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霞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已成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特別是繪本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被廣泛引入英語課堂,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語境。然而,單純地進行繪本教學,難以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目標。因此,如何將繪本教學與思維品質的培養有機結合,成為教師要探討和研究的課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巧妙地引入繪本,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組織角色扮演、設計開放性問題、開展探究學習等策略,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15-0067-03
小學英語課堂中,繪本作為一種富有趣味和互動性的教學資源,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起著重要作用。開展繪本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地進入故事情境中,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又有利于組織學生開展理解故事情節、分析角色心理、猜測故事結局等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和角色形象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與情感世界,通過與故事角色產生共鳴,學生能夠發展自己的情感表達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培養同理心,實現全面發展。
下面,以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學為例,談談如何通過繪本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思考
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提高學生對繪本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形成主動思考和探索的學習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思考產生問題的原因、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現的結果。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還能通過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來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以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的Story time教學為例,教師先引入Baby Animals這一繪本,讓學生了解這節課即將講述關于動物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提出一些引導性問題,如“Do you like animals?”“What is your favorite animal? Why?”等。然后,教師要求學生默讀書本中關于animal的四段對話,并引導學生大膽猜測課文內容及其描述的動物。在學生理解Story time的內容后,教師展示繪本中的插圖,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如通過“Do you have any pets?”“What do you know about animals?”等問題,激活學生對動物的已有認知和經驗。課堂上,教師朗讀繪本時要注重語音語調,邊讀邊指向繪本中的插圖,讓學生沉浸在故事中,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內容。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停下來,提出與故事相關的問題,如“Why do baby animals need a mother to take care of them?”“What do you think their behavior means in the story?”等,激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與繪本內容相關的創造性活動,如繪制自己喜歡的動物寶寶、續寫故事或設計展示板等,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在課堂的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繪本故事的主題和內涵,并反思繪本故事的學習所得,以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上述教學,教師通過Baby Animals這一繪本,引導學生思考、表達和創造,并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適時進行個性化指導,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組織角色扮演,培養學生情感表達
組織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親身體驗故事情節,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內容與情感,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角色扮演要求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表現出相應的情感和行為。學生需要通過口頭語言、肢體語言和表情等方式,表達角色的內心感受和情感反應。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發展,提高他們對不同情感的敏感度和理解力。在角色扮演時,學生運用英語交流和表達,擴大了詞匯量,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和語法運用能力,實現了英語學習水平的提升。
以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的Match and say的教學為例,教師先引導學生結合Story time中的內容完成課本習題,并介紹今天將通過角色扮演的活動來學習英語動物詞匯,培養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和思維品質;再與學生分享關于動物的趣事,向學生展示英語繪本Dear Zoo的封面,簡要介紹繪本的故事情節。然后,教師提問學生是否去過動物園或養過寵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介紹繪本中的一些動物詞匯,包括繪本中出現的動物名稱和形容詞,如big,tall,small等。教師可以用圖片展示這些動物和詞匯,教授學生如何正確拼讀和發音。在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分發角色卡片給學生,每個學生扮演繪本故事中的一個動物,要求學生按照繪本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進行對話。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想象自己所扮演的動物的特點,并思考這個角色在繪本故事中的作用和表達。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繪本故事中的場景,用英語表達自己扮演的動物角色的感受,并進行簡短的對話交流。教師針對學生的表演提出問題,并給予指導,如“Why did the zoo send you back?”“How did you feel when you arrived at the zoo?”等。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思考自己與其他動物角色的情感,并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如“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he zoo keeper?”“How would you feel if the zoo sent you a different animal?”等,以促進學生思維品質和創造力的發展。表演結束后,學生在小組或班級進行討論和分享,介紹自己扮演角色時的感受和思考。同時,教師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和反饋。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和評價,注重情感表達和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延伸討論其他與動物有關的話題,如動物保護、動物習性等,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上述教學,教師成功引入英語繪本Dear Zoo,并通過組織角色扮演來培養學生的情感表達和思維品質。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動物類詞匯,還深入理解了動物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不同觀點的表達。這樣的教學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
三、設計開放性問題,激發學生想象思維
