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數字素養也成為每個學生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要高度重視學生數字素養的全面發展,以提高學生在數字化環境下的競爭力?;跁r代背景和問題分析,探討通過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培養學生數字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中小學教育;數字素養;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孫曉莉(1977—),女,江蘇省蘇州市三元第三小學校。
21世紀,人類進入數字化時代,對數字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深化信息技術教育在中小學階段的實施,對數字教育體制革新至關重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也進行了改革創新,尤其是提高了對數字素養的關注,以保證學生能夠適應和融入數字化時代。
一、數字素養的內涵
根據國家網信辦的定義,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指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數字素養的重點在于適應和應對數字化時代的核心能力。
信息獲取和評估能力是數字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應該掌握有效搜索信息的方法,篩選和評估信息的可靠性和適用性,從海量的信息中獲取有價值的內容。信息組織和管理能力是數字素養的關鍵。學生需要學會整理、歸納和分類信息,通過工具和技術進行信息的存儲、備份和管理,使得信息更加有序和易于查找[1]。創新和創造能力是數字素養的核心要素之一。學生應懂得利用數字工具和技術進行創新和創造,如數字媒體制作、編程和數據分析等,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學生還應該具備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意識,了解和遵守網絡安全法律法規,以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提高在數字化環境中的安全意識。協作和交流能力也是數字素養的重要方面。學生需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通過數字工具和平臺進行線上協作、共享和交流,培養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最后,學生還需要具備批判性思考和分析信息技術的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傊?,數字素養涵蓋了信息獲取與評估、信息組織與管理、創新與創造、信息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協作與交流以及批判性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通過培養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可以提高他們在數字化環境下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為其未來的學習、就業和生活做好準備。
二、信息技術課程對于數字素養培養的意義
首先,信息技術課程是培養學生數字素養的重要平臺。通過學習信息技術課程,學生可以接觸和了解各種數字工具和技術,掌握其基本操作和應用方法。信息技術課程提供了數字素養培養所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能為學生進一步提升數字素養奠定基礎。其次,信息技術課程可以提升學生融合運用數字工具和技術的能力。通過信息技術課程,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有效地利用數字工具和技術獲取、評估、組織、創造和交流信息。課程中的實踐活動和項目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字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維[2]。再次,信息技術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與他人合作和交流的機會。在課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協作項目、線上交流等方式與同伴進行合作和交流,培養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交際能力和互助意識,為他們今后的社交和職業發展打下基礎。最后,信息技術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有關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養成良好的網絡行為習慣,培養個人隱私保護意識和信息安全技能[3]。
三、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現狀
目前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存在以下問題:首先,部分教師更注重讓學生對軟件工具進行學習和操作,很少對學生進行關于數字化生活的針對性指導。其次,許多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采用讓學生跟隨教師操作、講解和模仿練習的傳統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發展與實踐運用能力的提高。再次,很多教材提供的“操作說明”十分詳細,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最后,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是在復述教材內容,未給予足夠的支持和空間來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四、我國數字素養培養現狀
我國數字素養培養現狀存在以下特點:一方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民眾在數字素養方面已具備了較好的基礎。同時,借助互聯網支持,各種教育模式蓬勃發展,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積極借鑒發達國家豐富的數字素養教育實踐經驗,在此基礎上通過外部環境推動學生的數字素養培養活動。新時代下,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國家數字素養培養工作,對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開展數字素養教育產生了正面影響[4]。
五、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培養學生數字素養的策略
(一)夯實知識基礎,促進信息素養提升
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和他們的成長環境密切相關。例如,有些學生能熟練運用電腦快速打字,而有些學生的電腦操作較生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其夯實基礎??梢韵葟幕A知識入手,逐步講解相關概念,再進行示范講解,組織上機實踐。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能一步步深入理解信息技術內容,逐漸培養數字素養。教師可開展專題教育,重點介紹機房規定,教導學生愛護電腦、正確使用電腦等[5]。同時,教師應嚴格約束學生,培養他們良好的上網習慣,嚴令禁止學生瀏覽不良網站,教育學生不要沉迷網絡游戲,不應在教師講課時進行網絡聊天。
(二)革新課堂教學模式,豐富課程內涵
