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潤祥
【摘? 要】 近年來,“以讀促寫”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備受關注。這一方法強調通過閱讀優秀文學作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語感,從而提升其寫作水平。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僅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他們綜合素養的重要體現。因此,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運用“以讀促寫”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是當前語文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旨在探討和研究“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路徑,為教育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以讀促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它不僅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展示,還是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體現。然而,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一直是語文教育的難題。近年來,“以讀促寫”這一教學方法備受關注,其核心理念是通過閱讀優秀文學作品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以讀促寫”不僅能幫助學生吸收優秀的語言表達技巧和寫作思路,還能培養他們對文學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感。因此,探索“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路徑對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首先,閱讀是寫作的基石。通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學生接觸到豐富多樣的語言表達方式、生動情節和深刻思想,為他們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學生了解不同風格和體裁的作品,提升語感和表達能力。
其次,“以讀促寫”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閱讀優秀文學作品讓學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表達的樂趣,從而激發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在實踐中,通過模仿、借鑒優秀作品的寫作風格和技巧,學生逐漸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增強了寫作自信心。
最后,“以讀促寫”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通過分析和評價文學作品,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同時,通過模仿、仿寫等方式,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豐富寫作內容和表達方式。
由此可見,“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還激發了對文學的熱愛和追求,培養了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首先,教師的認知水平存在差異。一方面,部分教師對“以讀促寫”的理念和方法了解不足,缺乏深入思考和探索。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未接受相關專業培訓,也可能是因為缺乏實踐經驗。這些教師傾向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如背誦課文和灌輸語法知識,而忽視了閱讀和寫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有教師持認同態度,并嘗試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這些教師通常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教學經驗,能夠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和寫作。
其次,教師對課程設置的局限性。由于學校教學計劃的限制和學科平衡的考慮,語文課程的時間可能被其他學科所占據,導致語文教學的時間受到限制。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教師需要完成多項任務,包括講解課文、解析語法、進行閱讀理解等,因此很難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和寫作的實踐活動。
再次,教學資源的匱乏。一些學校缺乏豐富多樣的文學作品,尤其是優秀的文學作品資源,這使得教師難以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閱讀材料。同時,缺乏針對寫作教學的相關資源,如寫作指導書籍、范文、寫作活動設計等。這使得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面臨資源匱乏的困境,難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實踐和提升寫作水平。
最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參差不齊。一些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對文學作品理解和感受有限;同時,一些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差,表達能力有限,無法有效將閱讀內容轉化為文字表達。這使得教師需要更高要求,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和水平采取靈活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閱讀和寫作。
除此之外,學校的教學設施和條件存在限制。比如教室設施簡陋、圖書館資源不足等,這也影響了教師開展“以讀促寫”活動。學??赡苋狈m合閱讀的環境和場所,也缺乏與閱讀寫作教學相匹配的教學設備和工具。
三、“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一)培養健康閱讀習慣,促進素材積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被認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促進寫作素材的積累。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學生不僅能夠積累豐富的知識,還能領悟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表現手法,為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教師需要精心甄選優秀的課外閱讀書目,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閱讀資源。這些讀物應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內容健康向上,難度適中,以不同年級的學生的成長需要為依據,逐步增加閱讀難度和深度。
其次,課堂上應該為學生留出充足的閱讀時間。教師可以采用分享交流的方式,鼓勵學生分享讀書體會,并互相啟發。同時,設置一些有趣的閱讀主題和討論活動,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讀書習慣,如摘錄佳句、做讀書筆記等,以提升他們的審美鑒賞能力。
最后,教師需要重視閱讀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閱讀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和靈感,還能讓他們從優秀文學作品中學習到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關注文字的魅力,理解作品的結構和手法,為日后的寫作練習打下基礎。
由此可見,“以讀促寫”課堂的前提和基礎在于培養健康的閱讀習慣和促進素材的積累。只有持之以恒地進行閱讀實踐,才能真正讓寫作教學行之有效,推動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和組織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為學生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科學指導讀寫訓練,掌握寫作方法
