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東 宋華旸 張茜 張賀 張立奇
摘 要:本文對《燃具連接用軟管應用技術規程》(DB11/T 1275)開展實施效果評價,梳理影響標準實施的主要因素,建立標準評價指標體系,從文本評價、實施行為、實施效果三方面確定9個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專家權重,結合專家打分法確定每項指標的權重和分值,最后得到標準評價得分并確定評價等級。
關鍵詞:標準實施評價,燃具連接用軟管,層次分析法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0.023
1 概 述
標準實施效果評價是衡量標準化活動成果的重要手段,能使標準歸口管理單位及時了解標準的實施情況,并為標準后續是否需要調整如修訂、廢止提供判斷依據。燃氣具連接用軟管是指管道燃氣用戶支管末端以及家用瓶裝液化石油氣的調壓器和家用燃具之間連接用的軟管,是保障燃氣使用安全重要的安全配件。2022年,全國181起已核實事故原因的燃氣用戶事故樣本中,因軟管問題造成的燃氣安全事故占比34.2%,居各類事故誘因之首[1]。
《燃具連接用軟管應用技術規程》(DB11/ T1275—2020)適用于建筑內低壓天然氣用戶支管末端和家用燃具之間,以及家用瓶裝液化石油氣調壓器和家用燃具之間連接用軟管。該標準為燃氣用戶了解各類燃具連接用軟管的特性、正確選用并及時更換問題軟管提供指導,為燃氣服務單位安裝更換軟管提出要求,為軟管生產銷售單位生產銷售符合標準要求的軟管作出明確規定,因此該標準的實施對保證目前常用的橡膠復合軟管、不銹鋼波紋軟管和金屬包覆管的產品質量,規范軟管的設計、儲存、安裝,保證施工質量,消減安全隱患、提升戶內安全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開展對該標準的實施效果評價,為標準主管部門及時掌握燃具用軟管的情況,開展后續標準的修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還沒有對燃氣安全類相關的地方標準的實施效果評價見諸報道。
2 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與行業主管部門、專家學者、燃氣服務企業一線服務人員多輪座談討論,結合標準實施效果評價思路,經過反復修改、優化,建立針對本標準的實施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兩個層次9個指標[2],如圖1所示。
2.1 文本質量評價
在標準文本評價方面,主要從文本的規范性和適用性兩方面考察,文本的規范性主要評價文本內容的嚴謹性及結構邏輯合理性;適應性主要是通過與同級、上級等相關標準的比較判斷。
2.2 實施行為評價
在標準實施行為評價方面,主要從標準宣貫、獲取便利性、標準被采用情況及引用情況四個方面進行評價。
2.3 實施效果評價
在標準實施實效評價方面,根據標準對燃氣安全事故率的影響;對于改善燃氣使用本質安全的影響;對規范燃氣軟管的選用安裝使用的影響三個指標的情況對標準進行評定。
3 標準評價過程
3.1 資料調研
3.1.1 文本評價方面
標準的規范性。邀請燃氣行業專家基于自身在燃氣行業的實踐經驗對標準文本進行評價。
標準的適用性。一方面邀請燃氣行業專家基于自身專業判斷對標準文本進行評價。另一方面通過與相關的標準進行比對分析進行評價。本標準有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 50028—2006)和《城鎮燃氣室內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94—2009)?!冻擎側細庠O計規范》只包含設計要求,且標準范圍涵蓋全國各地,室內室外,以及各種氣質的設計要求;《城鎮燃氣室內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范圍是室內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行業標準。本標準針對燃具連接用軟管提出相應的設計、安裝及使用要求,標準條款具體明確,針對性強,符合與其相關的上位標準的要求。
3.1.2 實施行為方面
標準宣貫方面。歸口單位組織了面向燃氣服務企業、軟管生產企業的宣貫會。各燃氣服務企業和相關的軟管生產企業組織從業人員進行了內部集體學習。
標準獲取方面。標準可以在百度文庫、道客巴巴、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等檢索到并提供標準查詢和下載服務。另外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協會、北京市燃氣協會、北京燃氣集團等網站也能查閱到該標準的信息。
