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建政時期私立之江大學構建“人民立場”的新生之履

2024-06-13 23:16:56朱棟榮
理論觀察 2024年2期
關鍵詞:高等教育

朱棟榮

摘 要:政治主體對歷史進程中重大事件的因應,往往塑造出其鮮明而立體的時代畫像。作為教會大學的私立之江大學在近代杭州高等教育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政權肇始后,之江大學亟需審度和擺正自己的政治立場。從杭州解放到輔仁大學最先被接管,再到抗美援朝運動深入開展,之江大學經歷了“服從”“參與”和“認同”的身份轉變,最終構建起了“人民的新之江”這一新的革命形象。1952年的院系調整結束了之江大學百年辦學歷史,無疑是對之江大學人民立場的最終檢驗;對新生政權來說,更是其贏得社會控制、構建執政合法性、展開現代國家建設的試金石。

關鍵詞:之江大學;人民立場;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4)02 — 0126 — 07

新政權肇建之際,是一國歷史的“緊要關頭”,充斥著影響政治走向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①。在特定催化劑的作用下,這些因素會促發一些關鍵性事件的生成,而這些事件往往又共同編織了政治敘事的經緯主線,刻畫出后來者觀察與思考彼時政治主體的歷史語境。

就之江大學而言,對中國共產黨建政之初三大事件的因應共同繪就了其時代轉捩點上的新畫像,譜寫了其構建人民立場的“三步走”。杭州解放是改天換地,打破了之江大學原有的政治身份和價值認知,使之在接踵而至的政治實踐中體認并“服從”了新政權及其意識形態。北京輔仁大學最先被新政府接管,這一事件自然引起了地方性教會大學的極大反響,促使之大師生重新審視立場、省思命運,繼而以實際行動主動“參與”杭州政府對學校的接管工作。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白熱化,國內肅清美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運動全面鋪開,之大師生主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抗美援朝運動,“認同”了新政權的價值體系,并積極配合隨之而來的院系調整工作,真正成為了“人民的之大”。從“服從”和“參與”到“認同”的“三步走”,對之江大學而言,是逐漸褪去舊身份,構建“人民立場”的新生之履;而對共產黨政權來說,則是其完成社會改造、確立政治合法性的現代國家建設之路。

一、因應變局:杭州解放與立場轉定

1949年5月3日,人民解放軍從秦望山翻越頭龍頭,在控制了錢塘江大橋后,杭州解放。如何將一個飽受商業文化腐蝕的消費型城市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建設所需的生產型城市,是擺在農村革命者眼前的一項重任②。除了迅速恢復和發展杭州城市的生產經營,更重要的是塑造杭城知識分子的共產主義價值認知與政治信仰,為新政權建設奠定牢固的合法性基礎。如是,展開在杭高校的接管與改造迫在眉睫。其中,以教會大學為代表的私立高校因其獨特屬性而增加了這一過程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

揆諸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私立之江大學在近代杭州高等教育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之江大學的前身,是美國北長老會差會于1845年建于浙江寧波的崇信義塾,后遷杭州皮市巷。1906年11月,校董會決定將學校擴充為教會大學,并于1911年2月遷入杭州秦望山新校址,兩年后正式定名為“之江大學”。1931年,美國基督教南北長老會差會托事部將學校移交給中華基督教總會執行委員會,組織以中國人為主體的新董事會,改名為私立之江文理學院,中華民國教育部同年7月核準立案。1948年7月,教育部核準之江文理學院改名為私立之江大學,下設文、工、商3個學院。杭州解放前夕,之江大學在校學生有1066人,教職員113人。

