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夏鴿?姚鑫
摘要:本文探討了職業本科教育學前教育專業中活動設計類課程的實踐教學。首先介紹了該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其教學目標和內容。其次,探討了活動設計類課程的實踐教學方法,包括實踐課程體系、課程思政示范課、實踐平臺建設等。最后,總結了一些成功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成果,并提出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的建議。
關鍵詞:職業本科教育;學前教育;活動設計;實踐教學
引言
隨著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對于培養具備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活動設計類課程在學生專業能力培養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門課程旨在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究,培養學生對于幼兒活動設計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進而提高其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討職業本科教育學前教育專業中活動設計類課程的實踐教學,通過分析教學方法、經驗和成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實踐提供新的思路和啟示。通過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夠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為培養更加優秀的學前教育人才添磚加瓦。
一、活動設計類課程的重要性
活動設計類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更是成長和職業發展中的關鍵環節。首先,這門課程致力于教授學生幼兒活動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幫助建立起扎實的理論基礎。通過系統地學習,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活動設計的原理和實踐技巧,為日后的實踐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其次,活動設計類課程強調實踐性學習,通過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在實踐中的能力和創新意識[1]。這種培養模式旨在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培養其應變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還能夠增強的競爭力,使其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加出色。
活動設計類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更是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通過系統的教學設計和實踐活動,這門課程將為學生的成長和職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持,使其成為未來學前教育領域的優秀從業者。
二、活動設計類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
活動設計類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角色不可小覷。首先,它構成了學生學習的核心內容之一,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這門課程不僅僅是傳授理論,更是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應用所學知識的平臺。其次,活動設計類課程扮演著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關鍵角色。通過課程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活動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還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2]。
在教學目標方面,活動設計類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活動設計理論和實踐技能,促進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的發展。具體而言,這門課程的目標包括但不限于學生掌握活動設計理論、熟練運用活動設計方法、提升實施技巧以及培養評估與改進能力。在教學內容方面,課程將涵蓋活動設計理論、方法、實施技巧以及評估與改進等方面的內容,為學生提供全面系統地學習和訓練。
活動設計類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的設計是有針對性的,旨在培養學生成為未來學前教育領域的優秀從業者。通過系統的教學內容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這門課程旨在為學生提供全面系統地學習,使他們能夠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勝任各種教學任務,并為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三、活動設計類課程的實踐教學方法
活動設計類課程的實踐教學方法是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提升的關鍵之一。(1)建立實踐課程體系是確保學生獲得系統實踐學習機會的重要手段。通過合理規劃和組織實踐課程,學校能夠確保學生在課程中接觸到豐富多樣的實踐內容,從而幫助他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3];(2)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有效途徑。教師們可以巧妙地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思考和反思,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3)加強實踐平臺建設是為學生提供良好實踐學習環境的關鍵舉措。學校可以通過建設現代化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資源和條件,讓他們能夠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能力。
在實踐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實施過程中,學校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發展狀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資源,創造性地設計和組織實踐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通過這些努力,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有價值的學習體驗,有效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未來職業發展。
四、教學實踐
在活動設計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嘗試和總結,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成果。深入理解課程目標和學生需求,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1)注重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和實踐。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同時,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如多媒體教學、虛擬實驗室等,提升了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2)重視課程實踐環節的設置和指導。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如課程項目設計、活動方案制定、實地考察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實踐和反思,真正掌握了活動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同時,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指導,引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3)還重視與實踐單位的合作與交流。積極與幼兒園、教育機構等實踐單位合作,組織學生參與實踐項目、實習實訓等活動,讓學生接觸真實的教育環境和工作場景,增強了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
