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加美



摘要:黃河三角洲濕地是中國保護最完善的濕地生態系統之一,對其野生鳥類多樣性分析及實行協同治理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提出黃河三角洲濕地野生鳥類多樣性分析及協同治理策略研究。介紹黃河三角洲濕地區域,以香農一韋弗多樣性指數、屬一科綜合多樣性指數等指數為評估指標,分析黃河三角洲濕地野生鳥類多樣性。對黃河三角洲濕地的野生鳥類展開調研和多樣性分析,得出該濕地對鳥類繁殖及遷移起到重要作用,并且荒灘草地鳥類的非單種科較多,村莊農田和荒灘草地的鳥類相似性最高。根據分析結果,提出黃河三角洲濕地的協同治理策略。
關鍵詞:黃河三角洲;野生鳥類多樣性;協同治理策略;濕地;生態系統
中圖分類號:X176 文獻標志碼:B
前言
中國的濕地保護開發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隨后的幾千年來,濕地開發在土地利用領域具有重要作用。黃河三角洲濕地是中國乃至世界保存最完整的一塊年輕、廣闊的河口濕地系統,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特別是野生鳥類對其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其中,野生鳥類當屬動植物資源中最活躍的組成部分,野生鳥類在此棲息繁衍同樣對黃河三角洲濕地的生態環境起到平衡作用。隨著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濕地野生鳥類在自然生存方面出現新的挑戰,鳥類物種多樣性也隨之發生變化,對濕地野生鳥類展開調查分析、對濕地實行協同治理有利于濕地生態環境的建設,因而提出黃河三角洲濕地野生鳥類多樣性分析及協同治理策略研究。該方法設計了4個分析指標指數,分別為香農一韋弗多樣性指數、屬-科綜合多樣性指數、物種均勻性指數和物種相似性指數,通過這些指數計算分析,研究黃河三角洲濕地野生鳥類多樣性,從而根據分析結果,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協同治理策略。該方法的研究以期為濕地治理、鳥類多樣性研究提供新的科學依據。這一研究方法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濕地生態系統中野生鳥類的現狀和變化趨勢,為濕地保護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1 研究區域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域
位于中國山東省東北部的黃河三角洲濕地(118°33'N,119°20'E),地勢平坦,屬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面積在5450km2,年均溫度,11.6℃-12.8℃左右,每年夏季為降水旺季。濕地內有國家級別的“河南新鄉黃河濕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 研究方法
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對黃河三角洲濕地通過樣點法、樣線法對每條樣線每個季節重復完成2次調查。設置采樣點個數為20個,采樣線條數為14條,多選擇人類活動少、野生鳥類聚居的地方作為采樣點。同時,采用同步調查法進一步對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展開直接計數,采用集群地計數法調查集群棲息鳥類。以香農一韋弗多樣性指數、屬一科綜合多樣性指數、物種均勻性指數和物種相似性指數為評估指標,分析黃河三角洲濕地野生鳥類多樣性。
1.2.1 香農一韋弗多樣性指數
野生鳥類群落的多樣性可通過香農一韋弗多樣性指數估算。香農一韋弗多樣性指數H'的表達式如式(1):
式(1)中,d表示種數,Ao表示物種o占比。
1.2.2 屬-科綜合多樣性指數
屬-科綜合多樣性指數進一步估算野生鳥類屬、科的多樣性情況,指數和非單種科成正比關系。屬多樣性指數G的表達式如式(2):
式(2)中,Hk表示k屬的多樣性,a表示鳥類的屬數。
科多樣性指數F的表達式如式(3):
式(3)中,q表示鳥類的科數,Fl表示l科的多樣性。
屬-科綜合多樣性指數B的表達式如式(4):
B=1-C/F 式(4)
1.2.3 物種均勻性指數
物種均勻性指數用來反映同個生態環境中各物種個體數目分配的均勻程度。物種均勻性指數J'的表達式如式(5):
J'=H'/log2D 式(5)
式(5)中,D表示物種數。
1.2.4 物種相似性指數
相似性指數用于衡量群落的相似度程度。相似性指數S的表達式如式(6):
S=2v/(c+e) 式(6)
