觀點與主要結論而言,基于真實調研,盡可能關心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做到了“情”與“理”的結合。
基于真實性,項目化學習能夠“引導學生投入到調研、分析、比較、歸納、創造等學習活動中,發展學生的髙階思維能力”[3]。高中政治教學應該提倡真問題、真體驗、真收獲。政治教師,應該擁有一雙“火眼金睛”,善于發現政治學科與真實生活的聯結點、融合點與延伸點,引領學生在遵循知識邏輯脈絡的基礎上,以項目化學習的方式深入到解決真實問題的情境中,生長出面向未來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溫娜 PBL促進單元綜合探究真實性學習[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23(7)
[2] 何忠鋒 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實踐探究:以“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例[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8)
[3] 陳海蘭,蘇曉軍,李育民 深度學習視域下思想政治課堂“六有”[J] 基礎教育課程,2020(Z1)
課題項目:寧夏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學)規劃項目“寧夏縣域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研究”(23NXJB10)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