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巧燕
【摘 ?要】 幼兒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對幼兒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產生著深遠影響。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不可或缺地依賴于師德師風的建設,而教育與培訓在促進幼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新時代幼兒教師的師德師風主要體現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愛之心以及扎實學識等方面。為了確保教學活動能夠貼近幼兒的特點,幼兒園需要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貫穿于各個方面。文章旨在研究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幼兒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中,并分析其關鍵的影響因素和有效的建設途徑。
【關鍵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幼兒教師;師德師風;文化建設
當今社會,幼兒教育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幼兒教師則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師德師風建設受到極大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的寶貴財富之一,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準則。對提升幼兒教師的師德師風水平而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實踐價值。明確傳統文化在塑造幼兒教師師德師風方面的深遠作用,將為幼兒教育領域提供全新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一、新時代幼兒教師師德師風的內涵延伸
隨著我國學前教育不斷發展,幼兒教師隊伍的素質明顯提升,這對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師德興則教育興”。師德師風建設與教師隊伍建設相輔相成,在推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持續更新和完善建設理念,構建全面的建設體系也至關重要。師德師風建設的內涵包括明道立德、勤學善思、仁者愛人等方面。教師作為綜合性的知識傳播者、解釋者和應用者,承擔著培養社會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師的價值觀、道德品質和行為作風直接影響著幼兒,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同時也對社會整體教育水平產生著重要影響。
教師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應與教育實踐密切結合,以服務于教育實踐。評價教師道德建設的標準應基于教育實踐效果,我國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因此師德師風建設對實現立德樹人目標至關重要,這需要教師以高尚的師德為內在支柱,以此展現他們作為教育者的道德準則。教師素養的不斷提升是幼兒成長的關鍵,這與中華傳統文化中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師德要求高度契合。
二、優秀傳統文化對幼兒教師師德師風的影響
(一)傳統文化價值觀在幼兒教師師德師風中的體現
提升幼兒教師隊伍素質的關鍵在于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尚的師德師風,可通過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教育,使教學更加生動具體。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教師的舉止和言行都會對幼兒產生深遠影響,甚至可以塑造幼兒的終身價值觀。
在教育領域中,“師德”和“師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幼兒園應重視培養教師的職業道德,將德育理念融入實際工作中,以提高幼兒教師的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增強他們的奉獻精神和自我價值感。作為教育行業的從業者,教師應展示出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教學方式、溝通方法以及對待幼兒的態度都是構成“師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的良好聲譽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師風”來實現,而優秀的師德師風則是保障幼兒園內涵建設的重要因素,它不僅能優化課程建設,還能推動教學科研的落實,是追求幼兒園特色發展的重要方向。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教師行為規范準則中的體現
在幼兒教師行為準則中,傳統文化教育在塑造幼兒教師的師德師風方面具有顯著作用,優秀的師德師風是通過不斷建設和培養而形成的。“無規矩不成方圓”,通過深入挖掘傳統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對幼兒教師進行文化理念和文化認同的教育,可以增強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培養幼兒教師的師德師風,關鍵在于嚴格遵守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教育部發布了《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明確了新時代幼兒教師的職業規范,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突出問題進行了劃分。這是一項重要舉措,為廣大幼師提供了基本的行為指導,幫助他們加強自我修養、規范職業行為并嚴格自我約束,旨在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幼兒教師師德師風的啟示
“仁者愛人,人恒愛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傳統文化強調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為幼兒教師的道德修養和職業操守提供了寶貴的借鑒,激發了幼兒教師自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和使命感,對其師德師風產生了深遠影響。“仁愛”和“孝道”體現了情感和家庭教育的示范效果,為幼兒教師提供了引導幼兒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方法。
從教育角度來看,師德師風建設是實現良好教育的基本前提。幼兒期是思維認知形成的關鍵時期,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作為幼兒接觸最多的群體,教師的言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只有身體力行地為幼兒樹立良好榜樣,才能充分發揮幼兒教師的內涵價值。
在傳統文化中,禮儀和規范被視為重要的教育理念,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堅持以教育為本、立德樹人,聚焦學前教育的實踐問題,具備獨特、創新的學前教育理論觀點,創造出適應時代特點的幼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路徑和模式,構建一個符合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前教育學科體系。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的有效途徑
(一)充分落實德育為先的要求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完美象征。在新時代,應積極推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作為道德情操的重要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德育,必須提升幼兒教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水平。