事實上,身份獨特的教會大學對國共易勢、政權鼎革有著更為強烈的政治敏銳性。早在1946年8月,中國基督教協進會就發表過《中國基督教對時局的宣言》,之后又以“基督教與共產主義”為題邀請各差會團體就時局之變和訂定應變舉措展開過討論①。不過,因革命建政帶來的身份替嬗讓甫一執政的中共選擇將更多的重心置于政權穩定和經濟恢復之上,這也讓教會大學有足夠的時間轉變認知,實現安穩過渡。李維漢曾指出,鼎新革故之際的中共面臨錯綜復雜的斗爭形勢和繁重艱巨的革命任務,對內需進一步掃清和消滅反革命勢力,加快完成全國范圍內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官僚資本主義企業的所有制轉變,對外則要隨時準備應對帝國主義的侵略,保衛國家的獨立與安全②。職是之故,囿于繁雜事務的新生政權尚未制定通盤改造的計劃,亦無暇全盤處理宗教及教會大學的問題③。

杭州解放當日,解放軍先頭部隊進入了之江大學東齋,奏響了這所私立大學新生的序曲。盡管如此,這也并不意味著之江大學的師生們早先就絕緣于共產黨的組織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恰恰相反,他們早已表露出進步的革命姿態。解放戰爭期間,之大師生們就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和部分學校教授的影響下,積極參加了爭取民主、反對獨裁,爭取和平、反對內戰的運動。1945年1月,昆明發生暗殺于再等四烈士的“一·二一”慘案后,之大地下黨黨支部發動學校120多名積極分子和杭州市部分中學師生參加了公祭抗議運動,其中之大部分學生還肩負游行隊伍的糾察工作。解放前夕,為因應國內形勢之變,之大師生不僅投票選舉產生了“學生自治會”,而且還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組成了“應變委員會”,保護學校生命財產,迎接解放。5月3日晚上,校學生會組織在校學生與解放軍一同在西齋前廣場舉行聯歡晚會,慶祝之大解放,部分之大學生則與杭城各校學生一起前往浙大廣場參加慶祝解放大會,向解放軍獻錦旗、演出歌舞節目④。之大解放后不久,便有20余名學生被杭州市軍管會抽調去參加接管工作,有200多名畢業生響應黨的號召,踴躍報名參加浙江省干部學校的學習培訓,于3個月后參加了革命工作⑤。

政權更替,一方面是新的政治制度與權力安排,關乎新政權的頂層設計與宏觀政治走向;另一方面是人民對新權威與意識形態的服從,此與社會改造與個體價值塑造密切相關。其中,以新民主主義理論改造舊教育,是新政權展開教育工作、實現社會改造的關鍵前提。至于教會辦的高校,新政權更是“有責任引導這些私立高等學校更為順利地走上新民主主義建設的正軌,為培養新中國建設人才服務”⑥。

職是之故,之江大學積極作出回應,以彰顯自己政治身份與政治立場的轉變。除了廢除三民主義和取消其他一切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歷史與政治課程,并將宗教課列為選修課外,之大要求每個學生修習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政治課程,以期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群眾觀點和勞動意識⑦。在1949年秋季學期,之江大學從本校遴定了兩位熟知馬列主義與毛澤東思想的教授,分別開設了“政治經濟學”“社會發展史”兩門各三學分的課程,之后又增設了三個學分的“新民主主義”課程,同時還將文商學院各系學生的政治經濟學調整為六學分,規定修滿12個學分的思想政治課方達到畢業要求⑧。與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匹配,之大師生們還開展了一場勤工儉讀運動。為樹立勞動觀點,校職員會24名成員全體參加了墾荒工作,耕耘山地、種植菜蔬;270名學生則參加了學校的工讀會,他們播種了30斤馬鈴薯種子和若干南瓜種子,計劃開荒約10畝土地用來種玉米,并喂養了5頭豬和10只羊,承包了學習大操場工作等。由此可見,在之大校園內,職員會、公讀會等多種群眾性組織已先后成立,它們除了帶領全新師生建立起勞動觀點增加生產外,還幫助師生通過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以改造自身,助力之大按照新民主主義的教育方針來建設新之江①。

