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飛

[摘 要]在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Workbook板塊中,開設了一個“Appreciating language”的閱讀環節。這個環節旨在為高中生提供一些適合朗讀的詩歌、演講稿和散文等文學作品,讓學生通過欣賞英語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培養語言意識和推測能力。同時,通過學習文本中蘊含的文化和價值觀等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欣賞語言和多模態語篇所傳達的意義及美感,豐富他們的學習經驗,增加他的情感體驗,并培養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文章以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 3 的“Appreciating language”環節為例,探索高中英語閱讀賞析課的教學實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和思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經典文學作品;閱讀;賞析;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4)13-0032-04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本文簡稱《課標》)強調通過學習語篇內容,使學生學會欣賞語言和多模態語篇的意義和美感,豐富生活經歷,體驗不同情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課標》還規定了各個階段對學生審美能力的要求。在必修課中,學生應通過學習活動探索英語詩歌和語篇等文學形式的語言節奏與韻律,理解和欣賞英語語言的美感,同時理解和欣賞優秀的英語文學作品,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因此,教師通過開展對各種經典文本的賞析活動來提升學生賞析語言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美學素養非常重要。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更關注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不可忽視的是,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培養其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至關重要,也能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升。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Workbook板塊專門設置了Appreciating language環節,其中包含適合高中生朗讀的詩歌、演講稿和散文等,讓學生學會欣賞英語的語言美和意蘊美,培養語言意識,增強感知能力。
以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 3 Workbook中的“Appreciating language”閱讀課為例,可以更具體地闡述以上觀點。該文本是一篇演講稿,語言風格莊重正式,使用的詞匯、句式和語氣都比較嚴肅和高雅,以凸顯典禮的莊嚴性。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文本,能夠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價值觀,豐富學習體驗,進一步培養審美能力,提升語言賞析能力和美學素養。
一、文本分析
本課內容選自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 3 Workbook板塊中的 Appreciating language環節,內容關于第一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獎典禮,主要是致敬諾貝爾先生及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從而引出后續關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的話題。這一環節文本一般選擇適合高中生誦讀的詩歌、演講稿、散文等,讓學生學會欣賞英語的語言美和意蘊美,培養語言意識,增強語感。
二、學情分析
該課授課對象是高二學生,他們對演講稿的閱讀策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分析語篇結構、語言特征、修辭特點等能力不足,對文本缺乏整體的把握。另外,部分學生對諾貝爾先生以及諾貝爾獎的了解有限。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結合演講稿的特點來分析語篇結構、語言特征,對文本形成一個整體的把握,并能感知文本的語言美。此外,學生通過閱讀和對文本內容的深入探討,認識到諾貝爾先生的高尚品質,了解設立諾貝爾獎的重大意義,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并認識到努力的意義,提高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文本中抽象或濃縮的內容形成較為深入的理解,厘清文章的結構;對文本正式、書面化的語言進行賞析,欣賞文章的語言特色。
四、教學目標
英語賞析閱讀的教學目標應集中在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方面。通過本堂課,學生能夠了解諾貝爾先生及諾貝爾獎的相關信息,學會欣賞這篇演講稿,并且理解諾貝爾先生的優秀品質以及設立諾貝爾獎的重要意義。對文章語言的賞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學生需要通過分析文本結構、語言、韻律以及諾貝爾先生的人格等各個方面來感受美、欣賞美,并提升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五、教學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篇正式的頒獎典禮演講稿,同時也是一個經典的文學作品。賞析經典的文學作品不僅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讓他們接觸到生動真實的語言,還能深化學生的人文底蘊,加強對他們精神層面的建設。本文在“Appreciating language”環節中,強調欣賞英語的語言美和意境美,提升學生的語言意識和推測能力,因此,焦點應集中在審美和賞析兩個方面。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學生需要欣賞文章的結構美、語言美和人物性格美,進而創造美。在該環節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的主要思路是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創設適當的語境,讓學生在多種學習活動中探索、理解并欣賞這篇演講稿的獨特魅力,從而發現英語的語言美和意境美。然而,由于該文本生詞較多且采用正式的書面語,其中使用了不常見的文學性語言,句子理解難度偏高,因此幫助學生理解權威性詞句、減少畏難情緒以及激發閱讀興趣是首要任務。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并告知學生文章可能有不少特別之處,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以問題鏈的形式提問,逐層深入地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并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其中的難詞和句子,幫助學生梳理文本,進而理解文本。最后,在賞析文本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小組討論、角色扮演、詩歌聯想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體驗并欣賞文本的各種美。
六、教學過程
(一)熱身(warm?up)
通過復習單元知識來引入新課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啟發思維,同時更好地理解新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當前單元的內容引入醫學科學主題,喚起學生對醫學科學相關知識的回憶,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為后續學習做好準備。引入醫學科學這一新的話題,有助于學生平穩進入新的學習領域,同時提升學生對學習該主題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二)閱讀并理解文本
Activity 1 : Identify the genre(體裁) of the text.
通過問題,提醒學生關注文本上方提供的背景信息,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Activity 2: Prediction.(Brainstorming of the topic——If you were the speaker, what aspects would you talk about?)
