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黨的思想引領力這一重大理論命題,并指出要“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新時代,我國正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歷史關口,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黨的思想引領力至關重要。目前,黨的思想引領力建設面臨著一系列新任務、新課題、新挑戰,因此,必須著眼于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探索一條符合新時代特征的黨的思想引領力建設路徑,使黨始終具備強大思想引領力。
關鍵詞:思想引領力;黨的創新理論;理論創新;理論傳播;理論武裝;理論實踐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4)03-0061-03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深刻闡明了思想引領力形成的理論邏輯,即“以新的思想理論成果來打破人們的舊觀念束縛、破除思想障礙,從而凝聚共識,形成發展合力,共同推進新的偉大實踐的能力”,為新時代背景下開展黨的思想引領力建設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持和現實指引。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正是確保黨始終具備強大思想引領力的關鍵所在,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
(一)重大意義
一是確保黨始終具備強大思想引領力是把黨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的重要基礎。確保黨始終具備強大思想引領力,不僅能夠有力推動黨的政治建設深入發展,還為黨的思想建設指明了方向,強大的思想引領力,能夠充分激發正確思想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引領作用,為實現新的偉大工程提供重要保證。二是確保黨始終具備強大思想引領力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保障。思想是一切行動的先導,從思想理論上建黨、強黨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黨的優勢所在,全體黨員干部只有思想理論上統一才能實現行動實踐上的統一。因此,只有全黨上下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才能確保黨中央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及時落實落靠。黨的思想引領力就是要讓我們全體黨員時刻做到心中有黨、對黨忠誠,從內心深處擁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三是確保黨始終具備強大思想引領力是應對復雜局面和風險挑戰的重要武器。從理論層面講,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十個堅持”中,其中一條就是堅持理論創新,黨的創新理論是科學,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解決當今中國時代課題的制勝法寶。從實踐層面講,黨百年奮斗歷程中,黨的創新理論無論是在黨的事業逆境或順境,還是在黨的自身建設激流勇進或遭遇挫折的情況下,都經受住了考驗。歸根結底,在于蘊含于黨的創新理論中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給了我們看家本領、強國本領、興黨本領,使我們有效應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使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二)實踐要求
一是始終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守正創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一,是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守正就是堅守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只有始終堅持遵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理論創新才能保證其科學性。同時,馬克思主義能夠保持強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內核,只有與時俱進地推進理論創新才能更好地守馬克思主義之正。二是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促進。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產生的理論結晶,是推動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科學指南,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三是始終堅持斗爭與團結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從本質上來說是革命的理論,斗爭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屬性,在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去除糟粕,培育精華,敢于亮劍,敢于對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做堅決的斗爭。同時,善于在斗爭中維護黨的思想團結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優良傳統,需要持之以恒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維護團結、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理論學習不夠扎實
理論學習是黨保持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當前,黨內的學習風氣和學習情況總體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主動學習不夠。有的沒有把理論學習當作首要政治任務來認真對待,在主觀認識上不重視;有的把理論學習當作階段性“任務”,形式化執行相關學習要求;有的習慣于被動式學習。二是系統學習不夠。有的學習不求甚解、淺嘗輒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學習過于片面,感興趣的就多學、不感興趣的就少學、不學;有的視野有局限,只學與自身業務相關的,其他方面一概“屏蔽”。三是學以致用不夠。有的思想解放不夠,缺乏主動思維;有的想得不夠透、鉆得不夠深、謀得不夠實。
(二)理論宣傳不夠深入
黨的思想引領力是一個“理論掌握群眾”的實踐過程,從當前的實際成效看,個別地方理論闡釋和傳播抵達群眾、凝聚群眾、引領群眾的效果還不理想。一是黨內宣傳不夠深入。不能全面深入地展示黨的創新理論的深刻理論邏輯,不重視聯系黨的歷史、傳統和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加強思想理論教育,不能很好地幫助黨員干部理解黨的理論的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二是群眾宣傳不接地氣。片面注重施教者向受教者的單向灌輸,語言晦澀難懂,缺少情感溫度,忽視與群眾之間的有效溝通,不能有效地為群眾答疑解難。三是有效覆蓋不夠全面。思想工作還沒有形成全覆蓋的工作格局,在一些大中小學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人才隊伍、軟硬件設施等方面的配備還存在缺口,學生難以享受到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些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的宣傳思想工作比較薄弱,沒有形成與其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的有效機制。
(三)指導實踐不夠有力
只有具備強大的思想引領力,偉大理論才能更好地引領偉大實踐。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不能真信真用。對黨的創新理論領悟得不深不透,掌握得不夠全面系統,在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差和溫差。二是存在本本主義。把理論學習與調查研究割裂開來,缺少撲下身子探實情、“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對基層的情況摸不清、對問題的癥結找不準,沒有將真理力量轉化為實踐力量。三是實踐跑偏走樣。認識問題站得不高,分析問題看得不深,處理問題把得不準。在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實踐中,視野不夠寬、思路不夠新、招法不夠多。
三、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理論創新