盡管對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了解尚淺,但之江大學的師生們開始服從新的政治安排和價值規范,他們積極舉辦之江夜校,為職工補習功課,踐行新社會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此亦誠如彼時之大校長林漢達告勉全體師生所言:“之大有相當悠久的歷史,但是建筑在舊中國的基礎上的;今天解放了,一切改變了,之大也應該跟著改變,應該建設為新的之大。教職員們應為建設人民的國家造就人才而努力。同學也應該明確地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② 。

二、之江新生:從輔仁大學的接管談起

高等教育的接管工作與中國共產黨的城市解放實則同步前行。其中,對私立高校尤其是教會大學的接管與改造是黨建政之初慎重考量的一個問題。新中國肇建前夕,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剩下的帝國主義的經濟事業和文化事業,可以讓它們暫時存在,由我們加以監督和管制,以待我們在全國勝利以后再去解決。”③解放之初,黨對教會大學的基本立場,是允許他們存在,暫時容許其接受外國津貼,周恩來還特別強調,教育方面要“公私兼顧”,對經費上存在困難的教會學校,“政府也應該照顧”④,但它們必須恪守法令,逐步隔斷與帝國主義的聯系。

朝鮮戰爭爆發后,黨和政府進一步運思加強對教會大學的管理,以期早日收回教育主權。1950年7月28日,由政務院批準并于8月14日頒布的《私立高等學校管理暫行辦法》強調指出:“私立高等學校的行政權、財政權及財產所有權均應由中國人掌握”“私立高等學校不得以宗教課目為必修課或強迫學生參加宗教儀式與活動”⑤。8月19日,《中共中央關于天主教、基督教問題的指示》發布,指出“教會學校應遵守政府法令設政治課為必修課,同時在教會辦的高等學校中亦得設宗教課為選修課”⑥。

凡此皆被教會視為不利之舉,他們開始減少對教會大學的補助經費,并提出了各種補助條件。1950年7月,輔仁大學的教會駐校代表芮歌尼就提出了包括“教會代表對人事聘任有否決權”等在內的四項經費撥付條件,要求辭退進步教授、撤換校長。對此,中央予以了嚴厲駁斥,強調“教會與學校關系只是協助經費及主持宗教選科的關系,絕不允許其教義與教育方針發生連帶關系……學校用人、行政不允許教會干涉”⑦。9月25日,教育部長馬敘倫在和芮歌尼的談話中闡明了人民政府對教會學校的五項基本原則,并強調到中央人民政府無法容忍之時,會將其收回自辦。30日,芮歌尼向教育部轉送了羅馬教廷關于“補助費決定停止”的正式答復。為徹底解決輔仁大學問題,保障其工作順利進行,政務院于1950年10月12日正式接收了輔仁大學。

黨對輔仁大學的接辦自然引起了地方教會大學的反應,比如在上海震旦大學,進步師生非常興奮,他們希望政府快一點接辦震旦大學;有的師生則覺得“無所謂”,認為震旦是否被接辦與自身關系不大,只要有本領就不怕沒有工作;那些思想跟不上形勢發展的師生則在聽到消息后“非常沉悶”,認識到接辦震旦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在滬江大學,情緒高漲的進步教授們認為學校應早日接管,成為“國立滬江大學”;而“中間落后”的教授提出師生應團結一致,“不要吵鬧,否則要走輔仁的老路”。⑧

可以看出,地方教會大學師生關于學校是否應該被接管的問題尚無一致認識,這與他們仍被準許接受西方財政援助,對自身作為獨立而有特色的學校存在下去普遍抱有希望有關。⑨如1950年7月,杭州市針對市內高校政治學習存在組織不健全、工作不積極等缺點,組織了一場大專教職員的暑期學習會,內容包括國際形勢、財經問題、土改問題和文教問題四個方面。在這次學習總結中,之大教師談及通過學習國際形勢,愈發相信朝鮮戰爭是美帝有計劃有陰謀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①。但在8月之江大學召開的一次董事會例行會議上,校董事會成員仍在計劃加強與美國長老會的聯系,請求其增撥資金②。

