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祁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11.044
[摘 要]近年來,我國煤炭加工企業逐漸進入技術密集型階段,由此也使得企業的管理模式迎來了新的變革。在這一背景下,成本控制的優化能夠使生產、定價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可靠性,因此可以通過作業成本法等新型成本計算方法予以加強。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煤炭加工企業傳統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設計作業成本法企業成本控制方案,并對成本控制優化中的保障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煤炭加工企業;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
A企業是一家煤炭加工企業,位于我國煤炭資源豐富地區,占地面積5 000平方米,擁有員工100人。A企業主要從事煤炭的篩分、洗選、干燥等工藝,以提高煤炭的質量和附加值,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煤炭產品。企業目前的生產能力為每天加工原煤1 000噸,年產值達到2億元。在生產過程中,A企業在成本核算和控制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對策予以解決,以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1 煤炭加工企業傳統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事前控制
煤炭加工企業是煤炭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于缺乏成本預算管理,A企業存在一些成本管理方面的問題。A企業只進行中期和后期的成本控制,而沒有進行成本預算的規劃和分析,導致難以解決一些成本管理方面的問題。具體來說,A企業只限制在原材料供應和生產過程中進行成本控制,忽略了成本組成中的其他重要因素。同時,目前的成本控制僅集中于簡單的成本削減,而忽略了在預算和標準內控制生產成本的重要性。這種現象可能導致公司在成本方面出現超支或者其他方面的問題[1]。
1.2 間接費用的分配方式不具有合理性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煤炭加工行業的生產過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同時也更加自動化。然而,A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成本核算方式來計算產品成本,這種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生產的要求。事實上,隨著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間接成本占據了產品成本的80%以上,這主要包括機器折舊、電費和設備維護成本等。然而,與產品生產密切相關的管理成本中的一些費用卻沒有計入產品成本,這些費用可以資本化,從而降低間接成本對產品成本的影響。
1.3 成本控制流于形式
間接成本在企業的生產和運營過程中難以直接歸屬于特定產品或服務,如果對這些成本的計算不夠準確,將會導致大量資源的浪費,如輔助材料。這些資源浪費可能會引發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如財務管理不善、生產計劃不合理等。雖然,A企業已經認識到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但是加強管理的努力只停留于表面,企業目標配額管理僅限于單個成本,而沒有建立責任成本管理體系。這會導致信息溝通不暢,也影響了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
1.4 成本考核不具有有效性
在煤炭加工企業發展的過程中,A企業在成本評估機制方面存在不足。其只注重生產階段的績效評估,卻沒有實施有效的成本評估機制。同時,管理層也沒有參與到成本評估當中,導致責任的界定十分困難。此外,生產部門的評估標準也不盡合理,只注重產品產出而忽視了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成本的控制,缺乏激勵措施也使得員工的積極性受到了限制。由此,這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成本高、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問題,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挑戰。
2 通過作業成本法優化成本控制的方案設計
2.1 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技術密集型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的出現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煤炭加工企業也需要跟進并采用更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來應對新的挑戰。隨著自動化水平的提高,煤炭加工企業的間接成本也相應地增加了。這些成本需要更科學的分配方式,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而作業成本法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全面、準確的成本管理信息,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最大化企業價值。相對于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作業成本法可以更好地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成本分布情況。另外,煤炭加工企業生產過程清晰,每個生產環節都非常明確,這也為作業成本法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通過電子計算和信息處理技術,企業可以更方便地進行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進一步提高了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可信度。除此之外,先進的生產管理方法也可以用于劃分工作中心并減少不必要的工作,從而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效率和生產效益。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業務流程和工作流程,從而更好地實現資源優化和生產效率的提升[2]。
2.2 作業成本核算法的應用設計
在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成本核算設計中,第一,作業是核算的對象。為此,應從系統的角度出發,篩選A企業所有的涉及資源消耗的生產經營活動,依照A企業實際的生產情況與工藝技術的使用情況,將A企業的作業分為生產型作業、非生產型作業兩種,具體如表1所示。
第二,在煤炭加工生產時,各類資源會產生消耗,如用到的材料、成本等。在應用作業成本法之前,應對各項作業予以確認,之后才能夠對各類資源的消耗情況進行精確核算,并構建同屬性資源庫。依照A企業目前的生產工藝,可以將各類作業中產生的消耗劃分為各個資源庫,即材料、人力、電力、水力、燃油、設備、安全成本等[3]。
第三,將各個作業中心用到的全部費用與其成本動因數相比,得出的結果為該作業中心的成本分配率。其中,成本動因數可以通過查詢生產臺賬的方式獲得。在這之后,在各產品中分配各作業中心的總費用,該值可以通過作業中心的成分分配率乘以各產品作業動因數得出,從而得出作業中心中該產品所消耗的實際成本。最后通過計算產品在各有關作業中心的成本之和,計算出該產品的生產成本。