要在守正中把穩舵盤、保持航向,在創新中尋求突破、贏得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持續發展、更加豐富、不斷完善。一要不斷增強時代性。牢牢把握時代所需和現實所需,始終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深刻把握時代特點和實踐基礎。要堅持推動以實踐為基礎的理論創新,持續用發展的眼光,不斷深化認識、總結經驗,堅持理論指導和實踐探索的辯證統一,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二要不斷增強針對性。要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識問題,深入思考、潛心研究,找準問題發生的源頭和規律,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在解決問題中不斷拓展理論新視野、持續做出理論新概括,全面回應時代之問、世界之問、中國之問、人民之問。三要不斷增強科學性。要始終堅守原則立場,充分發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作用,堅持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從新時代發展實際出發,在持續辦好中國事情中挖掘新材料、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尤其要走好群眾路線、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把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總結出來,不斷豐富充實并發展完善到黨的創新理論體系中,使之成為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二)進一步加強理論傳播
黨的思想引領力的強弱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黨的思想傳播力,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力度越大、范圍越廣、影響越深,黨的思想引領力也就越強。一要在內容上與黨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深入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的本質規律,全面弘揚思想偉力與真理魅力,不斷增強科學理論的真理優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講好黨的故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部署要求,大力宣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充分展現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魅力,使黨的理念和思想更加生動、更加具體、更具吸引力。二要在立場上堅決抵制錯誤思潮。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發揚斗爭精神,旗幟鮮明地與詆毀馬克思主義、質疑和否定改革開放、歪曲和模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特點、歪曲和否定黨的領導地位的錯誤思想言論作斗爭,與理想信念喪失、黨性觀念淡薄的現象作斗爭,與西方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論等錯誤思潮作斗爭,理直氣壯地闡明立場、據理力爭、堅決抵制。要積極應對互聯網帶來的風險與挑戰,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網絡信息安全,堅決遏制各種錯誤思想將互聯網作為土壤和媒介炒作蔓延,確保網絡輿論環境的純潔。三要在形式上積極適應時代進步。積極適應和把握全媒體時代特征特點,充分借助和發揮新興媒體傳播優勢,積極創設線上紅色陣地,打造一批貼近百姓生活、群眾喜聞樂見,能夠有效實現黨的創新理論宣傳、各類知識獲取以及大眾文化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紅色網絡平臺。要加快主流文化傳播媒介的信息化改造,充分整合自身資源,強化對新興媒體優勢的利用,大力推進融媒體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與重大影響力,打造更具權威性與傳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三)進一步加強理論武裝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我們黨進行思想引領的過程就是進行理論武裝的過程。一要扎實推進理論學習。組織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全面深入持久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要聚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將黨的創新理論精準融入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實踐中,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更好認識、理解和把握黨的創新理論,全身心投入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實踐中。二要深入開展黨性教育。通過集中學習、黨性論壇、主題實踐、黨性分析等方式,強化黨員干部黨性修養,確保時時刻刻聽黨話,跟黨走。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經常性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嚴肅的組織生活中確立先進的價值觀,自覺接受組織的監督約束。要積極探索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訪談式、研討式等多種教學形式和方法,多途徑多點位觸動、感染和震撼黨員干部,加強黨性教育的感染力。三要堅決樹牢理想信念。要不斷增強黨員的政治定力,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終生修煉內功,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把黨性原則立起來,自覺做到對黨忠誠,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擔負“兩個維護”重大政治責任,以絕對忠誠保證緊緊跟隨。要積極發展健康的政治文化,大力倡導和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等價值觀,規范同志關系、上下級關系和政商關系,堅決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和對黨內政治生活的污染。
(四)進一步加強理論實踐
正確的思想來源于實踐,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推進實踐,并在實踐中進一步接受檢驗,才算真正完成引領的任務。一要堅持踐行宗旨凝聚民心。充分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所蘊含的群眾工作方法,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著力改善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就業、教育、醫療、托育、住房、養老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落實“四下基層”工作法,對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及時開題作答、解疑釋惑、回應訴求。要高度重視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多重需求,不斷制定實施惠及民生、保障權益、促進和諧、改善生態的政策和法規,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對提升生活品質、擴大政治參與、保持社會安定、優化生態環境等期待愿望的滿足和實現,持續夯實黨的強大思想引領力的群眾基礎。二要堅持匯聚力量推動發展。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提升本領,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和人民群眾科學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其中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引領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進取的動力源泉,轉化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思路辦法和具體成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不斷煥發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三要堅持團結奮斗樹立風尚。充分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進一步堅定黨員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增強以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的志氣、骨氣、底氣,以團結奮斗的良好社會風尚感召和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人民群眾最廣泛地團結在黨的周圍。要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黨員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堅決同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純潔性、貽誤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人和事作斗爭。四要堅持從嚴治黨夯基固本。持續壓實管黨治黨責任,督促黨員干部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把從嚴治黨貫穿到工作生活的全過程各方面。要管好“關鍵少數”,突出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和重點崗位干部的監督管理,著力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不斷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
作者簡介:甘春曉,副教授,從事黨建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