式(6)中,c表示群落C的物種數量,e表示群落E的物種數量,v表示群落C和群落E共有物種數量。
2 黃河三角洲濕地野生鳥類多樣性分析
2.1 野生鳥類物種組成
記錄黃河三角洲濕地2021年1月-2023年1月野生鳥類物種組成,包含雀形目、戴勝目、雨燕目、鵑形目、鶴形目、雞形目、雁形目、鵜形目、鴷形目、佛法僧目、鸮形目、鴿形目、鶴形目、隼形目、鸛形目、辟鳥虒鳥目,對應的種類分別為43、1、3、2、12、1、23、1、2、1、3、4、8、9、11、1,數量占比分別為54.68%、0.45%、2.86%、0.85%、2.63%、0.15%、19.95%、0.03%、3.51%、0.07%、0.43%、0.49%、9.49%、3.20%、0.40%、0.81%,種類占比分別為0.344%、0.008%、0.024%、0.016%、0.096%、0.008%、0.184%、0.008%、0.016%、0.008%、0.024%、0.032%、0.064%、0.072%、0.088%、0.008%。
根據上述內容可知,黃河三角洲濕地野生鳥類屬16目125種,共41356只。其中,在目數和種類上占據主要地位的野生鳥類為雁形目和雀形目兩種。雀形目以灰喜鵲、喜鵲、家燕、麻雀、灰椋鳥五種鳥類為主,無種鳥類分別占雀形目的38.76%、14.16%、11.09%、9.42%和8.63%,雁形目以綠翅鴨、斑嘴鴨兩種鳥類為主,兩種鳥類分別占雁形目的40.98%和30.84%。
黃河三角洲濕地有隸屬于鶴科的丹頂鶴、隸屬于鸛科的黑鸛和隸屬于鴇科的大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種,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十八種,分別為屬鶴科的白頭鶴、灰鶴,屬鷹科的黑鳶、大鵟、雀鷹、松雀鷹、普通鵟、蒼鷹,屬隼科的紅腳隼、紅隼,屬鴨科的小天鵝、大天鵝、鴛鴦,屬鴟鶚科的長耳鴉、縱紋腹小鸮、短耳鸮、雕鸮和屬鹮科的白琵鷺。除此之外,還有黑枕黃鸝、大白鷺、鴻雁等保護物種。
2.2 野生鳥類區系及居留類型
記錄黃河三角洲濕地2021年1月-2023年1月野生鳥類區系及居留類型見表1。
由表1可知,黃河三角洲有26.4%的留鳥、有25.6%的旅鳥、有19.2%的冬候鳥、有28.8%的夏候鳥;地理區系分為東洋種占比15.2%、古北種占比53.6%、廣布種占比31.2%,以古北種為主要構成,東洋種和廣布種為輔助構成。
通過分析后認為,野生鳥類的居留類型受全球環境變化等影響也不斷變化。例如有白鷺等夏候鳥和斑嘴鴨等冬候鳥有部分轉化為在黃河三角洲繁殖的留鳥,原來為旅鳥的白鸛轉化為冬候鳥。同時,野生鳥類區系分布與人類活動、全球氣候變暖、環境變化等因素有關。
2.3 不同生境野生鳥類多樣性分析
記錄黃河三角洲濕地2021年1月-2023年1月不同生境野生鳥類多樣性見表2。
由表2可知,黃河三角洲村莊農田生境類型的野生鳥類種數為78,沼澤水域生境類型的野生鳥類種數為64,荒灘草地生境類型的野生鳥類種數為31,三種生境中村莊農田的鳥類種數最多。村莊農田的香農一韋弗多樣性指數為4.089,沼澤水域的數值為4.236,荒灘草地的數值為3.165,屬沼澤水域野生鳥類多樣性最高;村莊農田的科-屬綜合多樣性指數為0.316,沼澤水域的數值為0.385,荒灘草地的數值為0.658,屬荒灘草地的野生鳥類科-屬多樣性最高。
2.4 不同生境野生鳥類均勻性分析
記錄黃河三角洲濕地2021年1月-2023年1月不同生境野生鳥類均勻性見表3。
由表3可知,黃河三角洲沼澤水域生境的野生鳥類均勻性指數在0.659,村莊農田生境的野生鳥類均勻性指數在0.643,荒灘草地生境的野生鳥類均勻性指數在0.685,三種生境類型鳥類均勻性指數相近,表明三種生境野生鳥類個體數目分配均勻程度較為一致。
2.5 不同生境野生鳥類多樣性分析
記錄黃河三角洲濕地2021年1月-2023年1月不同生境野生鳥類相似性見表4。
由表4可知,黃河三角洲濕地中村莊農田和荒灘草地兩種生境的野生鳥類相似性指數最高,在0.489,其次是相似性指數為0.188的沼澤水域和村莊農Ⅲ兩種生境,最后是相似性指數為0.221的荒灘草地和村莊農田兩種生境。
3 協同治理研究策略
濕地具有豐富的物種資源和環境調節的功能,將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保護與經濟建設融合一體,以上述分析為基礎,通過對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的大力維護,加強濕地生態及野生鳥類多樣性保護,開展黃河三角洲濕地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3.1鳥類多樣性保護對策
