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對小學語文課程的開展形式和語文教師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們必須站在更高層面上認識和思考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相關工作,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小學語文? 教學效率? 策略探究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小學語文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在這個背景下,提高教學有效性成為每一位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教學不僅要關注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價值觀引導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為此,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將新課程理念貫穿于課堂教學實踐中。本文旨在探討新課程理念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以期為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提供有益的理論參考。
一、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梳理和學習新課程理念
新課程理念是順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和學生的實際需求而提出的新的教學理念,每位教師都需要認真學習新課改的相關內容,同時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結合學科的特點來踐行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理念。新課程改革強調課程改革的出發點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所強調的核心理念,這強調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關心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名學生在學校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體驗,促進學生的健康三觀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二)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創造自主學習機會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往的語文課堂未能夠充分凸顯對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重視,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需要被進一步激發。[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起源于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為中心,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從“傳授模式”向“學習模式”的轉變,同時從原本的“教師、教材、課堂”向“學生、收獲、體驗”遞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并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以學生為中心”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需求的滿足。
(三)注重語文課堂中教師情感因素的投入
教師要優化語文課堂用語和表述,使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當教師用真摯的、有感情的語言進行課堂教學時,學生是可以感受到的,教師的情感投入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這也會優化課堂的教學途徑。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用正向的、激勵性的課堂用語來回應學生。每位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老師的認可會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同時,教師的課堂用語也需要具有趣味性。這是因為,教師的課堂用語如果更有趣味性,那么學生的熱情也會被調動起來,這會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四)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語文課堂呈現效果
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運用有著顯著的優勢。在以往的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多采用單一的口述教學方式,直接照搬教材內容,這樣的教學和課堂呈現往往單一且枯燥,學生也難以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于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上。而在信息技術手段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將信息技術手段運用于的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資源呈現與教學相關的圖片、視頻、聲音、動畫等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以此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增強學生參與學習和討論課堂相關教學內容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地呈現所學習的知識,也符合基礎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綱要中所強調的對于學生的社會教育的目標,幫助學生進行更直觀的社會認知能力的訓練,也幫助學生解決重難點問題,化抽象為形象。
(五)注重對課程內容的評估和總結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認真地反思教學實踐和教學成果,對教學的實際成果進行適當的分析評估,可以使后續的教學行為保持較高的有效性。在開展小學語文的教學的活動中,評價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對于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往往是依靠教學評價來體現的。教學評價的種類包含很多,比如階段性的教學內容的評價、期中評價、期末評價、鼓勵性的評價等。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評價方式來區分,如教師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教師要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完善當前的語文教學評價體系,通過教學評價環節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同時,要引導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通過及時的調整和自我改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二、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一輪教育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成為了教育工作者們關注的焦點。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為此,亟需探索有效的小學語文教學途徑,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助力學生全面發展。通過本文所論述的有關措施和途徑,希望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教育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探索更多有效的小學語文教學途徑,為實現我國教育事業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亞,楊道宇.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探索,201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