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教育不斷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構建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機制,引導學生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指導與幫助下夯實英語基礎,提高英語綜合素養。“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構建有利于推動小學英語教學往科學的方向發展,有利于整合小學英語教學資源和優化小學英語教學結構,提升教學效果。為此,通過研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構建“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策略,闡述教師該如何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發展。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機制;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胡琳(1997—),女,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匯學校。
“教—學—評”一體化機制指的是將教師教授的過程與學生學習的過程以及雙方進行評價的過程融為一體,而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這三個過程往往處于分散的狀態,這不僅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降低,還會導致教學資源分配不均衡和教學結構復雜等。“教—學—評”一體化機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推動教學革新,還能夠優化教學設計,豐富小學英語授課內容,促進教師與學生雙向成長。
一、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在構建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嚴格落實現代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還需要考慮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需求,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更多的趣味元素,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機制。首先,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趣味教學情境的方式去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1]。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 My friends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將英語教學與繪本故事相結合的方式去創設趣味化教學情境,即教師可以將英語教學主題與多樣化的繪本內容進行結合,學生則需要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去增強自身的理解能力,并給予教師相應的反饋,以便教師獲取真實的評價數據。其次,教師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過程也是一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而“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構建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還能給予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幫助學生鍛煉各項英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也對教師和教學過程進行評價。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優化教學過程,教師應賦予學生評價自身教育能力和教學過程的權利,在教學完畢后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針對學生不同的評價內容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二)優化教學設計,實施多元化教學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側重于引導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設計去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在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5 Look at me!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如實踐式教學、互動式教學、自主式教學、游戲式教學以及生活式教學等。比如,在選擇游戲式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游戲元素與“教—學—評”一體化機制進行相互滲透融合,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能夠在授課的過程中融入游戲元素,引導學生開展課堂搶答小游戲等,還可以在學生學習和評價的過程中融入游戲元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教學評價的熱情,進而實現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提升。實踐式教學可以有效檢驗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教師更加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優勢和劣勢,促使教學過程變得更有針對性,幫助學生成為全面發展型人才。教師不僅需要將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應用到授課過程中,還需要應用到評價過程之中,從而推動小學英語教學的全面深化改革和進步。
二、構建以實踐為核心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
(一)開展教學實踐,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學生各項能力提升的過程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過程,因此在構建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刻認識到教學實踐的作用,并通過多樣化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去逐步提升學生的各項英語能力。
教師可以構建以實踐為核心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并利用該機制去推動小學英語理論指導與實踐活動的結合。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8 Happy New Year!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按照授課實踐、學習實踐以及評價實踐這三個大方向去構建以實踐為核心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英語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英語閱讀任務或其他練習任務,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課堂講解去逐步完成實踐任務,并將實踐成果交由教師檢閱,由教師給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和反饋。這樣一來,教師不僅能幫助學生達到知行合一的英語學習境界,還能夠通過真實的評價數據掌握學生的英語課堂學習情況,以便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英語教學指導。
教師構建以實踐為核心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不僅有利于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還有利于鍛煉學生各項英語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二)加強現實聯系,強調實際應用
實踐的真正目的在于實際應用與認知拓展,因此在構建以實踐為核心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小學英語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并進一步強調英語在現實中的應用。
第一,在加強小學英語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將英語知識進行實際應用的方式去鍛煉他們的各項英語能力[2]。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1 In class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構建以實踐為核心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并引導學生將英語實踐活動分別應用到教授過程、學習過程與評價過程之中。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堂所學英語知識進行口語交際,并將口語交際的過程用英文記錄下來,交由教師檢閱,并給出客觀的評價。
第二,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碎片化閱讀和翻譯,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翻譯能力,讓學生學以致用。
三、構建以互動為重點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
(一)明確多維交互,整合教學資源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最大的作用在于交互,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英語交互作為教學的重點,并構建以互動為重點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
第一,在構建以互動為重點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整合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應用多維交互模式[3]。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5 How old are you?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英語互動落實到授課、學習與評價過程中。比如,教師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與學生進行口語對話或者互問互答。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英語學習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英語課后作業,這樣既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又能實現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互動應用到教學評價之中,引導學生針對教學評價的過程與結果和教師展開交流探討,以確保評價結果的公正性與透明性。
教師構建以互動為重點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不僅有利于整合教學資源,還有利于優化小學英語教學結構,推動教學進步和發展。
(二)引入提問機制,啟發英語思維
在構建以互動為重點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多維提問機制的方式去啟發學生的英語思維。
第一,多維提問機制不只是由教師單方面向學生發起提問,還包括學生向教師發起的反向提問[4]。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6 What time is it?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提問機制融入教授、學習與評價過程中。比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既需要對學生發起提問,又需要給予學生相應的提問機會;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搭建線上互動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將學習過程中的錯題、難題等收集起來,交由教師進行解惑;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評價和反饋進行二次提問,同理,學生也可以根據評價結果向教師發起提問。
第二,在構建以互動為重點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提問機制去啟發學生的英語思維,引導學生不斷進行深度思考,進而獲得更大的提升空間。
四、構建以技術為支撐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
(一)加強技術滲透,創新教學模式
當下,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去創新教學模式,并構建以技術為支撐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1 I like dogs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微課教學,并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教授、學習與評價過程中。比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微課教學,針對教學重點展開針對性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資源共享功能和學生共享教學課件,引導學生對授課內容進行深度探究;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評價數據,提高教學評價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教師構建以技術為支撐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不僅有利于推動小學英語教學與現代化教育進程接軌,還有利于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幫助學生內化英語知識,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強化個體能力,提倡自主探索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融合與滲透不僅能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還能有效拓寬學生自主學習的渠道。因此,在構建以技術為支撐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英語探索的方式去強化學生個體的英語綜合能力[5]。
第一,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教授、學習和評價這三個方面入手。比如,針對教授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搜集相關資料進行自主預習;針對學習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自主閱讀、自主寫作等;而針對評價過程,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自主查詢評價結果。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既能明確自身的定位,又能針對自身的薄弱點進行查漏補缺,獲得全面發展。
第二,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觀看英文電影或者紀錄片等視頻資料,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語
本文主要圍繞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核心、以互動為重點、以技術為支撐的“教—學—評”一體化機制,闡述教師如何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師應充分發揮“教—學—評”一體化機制的優勢,給予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自由開放的教學環境中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結合,不斷提升各方面能力。
[參考文獻]
趙霞,金萬芝.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路徑探究[J].教學與管理,2023(14):40-45.
沈麗.指向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的實踐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8(2):55-57.
王磊青.教學評一體化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構建研究[J].華夏教師,2023(8):79-81.
張倩.“教—學—評”一體化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J].遼寧教育,2023(9):5-8.
林金霞.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學—評”一致性的應用實踐研究[J].教師,2023(1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