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宇 李婉
【摘 ?要】唐山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老牌資源型工業城市,具有獨特的發展特點與難點。在如今面臨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時,唐山在探索優化增長模式、續接經濟動能轉換的道路上又面臨了新的挑戰。唐山為適應時代與資源對城市發展提出的動能轉換需求,論文提出,要升級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就要通過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提高科技創新在城市增長中的動力作用;要加強重視區域產業創新動力的培養與吸收,主動吸納京津人才與創新力量;使用科技提升工業遺產的文旅價值;政府要做好創新生態的整體營造及保障。
【關鍵詞】動能轉換;產業轉型;資源配置;創新資源;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4)04-0149-03
1 引言
當前階段,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全國進入了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模式、更新動能來源的新發展時期。一味沉湎于舊有模式不能滿足新時期發展的新要求,更無法匹配經濟增長總體的新態勢、新格局。發展是第一要務,是城市的指向標。
唐山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老牌資源型工業城市,作為曾經的煤炭城市、鋼鐵重工城市,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優化增長模式、續接經濟動能轉換道路上不斷產生新的需求。“去產能”的提出以及京津冀協同治理,唐山為適應時代與資源對城市發展提出的動能轉換需求,就要繼續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加快打造創新引領、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通過盡力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以提高科技創新在城市增長中的動力作用,優化經濟增長結構,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多把好鋼鑄好刀。
新舊動能轉換,實質上就是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如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的占比,如何增加科技創新力量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提供的有效動力,是推動區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優化發展模式的題中之義。
2 唐山的城市發展特點
唐山經濟體量大,同時與所處的京津冀渤海三角地區其他行政區劃存在較大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差別。如果唐山的產業動能無法實現新舊交替順利轉化,無法實現發展的持續性和有效性,唐山的經濟、產業將面臨十分現實的發展瓶頸。同時,唐山市創新資源先天不足,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資源缺乏,創新型企業主體規模小,創新驅動發展源動力不足。
在2013年國務院發布的《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中,唐山位列首批確認的全國資源型城市,唐山更是曾經作為全國鋼鐵產能第一的鋼鐵大市。鋼鐵行業至今是唐山市最為重要的支柱性產業,2021年其增加值仍然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一半以上。而在2020年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鋼鐵行業必然地成為了我國制造業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減排調整的重點之后,唐山作為曾經的煤炭城市、鋼鐵城市,面臨著新的挑戰。
3 唐山城市發展為何要實現動能轉型
3.1 社會經濟發展的本質規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新舊動能轉換,實質上就是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即通過新模式代替舊模式、新業態代替舊業態、新技術代替舊技術、新材料新能源代替舊材料舊能源,等等,以實現產業升級、實現數量增長型向質量增長型、外延增長型向內涵增長型、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舊有經濟增長模式、產業結構、經濟增長的科技參與機制等轉型升級的過程;是依托特定區域的經濟發展實際,以科技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新興產業為抓手,逐漸擺脫落后產能模式、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經濟抵達和保持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故而,如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的占比,如何增加科技創新力量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提供的有效動力,是推動區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優化發展模式的要點。
3.2 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契機
