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
【摘要】通過大單元課堂教學能使學生快速掌握體育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形成體育核心素養。筆者對所任教的地區進行了訪談、觀察、問卷等方式的調查研究,從課堂教學、課堂模式、教學設計進行了高中排球教與學的現狀分析。對影響高中排球大單元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實踐的學校體育管理、尊重學生的選擇、教學方法與手段及教師隊伍管理等因素進行論述,并提出了高中排球大單元教學計劃、班內統一選項教學與培養排球模塊專長、采用總—分—總教學設計、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及學習評價等對策。
【關鍵詞】高中排球;課堂教學;大單元;教學設計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推進“模塊教學”時,將1個學分(18學時)理解為一個運動項目教學的單元,這實際上就是大單元教學。在教學中增加用于運動技術戰術學習和進行比賽的教學時間,而增加某個運動項目的教學時間就意味著體育教學單元的擴大,由此“體育大單元教學”也就成為當下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與重要途徑。筆者通過觀察、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進行調查,發現所在地區學校的排球課堂教學情況并不樂觀,課堂教學與組織方式落后、場地沒有合理運用、體育教學內容碎片化等問題。但筆者通過高中排球大單元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實踐后發現此種方法比較符合當地高中生的學習情況。
一、高中排球教與學的現狀分析
在課堂教學上,通過觀察發現目前筆者所在地區高中學校都開展了以行政班為主要單位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排球學習活動。由于男女學生混合上課,學生身體素質及排球技能基礎差異較大且課堂組織懶散,加上體育教師沒認真進行教學設計等,總體課堂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
在課堂模式中,大部分體育教師認真組織課堂教學,基本都采用分散化的教學模式,學生在碎片的教學模式下學到了一些項目動作技術,但沒能系統地進行一個項目技術學習。由于高中體育不是高考科目,部分教師本身不重視教學,課堂組織效率低,強度與密度明顯不足,間接影響了高中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教學設計里,通過查閱教師的學期教學計劃及教案發現,大多數高中體育教師隨意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學期目標籠統,學期教學計劃進度的劃分缺乏整體性與系統化,沒有認真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案設計中學生練習強度與密度明顯不足,都是利用單一的練習方法及碎片化的教學方法來設計教學。
二、影響高中排球大單元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實踐的因素
1.學校體育管理
新課標實施以來,筆者所在地區高中學校基本沒有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選課走班,都是按照傳統的行政班進行體育教學,學生的各項體育技能基礎各異,愛好不一,對教師授課造成了一定的難度。體育教師很難兼顧到每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
2.學校硬件設施
各校的體育場館和體育器材配備明顯不足,在天氣炎熱或下雨天時沒法開展排球活動。排球課堂教學需要一定數量的場地及器材,筆者所在高中學校因為排球場地及器材的數量限制,直接影響到了學生體育活動的強度和密度。由于課時少,也間接影響了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不利于教師開展排球教學,影響學生對排球知識與技能的掌握。
3.尊重學生的選擇
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提前進行調查。要考慮本校的場地和天氣情況及學生對排球項目的喜愛程度。應充分結合學生情況,有目的性地選取與課堂任務相關或能提高學習效果、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和培養學生全面素質能力相適應的課程。
4.教學方法與手段
很多教師仍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如采用自主練習的方法,課堂上做完準備活動后就安排學生進行自主練習。教師也沒有進行巡回指導,沒有給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學生遇到問題缺乏指導。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缺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5.教師隊伍管理
關于體育教研方面,教研組基本形同虛設,學校沒有重視到體育教研的開展,體育教師只能通過自學或外出培訓才能獲取新知識。
由于沒能對新課標進行全方位的學習,大多數教師都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授課。授課過程中也是只進行碎片化的單一技能教學,沒有整體性、系統化地先設計好教學的內容,然后再進行授課。
三、高中排球大單元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實踐對策
1.以下為高中排球模塊大單元教學設計表
2.班內統一選項教學,培養排球模塊專長
根據高中新課標要求,學生在高中畢業前至少要掌握一至兩項運動專長。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模塊進行學習,這種班級內統一選項的形式,有利于教師實施專項教學活動,也有助于學生形成運動專長,使教學變得更有針對性。系統地開展大單元模塊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運動專長,還能在上課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師以往枯燥的教學方式。
3.排球大單元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實施
(1)排球大單元采用總—分—總進行教學設計。為了讓學生能學以致用,課堂教學可采取“教會、勤練、常賽”的教學模式,在大單元教學時采用總—分—總模式進行設計,先對排球知識進行整體性教學,安排學生集中觀看排球比賽,并在觀看時不斷講解比賽規則及注意事項;再分小單元進行教學,如墊球單元、傳球單元、發球單元、傳墊結合單元等,并在教學中安排教學比賽,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后再進行排球比賽應用教學,主要學習比賽戰術等內容,讓學生將前面學到的知識靈活地應用到比賽中,也進一步檢測學生對小單元的技能學習是否掌握到位。教師針對學生在比賽中掌握的小單元技能情況進行觀察,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學生通過總—分—總教學模式學習,并能在學中賽、賽中學的教學中愉快地學習并掌握體育技能。
(2)排球小單元課堂教學方法。①情境與任務教學法。在學習排球大單元前,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排球的歷史,如排球的起源及傳播,中國排球什么時候在世界崛起等歷史事件。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中國女排和海南力加杯比賽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排球比賽的精彩,通過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在練習中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更加認真勤奮地去練習。
②小組合作學習法。在排球課堂中使用合作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排球技能,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排球技能和比賽的學習都離不開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不管是排球技能練習,還是在比賽中,都比較講究團隊協助能力。在學習排球技能前,教師應根據學生排球基礎情況,把班級學生分成每6人一組,由組員推薦排球基礎好與號召力強的同學做組長。往后的學習及比賽都是按照小組形式進行,每個組都可以給自己取組名和口號,考勤評價也在小組內進行。教師根據學生的排球基礎,精心設計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法,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學習時間留給學生,教師精講并引導學生練習,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以提升學生的運動強度及密度。
③信息化教學法。根據總—分—總的教學模式,在每個小單元學習時,教師可利用平板電腦向學生展示該內容技術的整個過程,讓學生在腦中形成動作表象。再結合教師的動作講解與示范,讓學生對動作技術有更加清晰的掌握。接下來學生進行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如有不明白的技術要點,可以隨時查看平板電腦,學生通過團隊學習仍解決不了的問題可隨時詢問老師。而后學生根據學習情況再進行技術動作展示,師生間相互進行指導評價。
④排球大單元學習評價法。在高考指揮棒的引領下,學生已經習慣了應試教育,覺得沒有考試就沒有動力去練習。所以排球單元學習也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測試及評價,并且測試與評價結果和學期末的學分評定相掛鉤。每個小單元都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可行性的測試與過程性評價標準,讓學生能通過努力就能通過測試與評價要求。讓學生在努力應對體育考試的過程中,掌握運動技能,激發體育興趣,培養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
綜上所述,利用班內選課模塊教學能讓教師集中專注于排球項目設計與課堂教學,學生能整體化、系統化地進行排球內容的學習。
通過大單元學習評價法促進學生進行排球模塊的學習,以評促學,讓學生更加有動力地進行學習,能針對性地學習知識與技能。排球大單元教學不僅能有效、快速地讓學生在一定的課時內系統地掌握排球技能,還能讓學生在學習排球技能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排球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在課余時間自覺地參與到排球比賽活動,形成體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志剛,駱秉全.普通高中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體育與健康必修全一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周珂,張伯倫,喬石磊,等.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大單元教學現實之需、價值定位與實踐進路[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