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帥 李若愚
摘要: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綜合型高素質人才已成為高校的重要任務。在如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軍體融合作為一種旨在將軍隊的優秀文化和訓練方法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新型教育模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意志品質的提升,逐漸受到國內各大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關注。因此,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如何將軍體教育有效融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體能,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筆者在本文中對應用型本科高校軍體融合的意義和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討了在軍體融合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最后結合幾所院校的軍體融合實踐案例,提出幾點針對性的發展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和分析,能為相關高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推動軍體融合在高校中的進一步實施,實現體育教學的創新與改革,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 軍體融合? 軍訓課程? 發展策略
Research?on?the?Development?Strategy?of?Military?Sports?Integration?in?Applied?Undergraduate?Universities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ational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military-physical integration, as a new education model that aims to integrate the excellent culture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the army int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not only help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but also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teamwork ability and will quality, and gradually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maj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refore,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how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militar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hysical fitnes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military-body integr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ilitary-body integration. Finally,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cases of military-body integration in sev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everal target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oping that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is paper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releva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alize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military-physic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高等教育逐漸朝大眾化方向發展,社會對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全面型人才成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任務。其中,體育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軍事力量的關注和重視,軍體融合成為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軍體融合發展不僅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關鍵,更是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紀律性和愛國精神的重要手段。
1.軍體融合的概念和作用
軍人體能通常指軍人在執行軍事任務時必備的身體工作能力,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1]。生理層面主要指身體的運動及適應能力,而心理層面主要指精神和意志力。綜合來講,體能主要受肌肉力量、心肺功能、耐力、承受力、肢體柔韌度、心理抗壓力以及情緒控制力等因素的影響,外化反映為力量、速度、敏捷、反應、身體協調能力等指標[2]。體能對于一名軍人來說,既是作戰的必備基礎素質,也是發揮個人其他素質的必要條件。
目前的軍體融合形式主要有兩類[3]:第一類是指通過將體育領域的理念、方法、模式以及技巧、能力等融入軍事訓練,鍛煉受訓軍人的體能水平,促進其戰斗力的提升,目前,競技體育的許多體能訓練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軍人的體能訓練活動中,軍體融合成為提高軍人體能素質,促進軍人體能發展的新手段。而另一類軍體融合也指將軍事訓練元素融入體育訓練過程,提升參與體育訓練人群的運動能力和身體機能,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此類軍體融合。此類軍體融合主要通過把軍隊中組織嚴謹、紀律嚴明以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等優秀的軍事文化融入體育教學中,而形成的新型體育教育模式。這種軍體融合教育模式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在鍛煉和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意志品格和精神操守,讓學生建立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出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素質人才。
同時,應用型本科高校作為軍事人才培養系統中的重要渠道之一,將軍事訓練融入學校體育教育,也從側面反映了高校教育的基本任務屬性,即軍體融合滿足了應用型本科高校培養符合軍隊建設和戰爭需要的人才需求,縮小了學生體能水平與教學任務的差距,呼應新時代下應用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的具體要求,提升了教育資源在人才培養領域發揮的效益。
2.應用型本科高校軍體融合發展的意義
應用型本科高校軍體融合發展不僅具有身體能力提升的意義,還具有精神領域的意義,主要具備下面幾方面的意義。