黨在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020年,我國提出2030年前完成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與目標。鋼鐵行業作為我國制造業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是減排調整的重點。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面對全球、全國自然資源環境與氣候形勢為人民與發展帶來的挑戰,唐山的傳統發展模式必須面對這個亟待轉型、抓牢機遇的契機。唐山市作為一個高資源、高能源消耗的重工業城市,在新時期面臨著如何協調城市的發展,尤其是經濟與產業協調發展,持續提高城市活力,提高人民福祉的新狀況、新場面。如何開辟新領域、新賽道,調整城市發展主體的行駛模式,更好地向高向前,正是亟需探討和尋找解決方法的問題。立足新發展階段,唐山市要加快提升創新驅動能力,完成發展動力不斷更新,才能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
3.3 唐山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時至今日,鋼鐵產業仍然是唐山市核心支柱產業,唐山市的增長方式可以說是對鋼鐵產業仍然畸形倚重。2021年,全市第二產業增加值4 546.8億元,占到當年唐山總GDP的55.2%(唐山統計年鑒2022);鋼鐵產業增加值仍然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一半以上。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多種原因,鋼鐵等傳統重資源、傳統重工產業被畸重造成唐山城市經濟發展與生產資源的中心都向鋼鐵等重工行業聚集,造成對其他產業的發展以至于行業發展結構的優化產生影響。同時,唐山高度依賴資源、再生資源的增長方式,能耗非常高,也確實非常容易對生態環境不夠友好。唐山的水資源、水環境和大氣環境一樣,都曾面臨嚴峻而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生產過程中,歷史上長年的礦藏開采工作對地表植被形成損害,塌陷區生態問題不容忽視。
因此,如何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積極尋找路徑突破,改變增長方式,轉換動能結構,探索唐山在新時期高質量發展的可能,是渤海之灣這座一路走來不斷煥發新生活力的城市發展之必然要求。
4 唐山轉型面臨的問題
唐山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老牌資源型工業城市,在優化增長模式、續接經濟動能轉換道路上已經成功實現了一次轉型——擺脫了發展過程中對煤炭資源的依賴,被國家劃定為再生資源型城市。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的提出以及京津冀協同治理,唐山為適應時代與資源對城市發展提出的動能轉換需求,就要繼續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加快打造創新引領、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創新能力、專業人才以及更多的政策支持。但與此同時,唐山想要構建產業創新發展新優勢,更新優化經濟增長動能,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挑戰。
4.1 唐山市傳統工業占比較大,現代服務業發展不足
唐山市鋼鐵、建材等傳統工業占比較大,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不足,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較小,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13.8%)尚落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20.6%)。城市生產與經濟動能過度依賴傳統產業,在新興賽道上難以轉身,創新基底啟動性和后勁不足,更是無法為城市增長方式與經濟模式的轉型、提高、省級提供良性的循環。因此,傳統產業如何在智慧賽道、數字賽道爭取新的優勢、如何通過加大創新力度,優化資源分配,促進產業升級,是唐山市加快改造提升舊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面臨的重點問題。
4.2 唐山市創新驅動發展源動力尚為不足
唐山作為老牌重工城市,創新資源客觀不足,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創新硬性資源在唐山市十分缺乏。京津等地區對唐山人才形成了虹吸效應,RD投入水平(2.26%)更是在2022年尚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44%)。唐山市傳統工業企業數量龐大,但科技型企業數量偏少,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1 559家)僅是同期天津市的1/7、石家莊市的1/2。總體來說,唐山的創新能力在區域上較之京津等先進地區差距仍然較遠,于此同時,這種差距本身也進一步造成了人才等重要創新資源趨向于向其他大城市的聚集,造成了本地人才資源、創新資源更加弱勢。因此,嘗試對接京津創新源頭,探索科技創新合作在區域間的新模式,將是唐山市嘗試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創新投入,增強創新能力,優化創新生態定位、提升產業布局的重要契機。
5 唐山發展動能轉型的資源配置對策
科技資源是科技進步的基礎,是科技創新發展的支持與保障,而科技資源共享有利于科技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有利于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面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與契機,面對“雙碳”要求和新時期城市發展需要,我們要盡力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以提高科技創新在城市增長中的動力作用,優化經濟增長結構。
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實質就是對人、財、物、信息等科研資源的投入選擇與優化充足。科技創新資源在各區域、各行業間優化配置,有效推動促進生產的科研投入要素在不同地域和不同領域間自由流動,最大化地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增強產出供給,從而促進企業、區域乃至經濟效率的提升。探索更加優化的科技創新資源共享模式,推動科技資源共享,對唐山實現科技創新發展,破解動能轉化難題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5.1 推進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
