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華娟 趙娟
■摘 要:本文以《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指導,闡述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如何遵循高等職業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規律,堅持“師德為先”,聚焦“教書、管理、服務”三方育人職責,構建以促進教師職業成長為目標的發展性評價體系,建立以品德、業績和發展為導向的分級分類評價標準,激發教師內生動力,促進教師職業發展,增強學校辦學活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改革探索與實踐經驗。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師;分級分類;評價體系
為破解現行教師評價中存在的輕業績內容、輕類別差異、輕成長發展等問題,有效發揮考核評價的診斷、調節和改進作用,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堅持師德為先,聚焦“教書、管理、服務”三方育人職責,實施“專職教師、輔導員、管理人員”分級分類評價,樹牢教師評價“風向標”,增強師資隊伍“向心力”,畫好人才培養質量“同心圓”。
(一)依據崗位類別差異,構建全員考核評價體系
結合學院辦學定位,落實考核評價頂層設計,依據教師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中的職責差異,將其分為專職教師、輔導員、管理人員3個類別。以教書育人為目的,把專職教師分為初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4個層次11個級別;以管理育人為目的,把輔導員定為一、二、三級3個層次;以服務育人為目的,把管理人員分為處級、科級和科員3個層次,分別制定崗位職責與任職、發展評價標準,構建覆蓋全員的“橫向分類定位、縱向分級提升”教師評價體系。
(二)聚焦崗位職責,實施多元業績考核評價
1.堅持“四有”標準,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
完善《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師德師風考核評價辦法》,將師德考核貫穿教師管理和職業發展全過程,致力于打造一支既能傳授知識技能,亦能塑造學生靈魂的教師隊伍。堅持師德考評與業績考核并重原則,重點考評教師履行職業道德規范和完成工作業績情況,將師德師風評價結果融入教師年度崗位考核、崗位聘用、職稱評審及評優選先等工作。
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教師師德檔案體系。實行師德師風風險防范制度,在人才引進、調配及干部選拔任用中,堅持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重考察,切實發揮師德師風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培訓,定期開展“十佳師德標兵”“優秀教育工作者”評選活動。
2.聚焦教書育人,實施專兼職教師教育教學評價
完善《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工作量計算辦法》,嚴格教學工作量要求,落實教授上課的基本要求,把承擔教學任務作為專兼職教師參與職稱競聘的必要條件。修訂《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教學評價實施意見》,健全教學工作評價標準,構建多元化的教育教學評價主體體系,實施教師自評、學生評教、同行評教、督導評教等教學質量綜合評價。
健全教學激勵約束機制,提高教師教學業績在校內績效分配、職稱(職務)評聘、崗位晉級考核中的比重。出臺《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兼職教師管理辦法》,嚴格兼職教師教學管理。強化標志性成果評價,取得高水平教研成果的教師可直接推薦參加職稱競聘、評優選先。
3.聚焦管理育人,實施輔導員學生工作評價
出臺《濟寧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隊伍建設暫行辦法》,強化輔導員隊伍建設,明確輔導員職責要求、選聘條件、職級晉升通道。完善《濟寧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考核辦法》,落實評價實施細則,橫向制定政治素質、能力素養、班級業績、管理效能四維度的分項指標,縱向圍繞學生、系部、學生處、學院等幾個方面開展輔導員業績評價,注重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重點評價管理育人效果。
4.聚焦服務育人,實施管理人員職責履行評價
全面推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出臺《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單位年度綜合考核辦法》,建立“學院—單位—個人”三級育人目標分解制度。出臺不同級別管理人員年度業績考核實施細則,重點考核其服務育人和崗位職責履行情況。建立目標考核責任連帶制度,將單位考核結果以不同比例折算進不同級別管理人員年度考核指標中。
(三)堅持發展為本,引導教師職業成長
優化《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專業技術崗位競聘實施辦法》,按照專職教師、輔導員和管理人員3個類別實施職稱競聘和分級聘任,建立不同類型業績成果靈活替代機制,努力打造一支“專兼一體、四強三化”的教師隊伍。突出二級教學單位職稱崗位聘用主體地位,下放講師、助教崗位聘任權,提升人才評價準確性。
依托教師發展中心,輔助專職教師實現“新入職教師—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的成長目標。健全聘期考核機制,明確聘期內的任務要求,將聘期考核與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相結合。完善教師發展培訓制度,實現每5年一周期培訓全覆蓋,嚴格專業課教師每5年到企業頂崗實踐不少于6個月,鼓勵青年教師到企事業單位掛職,到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訪學以及在職研修等。
制定不同層級輔導員任職和選拔標準,引導輔導員提升業務素養和管理水平。制定不同等級管理人員選拔任用辦法,激發管理人員內生動力。
(一)創新了業績多元、差異考核的評價理念
基于全員育人理念,聚焦高職院校教師考核評價熱點問題,提出了全員覆蓋、差異考核、業績多元的評價理念,豐富了教師評價改革的理論研究,提高了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落實教師教育主體責任和使命,契合崗位職責,對考核評價對象進行分類管理,強化頂層設計,實施多元業績考核評價。
(二)構建了橫向分類、縱向分級的評價體系
基于業績導向管理,通過明確部門職責和崗位特點,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界定專兼職教師、輔導員、管理人員3個類別的職責任務和業績要求,制定各類別不同層級的任職與發展考評標準,構建起“橫向分類定位、縱向分級提升”的教師評價體系。
(三)搭建了路徑引領、階梯提升的職業發展通道
基于人本管理理論,按照教師成長路徑,制定縱向階梯式發展標準;以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為目標構建專職教師級別及層級任職標準;以輔導員級別晉升為目標搭建輔導員成長標準;以級別調整為目標引領管理人員崗位提升,讓考核評價成為教師提升能力素質的“磨刀石”、成長進步的“練兵場”。
(一)教師素質顯著提升,內涵建設成果豐碩
通過實施教師評價體系,學院教師素質顯著提升。5年來,獲批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勞動模范、山東省青年技能名師、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山東省優秀教師、齊魯文化英才、二級教授等19人,培育并建設國家骨干專業、高水平專業群等省級以上專業項目52項;建成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資源共享課61門,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團隊10個;牽頭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1個,獲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1項、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項目3項,獲批國家和省級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及科研平臺10個;獲得國家級和省級教學成果獎16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4項;獲得山東省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4項、全國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1項。
(二)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院辦學活力顯著增強
學院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單位”復核,獲批全國首批職業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和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學生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中獲獎98項,其中一等獎25項;榮獲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3個、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1個;學院入選中央電視臺“職業院校百強巡禮”。
(三)改革成果廣泛推廣,示范引領作用凸顯
學院于2017—2019年連續三年榮獲濟寧市“年度綜合考核先進單位”稱號,相關成果獲省級以上成果獎7項,山東省內外15所院校陸續學習學院考核評價管理經驗,并給予極高評價。
(作者:率華娟,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趙娟,濟寧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