2.1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通過軍體融合,學生可以接受到更為嚴格、規范的軍事訓練,在接受這些軍事化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柔韌性、反應力、注意力、平衡力等都能得到充分的鍛煉[4]。同時,軍事化訓練對學生的體能要求較高,學生需要克服各種身體上的困難和挑戰,有時候還需要突破一些生理上的極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2.2培養學生意志品質
軍事訓練強調集體主義和團結合作,學生可以在軍事訓練中學習到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為集體做貢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這與體育教育的目標不謀而合[5]。同時,軍事體能訓練的強度較大,十分考驗人的意志力,通過軍體融合,也能夠培養高校學生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質,增強學生的意志力,提升他們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這些精神品質對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義。
2.3創新體育教學模式
軍體融合能夠促進高校體育課程與軍事課程的有機結合,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豐富體育課程內容,提高體育課程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同時,軍體融合可以推動高校教育改革,促進高校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和水平。另外,軍體融合作為一種全新的高校育人模式,能夠促進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為國家和軍隊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2.4增強學生國防意識
通過軍體融合,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國家的軍事力量和安全形勢,可以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國家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2.5促進科技合作創新
通過軍體融合,可以推動高校與地方的合作,促進高校與軍隊的科技創新合作,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國家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6]。
因此,軍體融合發展策略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3.應用型本科高校軍體融合發展現狀分析
當前,在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共同促進下,國防教育和體育教育逐漸呈現出融合的趨勢。國內各大應用型本科院校紛紛探索軍體融合發展模式,將軍隊訓練與體育課程相結合,探索出一條獨特的軍體融合發展道路,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了學生的國防意識。以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為例,該學院與空軍航空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不僅在飛行人才培養,更在科技創新以及資源共享等領域都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動我國民航領域人才的培養,也為我國空軍高質量的建設發展作出貢獻。再以南京工程學院為例,該學院與南京軍區善后辦在人才培養以及科技創新、產業合作等領域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合作,為軍隊事業、體育事業和人才培養的融合發展作出了示范參考。再如沈陽理工大學,該校與遼寧預備役部隊簽署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致力于國防教育、人才培養、科研開發等多個領域的深度合作,不僅實現了軍體領域的融合發展,也共同推動了預備役部隊建設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進步。
通過上述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高校已經開始嘗試軍體融合發展的教學模式,軍體融合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具有很大的的潛力和價值。但筆者通過對當前的融合實踐分析后發現,應用型本科高校軍體融合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以下問題:
(1)教育理念落后。目前高校與軍隊之間的科研合作與交流相對較少,缺乏對軍體教育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教育理念相對落后,缺乏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限制了軍體融合領域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能力。
(2)重視程度不足。目前政府對高校軍體融合發展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夠,缺乏相關政策、資金以及人才的支持,加之高校對軍體融合教育的認識程度和重視性也有待提高,這直接導致軍體融合領域的設施設備不完善、資金人才不到位,影響了軍體融合發展的進程和效果。另外,由于學習壓力大、時間安排緊張等種種壓力,部分學生對軍體課程的興趣不高,參與度較低,這不僅影響了教學效果,也制約了軍體融合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進一步發展。
(3)師資力量薄弱。軍體教育需要具備相關領域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但目前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具備從事軍體教學背景和資質的教師數量較少,且大部分教師缺乏實際的軍事訓練經驗和教學經驗,與軍體融合教學的需求脫節,影響了融合的質量和效果。
(4)課程設置不完善。目前高校中的軍體課程設置不夠完善,課程內容相對單一,方法不夠合理,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一些學校過于強調軍事訓練的嚴格性和規范性,而忽視了體育教育的個性和自由性;另一些學校則過于注重體育教育的娛樂性和休閑性,而忽視了軍事訓練的嚴謹性。另外,軍體教育需要注重實踐教學,但目前高校中實踐教學環節相對薄弱,缺乏有效的實踐平臺和實踐機會,這都限制了軍體融合的發展效果。
由此可見,目前應用型本科高校軍體融合發展存在諸多問題,限制了軍體融合的深度和廣度,要實現軍體融合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高校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克服諸多挑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動高校軍體融合的深入發展。
4.應用型本科高校軍體融合發展策略建議
通過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在軍體融合方面的發展現狀、特點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自身特點以及實際需求,提出以下具體的策略建議[7]。
4.1汲取多方資源,建立穩固合作機制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積極與軍隊、政府和企業等建立合作關系,強化與軍隊的科研合作與交流,共同開展科研項目,共同推動軍體融合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具體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學術交流活動、共同申請科研項目等方式,加強多方交流與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逐漸建立穩固的合作機制,實現高校、軍隊、政府、社會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多方的共同發展。同時,應用型本科高校作為軍體融合的主體也應通過多方努力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加大對軍體設施的投入,更新和補充必要的器材設備,同時合理規劃場地,確保學生能在安全適宜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和訓練,為軍體融合發展提供基礎設施保障。除此,軍體融合過程中,政府作為政策的引領方,也應加大對應用型本科高校軍體融合發展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軍體融合領域的相關政策,并提供配套的資金和人才支持,推動高校軍體融合的深入發展。