作為唐山城市的基礎增長動力,鋼鐵、煤炭傳統產業仍然在很長時間內對城市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存續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其在經濟結構和城市的生態循環過程中不可否認仍然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所以,對傳統產業的揚棄,更需要思考如何達成煤炭及鋼鐵等傳統高資源需求重工產業的新興發展路徑。如何將高消耗類型的工業模式在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浪潮中,進行改造與升級,通過清潔化、高效化,通過制定合理的措施與方案完成傳統產業的提效減耗,完成低碳化的升級。從鋼鐵到精品鋼鐵、高端鋼鐵的路線,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同時也推動重點產業的產業生態整體提升:焦化、水泥等產業,完成從傳統產業到傳統產業的新興化飛躍。
5.2 重視區域產業創新動力的培養與吸收
在提升和改造傳統產業基礎上,將創新視野進一步聚焦在精品鋼鐵、綠色化工、精密制造、高端裝備等傳統產業升級路徑上,由此以唐山具有優勢的傳統產業為基礎,加大創新研發力度,則得以實現產業的附加增值與提檔升級,提供創新動力的良性循環力量,由此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占比高的產業加速發展。通過加快落實京津冀一體化的戰略結構進程,在區域發展的跳板上借好力,加強融入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積極探索由企業作為創新主導,聯動高校院所協作,推進合作共同研發新產品、新工藝,多元投資、成果共利的合作模式,來利用好區域創新資源、經濟新動力,來使唐山的城市發展注入更新的動能與活力。
5.3 吸納京津區域創新力量,注重人才培養
通過強化落實人才政策,給予創新人才、高新人才來唐投入建設提供各種便利和支持,盡可能推動京津人才赴唐、落戶唐山為城市發展提供最為根本的人才動力。通過產業創新調整、人才政策落實,推進北京天津地區等創新優勢地域的大院大所前來唐山設立分支機構、研究院、創新中心等,為唐山的創新實力提供投入與力量上更新。在城市增長機制上,通過探索和推進與京津高校合作模式,加強科研平臺建設和人才培養,積極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究院所建設,探索與京津地區高等院校聯合共建科技園區等,推動新興產業及相關先進科技成果在唐山落地轉化。強化科技研發與科技成果招商引資,不斷尋求與創新力量先進地區的研發合作、技術合作,加強科技成果的引進落地,以求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力量及創新資源,為唐山經濟、產業升級提供優化升級的研究動力。
5.4 科技提升工業遺產價值,提升生態文旅動能
唐山市擁有氣質獨特的近代工業——文化景觀。作為老牌重工城市,一路發展走來,可稱為一本生動的近現代工業城市發展史,以獨具特色的視角為人們提供了解近現代環渤海臨海-交通-埠口工業城市的文化窗口。唐山特色的重工發展史,在歷次產業轉型過程中,為城市的發展留下了輾轉的陣痛,也留下了相當的工業文化遺產及其新生。無論是在煤礦塌陷區域的旅游增值改造,還是在鋼鐵架橋、陶瓷審美、水泥廠區的文化社區賦能,都為現下的唐山文旅工作提供了新的價值。近代工業遺產通過加大生態科技投入,實現向文化產業的升級改造,能夠在雙碳背景下煥發新的光彩,為城市經濟增長與發展提供新的動能。
5.5 政府做好創新生態保障工作
政府應強化相關資金支持,優化財政資源分配,重點支持規劃產業升級、動力更新。研探唐山市作為再生資源型城市的產業轉型的針對性需求,作為傳統工業及資源城市在進行社會經濟動能轉換續接過程中,對科技資源優化配置、科技資源共享機制優化的需求,推進創新支撐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供給,引導社會資源支持創新,推進社會整體動力優化、綠色、集約、更新。
唐山這座渤海工業明珠,為適應時代與資源對城市發展面臨的新境遇、新要求,就要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打造創新引領、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無論是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新興產業的蓄力提升,還是創新先進地區的人才引進、科技創新力量培養,還是進行文旅價值挖掘,提升傳統工業文化的遺產價值改造,都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及力量為營造和維護創新生態、保障創新動能的活力與良性循環,不斷提升和更新各方面機制運轉,不斷優化創新資源配置系統,為城市發展與動能的更新提供更加富有生機的源源動力。要實現城市的可持續增長與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就要不斷在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與科技城市創新驅動力、城市社會經濟動力的內在聯系中實現新的探索。
【參考文獻】
【1】周寄中.科技資源論[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張于喆.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思考:創新資源的配置、創新模式和創新定位的選擇[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4(8):5-19.
【3】姚靖.產業結構轉型背景下我國政府職能定位分析——基于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視角[J].當代經濟,2017(26):11-13.
【4】馬宗國,范學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驅動發展評價[J].經濟體制改革,2021(02):21-27.
【5】唐山市人民政府.唐山統計年鑒-2022[EB/OL].https://www.tangshan.gov.cn/zhuzhan/tjnj/20230129/1495894.html.2023-01-29.
【6】唐山市人民政府.唐山統計年鑒-2023[EB/OL].https://www.tangshan.gov.cn/zhuzhan/tjnj/20240119/1586152.html,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