黃河三角洲濕地自然資源豐富,適合野生鳥類的生存和繁殖。鳥類的生存繁殖在生態學上同樣影響到地區生態平衡,故提出4條保護鳥類多樣性政策:第一條,禁止亂捕濫獵,加強捕獵管理措施,并對國家發布的捕獵管理措施展開更加嚴厲的管理。同時對規模較大、起反向作用的野生鳥類展開定點、定時、定量的捕獵行動,以實現鳥類資源的持續利用;第二條,進一步完善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區野生鳥類管理機構。使用保護區管理機構對野生鳥類實行綜合管理是保證野生鳥類生存繁殖的必要手段,目前的黃河三角洲濕地野生鳥類保護仍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組建更完善的管理措施、獎懲條例、提升保護人員素質,從而對黃河三角洲濕地的野生鳥類展開更強力的保護工作;第三條,進一步加強黃河三角洲濕地野生鳥類流感疫情的監測工作,及時發現濕地野生鳥類的健康問題,對于有病情的鳥類提供人工幫助,進一步保證野生鳥類的存活率;第四條,加強野生鳥類保護的宣傳工作,提高全體人民的保護意識。針對居民對野生鳥類及濕地生態環境愛護意識薄弱的問題,大力開展面向全民的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和規定的宣傳,使人民更加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野生鳥類保護的重要性,提高全體居民的保護意識。
3.2 濕地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濕地水土保持對生態系統影響深遠:降溫對抗全球變暖,提供豐富棲息地促進生物多樣性,并激發旅游經濟。黃河三角洲濕地面臨水資源短缺、地下水資源緊張和水質受污染問題,土地多為鹽堿地和潮土,適合鹽堿植物生長,具有生態保護和旅游開發價值。同時,生物資源豐富,但面臨著退化等問題。針對此現狀,需要采取保護對策,提出4條對策:第一條,保護政策和管理機制的完善:在國家國土資源利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加強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為目標,建立適用于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政策和法治管理體系;第二條,對退化的黃河三角洲濕地實行修復處理:黃河三角洲濕地存在濕地退化的現象,針對該問題,應加強引起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退化關鍵原因的研究,并對退化問題采取對應的措施,實行綜合的保護治理,以緩解黃河三角洲濕地退化的問題。經研究發現,因黃河上游地區過度用水造成近些年來黃河來水量較少趨勢,針對此問題,應加強黃河三角洲水資源的調度,以保證黃河上游來水量的充足;第三條,積極展開黃河三角洲濕地調研監測活動:為方便黃河三角洲濕地的管理,可基于地理信息管理技術建立管理系統。同時,通過動態監測獲取黃河三角洲濕地的土地遙感等數據,實現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環境的動態監測;第四條,黃河三角洲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合理科學的黃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戰略來對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環境展開保護。根據黃河三角洲濕地資源特點,建立特色的生態旅游系統;建立黃河三角洲濕地建設資金籌集協會,調動更豐富的經濟資源,以促進黃河三角洲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協調當地經濟與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共同發展。
4 結束語
黃河三角洲濕地野生鳥類數量較多,該地區包含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十八種。研究分析表明黃河三角洲濕地在鳥類繁殖及遷移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沼澤水域的鳥類多樣性指數最高,而黃河三角洲濕地荒灘草地的屬一科綜合多樣性指數最高,表明該地區鳥類的非單種科較多,同時村莊農田和荒灘草地的鳥類相似性最高。針對黃河三角洲濕地現狀,從鳥類多樣性保護對策、濕地生態環境保護對策兩方面著手,提出包括禁止亂捕濫獵、進一步完善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區野生鳥類管理機構、對退化的黃河三角洲濕地實行修復處理、積極展開黃河三角洲濕地調研監測活動等協同治理策略,以期通過該研究提高黃河三角洲的協同治理與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