標準使用方面。北京市各燃氣服務公司已經開始使用該標準,并在燃氣具軟管的更換,設計安裝貯存等方面按照要求執行。
標準引用方面。浙江省《居民和商業用戶管道燃氣管理導則》、上海地標《住宅燃氣輸送用不銹鋼波紋軟管施工及驗收規程》(DB31/T 900)、湖北地標《燃氣用不銹鋼波紋軟管安裝及驗收規范》(DB42/T 1144)、《燃氣室內工程設計施工驗收技術規范》(DB11/T 301)等引用了該標準。
3.1.3 實施效果方面
通過對北京市燃氣集團及其各分公司走訪座談了解,相關人員入戶巡檢時按照標準及集團公司相關規范執行。標準能有效地指導實際工作。燃具連接用軟管的推廣和應用,大大削減了由于軟管產品質量、安裝不規范等造成的安全隱患,提高了居民戶內安全水平,有效降低了軟管問題導致的燃氣事故發生。
3.2 專家打分評價
在資料調研的基礎上,專家根據已有材料并基于自身的專業判斷對每一項指標賦權重賦分,每個指標的評分標準及最終評價結果的判定標準,見表1和表2。
3.2.1 層次分析法確定專家權重
專家打分法是目前項目評價中最常用的方法,常規的專家打分法由于沒有考慮到不同專家的權重,或者粗略地主觀賦予專家權重,可能導致對于專家的專業度評價不夠客觀,進而影響最終評分的可靠性。
在此次標準評價工作中,運用層次分析法,從職稱、從業年限、專業背景與學歷四個方面對評分專家進行綜合評價,通過構造判斷矩陣,計算出每位專家的權重,然后用權重與所打分數相乘從而計算出更科學的評分值[3]。
3.2.1.1 建立層次結構
(1)專家權重評價因素的選擇
選取職稱、從業年限、專業背景、學歷作為衡量專家權重的因素。其中:職稱是衡量專家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水平的重要依據。專家職稱包括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工程師、教授、副教授,在職稱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與教授等同,高級工程師與副教授等同。職稱越高,專業水平越高。
本行業從業年限:從業年限時間越長,實踐經驗越豐富,對事物的評價會更可靠。本例中將專家的行業從業年下分為10年以下,10~20年,20~30年、30年以上四個區間。
專業背景:專業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專家的專業基礎和對工作的專業性。本例中將專家的專業背景分為本專業、相近專業和其他專業。
學歷:代表專家的學習經歷及受教育程度??煞譃椋罕究埔韵隆⒈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選取的專家來自北京市燃氣集團研究院、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市城安所等科研院所、高校及行業協會及部分燃氣具軟管生產廠家,所有專家都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均在本行業領域從業年限20年左右,專業基礎扎實,專業涵蓋燃氣安全技術研究、運行管理研究及產品研發生產,對標準的內容及實施有相當的熟悉程度。所有專家在本行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以此保證專家團隊評價結果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本課題選取9位專家,基本情況見表3。
(2)建立層次結構
運用AHP首先將研究對象轉變為有層次和條理的結構模型。先要建立層次分析結構,一般分為:目標層、準則層、方案層。如圖2所示。
以上結構模型中,需要比較準則層各個準則相對于目標的權重,同時比較方案層各個方案相對于準則層每一個準則的權重。
3.2.1.2 構造比較判斷矩陣
按照對四個影響因素的理解,四個影響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為:職稱>從業年限>專業背景>學歷。
要比較各準則B1、B2、....、Bn 對目標的重要性,進行兩兩相互比較Bi:Bj =a ij,全部比較結果可得成對比較矩陣:
A=(aij)n×n,aij >0,aij =1/aij (1)
兩兩因素相互比較,對比時采用相對尺度,以盡可能減少性質不同的諸因素相互比較的困難,提高比較準確度。標度法的標度劃分標準見表4。根據標度法構建的各層次判斷矩陣見表5~表9。
