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朱偉

[摘 要]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適當實施項目化學習,能引導學生以英語學科的知識和技能為關鍵載體,聯系自身真實生活,以單元主題的形式,巧妙利用關鍵問題驅動,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意趣豐富、層次漸進的項目任務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鍛煉學生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能力。文章以譯林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為例,闡述基于單元整體的初中英語項目化學習實踐策略。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初中英語;單元整體;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4)13-0026-03
項目化學習不同于傳統課堂中學生被動學習、機械訓練語言的特點,它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為學生創設與單元主題相契合、與真實生活相關聯的語言情境,給學生提供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動的過程中建構單元結構化語言知識體系,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在實踐體驗中提升思維品質、豐富文化積累、實施學習策略,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必備品格,發展核心素養。
將項目化學習引入初中英語教學中,就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指導學生運用跨學科知識完成教師設置的活動任務,注重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高階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綜合評價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自信,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初中階段,教師應巧妙利用項目化學習加大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從而將語言知識轉化為關鍵能力和個性品質。本文結合譯林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的教學,闡述基于單元整體的初中英語項目化學習實踐策略。
一、深層解讀教材,明確項目主題
項目化學習是一種綜合性、實踐性以及融合性較強的活動,為了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落實項目化學習的理念,教師應基于單元主題,深入解讀教材各單元板塊的內容,挖掘單元主題意義,從而推進深度語言學習,以此發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一)深入解讀分析,找準單元主題
教師應基于單元整體,深入解讀和分析單元教材,明確單元主題,充分為學生創造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機會。譯林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屬于“人與自然”主題范疇,涉及“自然生態”主題群,同時涉及“常見的動物”“季節的特征與變化”“自然災害與人身安全”等子主題內容。本單元包括10多個語篇,單元開篇以Hobo詢問Eddie是否愿意生活在野外這一問題引出本單元話題,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圍繞多種野生動物的外貌特征展開描述,讓學生學會介紹自己最喜愛的野生動物;Reading板塊則通過語篇介紹熊貓Xi Wang的成長過程及期間可能遇到的問題,讓學生了解野生動物成長的不容易,激發學生熱愛、珍惜野生動物的情感態度;Grammar板塊則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學會使用情態動詞may來猜測野生動物的各項活動,并能用動詞不定式談論野生動物的特征和本領;Integrated skills板塊和Study skills板塊的內容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更多野生動物的外貌特征、生活習性、食物、本領,更注重讓學生了解野生動物面臨的現狀;Task板塊完整地介紹了關于野生動物的情況,引導學生不僅要熱愛、保護野生動物,還要讓更多的人了解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并加入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中。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學生學習和了解了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懂得積極采取行動來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促進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聚焦驅動問題,確立項目主題
在初中英語項目化學習中,教師可以整合教材內容,在學生學習完整個單元后,開展綜合性的項目化學習活動,讓項目化學習的內容更深刻,引領學生在探索和體驗中鞏固所學語言知識與技能,拓展多元思維,提升學習效果,激發深層探究語言的欲望。
因此,教師應基于單元整體提出關鍵問題,巧妙結合學生的真實生活,促使關鍵問題轉化為驅動問題,激勵低年級學生沉浸式地投入探索、研究、體驗和實踐。在該單元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Guess and say”的活動,詢問學生“What animals are they?”,引導學生根據PPT中動物的影像猜測是具體哪種野生動物。隨后,教師通過提出基于生活的本質問題“Where do they live?”,引導學生將世界地圖上的地點與動物相聯系,激活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語言表達欲望。接著,教師通過出示野生動物在野外生存環境中處境艱難的圖片,讓學生在觀察中認識到野生動物現在面臨的困境,自然而然地引入本項目化學習的驅動問題“How can we protect wild animals?”,以此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認識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并且熱情地參與到保護野生動物的活動中去,因此,教師將本次項目化學習的主題定為“Protecting wild animals”。
二、整合多種資源,巧設項目活動
在初中英語項目化學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積極運用到真實的語言交流互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在層次漸進的探究實踐中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育思維品質。因此,教師基于該單元主題,設計了“Protecting wild animals”主題項目,根據目標達成的難度設計了“活動一:野生動物我扮演”“活動二:思維導圖我來繪”“活動三:拓展閱讀我分享”“活動四:野生動物我保護”四個主題項目活動。教師應統一整合單元課內外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多元化且具有層次的語言學習活動,整體復習單元語言知識,鼓勵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實踐、自主構建結構化語言知識,從而提高綜合能力,發展核心素養。
