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文倩 韋笑
摘要:在“大思政”背景下,中職思政課教學評價改革勢在必行。通過提升教師多元化評價的應用能力、創新運用新時代信息化評價手段、構建完善的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可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促進思政課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與創新。這不僅有助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升學習效果,還能加強教師、學生、家長和企業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培養具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新時代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大思政? 中職學校? 多元化學生評價
引言
“大思政”是當下教育領域的新理念,它突破了傳統思政課的局限,強調教育的人本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它不局限于課堂內的理論教學,而是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學生成長的各個環節,旨在通過顯性和隱性的教育方式,達到潛移默化的育人效果。與此同時,多元化教學評價成為這一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它要求評價不再僅僅由教師單一主導,而是吸納學生、家長及企業等多方參與,共同構建多元的評價體系。這種評價方式旨在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也為教學提供反饋,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也增強了教育的活力,使教育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
一、提升教師多元化評價的應用能力
在“大思政”背景下,中職學校的思政課承載著培養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使命。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推進思政課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尤其是探索和實施多元化學生評價。而提升教師多元化評價的應用能力,則是這一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教師首先需深入理解“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內涵和要求,認識到單一的傳統評價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多樣化的學生需求。通過培訓和學習,教師應掌握多元化的評價工具和方法,如過程性評價、表現性評價、成果性評價等,結合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和特點,設計出更符合實際的評價方案。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反思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參與評價過程,讓他們學會自我監控、自我調整,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同時,教師也應重視家長和企業對學生評價的指導性意義,與家長和企業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二、創新運用新時代信息化評價手段
在“大思政”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教育要求,思政課的教學評價必須創新運用信息化評價手段,以提升評價的精準性和時效性。傳統的評價方式往往需要等到課程結束才能進行,無法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信息化評價通過在線測試、即時反饋等方式,能夠讓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同時,信息化評價手段有助于提升評價的個性化。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學習風格和興趣點,信息化評價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習路徑跟蹤等方式,為每個學生提供定制化的評價方案,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此外,信息化評價手段還能促進評價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教師可以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實現評價與教學的無縫對接。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信息化評價平臺與教師進行實時互動,提出問題和建議,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
總之,“大思政”背景下,創新運用新時代信息化評價手段是提升中職學校思政課教學評價質量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推動思政課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學習支持。
三、構建完善的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
在“大思政”背景下,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學評價不能僅限于傳統的教師評價模式。而應構建教師、學生、家長和企業思維一體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教師評價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關注知識點的掌握,還考慮學生的行為表現、情感體驗和社會實踐等方面。例如,通過課堂主題演講和討論,教師可以評估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學生評價則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評和互評關注課堂表現和情感體驗,如課堂參與度、小組合作感受等。這種評價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還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此外,家長可以觀察學生在家的日常習慣、家庭責任感和學習習慣,從而提供有價值的反饋。這種參與讓家長更加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也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最后,企業評價是中職教育中獨特的一環。實習期間,企業可以評價學生的職業素養,如與同事的溝通、對工作的態度等。這種評價讓學生和學校更加了解企業需求,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這一多元化評價體系旨在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同時促進學生、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互動與合作。[2]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思政”背景下,構建和完善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已成為中職思政課教學評價改革的關鍵。這一體系不僅注重學生的知識掌握,更著眼于其全面發展,凸顯了教育的人文關懷和時代要求。通過教師、學生、家長和企業共同參與的評價,能夠形成多維度、全方位的評價反饋,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未來,中職思政課教學評價應繼續深化改革,創新評價手段,不斷提升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董韓博.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課程學生評價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論壇,2019,2(11):3.
[2]郭成軍.試論中職學校就業導向背景下的思政課教學[J].就業與保障,20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