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素質教育理念下,人類思想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無紙化測評。該項工作的順利實施,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展現學生學習成果。本文主要對無紙化測評的基本內涵進行闡述,在此基礎上,說明小學低段語文無紙化測評的重要意義,最后對小學低段語文無紙化測評實踐進行探究,希望能給部分教師提供指導和幫助,實現小學語文測評的有效創新。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低段;無紙化;測評;實踐
現階段,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學生作業負擔逐漸減輕,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運動和休閑活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逐漸高漲。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中,無紙化測評開始得到廣泛應用,這樣學生再也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寫作業,還能減輕教師批改作業的負擔。這種測評方式,是小學語文低段教學的一種創新。該項工作的順利實施,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本文主要對無紙化測評的基本內涵進行闡述,在此基礎上,說明小學低段語文無紙化測評的重要意義,最后對小學低段語文無紙化測評實踐進行探究,希望能給部分教師提供指導和幫助,實現小學語文測評的有效創新。
一、無紙化測評的基本內涵
“無紙化測評”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視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和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創新性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語文核心素養,實現語文評價的有效改革。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教育部門做出了明確規定,不會進行紙筆考試,這就使得無紙化測評成為主要測評方式。無紙化測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同時也有通用性。在實際測評過程中,往往以學生為主體,實施對應的過程性及表現性評價,與傳統紙筆測試及分數評價相比較,測評目標、內容以及方式等都存在一些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評價內容具有項目化特點。主要是結合項目進行對應的測評實踐,在此過程中重視教、學、評的一致性,盡量和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針對不同的項目,可以劃分不同的等級,學生完成的等級越高,分值就越高。
第二,評價目標具有多維性。在對小學低段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素養的導向,也更為關注學生價值觀及綜合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測評工作從多個方面進行,涵蓋德、智、體、美、勞等相關內容,既要對學生所學進行測量,又要測評學生會做什么,有什么樣的認知狀態和品格,從而實現評價目標的多維性。
第三,測評過程注重情境化。通過營造真實的測評環境,構建沒有壓力的測評體驗,在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具體方法如設置對應的主題游戲活動等,都可以體現測評過程的情境化。
第四,測評結果等級化和測評方式多元化。一方面,測評結果具有一定的等級。對于低段學生來講,不同項目表現可以分成5個等級,教師可以結合項目檢核表上的賦分細則及評分標準進行評定,學生之間不存在分數排名。之后通過對測評結果加以匯總,獲取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情況。這時候,家長和教師就可以看出學生的能力特點及學習困難等,以此保障后續各項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測評方式具有一定的多元性。不依靠紙筆的測評,可以將學生多元智能調動起來,結合畫、演、說、聽等各個方面,將項目任務完成。在此期間,一些項目要團隊施測,一些項目要單獨施測,既可以評價學生與人合作的素養,又可以評價學生的個人品格,收到良好的測評效果。
二、小學低段語文無紙化測評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無紙化測評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實現了語文素養和兒童立場的并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課程內容及目標做出了具體規定,就是要為社會培養優秀的語文人才,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語言文字素養的培養,強化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以語言能力發展為主,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應關注學生思維的培養。在小學階段,語文綜合性學習讓學生進行主動探究,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在具體的實踐中學習并靈活運用語文知識,這樣有利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科素養。
其次,有利于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低段學生在未來的成長中具有很大的潛力。若是簡單通過考試分數對學生進行測評,難免不完全,缺乏科學性。由于小學低段學生年齡比較小,思維大多數以形象思維為主,往往依賴具體的情景和對象,通過設置對應的游戲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無紙化測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觀察、表達和探索,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還可以從多個方面發揮學生的潛力,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這就要求在小學低段無紙化測評中,結合語文學科自身的特征,重視語用實質的同時,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無紙化測評也被人稱為“游考”,既方便學生表達,又能展示考試的游戲性,確保考查方式更自由,這樣學生就不會被困在一張試卷中。由此可見,在小學低段采用無紙化測評的方式,有利于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小學低段語文無紙化測評實踐探究