(一)開展趣味角色扮演
學習完該單元內容后,在回顧和復習單元核心語言詞匯的基礎上,教師設計了“野生動物我扮演”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野生動物制作相應頭飾,并穿上與動物身體顏色相近的衣服,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學生戴上自己制作的頭飾,用句子“Look! I'm a/an... I have... I live... When I was born, I was...”等嘗試仿照單元Reading板塊中關于大熊貓外貌特征、生活習性等方面的內容展開介紹;學生通過較為形象化、擬人化的個性語言表達,能在語言輸出的過程中了解單元主題意義,認識到野生動物的珍稀程度,從而學會保護野生動物。與此同時,在角色扮演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對自己喜歡的野生動物進行統計,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后得出,在小組中最受歡迎的野生動物是Giant pandas,最不受歡迎的野生動物是Cobra,充分為下一階段的語言學習做好準備。
(二)思維導圖價值引領
在基于單元整體的初中英語項目化學習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在真實鮮活的語言情境下自主建構單元結構化語言知識體系,通過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實現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和深化。在“Protecting wild animals”項目化學習的第二階段,教師首先在課堂上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復習單元Reading板塊中關于大熊貓的知識,促使學生從“The growth of Xi Wang”“Problems pandas faces”“Actions we should take”等方面概括關于大熊貓外貌特征、生存現狀以及保護措施等方面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在可視化思維導圖的引領下深化對單元主題意義的感知,鼓勵學生在綜合復習中學會建構思維框架,盤活單元核心語言知識。其次,教師在課后鼓勵學生以“Know more about endangered animals”為主題,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一種瀕危動物,通過繪本、網絡查詢該動物的主要信息(棲息地、現有數量、典型特征、瀕危原因、已經采取的保護措施以及如何進一步保護等),接著以合作的形式繪制關于該動物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在了解瀕危動物情況的基礎上,在語言實踐中樹立對動物的保護意識,在綜合運用單元所學語言知識和自主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中有效完成開放型的思維任務,深層探索人與動物的主題語境,從而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三)進行主題拓展閱讀
初中英語課程強調以單元大觀念為主題引領,通過將發展初中生核心素養這一關鍵任務積極轉化為層次漸進的單元和課時教學目標,深入挖掘單元的主題育人價值,將育人目標融合于主題意義探究和語言實踐活動中,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涵養學生的文化品格。因此,教師在單元項目化學習的大背景下,通過積極拓展閱讀的方式促進學生閱讀和表達,以此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推動單元主題下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發展。結合當今仍存在的捕食野生動物的現狀,教師語篇“The kneeling of an Antelope”進行主題拓展閱讀,精心設計層次漸進的問題鏈,讓學生在小組合作閱讀中感受藏羚羊“A great mother”以及獵人的情感變化,在深層次的閱讀中引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辯證地看待社會現狀,體悟“槍聲背后并無贏家”的文本主旨,從而達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四)搭建交流分享平臺
在初中英語項目化學習中,教師應開發利用學生資源,充分調動其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以真情境、真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勞動實踐技能和創造力。在“活動四:野生動物我保護”中,教師引導學生基于“Make a poster for endangered animals”這一主題,在海報制作的實踐中真正參與到語言學習中,促使學生在從海報制作到視頻宣傳的過程中拓展學習的空間和場域,發展思維品質,有效提升文化自信。由于學生對本次項目化學習非常感興趣,為了豐富其學習體驗,激發其學習熱情,教師還為學生充分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臺,以主題海報展覽、主題英文宣講的形式將整個項目化學習推向高潮,促使學生在交流中得到成長。
三、開展多元評價,促進學生成長
項目評價是初中英語項目化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展初中英語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元評價的功能,將發展性、過程性的評價貫穿于整個項目化學習過程。教師要以評價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教師評價、生生互評、組內評價、組間評價等方式,促進學生對主題項目的交流和反饋。教師在項目化學習的評價中,應精心設計評價量表,鼓勵學生對自己和小組的項目學化習情況展開客觀評價,引導學生在反思和評價中獲得進步。因此,在“Protecting wild animals”項目化學習中,教師制定了具體的評價標準,見表1。
由表1可知,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等情況,開展內容豐富的評價活動。在本活動項目評價中,教師還突出了對學生活動體驗過程的評價,促進學生在自評中與自己進行深層對話,在潛移默化的實踐體驗中評判自我、提升自我,充分體現學科育人的價值導向,引領學生在項目化學習中發現自身的進步和不足,涵養精神品格。
項目化學習給學生創造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機會,引領學生在多元化的語言學習過程中鞏固和掌握單元核心知識,在靈活的語用實踐中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會觀察、分析和思考問題,從而在語言實踐、合作創造、交流分享中提升關鍵能力,發展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開展多元化的項目化學習,引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單元主題的欲望,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作品創作和個人展示中實現深層次語言學習,培育核心素養,發展關鍵能力,從而實現英語學科育人的價值導向。
[ ??參?? 考?? 文?? 獻?? ]
[1]? 宋永娟.指向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單元主題實踐作業設計與實踐[J].英語教師,2020 (10):168-170,181.
[2]? 魏強.讀寫結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學周刊,2023 (29):136-138.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