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剛
[摘 要]為改善和優化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文章在論述數學核心素養內涵的基礎上,闡述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核心素養培育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和邏輯推理能力、數學建模和運算能力、直觀想象力和數據分析能力,注重學生的思維拓展,創新教學設計和課程導入。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 G633.6?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4)12-0017-03
在21世紀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核心素養已成為全球教育領域關注的焦點。這一概念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當獲得的關鍵能力和素質,它超越了傳統的知識記憶和技能訓練,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思維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在我國,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初中教育的質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1]。數學作為培養邏輯思維、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學科,其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近年來,隨著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學生的學習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同時,社會的快速進步和對人才素質要求的日益提高,要求教育工作者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數學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要不斷嘗試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學生為中心,系統地闡述了他們在今后的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需要具備的品質、能力和性格。在我國,為了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理念具體化并用于指導教學實踐,各學科依據該理念提出了各自學科的核心素養。初中階段,數學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為:抽象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概念、推理能力、數據觀念、模型觀念、應用意識、創新意識[2]。這些核心素養涵蓋了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操作、數據分析等方面。數學抽象是從具體事物中提取數學概念和定理的思維過程;邏輯推斷是基于已知的事實或命題,通過邏輯規則進行推理,得出新的結論或推斷;數學建模是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運用數學方法和知識來求解問題;數學操作是以明確的操作目標為前提,根據操作規則進行求解的一種方法。
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開展的重要性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推動初中數學課程的深化,使數學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即提升學生的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符合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3]。在當前的背景下,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全面發展。核心素養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這意味著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數學知識和解題技巧,還要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創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等方面的發展。
實際應用能力。數學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它與現實世界緊密相連。通過將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實際意義,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深度學習。核心素養要求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即不能僅僅停留在記憶和模仿層面,還要能夠理解、分析、評價和創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探究式學習、項目式學習等方式來實現學生的深度學習。
個性化教學。每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都不盡相同。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充分發揮每名學生的潛能。
終身學習。核心素養的培養旨在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不斷更新知識、提升技能。
三、核心素養培育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和邏輯推理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抽象和推理是兩個核心元素。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抽象能力。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它要求學生能夠在邏輯層次上進行推理和思考[4]。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和邏輯推理能力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關鍵。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主要依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恰當引導。例如,在講解幾何圖形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不同的圖形,抽象出它們的共同特征和屬性。這個過程能加深學生對幾何圖形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有關邏輯推理的訓練題目,讓學生試著通過已知條件推導出結論。例如,在講解代數方程的解法時,教師可以給出一個具體的方程,要求學生運用邏輯思維,從已知條件出發,逐步推導出結論。
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方面,教師需要設計更深入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進行嚴謹的邏輯推導,從而解決數學難題。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假設一個班級有40名學生參加植樹活動,如果每名學生種植相同數量的樹苗,最后共種植了120棵樹苗,那么每名學生種植了多少棵樹苗?這種實際問題的引入不僅能讓學生理解、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求解方法,還能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通過數學建模和邏輯推理來解決它們,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和運算能力
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數學建模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數學運算能力是最基本、最關鍵的能力,幾乎所有的數學問題都需要通過計算來解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和數學運算能力。在九年級下冊數學教材學習“銳角三角函數”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實際的建筑工程問題,引導學生運用銳角三角函數的相關知識建立數學模型。例如,假設要設計一個太陽能熱水器的支架,需要計算支架的角度和長度,以保證太陽能熱水器發揮最大功效。已知熱水器的吸熱板與地面的傾斜角度為30°,支架的底部距離熱水器中心1.5米,求支架的長度。學生需要運用銳角三角形的正弦或余弦定理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解決這種實際應用問題,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銳角三角函數知識的理解,還能提高數學建模、數學運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評估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在建立數學模型和進行具體計算這兩方面的表現,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三)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力和數據分析能力
直觀想象是指借助幾何直觀和空間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態與變化,利用空間形式特別是圖形,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的素養,這些都與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有關[5]。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標系”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繪制不同的圖形來加深學生對坐標系的理解。例如,教師引導學生畫一個以原點為中心,分別經過第一、二、三、四象限的正方形,并標出正方形的頂點坐標。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坐標系的理解,還能提升空間直觀想象能力,同時能夠更好地掌握坐標系中點的對稱性和圖形的旋轉等知識點。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活動,如“坐標尋寶”,讓學生通過解題來找到隱藏在坐標系中的“寶藏”,從而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對于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也可以在實踐中進行。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第二十章“數據的分析”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本班每位同學的成績,并對這些成績進行分析,從而提高他們的數據分析水平。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統計圖表(如柱狀圖、餅狀圖等)來展示數據,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據的分布和趨勢。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共同探討如何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制定合理的班級活動計劃,以提高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四)注重學生的思維拓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思維的拓展至關重要。教師應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在“二次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例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已知一個矩形的長和寬分別為a和b,且滿足a+b=10,求該矩形的最大面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二次函數的知識進行求解。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將矩形的面積表示為關于a或b的二次函數,即S=ab;然后引導學生利用二次函數的性質,如對稱性、最值等來求解該問題。通過這個案例,學生不僅可以鞏固對二次函數的理解,還可以提高自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更多類似的案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二次函數知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合適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五)創新教學設計和課程導入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價值導向制定課程內容[6]。在教授概率與統計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活動,如調查全班同學每天用于運動的時間。首先,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即讓學生掌握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其次,教師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讓學生自行設計問卷展開調查,然后進行數據匯總。最后,引導學生使用所學的統計學知識展示整理的數據。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他們在實踐中理解概率與統計的概念,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策略,從傳統的教學模式轉向以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為目標的教學模式。
要想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課程引入這一環節很關鍵。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貼近生活的實例來進行課程導入。例如,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時以問題作為切入點,通過問題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從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對教學進行優化,不僅要確保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還要全面提高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結合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際,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一個長期且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這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積極調整教學策略,關注學生不同發展階段的實際需求,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來促進學生整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推動初中數學教育的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許舒婷.聚焦核心素養? 培育思維品質: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培養初中生數學思維品質[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35):74-76.
[2]? 周德.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培育過程中形象化思維的塑造:以“軸對稱”為例[J].求知導刊,2023(29):92-94.
[3]? 賈春芹.為學而教: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關系的基本定位:以蘇科版初中數學“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23(26):6-8.
[4]? 游麗紅.基于素養導向下的初中數學課堂導入探索[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23):45-47.
[5]? 周遠靜.數學表達: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徑之一: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視角[J].數學教學通訊,2023(23):63-65.
[6]? 林文深.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優化路徑研究[J].教師,2023(16):39-41.
(責任編輯? ? 陳? ?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