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冉 邢孟召 王廣欣
【摘 ?要】 初中生物教學在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開展不僅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的生物學科素養,對其日后的發展至關重要。人教版和冀教版初中生物學教材內容的編排彰顯了不同版本教材的特色。文章以人教版和冀教版的“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章節為例,通過對目錄、教材欄目、內容結構、插圖和習題的比較分析,提出了關于教師教學的啟示與建議,旨在為今后的教學提供有效參考,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 初中生物學;核心素養;人教版教材;冀教版教材
一、研究背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生物教學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其中,構建核心素養體系成為初中生物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新課標從生命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四個方面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生命觀念是從生物學視角,對生命的物質和結構基礎、生命活動的過程和規律、生物界的組成和發展變化、生物與環境關系等方面的總體認識和基本觀點,是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基礎。科學思維則是指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思維來認識生物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探究實踐是指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方式獲取生物學知識的過程,是培育生物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而態度責任則體現在科學態度、健康意識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自我要求和責任擔當,是生物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新課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識和技能,還強調了學生應具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創新實踐等綜合能力。因此,如何培養初中生物教學的核心素養體系,是當前初中生物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教育界對初中生物教材進行比較分析已成為熱門話題。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編制的,傳達了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是國家指定的最基本的教學工具。在國內,有多種不同版本的初中生物教材,包括人教版、冀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鄂教版、湘教版、滬教版等。深入比較分析各版本教材的異同點,有助于設計更科學、高效的課堂活動,提高教學效率,并落實學生生物學學科素養的培養和發展。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版和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冀教版初中生物學教材為研究對象,選取了七年級上冊中的“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一章進行比較分析。從教材目錄、內容結構、欄目設置、教材插圖和習題等幾個方面對兩個版本的差異進行了對比和分析。通過梳理兩者在這一章節的異同,歸納其特點,旨在為今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使用提供有效的參考。
三、研究結果
(一)教材目錄的比較
本研究通過對人教版和冀教版兩版初中生物學教材中“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部分目錄的整理,得到它們的內容框架,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從目錄內容來看,兩個版本的教材在此部分的知識點設置基本相同,內容銜接緊密,有層次感。然而,在目錄編排上存在一些差異。人教版教材將本章節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和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而冀教版教材則將其主要分為四部分:細胞、細胞的分化形成組織、多細胞生物體和單細胞生物體。人教版更注重結構層次的順序,從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層面進行講解,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相比之下,冀教版更側重以細胞的生命活動過程為線索進行知識編排,避免了知識結構上的煩瑣和重復,同時節省了教學時間。
(二)教材欄目的比較
本研究通過統計兩版教材的主要欄目,得到兩版教材的主要欄目情況如表2所示。兩個版本的主要欄目名稱雖然不盡相同,但在編排的邏輯順序和內容上比較一致。兩個版本都遵循了引入、實驗探究、節后習題、知識拓展、單元總結的邏輯順序。在引入部分,人教版采用了“想一想、議一議”,而冀教版則是“身邊事”,都是通過問題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驗探究部分,人教版包括“實驗、模擬制作、資料分析”,而冀教版是“探究竟”,包括實驗、構建模型、資料分析、觀察、探究。這部分在兩個版本中都是教學重點,所選取的實驗和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基本一致。在習題部分,人教版是“練習”,而冀教版則是“當堂練”和“試試看”。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人教版更側重于簡答題,而冀教版更側重于客觀題。同時,“試試看”更多地考查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具有一定難度。在知識拓展方面,人教版有“科學·技術·社會”和“科學家的故事”,而冀教版則是“開眼界”,作為相關小節的拓展閱讀。部分閱讀內容涉及生物學的發展史,可見兩個版本都十分重視學生的人文知識和科學情懷的培養。在知識總結部分,人教版是“單元小節”,而冀教版是“本章小節”。
(三)內容結構的比較
從章節結構來看,兩版教材本章的整體框架大體一致,都依據“總、分、總”的邏輯順序來安排章節內容。本章內容主要包括引入、主要內容和本章總結三個部分。在主要內容中,涉及多個欄目,通過各個欄目,為學生展現不同層次的知識內容,以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從內容安排來看,兩版教材都符合初中生物課程標準,涵蓋了生物體結構層次的基本知識。然而,兩版教材在內容編排上存在略微的差異。
