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冰

摘要:發展鄉村旅游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在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應加強鄉村地區生態環境、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落實。文章對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主要影響因素及實現路徑展開深入研究,以期推動鄉村地區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2-0145-03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 文章標識碼:A
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對于促進鄉村振興、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意義重大。旅游行業帶動鄉村地區經濟發展已成為一種全新的發展趨勢。各地應該積極加強對生態旅游振興產業的管理,為鄉村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為提升鄉村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等綜合實力提供更為完善的基礎保障。
1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1.1良好的生態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保證旅游業健康發展的基礎。要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鄉村旅游業健康發展,就需要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升旅游景點對游客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體驗感。
1.2獨特的鄉土風情
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聯系緊密。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地區要想提高當地旅游業的市場競爭力,應根據地區內部文化、生態等實際情況,突出自身發展特色,將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等元素有效融入鄉村旅游設計與規劃中,為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支撐[1]。
1.3便利的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是推動我國鄉村振興與旅游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需要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時刻加強對該項工作的管理與監督。通過收集和分析以往相關信息可知,我國大部分鄉村地區的交通運輸條件已得到有效提升,這為鄉村地區發展旅游業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1.4豐富的旅游資源
鄉村旅游資源豐富,既包括山水、森林等自然資源,也包括歷史文化遺跡、傳統手工藝、農耕文化、民俗風情等人文資源。為此,鄉村地區應該不斷創新鄉村旅游發展模式,通過探索旅游發展新路徑、整合并利用當地自然及人文資源,開發更多對游客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旅游項目,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2 鄉村振興背景下影響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
2.1政策因素
鄉村地區發展旅游業能帶動地方發展,拓寬農村居民增收致富渠道,進而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F階段,鄉村旅游作為提高我國鄉村地區綜合實力的一條有效路徑,能夠通過提升鄉村基礎資源配置水平、服務質量、旅游資源利用效率等,實現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發展理念,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真正落實。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地政府都在積極提出并落實相關政策措施,著力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如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出臺了《關于促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旨在全面推動廣西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再如,202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這些政策都為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文化因素
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是鄉村旅游的靈魂。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游客提供獨特的文化體驗,滿足游客在參觀過程中對旅游景點及產品的認知需求。深入挖掘并利用鄉村獨有的文化資源,不僅能使游客感受到鄉村的文化魅力,還能吸引外界關注,增進外界對鄉村的了解,進而提升鄉村旅游的影響力,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目前,越來越多的鄉村利用多種方式宣傳地方傳統優秀文化,吸引更多人選擇到鄉村地區游玩,欣賞田園風光,這也為鄉村地區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為有力的支撐[2]。
2.3技術因素
新時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鄉村旅游智慧化也成為一種全新的發展趨勢。為此,鄉村地區旅游管理人員應加強對新型技術的運用。如借助相關技術設計更為科學的鄉村旅游路線,并為游客提供在線購票、智慧導航等服務,提高鄉村旅游的便利性與吸引力,進而提高鄉村旅游活動及項目的整體質量。
3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探析
3.1加強旅游宣傳
互聯網快速發展為鄉村旅游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各地有關部門應不斷加強對鄉村旅游項目及活動的宣傳與推廣,讓更多群眾意識到鄉村旅游的魅力與價值。在具體旅游文化宣傳與推廣工作中,有關部門可以借助短視頻平臺的傳播效應,多角度、全面地展示鄉村地區獨有的歷史與文化。同時,鼓勵農村居民利用短視頻分享日常生活、傳統習俗等,展現鄉村的風貌和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憑借其淳樸的民風民俗吸引更多游客前來[3]。
3.2壯大人才隊伍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既帶動了鄉村旅游全面發展,也為鄉村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鄉村旅游資源規劃與設計工作中,構建符合現階段發展趨勢的旅游項目、創新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將會為新時期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其中人才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積極引進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并為其提供完善的保障機制至關重要。應積極與高校、企業合作,擴寬人才引進渠道,通過引入更為專業的人才,為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有關部門還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專業人才的培養與保障機制,為高質量人才提供更為完善的基礎保障。