4.2優化課程設置,完善評估體系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加強軍體課程建設,優化課程設置,完善課程體系,將軍事理論、軍事文化、軍事技能、軍事訓練等課程內容納入體育教學體系中,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了解軍隊文化,提高身體素質,并設置對應的學分和課時,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在進行課程建設時,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另外,為了有效提升軍體融合教學效果,高校應編寫符合學生需求和本校特色的教材,教材內容也應涵蓋軍事理論、技能訓練、團隊協作等多個方面,以滿足高校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最后,應注重及時對課程內容進行更新和優化,以適應社會變化和時代需求。
同時,應用型本科高校還應建立完善的軍體融合評估機制,設置軍體融合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對軍體融合教育進行全面的組織領導和評估監督,評估內容應包括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學質量、課程設置等方面,確保融合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同時,高校應積極收集學生和教師對軍體融合教學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優化教學形式。另外,還應設置配套的獎懲考核機制,促進教師和學生對軍體融合的重視和參與。
4.3加強師資建設,豐富教學形式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加強軍體融合領域的師資隊伍建設,對體育教師進行軍事素養領域的培訓,使教師具備軍體融合教學的能力,同時,可以通過組織軍體融合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等形式,提升教師的軍體教學水平,為高校培養一支既有軍事訓練經驗又有體育教學能力的專業化教師隊伍,還要通過各項政策和制度激勵教師參與軍體融合相關的科研項目,提高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同時,高校應通過與當地軍事院?;虿筷牶献鞯男问?,引進軍體融合領域的教學人才,比如邀請軍隊教官參與體育教學,邀請軍隊士兵與學生分享軍事知識和學習經驗,聘請專業教官為學生指導訓練等,為軍體融合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除此之外,應用型本科高校還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需求,優化和改進軍體課程的教學形式,引入現代軍事理論和體育訓練方法,結合地方特色和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例如,可以通過舉辦軍體運動會、軍事技能比賽等活動或實戰演練等多種形式的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同時,應注重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進行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生參與軍體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科技手段,模擬和創立真實教學情景、豐富課堂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4拓寬宣傳渠道,注重實踐交流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通過舉辦軍體融合知識講座、開展軍體融合訓練營等活動,加強對軍體融合教育的培訓宣傳,促進學生對軍體教育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可以通過校園媒體、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加強對軍體課程的宣傳和普及,提高學生對軍體課程的重視和參與程度。另外,要將軍事體育的嚴謹性和體育精神有機地融入日常教育中,在軍體融合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溝通協調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
同時,應用型本科高校應加強軍體融合中的實踐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實踐平臺。高校可以通過組織如軍事技能比賽、野外拓展訓練等各類校內外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獲得軍事能力的提升和團隊協作等意志品質的磨煉。此外,高校還可以結合本校的特色,通過與當地駐軍或企業合作的形式,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實踐教學和互動交流活動,增進學生對軍隊文化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到軍體融合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同時,應用型本科高校也應加強與軍隊之間的科研合作和交流,共同攻克國防科技領域的難題,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以上是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軍體融合發展策略的一些建議,具體的實施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
5 結語
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軍體融合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發展具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意志品質、創新體育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國防意識、促進科技合作創新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許多應用型本科高校已經開始嘗試軍體融合的教學模式,但筆者在對應用型本科高校軍體融合發展案例進行分析后得出,目前仍存在教育理念滯后、重視程度不足、師資力量薄弱、課程設置不完善等問題,只有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多方穩固合作機制、優化課程設置、完善評估體系、加強師資建設、豐富教學形式、增加廣泛實踐交流等策略,才能真正將軍體融合的教學模式落到實處,培養出更多具有綜合素質的高等人才。
參考文獻
[1]程暠,薛可可. 新時期高校學生軍事體育訓練現狀及對策分析 [J]. 當代體育科技, 2022, 12 (13): 73-76.
[2]賈斌. 高?!败婓w”教學模式研究 [J]. 運動, 2016, (05): 47-48.
[3]呂尋金,李獻青,王家宏.新時代軍事體育科學訓練抽繹[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0,37(05):632-636.
[4]牟朝霞,孫啟成,王立鎮. 軍事院校軍事體育課程精細化教學探析 [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21, 29 (05): 113-115.
[5]劉晨虹. 軍事體育背景下高校槍操內容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D].廣州體育學院,2023.
[6]馬桂霞,劉欣飛. 我國高校軍事體育人才強國戰略培養模式新構建[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專題報告(體育社會科學分會).[出版者不詳],2023:3.
[7]李霄瀟.“散打+擒拿+軍體拳”與散打對高校大學生散打演練水平影響的比較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8):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