1950年底,國內教會大學的存續問題變得愈發嚴峻。12月29日,政務院專門頒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于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文化教育救濟機關和宗教團體的方針的決定》,提出要協助接受美國津貼的文化教育機構和宗教團體實行完全自辦。為了便于接管工作的開展,政務院同時頒布了一項登記條例,要求凡是接受外國津貼及外資經營之文化教育救濟機關及宗教團體都應向其主管機關和當地人民政府進行專門登記,并每半年向政府書面報告其工作和經濟情況③。

地方政府的回應隨即而至。從1951年1月10日起,杭州開始了辦理接受外國津貼及外資經營的文化教育、救濟機關和宗教團體的登記工作,之江大學自在其中。1月12日,之大全體師生員工發表了一致擁護政務院決定的聲明。聲明表示:“我們堅決擁護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于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文化教育救濟機關及宗教團體的方針的決定,……相信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我們是一定能夠把一百余年來美國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文化侵略,最后地、永遠地、全部地加以結束。”④21日,之江大學校董顧惠人、校長黎照寰與學生代表曾鉅生出席了教育部召開的處理接收外國津貼的高等學校會議。會議期間,黎照寰作了明確表態,表明之江大學熱烈擁護政務院的決定,決心加強政治學習、提高師生政治覺悟,為發展好新民主主義教育貢獻出之大的一份力量。“政務院《關于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文化教育救濟機關及宗教團體方針的決定》是正確、切實的辦法。一切疑慮可以冰釋……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我們要貫徹中央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政策,開展我國偉大的政治、國防、經濟和文化建設”⑤。

此外,之大師生們更總結了學校被收歸國有的幾個優點,明確表示了對國家接管的支持。第一,之江大學每年接受美國津貼僅4萬美元,較其他教會大學要少,加之本身的資產清理,故收歸國有后不會給國家財政造成太大壓力;第二,之江大學的工學院、財經學院設備精良,有助于國家培養更多的理工財經建設人才;第三,改為國有后,之江大學可與浙江大學進行自由的學術交流和學習,兩校教授互通有無,解決師資不足問題;第四,與其他教會大學不同,之江大學的行政人選適于政治要求,不存在更調問題。之江大學的師生們相信,之大但凡國有,并與浙江大學相調整或合并后,定能徹底消除美帝國主義利用之江大學進行侵略的陰謀⑥。

根據《教育部關于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教會學校及其他教育機關的指示》精神,浙江省政府擬定了關于之江大學的處理方案,改之大為公立學校。省文教廳廳長劉丹正式到校接收,480多名學生積極響應號召、參與到校產登記的工作之中。至此,之大不再接受任何外國經費,割斷了與美國教會間的聯系,得以新生。

從積極辦理登記工作,到擁護學校收歸國有,再到主動參與政府對學校的接收,表面上是之大師生對新政權下己身前途命運的政治考量,內里則流露出對新生政權的美好期冀。在接管后的教職員工座談會上,黎照寰信心滿懷:“我們為收回教育自主權而歡欣鼓舞,我深信每個之江人將為人民的新之江的建設而努力,這點是大家所愿望的、所冀求的”⑦。

三、站穩人民立場:抗美援朝運動與思想蕩滌

彰顯自己堅定拒絕美國津貼、擁護國家收回教育主權的政治決心,宣示了教會大學從經濟上、政治上和帝國主義斷絕聯系。與此同時,隨著抗美援朝運動的深入,教會大學亦趁勢開展了一系列政治運動,繼而從思想文化上徹底肅清了美帝國主義的毒素,進一步向“人民的大學”的立場邁進。

