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樺
【摘 ?要】目的:通過實證分析,評估內部控制措施在提高財務報告透明度、準確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作用。方法:論文選取了2020年至2023年期間的100家企業作為樣本收集企業的財務報告和內部控制相關數據。通過回歸分析和相關性分析等統計方法,評估內部控制強度與財務報告質量之間的關系。對財務報告質量報告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合規性進行評估。結果:內部控制強度與財務報告質量呈顯著正相關。內部控制強度每提高一個標準差,財務報告質量指數提高了0.45個標準差(p< 0.01)。內部控制強度對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分別提高了0.38和0.42個標準差(p<0.05)。然而,內部控制強度與財務報告的合規性之間的關系不顯著(p>0.1)。結論:論文證實了內部控制強度對提高企業財務報告質量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內部控制強度;財務報告質量;實證分析;企業治理;財務透明度
【中圖分類號】F2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4)04-0083-03
1 引言
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實施的過程,旨在實現控制目標。它包括多個方面,如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以及內部監督等[1]。內部控制的核心目的是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近年來,內部控制成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控制不僅有助于防范和控制風險,還在提高財務報告質量、保障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2]。高質量的財務報告是投資者、監管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探討內部控制強度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已有研究表明內部控制對企業績效和風險管理具有積極作用,不同企業在內部控制實施和執行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其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也不盡相同。通過定量分析方法,系統地評估內部控制強度對企業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通過對100家企業在2020年至2023年期間的財務數據和內部控制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研究期望揭示內部控制在提升財務報告質量方面的具體作用和機制。通過這一系列分析,期望能夠豐富和擴展現有的內部控制理論,并為企業和監管機構提供實用的指導。
2 資料與方法
2.1 資料
本研究選取了2020年至2023年期間的100家企業作為研究對象。這些企業涵蓋了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等多個行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研究收集了企業的內部控制數據和財務報告數據,包括內部審計報告、治理結構評分、財務報表等。樣本企業中,50家企業被歸為觀察組,這些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具有較高的評分;另外50家企業為對照組,其內部控制評分較低。所有數據均通過企業公開的財務報告和內部審計報告獲得,并經過嚴格的核實和整理。
2.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歸分析和相關性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系統地評估內部控制強度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具體步驟如下:
①研究設計:將企業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為內部控制評分較高的企業,對照組為內部控制評分較低的企業。
②樣本選擇:根據企業內部審計報告和治理結構評分,將內部控制評分較高的企業(評分在80分以上)作為觀察組,評分較低的企業(評分在60分以下)作為對照組。
③數據收集:收集企業2020年至2023年期間的財務報告和內部控制相關數據,包括內部審計報告、治理結構評分、財務報表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合規性等。
④數據分析:使用回歸分析評估內部控制強度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具體分析步驟包括:計算內部控制強度的綜合評分,基于內部審計報告和治理結構評分。評估財務報告質量,包括報告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合規性。通過回歸分析,評估內部控制強度與財務報告質量各項指標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各項財務報告質量指標上的差異。
2.3 觀察指標
研究的主要觀察指標包括財務報告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合規性,這些指標通過定量數據進行評估。
①準確性:財務報告中所列示的財務數據的精確度,具體評估標準為報告中財務數據與實際運營數據的差異。觀察組的財務數據差異平均值為1.2%,而對照組為3.8%。
②一致性:財務報告中的信息在不同時間段的一致性。通過比較連續3年(2020-2023年)財務報告中的同類項目數據,觀察組的年度變化平均值為2.5%,而對照組為5.6%。
③合規性:財務報告的合規情況,主要評估其是否符合國家相關財務法規和會計準則。觀察組的合規性評分平均為92分(滿分100分),對照組為78分。
④內部控制強度實施前后對企業財務報告質量。
2.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首先,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樣本的基本特征;然后,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評估內部控制強度與財務報告質量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最后,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一步探討內部控制強度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具體影響。所有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顯著性水平設定為0.05。
3 實證分析結果
3.1 內部控制強度與財務報告質量的總體關系
研究結果顯示,內部控制強度與財務報告質量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具體而言,內部控制強度每提高一個標準差,財務報告質量指數提高了0.45個標準差(p<0.01)。表1展示了內部控制強度與財務報告質量各項指標的回歸分析結果。
表1 ?內部控制強度與財務報告質量回歸分析
3.2 不同組別間財務報告質量的差異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財務報告質量各項指標上表現出顯著差異。表2顯示了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財務報告準確性、一致性和合規性方面的具體數值。
表2 ?不同組別間財務報告質量的差異對比
觀察組在財務報告的準確性方面表現顯著優于對照組,報告數據的偏差較小。觀察組的財務數據差異平均值為1.20%±0.50%,而對照組為3.80%±1.00%(t=3.15,p<0.05)。觀察組在財務報告的一致性方面也顯著優于對照組。連續3年(2020-2023年)財務報告中的同類項目數據的年度變化,觀察組的變化幅度為2.50%±1.50%,而對照組為5.60%±2.00%(t=3.92,p<0.05)。在財務報告的合規性方面,觀察組的合規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合規性評分平均為92.00%±4.00分,而對照組為78.00%±10.00分(t=5.46,p<0.01)。
3.3 內部控制強度實施前后對企業財務報告質量影響對比
兩組內部控制強度實施前后對企業財務報告質量對比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內部控制強度實施前后對企業財務報告質量影響對比