通過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自己如果成為演講者會談論什么,可以創設出一個真實且具有啟發性的語言學習情境。開展頭腦風暴能讓學生主動思考和參與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活躍課堂氛圍。
Activity 3 : read and answer to understand
演講者為每個觀點都提供了充分的推理和證據支持,因此這篇演講稿的第一個特點是:基于充分的推理和證據(依據),使演講具有說服力。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設計問題鏈,逐步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幫助他們深入思考后吸收知識,同時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問題鏈的引導下,學生形成對文章內容進行思考和推理判斷的能力。這個環節幫助學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從而促進他們發展思維、提高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逐步建立知識體系,對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
(三)賞析課文
Activity 4 : Draw a concept map,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structure.
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繪制思維導圖并歸納文章大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文章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設計意圖]通過使用繪制思維導圖和總結段落要點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挖掘文章的結構之美。同時,通過引導學生欣賞文章的緊湊性和主題的流暢轉換,培養他們對文章結構和內容的感知能力,引發他們對作者構思的贊賞和理解。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更直觀地發現文章的結構之美,從而提升對文章整體結構和語言的欣賞能力,培育審美情感和文學素養。
Activity 5: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language (phrases).(小組活動)
學生畫出自身認為重要的文本中的若干短語、句子,并對小組成員說明理由,比如難理解、句子復雜,用詞比較美、使用了修辭手法等。
[設計意圖]本次教學活動旨在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共同挖掘文章中精彩的單詞、短語和句子,并解釋選用它們的原因,從而培養學生對語言美的欣賞能力。同時,引導學生關注情態動詞、描述性短語、倒裝句和復雜句等語言元素,幫助學生感受修辭效果。激發學生對語言美的欣賞,通過挖掘精彩的單詞、短語和句子,讓學生品味語言表達的美感和力量,提升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對語言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賞,同時激發學生對語言表達的審美情感和好奇心。
Activity 6: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tone.
要求學生思考演講者要傳達一種什么感情,表達這種感情應采用什么樣的語調。邀請學生表演。
[設計意圖]通過聽錄音、提問題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欣賞文章中的語調之美。同時,讓學生關注演講者所選擇的莊重和禮貌的語氣,并強調傳達信息時的方式和態度,目的是培養學生對語調的敏感度和情感表達能力。
Activity 7: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strewing(錯落美). (Enjoy a video of a poem.)
在引導學生朗讀完文本第一部分內容后,教師接著帶領學生欣賞第二部分內容,主要是觀察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教師通過“What is you impression on paragraph 5?”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關注段落及句子的長短。學生會發現文本第四段由兩個長句組成,第五段只有一個短句“In this he was justified.”,第六段中又有若干長句。稍后,教師呈現了一首耳熟能詳的詩歌《鄉愁》的英文版,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長短句交替使用所帶來的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美。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注意到Morner在演講中交替使用長短句的技巧,從而獲得有節奏感的效果。這種設計有助于引導學生觀察演講中的語言結構和韻律變化,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演講的美感。
Activity 8: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Nobel's personalities.
這一環節讓學生小組討論諾貝爾先生的優秀品質,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受諾貝爾先生的人格之美,鼓勵學生向榜樣學習。
Further Thinking 環節在讓學生深入思考并討論設立諾貝爾獎的意義后,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較少,接下來科技強國的使命就落在你們的肩膀上了,你們應該怎么做呢?這個問題旨在促使學生進行語言輸出,要求他們用三至五句話闡述自己的觀點。
[設計意圖]通過之前的學習活動,如閱讀、賞析、操練和設計等,激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語言表達。一方面,討論關于設立諾貝爾獎的重要性和意義的文章或演講可以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用英語進行清晰、有邏輯性和有說服力的表達。另一方面,通過分析諾貝爾獎的重要性,學生被鼓勵去審視事物的不同層面,培養批判性思維,而不僅僅是接受表面的觀點。總體而言,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及思維品質方面的提升,包括語言能力、學科視野、批判性思維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等,讓學生在綜合性的訓練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Self?assessment環節是基于教學目標的學生自我評價,對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認識自身長處和不足、增強學習動力、培養自我反思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非常重要。
總而言之,本節課展示了高中英語經典文學作品語言欣賞課的具體實施過程,旨在幫助學生提升閱讀和欣賞能力,通過具體而可操作的任務和活動,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建立,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并提高學生對英語文本的鑒賞力,挖掘英語經典文學作品在語言等方面的美。通過欣賞語言之美,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通過探究主題的深入,幫助學生理解語篇中蘊含的價值觀,感悟文學作品的品質美和價值美,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課堂上,教師設置了各種活動環節和任務,讓學生在完成活動和任務的過程中欣賞美、創造美和表達美,為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語篇欣賞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 參?? 考?? 文?? 獻?? ]
[1]? 楊宇學. 4C 模式下的高中英語審美閱讀教學設計與實踐[J].基礎外語教育,2019(6):58-64,109.
[2]? 董金標,韓炳華. 例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學設計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3(5):62-66.
[3]? 王焱.美育不能局限于審美教育[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3-18.
[4]? 朱立元.美學(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