新政權對美帝國主義的批判,始于1949年8月美國發表《美國與中國的關系》白皮書。之后,毛澤東先后五次撰文(“五評白皮書”)予以抨擊,指出白皮書乃反革命之書,公開表現了美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干涉⑧。燕京大學124名暑期在校教職員聯名譴責了白皮書,表明要加強警覺,堅決站在中國人民方面,反對美國政府的一切陰謀,“鞏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爭取人民民主主義建設的成功”①。輔仁大學在校教職員也斥責白皮書利用一些頭腦中仍對美帝存在憧憬的知識分子,醞釀新的陰謀,企圖破壞中國人民民主政權,他們要與反革命的力量作斗爭,堅決粉碎美帝國主義的新陰謀,更要用行動來說明自己的決心,“為培植建設新中國的人材以加強我們的隊伍而努力”②。

盡管如此,教會大學仍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西方政府的財政津貼,以及教授宗教課程和舉行宗教活動。“教會與教育不分,宗教活動有增無已,往往與進步學生的政治活動唱對臺戲,教徒與非教徒之間的對立情緒仍然很深”③。此種情況伴隨著抗美援朝運動的深入而發生改變。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一場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全面鋪開。圍繞這場運動進行的思想教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動員全國人民,全力支援志愿軍部隊;另一是掃除美帝國主義的思想毒素,肅清部分群眾的親美崇美恐美心理,樹立人民仇視、鄙視和蔑視美帝國主義的情感④。

作為親美崇美的“淪陷區”,教會大學自然壓力陡增。1950年11月28日,美國駐聯合國安理會代表奧斯汀發表演說,荒謬地將美國在華舉辦教會學校視為對中國人民的恩賜與友誼。這一說辭進一步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反美情緒,也讓身陷風口浪尖的教會大學迫切作出表態。在上海圣約翰大學,校園里早先就出現了抗議奧斯汀荒謬言論的大幅布告,之后又舉行了控訴大會,師生憤怒地敘述了過去美帝國主義的控制⑤。之江大學的學生同樣萬分憤慨,號召同學們提高警惕,不受美帝的麻痹、利用⑥。借由此次對奧斯汀無恥讕言的批判,教會大學的師生們不僅嚴正表明自己已認清了美帝國主義的猙獰面目,而且明確宣示將站在抗美援朝的最前線,堅決肅清美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

從1950年12月起,之江大學的一切工作都以抗美援朝運動為中心⑦。6日,之大召開了校抗美援朝動員大會,號召全體師生員工積極展開時事學習。在之后的9天時間里,之大師生們整天進行時事學習,許多同學通夜寫標語、畫漫畫布置全校的學習環境,200多位同學投入到抗美援朝的校內宣傳工作中,出黑板報、墻報、剪報并舉行廣播。機械系二年級同學組成了宣傳隊,從早上8時出發直至深夜1時返校,接觸群眾達5000余人⑧。其中,機械系四年級學生還深感先前時事學習之不足,認為自己對抗美援朝的認識仍浮于表面,懇請校抗美援朝常務委員會能夠邀請更多同志來校指導,“使全體之江人思想上提高一步,一掃過去的習氣,成為人民的之江”⑨。

事實上,早在學校動員大會正式召開之前,就有省委林乎加同志和浙江日報陳冰社長來之大作動員前的報告,對“美帝是紙老虎”“朝鮮問題,不能置之不理”“中間路線的批判”“蘇聯為什么不出兵”等問題作了深入解釋,部分解決了之大師生存在的思想認識問題。受美帝文化侵略的影響,之大師生普遍存在五種認知偏差,其中之一就是對美帝的本質認識不足:如“唯武器論”造成了師生的恐美思想,美國物質文明高帶來師生的崇美思想,忽略了美國資產階級剝奪勞動人民果實的事實,收聽“美國之音”導致師生陷入中間立場?輥?輮?訛。之后,浙江省委和杭州市委領導也先后來校向廣大師生作動員報告,省文工團來校演出,在揭露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漸次打開了落后學生的心門,激發師生的愛國熱情。