(一)設置情境游戲,增強學生體驗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書面語言和口語都非常重要,其中,口語涉及口頭表達能力,而書面語言主要涉及閱讀及寫作能力等。小學語文的日常教學通常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這樣可以將知識和能力進行轉化,使知識變為學生的非認知能力,以此促進學生的發展。對于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誦讀與識字,對此教師在無紙化測評中要重視起來,在選擇測評內容的過程中,盡量選取誦讀與識字方面的內容。尤其是一年級學生,無論是說話,還是識字,在測評過程中,都需要設置對應的互動游戲,結合具體的游戲情境評價學生,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讀、聽和說等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比如,在測評學生誦讀能力時,可以設置“擊鼓傳花”這一游戲。“花”指的是誦讀內容,具體是在特定時間內,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將傳遞到手的“花”準確和流利地誦讀。評價標準主要包含三級,一級為將誦讀內容完整且準確地誦讀出來;二級為誦讀完整、吐字準確并且自信大方;三級為吐字準確清晰,誦讀不僅清楚和流利,而且具有一定的節奏感和表現力。評審教師結合學生的現場表現,對其進行打分。通過設置這一情境教育游戲,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將學生所積累的語言文字轉化成對應的誦讀等語用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
(二)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推動交融設計
在小學低段語文無紙化測評中,測評的設計和實施都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及學習情況,在測評活動中,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和體驗,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其積極參與到對應的測評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合作能力,使其處在更為輕松自由的環境當中,開展對應的語文測評活動。對于小學低段學生,在開展語言文字運用檢測過程中,除了設置相應的誦讀活動,也可以往口語表達交際方面進行適當的拓展,進而設計對應的綜合測試,以此培養低段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比如,在測評活動設計過程中,我們可將“有話要說”作為主題,來檢測學生口語交際和看圖說話的表達能力。在活動設計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5人,教師提前準備好與成語故事相關的圖片,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呈現出來,各小組同學依次看圖說話,時間保持在一分鐘,并且每組還有一次求助機會,待整個小組將成語故事描述完成后,最后一個同學說出這個成語。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結合小組成員個體以及團體合作情況,進行打分。評價目標為,在小組合作中,學生不僅能對成語故事進行看圖說話,還能在故事表達完整的基礎上,真實而有禮貌地進行語言交流。評價標準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不同等級要求不同,一級要求最高。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更加關注學生合作參與、個人修養及自我發展,要想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不僅要重視課堂訓練,還要重視教學評價這一環節,它在學生學習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通過以形象思維為主,為低段學生設置有話要說的相關測評活動,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還能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不斷成長,從而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創新測評方法,開創玩學共贏的新局面
在小學低段無紙化測評當中,主要活動形式就是游戲,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就需要我們對測評方法加以創新,從而開創玩學共贏的新局面。在傳統試卷測評中,學生經常會出現空題現象,這是由于文字符號比較枯燥,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和壓力,學生在測評中,有時很難靜下心來回答。想要有效改變此類現象,針對小學低段學生的語文測評,我們就要關注無紙化測評的應用,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打卡及通關游戲等多種形式(通常而言,分為必選項目和挑戰項目),實現語文知識和能力的測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通關過程中展示自我,以此獲得成就感。
比如,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測評方法,包括必闖關和挑戰關。必闖關名為“攀登黃鶴樓”,核心素養是文化的理解和傳承,考點是讓學生結合題目,在特定時間內,背誦四字成語。題干內容為:3人一組,抽取卡片,說出與天氣和春天有關的四字成語。挑戰關名為“尋寶歸元寺”,考查學生的識字能力,核心素養為學生對語言的構建和運用,考點是讓學生掌握漢字結構后,在特定時間內,使用偏旁部件組漢字。具體題干是:5人一組,采用抽卡片的方式,在3分鐘內使用九宮格中的偏旁組漢字,組成漢字最多的為勝利者。并且對題目設置等級化的評價標準,實現無紙化測評的有效創新,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想要從根本上提升小學低段語文無紙化測評實踐水平,相關人員就要樹立現代教育思想,明確無紙化測評的基本內涵,掌握小學低段無紙化測評的重要意義,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情況,采用科學有效的措施,為教學提供新的發展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進而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從而滿足當前教育發展的多樣化需求,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為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莊奕冰.無紙化測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學周刊,2023(33):130-132.
[2]張惠梅.談無紙化測評背景下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華夏教師,2023(18):20-22.
[3]朱曉蝶.小學語文無紙筆化測評——以一年級“萌兔探案”表現性評價活動為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23(5):10-11.
[4]殷開林.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科無紙化測評實施路徑探析 [J].閱讀,2023(23):18-20.
[5]游小燕.基于無紙化測評的“四類型”口語交際課實踐與研究[J].亞太教育,2022(24):30-33.
[6]陳雯雯.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無紙化測評探索——以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測評實踐為例[J].小學語文教師,2022(Z1):167-169.
[7]黃河,吳吉.繪本資源環境下小學低段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策略探究[J].新課程評論,2021(9):64-70.
[8]陸亞蘭.小學低段語文教學實踐及研究——基于疫情背景下的在線教學比較[J].教師博覽,2020,10 (15):13-14.
[9]肖春毓.小學語文低段無紙化測評實踐微探[J].課外語文,2018(30):8-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