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發展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這也說明其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了解和把握互聯網背景下學科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探究符合互聯網思維發展方向的小學數學思維培養新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小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必要性,通過客觀闡述互聯網背景下小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基本原則,重點提出了互聯網背景下小學生創新思維培養路徑。希望可以切實借助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創新教學思維體系,注重對學生數學抽象思維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理念,為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生;數學思維;培養路徑
一、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工作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為了切實提高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效率,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性優秀人才,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注意重點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和能力,采用信息技術手段,打造有趣且生動的課堂教學環境,豐富教學內容,鍛煉學生培養邏輯思維意識和數學素養。
二、互聯網背景下小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必要性
(一)“互聯網+”構建創新思維知識體系
在互聯網背景下,有了大數據作為支撐,可以形成創新思維知識體系,同時依托于“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大環境,結合大數據的本身特點,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重難點進行針對性解決,幫助學生盡快找到學習的薄弱點,從而形成更為完善的大數據知識網絡和數據體系。通過這樣的知識網絡架構,可以幫助小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意識和能力,切實幫助教師找到小學生數學思維創新能力培養的切入點,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思維意識體系,這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無法替代的。
(二)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引下,小學數學教學承擔的責任至關重要,其關乎小學生個性的發展,尤其是創新思維的培養。大數據技術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提供有力支持。同時,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還可以更準確地掌握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況,為未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此外,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可以堅持以大數據為核心,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從而推動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并有利于個性化教學活動的開展。
(三)有利于開展精準教學活動
依托互聯網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有利于更精準地培養小學生的思維。這是因為借助于大數據環境可以找到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所在以及知識短板,同時也可以從這些問題入手分析教學的重難點。這樣,在后期針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也可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
三、互聯網背景下小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基本原則
(一)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和原則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原則,是未來互聯網背景下小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關鍵。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開展強調了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結合互聯網環境,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發展的個性化規律,并且結合學生現階段的已有知識水平以及相應的能力結構,找尋到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主要方向。切實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也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創新思維意識和體系,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本領,為其形成創新思維奠定基礎。
(二)堅持靈活多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比較強且天性活潑好動的階段。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加持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一方面可以通過借助信息化手段豐富教學形式,打造趣味性和豐富性的課堂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因為互聯網在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資源整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所以這更需要教師具備信息篩選以及整合的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不能將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作為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唯一方式,而是應該結合教學目標與要求,分析此階段小學生學習的規律與思維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對于情境創設的積極作用,可以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提高注意力,這也是培養其形成創新思維意識的關鍵。
四、互聯網背景下小學生數學思維培養路徑
(一)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開展精準教學活動
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活動開展的一大優勢就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的方式全面把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以及知識掌握薄弱點,也可以有效建構起由這些知識點形成的全新網絡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深度剖析學科知識體系。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大數據的信息技術優勢,選擇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的習題讓學生進行精準訓練,掃除學生學習的盲點與難點。教師可以利用班級群或云平臺開展教學活動,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及時發現學生問題并提供解決方案,幫助學生提高問題分析能力。
(二)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啟發學生形成抽象思維意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兒童發育階段,所以其思維以具象思維為主要特點。小學數學學科的主要培養方向就在于幫助小學生從具象思維意識向抽象思維意識轉變。因此,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教師要善于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依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程度,構建更加生動形象的生活化教學場景,使得小學生可以在這樣良好的環境與氛圍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真正啟發學生形成抽象思維意識,對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比如教師在講解《長方體的體積計算》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呈現:第一行先將棱長為1cm的10個正方體進行整齊排列,構成一行;第二行則將棱長為1cm的10個正方體整齊疊放為10層;最后則將10個正方體多層次地進行擺放,構成多種形狀的長方體。通過直觀呈現,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計算不同長方體的體積狀況。在具體的演示過程中,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無論怎樣擺放,長方體的體積單位都等于每一行的個數乘以擺放的行數再乘以擺放的層數。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歸納出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三)注重信息技術整合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創新熱情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激發小學生的思維創新熱情。創新意識的培養對于一個人一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師不僅需要善于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啟發學生形成數學抽象思維與理念,更需要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將小學生的數學學科學習興趣與熱情轉化成為對新知的探究熱情,這樣才能夠增強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與本領。比如教師在講解《垂直與平行》這一部分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嘗試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動畫以及視頻等方式展示生活中的垂直與平行現象,并結合當前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垂直以及平行知識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以及整體空間感,對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學生觀察完相關視頻內容后,可以引發深度思考:在無限大的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多少種可能?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踐,結合信息技術手段親自動手在平面上繪制和分析。這種將信息技術手段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意識,提升小組內的討論效果。同時,體驗式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數學學科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四)利用“互聯網+”促進小學數學創新思維個性發展
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依托于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開展。這些技術手段確實可以挖掘學生的能力點,并為學生后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參考與依據,對于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個性化發展尤為關鍵。
比如在講解《圖形變換》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呈現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之后在多媒體設備上,將這些常見的物體或者圖形進行位置變化,并設定相應的生活情景,以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通過這樣的幾何圖形導入方式,一方面可以幫助小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空間意識,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教師發現學生在幾何知識學習方面的不足,了解學生對于知識掌握和課本知識體系架構之間的差距,進而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關系到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投入度和學習效果。然而,小學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較短暫,較難自覺進行長時間的探究學習。因此,需要借助數字化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學習資源和工具,從而激發學生深度學習的動力。如數學課導入環節,精選圖片、聲頻、視頻等豐富的教學資源,將小學數學教學由靜態轉化為動態,讓學生在視覺、聽覺上獲得更好的體驗,有效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同時,通過引入互動式教學工具,如游戲、模擬實驗等,讓抽象概念更加形象,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如在探究正方體表面展開圖時,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等形式進行初步探究,再利用實物展臺展示學生作品,教師通過追問啟發學生逐步補充完善展開圖的各種情況。最后,利用動畫的形式,將正方體的各個面逐次打開,各種展示圖一一呈現。學生在直觀、生動、有趣的過程中實踐了知識,為持久開展數學深度學習增加動力。
要做好小學數學的信息化教學,就要對這些教學手段進行優化。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中,應該充分發揮演示法這一教學手段的作用,將演示法與講授法和談話法相結合,并繼續發揮練習法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優化教學手段,可以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空間,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中的抽象概念和邏輯關系,點燃小學生思維活動的火花,讓學生自覺地進入到數學學習的情境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體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保障具有積極意義。
五、結束語
在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成為素質教育中的核心任務。作為小學數學學科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善于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結合當前教學的基本要求,真正意義上提高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應用能力。鑒于小學生在身心發育以及智力發展等方面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其抽象思維能力相對不足。因此,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意識和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舉一反三的本領,同時也要嘗試引導學生由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和水平。在未來,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素養,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旨在培養小學生形成綜合性的數學思維能力,為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馬學紅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希望小學
參考文獻
[1]陶歆玥.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分析[J].教育界,2023(20):77-79.
[2]劉建霞.“互聯網+”背景下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應用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3,25(13):194-196.
[3]卿鋒.互聯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探析[J].啟迪與智慧(上),2023(07):3-5.
[4]李云中.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知識文庫,2023(12):46-48.
[5]王銀.“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J].教育界,2023(15):47-49.
[6]耿玉杰,孫艷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互聯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3(02):135-137+141.
[7]仇曉芳.“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縱橫路徑[J].新課程(中),2018(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