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娟 曹丹
摘 要:本文以“立德樹人”視域為出發點,通過解析美育內涵,揭示了美育對個體全面發展的重要性,指出當前高校美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高校和學生對美育缺乏重視、學生審美單一化以及高校美育課程和資源配置不協調等,提出醫護類職業院校提升美育質量的三個有效路徑,即構建美育體系,強化美育認知;提高學生審美水平,營造良好校園美育氛圍;完善美育課程體系,優化美育資源配置。
關鍵詞:立德樹人;醫護類職業院校;美育實踐;學生審美水平
課 題: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一般課題(課題批準號:XJK21CGD073)和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一般課題(課題批準號:XJKX22B290)的研究成果。
(一)美育內涵
美育是指通過藝術、文化等形式,培養人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美育的具體內容包括美的認知、藝術創作、審美情感等方面,通過美育的實施,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提高個體的綜合素質和創造能力。在醫護類職業院校的教育實踐中,應當重視美育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藝術,提高審美水平和藝術鑒賞能力,培養醫護人員人文關懷和審美素養。同時,醫護類職業院校也應當加強自身美育環境的建設和資源配置,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藝術實踐機會,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文化素質,從而為醫護人才的培養和醫療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美育對醫學生的重要性
首先,美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醫護人員需要面對很多病患和病痛,工作環境相對壓抑。良好的審美情操可以提升醫護人員對美的感知與欣賞能力,從而調節情緒,緩解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美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敏感性和創造性。醫療工作需要醫護人員具有準確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和靈活應對的能力。通過藝術教育,培養醫護人員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可以幫助他們在工作中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最后,美育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和溝通能力也具有重要意義。醫護人員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以更好地關心和照顧患者。因此,醫護類職業院校應重視美育教學,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上加大力度,為學生提供更多提升藝術修養的機會,全面提升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
(一)高校和學生對美育缺乏重視
當前醫護類職業院校對美育的重視程度不高,這是醫護類職業院校美育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醫護類職業院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和藝術修養,但實際上,許多醫護類職業院校將美育放在次要位置,特別是專業性強的醫學院校,往往只滿足于規定的課程設置,投入較少,重視程度不高。美育成為學校發展的一個盲區,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培養的目標未能得到實現。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醫護類職業院校應該高度重視美育,將其納入學校發展的戰略目標,并加大投入力度。
(二)學生審美單一化,受網絡影響比較大
學生審美單一化是當前醫護類職業院校美育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發展,學生越來越容易接觸到網絡上的各種信息,這對他們的審美觀念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然而,網絡上的審美標準往往相對單一,以追求流行和熱門為主導。學生的審美逐漸被同質化的流行文化所左右,導致他們的審美觀念缺乏多樣性和獨立性。
一方面,學生在網絡上接觸到的大多是明星偶像、時尚潮流等內容,這些內容往往帶有濃厚的商業屬性,注重外在形象和流行趨勢。這種審美觀念對學生的審美選擇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導致他們忽視了自身獨特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需求。
另一方面,網絡的便捷性使得學生容易受到社交媒體、網絡廣告等的影響。這些影響往往是片面的、偏頗的,學生在接觸這些內容時,往往缺乏批判性思維和辨別能力,從而導致學生審美單一化。
(三)醫護類職業院校美育課程和資源配置不協調
美育課程設置和資源配置不協調是當前醫護類職業院校美育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美育課程的設置與美育資源的配置不合理,導致了美育工作無法得到充分開展。
首先,在醫護類職業院校美育課程設置方面,存在著重視程度不高、內容單一等問題。一些醫護類職業院校往往將美育課程安排在學生的課余時間,或者將其作為一門選修課程,缺乏足夠的學時和專業指導。同時,由于課程設置的片面性,美育內容較為單一,難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這使得美育課程在醫護類職業院校中難以得到有效的推廣和普及。
其次,在美育資源配置方面,存在著分配不均衡、管理不科學等問題。一方面,一些醫護類職業院校在美育資源的配置上存在著不合理的分配現象,只注重某些美術設施或器材的建設,而忽視了其他美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另一方面,對于已有的美育資源,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監督措施,導致資源浪費和濫用。這些問題使得醫護類職業院校美育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影響了美育的發展和實施效果。
(一)構建美育體系,強化美育認知
美育在醫護類職業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為了提升醫護類職業院校的美育質量和培養優秀的醫護人才,需要構建科學完整的美育體系,強化學生對美育的認知。