12月8日,之江大學有序舉行了控訴大會。是日,恰逢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金陵大學反美呼吁代表團來杭控訴,向之江大學等校學生控訴了美籍教授費睿思侮辱誹謗中國學生和中國人民的各種事實。此舉成功得到了之大學生的回應,計宗鑫、孫寶鱗、馬家驥三位同學和助教董友成等,主動相繼上臺控訴解放前美帝國主義分子及其走狗迫害師長同學的情形?輥?輯?訛。9日,杭州市舉行了“一二·九”愛國大游行,其中745名之大學生參加了此次游行,占在校學生總數的92%。學校還組織了7個由442人組成的抗美援朝宣傳隊,吸收群眾5620人,共撰寫標語835條,創作漫畫262幅,展開了大規模的街頭宣傳。之大師生還積極捐獻手榴彈、子彈、慰問袋,女學生每人做了一雙棉手套慰問人民志愿軍。與此同時,為響應中央關于“知識青年參加軍事干部學校”的號召,之大專門成立了校軍干保送委員會。經過動員,學校第一次參加軍事干校報名者達123人,最后錄取者17人,參加軍醫后勤報名的有46人,實際參加工作的有8人①。

1951年春季學期開始后,之大接續開展了以抗美援朝為中心的系列主題講座課,學校的抗美援朝運動呈現出經常性、常態化的趨勢。盡管多數師生的反響不錯,但仍有個別人對美帝存有幻想。2月,在之大傳教士羅天利教授離校返國之際,校內教徒師生為其舉行了隆重的歡送會,個別人還希望他不久再來之大。此外,有的學生還用“上帝造人”之說反詰“勞動創造人”的理論,并在政治課上承認自己受美帝國主義的影響較深,“以為朝鮮戰場上美國的勝敗尚不可知”②。

職是之故,為徹底肅清美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影響,之大進一步從本校具體情況出發,舉行了“肅清美帝文化侵略影響周”活動。從3月26日開始,學校進行了“美帝文化侵略史料”展覽,并分別舉行了座談會,教員、職員、各系級學生分組展開討論。在文理學院教師座談會上,何翹森教授說:“以前之江在課程方面,政治系必須讀美國政體,外文系也只重視美國文學,他們的目的就是來訓練美帝國主義的買辦。”之大教授們表示,必先清除教材中有關美帝國主義的文化毒素部分,發揚新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座談會上,財經學院三年級同學表示自己所學的“保險學”是資本主義的保險制度;他們還檢查了自己所受美帝國主義的文化毒素:如哼洋歌、崇拜美國電影、幻想美國生活等。同學們作了保證,要相互監督和批評,清除自己思想中殘存的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影響,同時下定決心,團結教授,改進教學③。之后,之江大學還發起并成立了“馬列主義研究會”,規定每周舉行一次,通過加強對唯物觀點和辯證方法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美帝國主義文化侵略本質的認識。

為響應政府號召,之大師生們利用寒假開辦冬學,向農民進行抗美援朝宣傳教育,積極擔負起新政權賦予的政治使命,以實際行動彰顯了政治立場的重要轉變。唯其如此,之江大學方才真正將共產主義的價值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根本上站穩“人民立場”。冬學時間從1951年1月21日至2月20日,除去中間6天春節停課,共計24天。每天學習時長2小時,主要內容是結合中心工作,開展土改教育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時事教育。之大師生或通過教唱相關歌曲,如《團結就是力量》《堅決消滅它》《反對侵略保衛和平》等,鼓勵村民一面抄歌一面唱,既實現了他們的識字教育,也灌輸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政治意義;或通過上大課的形式,講解“朝鮮地理形勢”“美帝侵略真相”“為什么要抗美援朝”等內容④。這次冬學的時間盡管較短,但意義不容小覷。它不僅提高了農民的政治覺悟,加深了他們對美帝急切而深刻的仇視,進而為深入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動員起廣泛的群眾力量,而且也是檢驗之江大學肅清美帝文化侵略影響的有效方式,舉凡冬學的形式、內容和成效皆反映了之大師生對美帝國主義本質的認識和對人民教育立場的回歸。