當下,幼兒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加快培養一批具備深愛兒童、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幼兒教師隊伍。教育部發布的《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中第三條明確規定,教師應當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幼兒園需要進一步增強幼兒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以激發他們學習、探究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幼兒不僅能培養出良好的品行,還能激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從而成為一個具備深厚文化自信的幼兒。
(二)注重幼兒教師的能力建設
在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和美德中,可以發現一些重要的智慧。“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些都體現了對個人品質和行為規范的追求。幼兒園的傳統文化教育應具備系統性、計劃性和全局性,政府應提供更大的支持、扶持和引領力度。同時,幼兒園管理者應制定明確的政策,有目標地引導幼兒教師系統地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鑒于幼兒教師工作繁忙,單靠自學很難迅速系統地掌握這些知識。因此,幼兒園可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培訓活動,旨在建立一支熟悉這一文化并業務精湛的專業化幼兒教師隊伍。只有當幼兒教師具備了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時,才能引領幼兒感受和學習這些價值觀。
同時,關注幼兒教師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調節能力也至關重要。幼兒園應營造尊重教師、關愛其心理健康的氛圍,充分尊重教師的成就和努力,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積極的工作環境,讓教師在工作中獲得幸福感。
(三)創建良好德育環境,強化師德師風建設
師德師風建設是實現良好教育的基本前提,在幼兒階段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幼兒教師需要營造一個充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氣息的德育環境,有效地傳播和滲透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幼兒在學習活動中深入領悟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探索欲望。
幼兒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創造德育環境,并在幼兒園內有效地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提升德育效果,讓幼兒在生動的環境中獲得良好的教育體驗。要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中國特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融合先進的培訓原則、目標和方法等;以“仁愛”“誠信”“敬業”等的中華優秀道德理念為指引,通過環境創設、游戲構建、活動展示等項目將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和獨特魅力生動活潑地展現出來。
(四)加強教育引導,促進園所文化建設
教師培訓是推動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關鍵途徑,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向師德榜樣、教學名師、科研領軍學習,立志成為他們的追隨者,不忘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在師德師風教育中,可以通過集體研讀、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家園共育等多種形式激發教師的參與興趣和實踐能力,促進師德師風建設更加的生動有效。
家園共育是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途徑,通過定期舉辦公益講座、知識講座等形式,使幼兒父母了解幼兒教育新理念以及師德師風建設對教育質量的影響。教師還應根據每位家長的實際情況定期舉行班會,促進家園共育,搭建幼兒園工作與家庭教育之間的溝通橋梁。此外,成立家長委員會不僅加強了與家長的溝通交流,還能將家長群體納入幼兒園師德師風的監督機制中,邀請他們共同監督幼兒園的管理工作和師德師風,制定有效的考核機制,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和全面化,最終實現家園共育模式。
(五)完善考核機制,推進師德師風長效化建設
教師考評在師德師風建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評價和反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定期評估和反饋能夠及時發現教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采取糾正和改進措施,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師德師風,推動師德師風建設持續發展。
良好的師德師風是通過督導和考核建立起來的。幼兒園應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考核的首要考量因素,在制定師德師風考核的具體方法和實施細則時,應涵蓋幼兒教師在師表、師德、師道、師風和師能等方面,用價值標準評估、以榜樣為引導推動師德師風的良性發展。建立廣泛參與的監督體系,政府、幼兒園、教師、家長和社會各方聯合參與和監督,采用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的考核指標體系,對幼兒教師的師德師風進行綜合考評。
評估時秉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結合定性和定量進行評價,將日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以人為本,注重培養師德師風,加強示范引領作用。對嚴重問題,追究責任并嚴格問責,積極推動幼兒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傳承尊重教育、崇尚教育的中華傳統價值觀。
師德師風建設是煩瑣且重要的任務,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道德修養和教育能力,以身作則,引領和塑造幼兒的價值觀,以愛心照亮幼兒的世界,使其逐漸成為更加優秀的社會棟梁之材。
四、結語
新時代的師德師風建設需要深入探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其的滋養作用,并準確把握師德師風建設與時代發展之間的關系,這是實現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方向和重要目標。通過塑造、編織和實現夢想,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才華、有勇氣的新時代教師,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高素質的人才支持。只有如此,才能全面、多角度地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師德師風建設,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思想認同、引領社會發展方面的作用,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使廣大幼兒教師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使其成為幼兒成長成才的學習楷模。
參考文獻:
[1] 于麗雅. 淺談傳統文化視角下幼師師德建設的途徑[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3):189.
[2] 李昕蓉. 幼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探究[J]. 考試周刊,2019(52):195.
[3] 馬彥晶.幼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探究[J]. 中外交流,2020:153.
[4] 謝莉. 師德師風建設下的幼兒教師隊伍發展[J]. 幸福家庭,2021(12):89-90.
[5] 龐海嬌. 探索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滲透及發展路徑[J]. 課程教育研究,2019(28):20-21.
[6] 張瑞雯. 民辦幼兒園教師心理契約破裂與師德師風的關系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