表3表明,加強內部控制強度顯著提升了企業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然而對合規性的影響較弱。這是由于合規性受企業外部監管環境影響較大,不完全依賴于內部控制機制??傮w而言,內部控制強度的提升對提高財務報告的整體質量具有積極作用,這為企業在治理和管理實踐中重視內部控制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實證支持。
4 實證分析討論
本研究通過對100家企業的財務數據和內部控制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探討了內部控制強度對企業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內部控制強度與財務報告質量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尤其在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方面,內部控制強度的提升顯著提高了財務報告的質量。以下將對研究結果進行深入討論,并結合理論和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見解。
4.1 內部控制強度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內部控制強度與財務報告質量總指數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表明,企業在加強內部控制力度后,財務報告的質量顯著提高,具體體現在報告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上。觀察組的財務數據差異平均值為1.20%±0.50%,而對照組為3.80%±1.00%,這說明內部控制強度較高的企業其財務數據更加精確。同時,觀察組連續3年(2020-2023年)財務報告中的同類項目數據的年度變化幅度為2.50%±1.50%,而對照組為5.60%±2.00%,顯示出內部控制強度高的企業在財務報告信息的一致性方面表現更好。這種現象可以用代理理論來解釋。代理理論認為,管理者和股東之間存在利益沖突,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動機而損害股東利益[3]。通過強化內部控制,可以有效監督和約束管理者行為,減少管理者的機會主義行為,從而提高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一致性。這也符合信息不對稱理論,內部控制的加強能夠減少信息不對稱,使得財務報告更加透明和可信。
4.2 內部控制強度對財務報告合規性的影響
盡管內部控制強度對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有顯著提升,但對合規性的影響較弱。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合規性評分上的差異雖有統計學顯著性(t=5.46,p<0.01),但其影響程度不如準確性和一致性。這是由于合規性受企業外部監管環境影響較大,不完全依賴于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即使內部控制強度較高的企業,若外部監管不力,合規性仍受到影響。合規性還受到企業治理結構和外部環境的多重影響。盡管內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合規,但其效果受限于企業所在行業的法規要求、監管強度以及企業自身的合規文化建設。因此,提升企業財務報告合規性,仍需結合外部監管和內部控制的雙重措施。
4.3 不同財務指標的變化分析
通過對具體財務指標的分析,可以進一步理解內部控制強度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表3數據顯示,觀察組在內部控制強度實施前后的各項財務指標均有顯著改善,而對照組的變化不明顯。例如,觀察組在實施內部控制后,財務報告準確性從3.50%±0.60%降低至1.80%±0.40%,而對照組僅從3.70%±0.50%降低至3.50%±0.70%。這表明內部控制強度的提升能夠顯著減少財務報告中的錯誤和偏差。同樣,在財務報告一致性方面,觀察組的改善也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在內部控制實施后,連續3年的數據變化幅度從4.20%±0.80%降低至2.00%±0.50%,而對照組的變化幅度僅從4.00%±0.90%降低至3.80%±0.80%。這一結果進一步驗證了內部控制在保障財務報告一致性方面的有效性。
4.4 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建議
基于本研究的結果,企業應進一步重視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以提高財務報告質量。首先,企業應建立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定期進行內部控制評估和審計,確保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持續性;其次,企業應加強治理結構建設,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減少管理層的機會主義行為。此外,企業還應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的內控意識和執行能力,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實施[4]。監管機構也應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和指導,制定更加嚴格的內控評估標準和監管措施,確保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有效性和合規性。通過內外部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高企業財務報告的質量,增強市場信任和投資者信心。
4.5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來研究方向
本研究雖然揭示了內部控制強度對財務報告質量的顯著影響,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樣本僅限于中國市場,未能涵蓋其他國家和地區,研究結果的普適性有待進一步驗證;其次,研究數據主要依賴企業公開的財務報告和內部審計報告,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和數據偏差[5]。未來研究可以考慮擴大樣本范圍,涵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以驗證研究結論的普適性。可以進一步探討內部控制機制的具體實施過程和效果評估,深入分析不同內部控制措施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具體影響,為企業內控建設提供更加細致和全面的指導。
5 結論
本研究通過實證分析,證實了內部控制強度對企業財務報告質量的顯著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內部控制強度提高能夠顯著提升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盡管對合規性的影響較弱。觀察組在各項財務指標上的表現均顯著優于對照組,進一步驗證了內部控制機制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诖耍髽I應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完善內部審計制度,提升治理結構和員工內控意識,以提高財務報告質量。監管機構也應制定嚴格的內控評估標準,確保企業內控機制的有效實施和持續改進。
【參考文獻】
【1】廖金蘋.有效實施企業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J].企業觀察家,2023(06):98-100.
【2】齊朝新.企業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案例研究——以瑞幸咖啡舞弊案為例[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2(08):143-145.
【3】周偉華.內部控制審計對企業財務報告審計意見的影響[J].財會學習,2021(04):140-141.
【4】張鑫.VK物業服務企業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20.
【5】鄭燕.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目標、對策與評價報告[J].全國流通經濟,2020(0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