四、結語

對革命性政黨而言,革命建政時刻的關鍵議題是加快實現社會控制、確立新生政權的政治合法性。中國共產黨從局部執政走向全國執政,本質上就是其深入挖掘構建政治合法性之思想資源與在場邏輯,繼而逐步實現社會控制、不斷贏得人民認同、漸次展開現代國家建設的過程。其中,私立之江大學從“服從”到“參與”再到“認同”的身份轉型“三步走”畫像便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與對話的微觀視角。具體而言,“服從”是低層次的要求,即之大師生摒棄舊政權三民主義的教育理念,轉而遵守新民主主義的教育方針和社會秩序;“參與”是進階層次的要求,指的是之大師生進入到新民主主義的制度性安排之中,積極配合新政府完成特定的國家接管工作;“認同”是最高層次的要求,表明之大師生接受與認可新政權制定的游戲規則,“認同國家理念下的象征秩序是自己的價值體系”⑤,確立起“人民立場”。之江大學身份立場的轉變,無疑是檢驗建政以來杭州城市改造與治理的一個試金石,表明中國共產黨對杭州高等教育與杭州城市本身的接管與改造取得了重要成績,也是杭州融入社會主義新國家、服務新政權建設的一個重要象征,彰顯了建政之初新政權對政治合法性議題和現代國家建設的有益探討。

概而言之,“站穩人民立場,辦好新之江”成為了中共建政初期之江大學的政治定位和使命導向。正是在“教育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指引下,之大的師生們經由一系列思想政治學習和政治運動的洗禮,逐漸摒棄了過去教會學校所灌輸的自由主義價值理念,深刻認識到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學校和個人的利益,要為新中國的建設而努力奮斗。1951年畢業之際,教師朱德英寄語同學們:“要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首先要徹底檢查自己腦中存在著的舊思想,摧毀一切有害的思想——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的思想,……割棄舊的思想也許是一個長期痛苦的過程,但若經不起考驗,挨不了痛苦,終無建立起新的人生觀,你自己在這大時代的潮流里也終將被淘汰”①。

當然,之大的畢業生們在大時代的潮流里不斷改造自己,并以社會主義新青年的姿態投入到新國家的建設之中。同樣,為服務新政權的工業化發展,與舊教育決裂,之江大學也以其他方式投身于現代國家的建設之中。1951年,教育部制定了《全國工學院調整方案》,之江大學的土木、機械兩系被并入浙江大學。1952年2月,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全面展開,之江大學在經過一系列調整后與其他學校合并成立為浙江師范學院,結束了自己107年的辦學歷史。表面上之江大學的形式不在,但實際上已融進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時代浪潮之中。

〔責任編輯:丁 冬〕

猜你喜歡
高等教育
教學和管理層面的高等教育服務思考分析
科教導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1:03:53
高校雙語教學現狀與創新分析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12:30
在線性代數課程教學中引入MATLAB的簡單介紹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4:56
法津實驗教學的思考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對策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22:25
大數據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推動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51:57
各地區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水平協調性分析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56:28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3: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精品福利国产| 欧美a在线看|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精品91视频|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国产成人毛片|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国产欧美网站|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六月婷婷综合| 久久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在线va视频| 狠狠色丁香婷婷| 欧美一级在线看| 永久天堂网Av|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中文一级毛片| 天天干伊人|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日韩视频免费|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小视频| 精品99在线观看|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97在线国产视频| 色视频国产|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欧美精品成人| 亚洲无限乱码| 成人在线综合| 欧美日韩福利|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欧美成人一级|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蜜臀AV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在线日本|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自拍偷拍欧美|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91啦中文字幕|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天天色综合4|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