1. 仿寫訓練
在“以讀促寫”的語文教學實踐中,仿寫訓練扮演著關鍵角色,助力學生掌握寫作技巧。通過模仿和臨摹優秀文本,學生能夠漸漸領悟文字的結構、語言風格和表達技巧,逐步提升寫作水平。
一方面,教師需精心挑選適宜學生水平的優秀文學作品,如小說片段、童話、散文等,引導學生反復閱讀,領略作品的思想內涵、結構布局和語言特色。在此基礎上,學生可嘗試模仿原文框架和寫作手法。例如,在學習敘事文章時,教師可選用一篇優秀的小說片段,要求學生先熟讀,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情節發展和細節描寫。隨后,學生可在保持故事基調的基礎上,通過夸張、對比等手法進行創作。同樣,在寫景作品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品味一篇生動優美的風景散文,理解作者的寫作技巧,如擬人、摹狀等修辭手法。學生隨后可以自己的視角描繪校園或家鄉的自然景致。
另一方面,在仿寫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因材施教,逐步引導學生。低年級學生可以直接模仿,對高年級學生則提出更高要求,鼓勵他們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創造。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寫作技巧和方法。
此外,課后可安排相關的仿寫作業以鞏固訓練成果,教師應耐心批改指導,指出學生作品的優點和不足,促進持續進步。通過持之以恒的仿寫實踐,學生將逐漸內化寫作規律,為未來的創作奠定堅實基礎。
2. 續寫訓練
續寫訓練是“以讀促寫”教學策略中另一個重要的實踐環節。它要求學生在理解并內化優秀文本基礎上,嘗試延續和發展原有情節或主題,從而培養創新意識和寫作能力。
以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八課《蝴蝶的家》為例,在學生閱讀理解原文后,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續寫訓練。首先,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顧文中的主要情節,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設身處地想想,蝴蝶會遇到什么有趣的經歷?會發生怎樣的故事情節?通過提出開放性的續寫題目,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嘗試續寫故事的下文。在續寫過程中,學生需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延續、情節的連貫性、環境描寫的細致入微等,體現出良好的寫作能力。除了續寫故事情節外,教師還可以設置其他形式的續寫訓練,如續寫文中景物描寫、續寫人物對白、續寫作者的議論性文字等,旨在訓練學生掌握不同的寫作方法。無論哪種續寫形式,教師都要給予悉心指導,及時糾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同時也要給予積極的肯定和鼓勵,努力培養學生的寫作信心。通過課后及時批改作業、集中點評等環節,促進學生不斷進步。由此可見,續寫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寫作能力,是“以讀促寫”教學策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通過有針對性的實踐鍛煉,學生可以在內化優秀文本的同時,逐步掌握寫作方法,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三)引導學生主動創作,應用訓練成果
在“以讀促寫”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主動創作、應用訓練成果是至關重要的最后一步。前期的閱讀積累和讀寫訓練只是為了最終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而真正考驗學生是否掌握了寫作技巧和方法的體現是自主創作。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創造豐富多彩的寫作實踐機會,根據不同的教學主題和寫作類型進行設計,以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由書寫。例如,在學習敘事文體時,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的題目,要求學生描寫自己的親身經歷,讓他們通過敘述自己的故事來鍛煉敘述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又如,在習作寫景作品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描繪家鄉或校園的自然風光,讓他們通過觀察和想象來表達對自然環境的感受和情感,從而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描寫能力。
其次,在布置寫作任務時,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確保任務的難易程度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合。任務的難度應該適中,既不至于過于簡單以致于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挑戰性,也不應過于超越學生的能力水平而導致挫敗感。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創作主題的選擇,應該選取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社會熱點緊密相連的主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使他們在寫作中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通過靈活選題,讓寫作任務更具有吸引力和實用性,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從而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和思維能力。
其次,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時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自主權,鼓勵他們大膽嘗試,釋放內心的創造力。與其一味地強調刻板的規范要求,不如珍視每位學生獨特的表達方式。在批改作文時,教師應該注重正面肯定,指出學生的亮點和優點,同時耐心指導他們改進不足之處,促使他們不斷進步。
最后,教師可以組織集體分享、互相點評等環節,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創作成果,培養語文交流能力,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同時,教師還可以積極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如創辦校園刊物、組織征文比賽等,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舞臺,激發學生自主創作的內驅力,促進語文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全面提高。
由此可見,“以讀促寫”的語文教學策略最終要落實到學生的主動創作實踐中。只有讓學生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下主動運用和應用所學知識,才能真正達到培養綜合語文素養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寫作實踐能力,增強寫作主動性和創造性,才是“以讀促寫”的宗旨所在。
四、結語
“以讀促寫”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通過閱讀優秀文學作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不僅可以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和文學素養。然而,要實現“以讀促寫”的良好效果,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和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寫作實踐。
參考文獻:
[1] 陳冰冰. 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前衛,2020(21):79-81.
[2] 袁梅.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以讀促寫”方法的研究[J]. 試題與研究,2022(16):104-105.
[3] 林宜靜. 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新課程研究,2019(04):38-39.
[4] 楊蒙. 以讀促寫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小學生:中旬刊,2023(0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