人教版教材在確保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文化和前沿知識,以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念和承擔社會責任的態度。例如,在“練習使用顯微鏡”一節中,通過“科學·技術·社會”欄目生動地展示了顯微鏡的發展歷史和現代應用,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生物科學發展的不易;在“動物細胞”一節中,通過“科學家的故事”欄目講述了施萊登和施旺兩位生物學家創建細胞學說的故事,激勵學生樹立嚴謹認真的態度,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同時,該版本教材也注重生物知識的連貫性,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逐步掌握生物學知識。
冀教版中學生物教材在“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章節中更注重生物知識的系統性,以細胞生命活動為主線進行教學內容的編排。在本章節中,冀教版教材按照細胞的結構、功能、生長發育的順序逐步深入講解,形成了學生宏觀、系統的知識脈絡。內容選擇上,該版本教材注重生物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試試看”欄目中,提出了一些實驗設計和操作的題目,如設計實驗驗證細胞的立體結構,觀察水中單細胞生物等。這些實驗類型的題目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此外,該版本教材還注重生物知識的應用性和實用性,通過大量實際現象和問題幫助學生應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細胞結構”一節中,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花青素,解釋為何秋季北京香山會變成紅葉漫天;在“細胞功能”一節中,講解人工膜在環境、醫學、食品工業等領域的應用,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知識的實際應用。
(四)教材插圖的比較
本研究根據圖片來源、呈現形式和體現內容的不同,對生物學教材中的插圖數量和類別進行了統計,結果見表3。兩個版本的插圖主要包括實物圖、示意圖和模式圖,插圖均具有時效性,能夠增加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閱讀教材的愉悅感。不同之處在于冀教版的插圖數量多于人教版,更生動形象地解釋生物學知識。在冀教版中,示意圖占比最高,其次是實物圖,模式圖最少,更強調細胞的生長、發育和分化等過程;而在人教版中,模式圖占比最高,其次是實物圖,示意圖最少,更側重于細胞結構層次的認識。
(五)教材習題的比較
習題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教材習題是學生進行自我檢測的工具,也是教師評估教學效果的依據。人教版的節后習題名稱為“練習”,而冀教版的節后習題為“當堂練”。由表4可見,人教版的習題數量遠遠多于冀教版,且主要以主觀題為主,更側重于考查學生的語言組織、知識應用、思考和問題分析等多項能力。而冀教版則以客觀題為主,更加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此外,冀教版每小節后還設置了“試試看”欄目,該欄目更多地涉及開放性實驗設計,更加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實踐探究能力。
四、啟示與建議
(一)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整合教材資源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資源,也是教與學的重要依據。人教版和冀教版教材各有各的特點和優點。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備課時應參考不同版本的教材,汲取各版的優勢,使自己能夠在教學中游刃有余,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將教學質量最大化,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發展。對學生而言,教材是學習中的重要指南,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文字材料。因此,學生也可以參考不同版本的教材,以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培養發散性思維,更好地掌握生物學知識。
(二)以實驗探究為載體,培養科學思維,提高探究能力
實驗探究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方式,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探究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在使用生物教材進行教學時,必須善用其中的實驗文本,通過深入挖掘實驗中蘊含的生命觀念,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熟練操作實驗,提高探究能力。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其他版本的教材實驗內容,重新組織實驗教學內容,使實驗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實踐技能。
(三)以生物文化背景為支點,滲透生命觀念,形成社會責任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深入挖掘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信息和生物學史等教育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特色欄目,如“科學家的故事”和“開眼界”等,通過這些欄目引發學生對生物問題的理解和思考,從而提高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生物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還應以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生物科學發展的過程,幫助他們形成積極正確的生命觀念、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以及理性包容和參與社會的責任態度。
參考文獻:
[1] 胡燕.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學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 中學課程輔導,2023(02):48-50.
[2] 魏雙弟. 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現狀及優化策略初探[J]. 學周刊,2022(29):78-80.
[3] 邱祥. 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創新分析[J]. 新課程,2020(1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