第一,引入具有創意性和互動性的教學方法。傳統的信息技術課程注重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訓練,缺乏創意和互動性。為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可嘗試使用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實踐項目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參與興趣,鼓勵他們通過實踐探索、交流合作來提升數字素養。第二,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案例。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這些資源可以涵蓋不同領域、不同主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設計開放式問題、開展實踐性項目活動等形式,鼓勵學生思考和發掘問題的本質,提高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6]。第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實踐。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經過實踐才能真正掌握理論知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實踐,通過項目實施、實驗操作等形式,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三)建立信息技術實驗教室,優化實踐條件
各中小學應確保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規范。要重視信息技術環境,定期維護設備;更新現有設備,引進先進的新型裝置,為開展實踐提供有力支持,確保教學順利開展。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制訂相關管理措施,保證信息化教學順利進行。在信息科技實驗課堂建設過程中,要進行細致的管理。此外,為滿足中小學生的實踐需求,必須充分配備相關設施和設備。當前一些學校已建立了創客實驗室、3D打印實驗室、軟件研發實驗室、通信技術實驗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等多種內容的實驗室,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
(四)完善學業評價體系
引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數字素養。除了傳統的考試和作業評價,教師還可以引入項目實踐評估、學習成果展示、口頭匯報等方式,綜合考查學生的信息獲取與評估能力、創新與創造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協作與交流能力。將數字素養列入學業評價體系,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字素養的重視程度。教師應當設置明確的評價標準和要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字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培養他們的數字技術能力和創意表達能力。此外,完善的學業評價體系還能夠為教師提供有效的反饋信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發展需求,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內容,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
(五)提升教師的數字素養
首先,加強師資培訓,為教師提供專業的信息技術培訓課程。學??梢越M織相關的培訓活動,邀請專業人士或教育機構幫助教師深入了解最新的數字技術和教學方法,提高其專業水平。其次,鼓勵教師加強自主學習,促進專業發展。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教師應該保持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通過閱讀專業書籍、參加學術研討會等方式,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提高數字素養水平。學??梢越M織教學研討、課題研究、示范課觀摩等活動,讓教師們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分享教學資源,共同提高數字素養水平[7]。最后,學校和相關部門應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如提供數字技術設備和軟件資源,提供專項經費支持教師參加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此外,應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以激發教師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六)打破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邊界
數字素養是一種綜合能力,它滲透在各學科中,滲透在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中。數字素養是有意學習和無意習得相結合的產物,是當今社會人們實現終身學習的必備技能。數字素養要求我們打破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邊界,創造“人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學習”的信息環境,讓人們的數字素養得到綜合培養和全面提升。比如,教師應當積極構建智慧教室和數字化校園,營造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數字化環境,提供優質的數字學習資源。教師要轉變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式,發展數字化素質教育,增設專門課程,讓學生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和表達能力;充分利用“翻轉課堂”等先進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網絡上進行自主預習、合作學習、課后答疑等;利用“校訊通”、微信等平臺,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效對接,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信息辨識能力、自控力,增強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提升其網絡道德素質。
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學校應該重視信息技術課程,增加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資源投入,著重改進基礎設施和課程內容,提供足夠的空間和設備支持,以滿足開展信息技術實踐活動的需要。不管是創新教學形態,還是優化評價方式,教師都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目標導向和系統性思考,讓學生的數字素養得以有效提升,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王繼華,吳向東.數字文化素養: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總目標的再定位[J].教育信息技術,2014(10):11-12.
李鋒.信息科技課程:從信息素養到數字素養與技能[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2(7):8-10.
董雪鳳.探究小學信息科技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數字素養[J].電腦校園,2020(3):2477-2478.
李毅.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項目式學習的應用策略[J].文淵(小學版),2020(2):633-634.
王振強.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設計與實施[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2(7):14-16.
吳砥.要重視從小培育學生數字素養[J].上海教育,2022(36):23.
石連海,楊羽.適應與跨越:人工智能沖擊下的教育現代化[J].中國教育學刊,2022(3):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