在活動設計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以《學前教育原理》課程為例,通過課程思政示范課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經驗。(1)在課程設計中注重將思政教育融入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和思政價值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充分挖掘并整合了身邊的紅色資源,如搖籃精神、西遷精神等,與課程核心內容有機結合,實現了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有效融合。這種課程設計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更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4];(2)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更能夠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和創新意識;(3)在課程建設中注重與社會實踐的結合與應用。將課程設置與幼兒園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組織學生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和項目設計,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通過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幼兒教育的具體工作內容和要求,更能夠提前適應和融入幼兒教育工作環境,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活動設計類課程中,《幼兒社會教育》課程作為關鍵環節,不僅注重傳授理論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1)通過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幼兒社會化的特點和需求,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設計了豐富多彩的社會教育活動和課程內容。這種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學以致用,真正理解和掌握幼兒社會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方法;(2)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小組討論、課程設計和實踐活動,在團隊合作中學會傾聽、協商和共同成長。通過與同學們的互動交流,學生們不僅能夠汲取他人的經驗和智慧,還能夠發揮個人的特長和創造性思維,形成合力,共同完成社會教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3)還積極倡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校外實習,拓寬的視野和實踐經驗。通過走出校園,走進社區、幼兒園等實踐場景,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幼兒社會教育的實際工作環境和挑戰,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需求。通過課程思政示范課的探索與實踐,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教育素養和實踐能力,更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為未來職業發展和社會服務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5]。
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活動設計類課程中,《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是一門至關重要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1)通過深入研究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的理論基礎和特點,結合實際情況,設計了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語言教育活動和課程。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直接應用于實際的語言教育活動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活動設計的核心理念和方法;(2)強調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教學設計和實踐活動,在團隊合作中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與同學們的合作交流,學生們不僅可以分享彼此的經驗和智慧,還能夠發揮個人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共同設計出富有創意的語言教育活動;(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校外實習,拓寬視野和實踐經驗。通過走出校園,走進社區、幼兒園等實踐場景,學生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實際挑戰和需求,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充分準備。通過《學前兒童語言教育》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素養和實踐能力,還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和社會服務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活動設計類課程中,《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旨在培養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和教育實踐技能。(1)通過深入探討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理論和幼兒審美發展特點,結合幼兒園實際需求,設計了富有創意和啟發性的藝術教育活動和課程內容。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直接運用于實際的藝術創作和教學活動中,真正領會和掌握活動設計的核心理念和方法;(2)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藝術創作和教學實踐,通過共同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和團隊協調能力。通過與同學們的互動交流,學生們不僅可以彼此借鑒經驗和靈感,還能夠發揮個人創造性思維,共同打造具有藝術價值和教育意義的作品和課程;(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校外實習,擴展實踐經驗和視野。通過走出課堂,走進藝術館、幼兒園等實踐場景,學生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實際需求和挑戰,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充分準備。通過《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藝術創作能力和教育實踐技能,還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和社會服務做出了積極貢獻。
五、改進和完善建議
在教學實踐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面臨著一些改進和完善的問題:(1)針對教師隊伍建設,建議學校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指導,提高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通過組織教學研討會、邀請專家授課等方式,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使其更好地適應教學需要;(2)課程內容方面,需要進一步更新和完善,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通過開展調研和聽取行業意見,了解學前教育行業的最新趨勢和需求,及時調整和更新課程內容,確保教學內容與時俱進,貼近實際。同時,可以加強跨學科知識的融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跨界能力;(3)加強與企業和社會的合作,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學校可以與幼兒園、教育機構等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開展校企合作項目和實習實訓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就業渠道。同時,可以加強與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的聯系,了解行業動態和用人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指導和服務。
結語
活動設計類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實踐教學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顯然,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然而,也發現了一些改進的空間,包括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更新課程內容、加強校企合作等方面。只有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前教育人才,為學前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因此,應該持續關注活動設計類課程的實踐教學,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為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水平而努力。
本文系教育部職業院校教育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23年度重點課題《職業本科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建設路徑的探索研究》(項目編號:JYJZWJY-2023A-08)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曹新茹.基于OBE理念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設計類課程教學反思與改進[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31(06):25-29.
[2]袁晶晶,劉任豐.以賽促學視域下學前教育專業活動設計類課程改革路徑探究——以高職院校《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課程為例[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21,41(03):147-151.
[3]王麗娟,劉思妤.基于OBE理念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思路與實現路徑——以“教學活動設計類課程”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36(02):1-7.
[4]年玥.職業本科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建設路徑研究[J].科教導刊,2024,(04):9-11.
[5]蔡云,鮑亞.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創新素養:理論內涵、構成要素與培育路向[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4,39(02):17-25.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