開放性問題不要求學生得出唯一正確的答案,而是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提出各種可能性和獨特的觀點。繪本教學中,開放性問題的提出,不僅有助于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和展開想象,加深他們對故事情節、人物以及英語語言的理解,還能促使學生從多個角度對繪本故事進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和判斷,能運用適合的詞匯和語法結構來準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通過回答開放性問題,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以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的Fun time的教學為例,該部分內容主要以微對話為主,如“Do you have an animal friend?”等。教師要教會學生熟練運用問句創編對話,為后續的繪本教學奠定英語交流的基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英語繪本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并提出開放性問題,如“What kind of story do you think this book will tell?”“What animals are you expecting to see in the book?”等,引導學生思考。在此過程中,教師既要情感飽滿地朗讀繪本故事,強調動物詞匯的發音和意義,又要適時展示繪本插圖,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動物詞匯。教師根據繪本內容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如“If you could be one of the animals in the book, which one would you choose to be? Why?”“If you could add a new animal character to the book,what animal would you choose? What would you have it see?”等,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回答問題。在此環節中,教師可以先邀請學生分享自己的見解,解釋自己的選擇和想法,再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如學生A說:“如果我可以成為書中的一個動物,我想成為Blue Horse,因為馬是我的最愛。我喜歡它們力大無窮的樣子,而藍色的馬看起來特別神奇。”學生B聽后馬上回應道:“我也喜歡馬,但我更愿意成為Yellow Duck,因為我喜歡在水里游泳,而且和其他動物比起來,黃色更亮眼。”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If you could add a new plot to the book, what would you add?”,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產生不同的想法。然后,教師布置任務,要求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寫一個簡短的故事或繪制漫畫,展示這個動物在繪本之外的冒險經歷。學生自由發揮,創作故事、對話和插圖,最后展示自己的作品,與同學分享交流。教師給予積極的反饋和評價,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合作能力。
上述教學,教師提出開放性問題,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并通過思考和解答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這樣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創造力。
四、開展探究學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探究學習以學生的主動參與為核心,鼓勵學生通過提問、觀察、實驗等方式主動探索知識。在英語繪本教學中,學生可以自己提出問題,并通過閱讀和討論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的主動學習過程,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探究學習要求學生對英語繪本故事進行分析、思考和評價,從多個角度理解和作出解釋。同時,學生需要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用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他們能夠理性思考、分析問題,形成獨立的判斷。
以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的Cartoon time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引入繪本Diary of a Worm,并用簡潔的語言描述繪本的主要角色和故事背景,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朗讀繪本的部分章節,鼓勵學生跟讀或共讀,突出故事中的關鍵詞匯和句型,并解釋生詞和文化背景知識,確保學生理解故事內容。教師也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和思考故事的情節、角色與主題,如“What do you think will be written in this little worms diary? Why does it choose to express its life in a diary?”等,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與他們互動討論。同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與繪本故事相關的卡通短片,以圖像和聲音加深學生對小蟲子生活的理解。在學生觀看后,教師與學生共同回顧卡通短片中的情節和細節,引導他們比較繪本和卡通短片的異同之處。在此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讓他們分享交流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對小蟲子日記和生活的想法,積極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在討論交流中互相啟發。教師還可引導學生提出更深刻的問題,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如“If you were a worm, what kind of diary would you have? What interesting or challenging situations do you think the worms might encounter in their lives?”等,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回答這些問題,并思考小蟲子的情感經歷和成長過程。最后,教師要求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動物,創作一篇類似小蟲子日記的短文,描述該動物的生活和情感體驗。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結合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完善自己的短文,提高了自身的表達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和理解他人的創作,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批判性思維。
上述教學,教師通過開展探究學習,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培養了他們的思維品質。學生在討論和探究中,培養了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并通過寫作任務進一步發展了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繪本教學,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英文詞匯和句型,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通過討論和分享故事內容,學生擴大了詞匯量、提高了語感,并培養了在不同情境下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鼓勵學生對故事進行思考、提出問題和尋找解決方案。如通過思考角色的動機、故事的寓意教訓,培養批判性思維;通過創作故事情節、編寫對話等方式,展現自己的創造力。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具有積極作用,能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鄒莉.如何在繪本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以繪本閱讀課Im a bunny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19(36):78-81.
[2] 張萍,林榮倩.思維品質視角下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的提問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12):102-104.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