3.3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產業融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抓手,也是解決農業結構性矛盾的迫切要求。為了進一步推進鄉村旅游向多樣化、高質量方向發展,應積極加強鄉村旅游業與其他產業融合,進而為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如今,農旅融合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城市消費需求的熱點所在,做好農旅融合,可以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之勢。首先,當地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為農旅融合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其次,注重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深入挖掘具有當地特色的民俗活動,為推進鄉村農旅融合增添亮點。再次,引入并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也能為鄉村地區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保障[4]。最后,要想實現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強對鄉村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把控,為推進產業融合以及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掃清障礙。
3.4完善配套設施
鄉村振興背景下,要想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就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設施,使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不僅能感受鄉村的田園風光,還能享受現代設施帶來的舒適體驗。因此,應從游客的角度出發完善鄉村旅游配套設施,提升游客的滿意度。
首先,因鄉村旅游景區地理位置較為偏遠,多數游客選擇自駕方式前往,所以停車場是這些游客到達鄉村旅游景區的第一站。對此,相關部門應積極加強對停車場及相關設施的建設,優化停車空間,規范停車秩序,緩解高峰期“停車難”問題。與此同時,招聘工作人員值守停車場,禮貌待客,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
其次,游客中心是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人員應及時為游客答疑解惑并提供相應服務。在建設過程中,應保證其外觀與鄉村田園景觀的整體風格相協調。在完善與升級游客中心各項功能的同時,加強對咨詢區、售票區、導游服務區、投訴區、影視宣傳資料展示區、醫務室、休息區、旅游紀念品以及土特產區等區域的管理,始終致力于為游客提供“一條龍”的優質服務。
最后,推進景區內部標識建設。游客能在各種標識的幫助下,了解景區內部的參觀路線,進而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及需求進行選擇,這樣做既能節約時間,也能提高游客的體驗感,方便其了解景區全貌[5]。
3.5提升游客體驗感
鄉村景觀是鄉村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資源,其獨特的自然景觀、道路景觀、建筑等,都會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要想提升游客在鄉村旅游中的體驗感,需要加強對景區內部環境、基礎設施等相關工作的管理,從不同角度創新景區設計及管理方式。加強對鄉村原有糧田、農舍、溪流、河岸、園藝場地、綠化地帶、產業化農業園區、特種養殖基地等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同時,也可以通過組織各類藝術活動,如沉浸式表演、文藝匯演等,提升游客的參與度。以江西省婺源縣的“山村奇妙夜”為例,該項目以篁嶺古村落“水口林”的自然山水為依托,以村落規劃選址中的習俗等地方文化為核心,深度發掘古徽州民俗文化背后的文旅價值,豐富了游客的體驗感。
3.6打造優質旅游品牌
打造優質的旅游品牌對于促進地區旅游行業發展、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應積極加強對鄉村旅游的宣傳,提升鄉村旅游景區的知名度,如利用微博、小紅書、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宣傳及推廣。此外,也可以與知名旅游網站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發揮合力作用。
地方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產品可以為打造旅游品牌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各地應通過挖掘鄉土文化,因地制宜開發具有鄉村特色的旅游產品,進而帶動鄉村旅游行業進一步發展。
3.7健全鄉村金融服務體系
健全鄉村金融服務體系是促進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各地有關部門應加大對鄉村旅游項目、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強對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金融支持,積極搭建政策性金融供給方的常態化合作平臺,建立支農信貸、農業保險、涉農融資擔保、涉農直接融資等領域的數據動態共享機制,形成包含各類農業數據和農業金融數據的大數據信息庫,動態掌握農業領域金融供求總量、資金流動趨勢和風險聚集情況,為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同時,健全農業政策性金融風險防控體系,探索建立政策性金融機構間的信息互通機制,增強監管部門間的工作協同,優化政策性金融監管大數據集成和使用制度,切實提高風險監測預警能力。
4 結束語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對于提升當地經濟、文化等實力至關重要。各地應從加強旅游宣傳、壯大人才隊伍、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游客體驗感、打造優質旅游品牌、健全鄉村金融服務體系等角度出發,為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努力推進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饒麗思.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的高質量發展研究——以阿克蘇地區為例[J].現代農村科技,2023(12):114-116.
[2]王兆峰,張青松,邱夢真.鄉村振興目標下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研究述評與前沿進展[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17(04):74-84.
[3]李寧,于佳寧.鄉村振興背景下富硒功能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以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平頂山市為例[J].平頂山學院學報,2023,38(05):99-106.
[4]丁泳丹.鄉村振興背景下中國農業推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與展望[J].農業展望,2022,18(10):67-73.
[5]農靜娜,高群芝,馬靜慧.鄉村振興背景下崇左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以卜花村為例[J].旅游縱覽,2022(19):78-80+84.
作者簡介:葉 冰(1988—),女,漢族,貴州遵義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