第四,要依照已經得到確認的作業中心,構建對應的成本庫,并對應確認成本動因。通過對作業中心相關信息進行分析輔以工作人員訪談的方式,劃分作業中心與作業成本庫。依照成本動因,將歸于資源庫的費用在每個作業成本庫中進行分配,其中,一部分具有專屬性質的費用可以直接進行溯源。為此,應同時搜集財務與非財務方面的數據,這需要多部門的分工與合作。在這之后,管理層、總工程師等將數據依照工藝應用的流程、責任中心等進行研究與判斷,整理并歸集每個作業中心的間接費用。
第五,對產品成本進行分解。依照A企業主要產品各作業庫的數據組成情況與賬款的后臺查詢情況,得出A企業主要產品的成本動因數,如表2所示。
各項成本動因分配率可以通過各個作業中心的歸集成本除以成本動因數的共計值獲得,最終得出的成本動因分配率如下:物資供應為0.02,生產為0.03,運輸為0.01,安保為0.02。按照各類產品的作業中的消耗情況,得出各成本庫費用在各產品中的分配額,即蘭炭約為15 000萬元,煤焦油約為3 200萬元,沫煤約為8 200萬元,共計26 400萬元。
3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成本控制預期影響
3.1 成本核算方面
在傳統成本法模式下,各產品的成本費用如下:蘭炭約為16 500萬元,煤焦油約為3 000萬元,沫煤約為6 600萬元。將兩種模式的結果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差異比較突出。通過分析可知,在兩種不同核算方法下,產生成本差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第一,間接費用的內容不同,作業成本法將更多可資本化的費用計入產品成本;第二,對間接成本的分配依據不同,作業成本法更為細化和廣泛。由此可見,作業成本法通過作業成本庫的劃分和成本動因的確定,豐富了間接費用分配的依據,提高了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有利于企業進行成本控制和優化,為企業決策提供更為準確的成本信息[4]。
3.2 成本控制方面
在現代商業管理中,成本控制是企業重要的經營管理方法之一。企業需要在不斷追求效益的同時,將成本控制的優化作為管理的重要任務。在這方面,采用作業成本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特別是對于A公司這樣的大型企業而言。作業成本法是一種基于活動的成本核算方法,旨在幫助企業更好地分析和管理成本,從而實現成本控制的目標。作業成本法通過對企業的各項活動進行分析,將成本分配到各項具體的業務活動上。這有助于企業更好地掌握成本的來源和分布,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成本控制工作。作業成本法能夠幫助企業確定每個環節的成本來源和杠桿,并將成本分配到負責的中心和人員。這種分配方式使得每個人員都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成本責任,并對成本的變化做出反應,從而更好地掌握成本的變化趨勢。另外,作業成本法在預算管理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建立預算管理體系,A企業能夠更好地規劃和管理成本,從而實現成本控制的目標。預算管理體系可以幫助企業明確各項活動的成本預算和實際支出,并對差異進行分析和解決。這有助于企業及時發現成本異常和問題,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和優化。在實施作業成本法時,活動管理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活動管理是指企業對各項業務活動進行精細化管理,以減少浪費和提高效率。通過活動管理,A企業能夠更好地掌握各項業務活動的成本分布情況,并對成本進行控制和優化。活動管理還能夠加強過程控制,避免成本漏洞和損失,從而實現更加精細化的成本管理。
3.3 成本考核方面
A企業可以通過采用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成本控制方法來提高其成本績效評估與考核。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檢測非增值活動,協助管理層優化生產流程和產品技術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從而間接提高運營效率。此外,作業成本法可以幫助企業建立更為有效的成本管理績效評估機制,并改善問責機制,促進可持續發展。通過實施基于活動的成本管理,A企業能夠加強運營管理,促進責任成本體系和績效評估體系的建立。作業成本法的實施可以增強內部信息交流和控制監督,促進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的建立。這將使企業更好地了解各項業務成本,從而更有效地規劃和控制業務成本,并最大限度地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另外,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成本控制方法還可以幫助企業建立更加精確的績效考核機制。該方法能夠提高公司的成本評估標準,使公司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各項業務的成本狀況。這樣公司在進行績效考核時能夠更加精準地衡量員工的工作表現,避免因成本評估不準確而導致績效評估偏差,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
3.4 經營決策方面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成本控制對A企業在經營決策方面的預期影響是非常顯著的。作業成本法可以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從而幫助企業避免定價錯誤,制定有競爭力的產品價格和投標價格。采用作業成本法可以幫助A企業更好地了解產品成本結構,進而調整生產和銷售策略,提升產品質量和產量,減少成本。通過對比不同產品成本核算結果,企業可以識別產品真實成本并降低產品價格,進而擴大產品市場和提高市場份額。通過作業成本法,A企業能夠更好地了解每個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不同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情況。這將使企業能夠更好地計算出每個產品的真實成本,并避免對某些產品進行過度定價或低估定價。此外,作業成本法還可以幫助A企業識別和優化生產過程中的瓶頸和浪費,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這將使企業能夠更好地控制成本,并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4 結語
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夠提高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也能夠促進企業價值的提升。本文對A企業展開了研究,發現其在傳統成本核算模式下存在一些問題。為此,通過對作業成本法進行分析與研究,認為其在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考核以及企業的經營決策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煤炭加工企業可以利用作業成本法對企業成本控制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安靖,徐爽曄,劉忠,等. 作業成本法在煤礦材料成本管理中的應用——以石圪臺煤礦為例[J]. 陜西煤炭,2023,42(1):213-217,228.
[2]申潞晉. 作業成本管理在煤炭企業中的運用分析[J]. 中國集體經濟,2023(2):54-57.
[3]任樹明,王元生,雷笑笑. 基于作業成本法及市場化的大型煤業集團全面預算管理實踐探索[J]. 煤炭經濟研究,2022,42(12):73-78.
[4]高璽楠. 煤炭企業作業成本法的實施步驟研究[J]. 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2,12(10):165-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