首先,構建美育體系需要確立明確的目標和原則。應明確美育的宗旨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醫護人才,強調對情感、美感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同時,美育的原則應當包括主動性、藝術性和綜合性等。只有在明確目標和原則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構建起美育體系。
其次,構建美育體系需要合理規劃美育課程和活動。應根據醫護類職業院校的特點和學生的需求,精心設計美育課程,包括音樂、繪畫、書法等。這些美育課程應當與學科知識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此外,還可以組織各種美育活動,如美術展覽、文化講座等。
再次,構建美育體系需要加強對美育教師的培訓和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美育的關鍵人物,他們應該具備良好的美育素養和教學能力。因此,醫護類職業院校要加強對美育教師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此外,還應該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的美育教師,為美育提供師資保障。
最后,構建美育體系需要加強美育資源的整合和共享。醫護類職業院校應該充分利用各種外部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同時,各院校之間應該加強合作,建立美育資源共享平臺,相互借鑒和促進。這樣可以使有限的美育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為學生創造更豐富多樣的美育環境。
(二)提高學生審美水平,營造良好的校園美育氛圍
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醫護類職業院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營造良好的校園美育氛圍。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藝術教育,通過開設繪畫、音樂、舞蹈等多種相關課程,讓學生接觸到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了解藝術的內涵和表達方式,提升學生對美的認知和欣賞能力。
其次,組織各種藝術活動和比賽,給學生提供展示才華和交流學習的機會。例如,組織美術、音樂、舞蹈等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展現自己的才藝。同時,邀請專業藝術家或學者開辦專題講座、入校表演或舉辦藝術展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觀摩與學習機會,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和審美能力。
最后,積極建設校園美育環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與創作空間。建設美術館、音樂廳、舞蹈室等專門的藝術場所,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和展示條件。同時,增設美術作品的展覽展示區域,通過定期更換和展示學生的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培養學生的藝術表達能力。
家庭和社會也應該發揮積極的作用。家長應關注孩子的藝術興趣和發展,鼓勵他們參與各種藝術活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引導。社會應加大對藝術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藝術資源和機會,為學生的美育提供有利條件。
(三)完善美育課程體系,優化美育資源配置
對于醫護類職業院校而言,完善美育課程體系,優化美育資源配置是提升美育質量的重要途徑。首先,要重新審視并建立符合實際需求的美育課程體系。傳統的美育課程往往過于注重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在美育課程設置上應更加注重實踐與創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藝術實踐活動,提高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
其次,要優化美育資源配置,使其更為合理和充分。當前醫護類職業院校美育資源配置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資源分散、利用不充分,導致各類美育資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和開發;二是資源同質化,缺乏特色,不足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多樣化需求。為此,應合理規劃和配置各類美育資源,推動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促進不同學校、不同學科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高美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品質。
完善美育課程體系和優化美育資源配置不僅需要學校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和推動,也需要教師具有專業能力和責任擔當。教師是美育實施的主體和關鍵力量,教師要掌握美育理論和實踐知識,具備創新精神和跨學科的思維能力,以適應現代美育發展的需求。此外,教師還應積極參與美育教材和資源的編寫和開發工作,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美育服務。
通過構建美育體系,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完善美育課程體系,可以培養出更多具備藝術修養和人文素養的醫護人才。這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推動醫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酈婭萍. “立德樹人”視角下的職校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9.
[2]盤笑蓮,杜小祥.“三全育人”視域下技工院校美育的重要性及路徑研究[J].職業,2023(3).
[3]劉宇.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護理專業踐行“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0(22).
[4]張興梅.基于特色校園文化品牌的創建營造職業院校獨具內涵的美育新環境[J].職業,2019(31).
[5]付勝利,張勃.“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美育課程的理念革新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6(15).
(作者:易娟,長沙衛生職業學院副教授;曹丹,長沙衛生職業學院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