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對于班主任來說,待優生的轉化工作一直是工作的難點和重點。本文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出發,強調待優生和優秀學生是可以相互轉化、相互影響的。筆者結合多年的班主任經驗,認為初中班主任要從尊重、理解、欣賞等方面做好待優生的轉化工作。
[關鍵詞] 待優生;轉化;尊重;理解;欣賞
待優生是指某一方面的發展有待提升的學生,通常表現在品行和學業等方面。剛升入初中時,因學習環境的變化、知識難度的增加、生理心理的變化,學生一時難以適應,從而引發“叛逆期”,具體表現為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自控較差,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等。因此,待優生不是天生的,是在一定條件下轉化而來的。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一切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都能夠在一定條件下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因此,班主任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正確認識待優生,做好待優生的轉化工作。
剛開學時,本班小吳同學就和任課教師發生了沖突,甚至還出現了逃課上網的情況。一個月后,小吳帶領班級3名同學逃課,在學校外與他人打架,被學校安保人員及時制止。小吳接二連三地出現曠課、逃學、打架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班級良好班風的形成。于是,筆者把小吳作為本學期重點盯防改造的對象,開始思考如何轉化個性叛逆的學生。
一、尊重待優生,用心關愛
尊重與關愛學生,能夠為待優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創設良好的條件。在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正向情感是相互影響的,當學生感受到尊重和關愛時,會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尊重與關愛學生,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第一,做好背景調查,全面了解學生。對小吳的教育要從了解他開始。小吳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外出務工了,他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只關注小吳的衣食住行,對他的學習情況很少過問,較為溺愛,這使他養成了自由、散漫、驕縱的性格。第二,平等對話,建立良好溝通。一天,小吳與同學發生了口角,筆者把小吳喊到辦公室。小吳一臉的滿不在乎和無所畏懼,這說明他未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因此,筆者開始和他聊天。小吳聊起他上小學時因為缺少爸爸媽媽的陪伴,被嘲笑是父母丟棄的孩子,他因此和同學打架,好幾天沒有上學;聊起開學時,因為聚眾打架、逃課上網被學校處分;聊起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干不動活了……當聊到很久沒有見到父母時,小吳的眼淚啪嗒啪嗒地掉落下來。筆者建議小吳每天將自己的在校學習情況通過微信發給父母。筆者也會依據小吳的表現,不定期地與他家長聯系,與家長共同引導幫助他。第三,關愛學生,選擇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筆者沒有緊盯小吳是否每天與家長聯系,而是選擇相信他。在一次家長會中,筆者委托小吳的父母拍了一段視頻給孩子,并在班級播放。這段視頻讓小吳充分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促進了小吳與家長之間的情感連接。通過頻繁的聯系,小吳與父母之間的話題變多了,關系更親近了,小吳還會關心他們的身體。各科老師都反映,小吳曠課的次數明顯減少,開始遵守課堂紀律了。筆者相信,小吳會在父母和老師的關愛中逐漸成長。
二、理解待優生,容許犯錯
學生作為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個體,各方面都不夠成熟,犯錯誤在所難免,這是必然要經歷的成長過程。作為班主任,需要調整心態,允許他們犯錯誤,允許他們用較長的時間糾正錯誤。例如,對于小吳逃學上網的問題,筆者并沒有在一開始就批評他,而是選擇與他進行溝通交流,讓他從思想上認識到這件事情的弊端。上網并不是一個錯誤行為,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知識,放松精神。但也正因為它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很多人沉迷其中,難以自拔。因此,我們需要了解網絡成癮的危害,還要堅定自己的意志,做到文明上網。筆者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糾正小吳的逃學上網行為。
一是糾正錯誤認知,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小吳不了解沉迷網絡的危害,筆者通過講述一些因沉迷網絡犯罪的案例,讓他充分了解沉迷網絡的危害。二是聯合家庭力量,端正行為習慣。針對小吳上網的問題,筆者制定了文明上網自律表(每天上網時間低于1小時就能獲得1個積分,積分能夠兌換相應獎勵)。小吳在家長和教師的督促下,上網時間明顯減少。三是克服畏難情緒,樹立學習信心。小吳的學習基礎較差,在學習中時常會遇到困難,這導致他在學習上缺乏成就感,因此他想通過逃學上網來躲避學習任務。筆者通過心理輔導和課外學習輔導,幫助他建立信心。筆者先讓小吳從基礎題開始,讓他體會解題的樂趣。最近一次,小吳居然主動請教科任老師。小吳由逃學上網躲避學習轉為主動學習,他的轉變實在令人欣喜。
三、欣賞待優生,挖掘閃光點
每個生命個體都渴望得到賞識、尊重和理解。對于待優生來說,班主任的欣賞是讓他們成為“好孩子”的最好催化劑。這就要求班主任踐行賞識教育,努力挖掘待優生的閃光點,并放大其閃光點,不斷將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第一,認真觀察,讀懂行為。觀察是教師了解學生的基礎,通過觀察,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喜歡做什么、能夠做什么,可以達到什么樣的發展水平。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筆者發現小吳運動能力很強,喜歡踢足球,甚至他玩的網絡游戲都是足球類的。第二,剖析個性,尋找優點。通常待優生的自卑、敏感、逆反心理強,他們可能沉默寡言、自卑害羞,但善于獨處,忍耐力較強;也有的待優生調皮搗蛋,經常違反班級紀律,不愛學習,但他們頭腦靈活,善于創新。對于自卑敏感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讓他獨立完成一件事,并多夸獎贊揚,找到他擅長的領域;對于調皮的學生,可以跟他們“講條件”“簽協議”,讓他們身負“包袱”,規范自己的行為。第三,挖掘天賦,發揮特長。多元智能理論打破了人才單一的定義,教師應樹立多元人才觀。經常被批評的待優生格外需要天賦的加持,以贏得外界的認可。因此,班主任應從興趣著手,挖掘學生的天賦,讓天賦促進學生特長的發展,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筆者的建議下,小吳組建了班級足球隊,并在運動會時進行了花式足球展演,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經過一學期的盯防改造,小吳不僅拿掉了“叛逆少年”的標簽,還成為本班的體育委員、足球隊長,掀起了班級的運動熱潮,讓班級充滿活力。小吳的成長讓老師和家長深感欣慰。由此可見,待優生的轉化工作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關系到整個班級的良性發展。面對待優生,班主任要傾注尊重、理解,要有愛心,找到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幫助其轉化。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發揮其特長,讓他們在欣賞中與班集體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陳輝.初中班主任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研究[J].讀寫算,2018(18).
[2]劉志紅.班主任如何正確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J].學苑教育,2020(13).
黎舒靜?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回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