如:專家1職稱為高級工程師,專家3職稱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則職稱上專家1比專家3略微不重要,職稱判斷矩陣第1行第3列為1/3;專家1職稱為高級工程師,專家9職稱為工程師,職稱上專家1比專家9略微重要,職稱判斷矩陣第1行第9列為3。
3.2.1.3 求解判斷矩陣[4]
將每一個判斷矩陣的列向量歸一化得:
式中:
aij——判斷矩陣中的元素值;
ωij——歸一化處理后的元素值;
ω——權重矩陣;
n ——判斷矩陣階數。
兩兩元素比較時,由于元素較多,易發生邏輯錯誤,需要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檢驗的過程如下:
(1)求解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為:
式中:
λmax——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
ωi ——指標i的權重。
(2)求解判斷矩陣一致性指標CI為:
按照上述方法計算得到各級影響因素權重及最終計算得到的各位專家權重,計算結果見表11和12。
3.2.2 確定評價指標權重
專家對表1提出的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分別給出相應權重占比見表13,依據各專家權重,計算出評價指標的權重,計算方法為:
式中:
p
k ——指標k的權重;
ωk ——專家給指標k賦予的權重;
αi ——專家i的權重。
計算結果見表14。
3.2.3 專家打分及結果匯總
專家基于自身在燃氣行業的工作實踐經驗和認知以及課題組先前進行的資料、問卷和實地調研的結果,對標準評價指標體系的三類9個指標按照評分標準,各自獨立評判給出分數。課題組根據確定的專家權重、指標權重及專家打分情況(見表15),依次計算得到二級指標的評分,一級指標評分和最終評價分數(見表16)。計算方法如下:
式中:S ——最終得分;m ——m 個一級指標;n ——n 個二級指標;pm(1)——第m 個一級指標的權重;Sm(1)——第m 個一級指標的得分;pn(2)——第n個二級指標的權重;Sni(2)——專家i為第n 個二級指標的打分;αi ——專家i的權重。
根據得到的該標準實施效果評價得分為89.28。根據進行判定,判定標準見表2。根據表2判斷該標準實施效果評價等級為“良”。
4 結論及建議
(1)通過分析評價過程及評價結果,該地方標準在推進本質安全方面沒有達到“優”,導致最終結果沒有達優。
(2)專家建議逐步全面淘汰橡膠軟管,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部分燃具接口不符合要求及用戶意愿不強,導致更換橡膠軟管的工作難度加大。
(3)金屬包覆軟管、不銹鋼波紋軟管的應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燃氣使用的本質安全性,選擇軟管應該首選金屬包覆軟管或不銹鋼波紋軟管;對于液化石油氣鋼瓶調壓器與燃氣燃燒器具的連接應首選金屬包覆軟管。
(4)建議相關部門加強調研,研究出臺強制淘汰不合格燃具的政策。逐步取消橡膠軟管的使用,提升燃氣使用本質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新浪財經.全國燃氣事故分析報告(2022年)[EB/OL].(2023-02-23)[2023-12-20].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roll/2023-02-23/doc-imyhswep1776468.shtml.
[2]計雄飛,王越,甘寧,等.標準實施效果評價初探[J].中國標準化,2021(15):82-87.
[3]梁海濱,陳開.燃氣廠站光氣電微網供能可靠性評價[J].煤氣與熱力,2023,43(2):17-22.
[4]楊林,高文學,李顏強,等.城市綜合管廊燃氣管道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構建[J].煤氣與熱力,2023,43(2):1-9+29.
作者簡介
趙瑞東,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城市運行安全、城市管理標準研究工作。
(責任編輯:張瑞洋)
基金項目:本文受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財政科研項目“城市管理地方標準實施效果評價”(項目編號:SC2319)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