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凱琪 賈明學
中圖分類號:G807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14.000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BTY072)。
備注:已經根據修改意見進行修改,詢問是否帶基金能減免版面費
作者簡介:倪凱琪(2000—),男,碩士在讀,無職稱;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
通信作者:賈明學(1976—),男,博士研究生,正高級-教授; 研究方向為體育專業認證,tyxyjmx@wzu.edu.cn。
普通作者:null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BTY072)
作者簡介:倪凱琪(2000-),男,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通訊作者:賈明學(1976-),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專業認證.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對美國健康教育課程評價工具(HECAT)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該工具包含課程準入評價、課程設計評價、課程實施評價3個方面內容,呈現出評價內容豐富性、評價工具實用性、評價主體多元性、評價過程連貫性等特征。根據我國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施現狀,得出啟示:拓寬體育課程健康教學內容;研發健康教育模塊評價工具;構建健康教育多元評價主體;注重課程評價過程反饋循環。
關鍵詞:課程評價;評價工具;體育與健康課程;健康教育
American practice and mirror of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NI Kaiqi,JIA Mingxu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Analysis Tool (HECAT) in the United States using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tool encompasses three aspects of evaluation: curriculum access evaluation, curriculum design evaluation, an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showcasing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ichness in evaluation content, practicality of evaluation tools, diversity of evaluators, and coherence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the paper suggests the following implications: expand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ing evaluation tools for health education modules, constructing a diverse evaluation body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emphasizing the feedback loop in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process.
Keywords: Curriculum assessment; Evaluation tools; Physical and health curriculum; Health education
后疫情時代,社會公眾對于健康生活質量的關注度日益提升。其中,學校健康教育對于樹立青少年的良好健康行為、提升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2022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健康教育”作為其中的課程內容之一,對于中小學生養成健康與安全的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然而,目前我國尚缺乏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塊評價工具,導致現實中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健康教育實施效果并不理想。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開始研發健康教育課程評價工具(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Analysis Tool,HECAT),并在2021年修訂了新版HECAT。美國健康教育課程評價工具的開發與運用,有效提升了美國中小學生的健康素養,鑒于此,本文通過介紹HECAT的研發背景、評價內容、評分方式、實施步驟及特點,以期為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健康教育模塊評價工具研發提供參考,進而促進我國健康教育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1 HECAT的研發背景
二戰后美國經濟繁榮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如自動化設備減少體力勞動、轎車取代步行等,伴隨著體質和健康隱憂[1]。20世紀60年代,美國公共衛生服務組織進行了學校健康教育研究,其開發的10個概念領域在日后被稱為內容領域,并為美國健康教育課程立法奠定了基礎[2]。與此同時,美國教育界開展了一場“回歸基礎運動”,強調運用測驗和評價等方法加強課程教學管理[3],課程評價在這場課程改革中占據重要地位。1989年,美國出臺《健康公民2000》,對學校健康教育提出新要求。1995年,美國發布第一版《國家健康教育標準》(以下簡稱美國健康國標)。在新要求、新標準的推動下,學校健康教育課程的地位不斷提高,而課程評價作為健康教育課程實施的重要保障措施,引起了美國學者的關注,并促使其開始研發專門的健康教育課程評價工具。在2006年前,美國的健康教育評價工具多數未深入到具體的課程領域。例如,1991年推出的“REALM”系列和1995年的“TOFHLA”系列,其主要目標是對學生個體的健康素養進行評價[4],而2000年發布的“學校健康指數”,其評價范圍包括多個學校健康維度,但缺乏對健康教育課程的針對性評價。因此,美國政府與學者迫切尋求研發一種側重于審查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工具。
2 HECAT主要評價內容
2.1 課程準入評價
在正式開始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審查之前,HECAT提供了引導問題、評論表、評價表(見表1)等若干工具對課程進行準入評價。該評價模塊通過收集所審查健康教育課程的基礎信息,從4個方面入手,確定所審查的健康教育課程是否符合相關要求,從而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后續評價。
經分析各評價表,發現HECAT在課程準入評價上存在以下特征:第一,HECAT要求課程與目標受眾、社區規范、法律法規等相適應,體現課程的適應性要求。第二,存在課程內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以及與數據的匹配程度等評價要求,凸顯課程設置的嚴謹性。第三,由于美國是多種族國家,HECAT要求課程應充分考慮并尊重各族裔的文化背景,彰顯其文化包容性要求。第四,HECAT認為課程需實現從學校至家庭和社區的健康教育拓展,重視家庭和社區在學生健康促進中的重要作用,以顯示課程的拓展性要求。
2.2 課程設計評價
HECAT的課程設計評價聚焦于評價健康教育課程的開發過程,共包含9個基礎評價要素(見表2)。在評價橫跨多個年段及多種健康主題的“全面健康教育課程”時,“連續性與一致性”才成為必要的評價維度。
課程設計評價秉持“全面健康教育”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其一,強調有效健康教育課程指導原則,回應有效健康教育要求。HECAT中的課程設計評價條目與“專注明確的健康目標和健康行為”等14個有效健康教育課程特征相符。其二,制定縝密教學計劃,通過3個核心要素強化課程全面性:一是重視師資培訓,強調教師培訓,以確保教師在課堂上有效演示健康技能,并運用恰當的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二是注重課程連貫性,使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以學生身心共同發展為導向,呈現層疊式的學習效果。三是推崇“評價及教學”理念,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并提供學生自評機會。
2.3 課程實施評價
HECAT的課程實施評價針對健康教育課程所教學的健康知識、技能和為學生提供健康技能的實踐機會,是HECAT的核心評價內容。HECAT的健康教育課程將課程實施評價模塊分為10個內容領域(下文統稱健康主題):“酒精和其他藥物”、“食物和營養”、“心理和情感健康”、“個人衛生和健康”、“體育活動”、“安全”、“性健康”、“煙草”、“暴力預防”以及“全面健康教育”。
美國健康國標構成課程實施評價模塊的評價框架,各學段的學生學習成果評價指標(知識與技能期望)都與之相對應。在此,以“體育活動”健康主題中的標準6評價指標為例(見表3),介紹HECAT的課程實施評價模塊。例如,對于K-2年級,美國健康國標的標準6包含“確定一個短期健康目標并付諸行動”和“確定協助實現個人健康目標的協助者”兩個評價標準,這在HECAT的“體育活動”評價模塊標準6中體現為PA6.2.1、PA6.2.2和PA6.2.3三個評價指標,體現了HECAT評價指標與美國健康國標的一致性。
3 HECAT實施步驟
HECAT將美國健康教育課程評價分為3個階段(如圖1所示)。在評價準備階段,首先需要確定一名協調員,負責整合學校、社區、家庭資源,組織評審小組評價健康教育課程。其次,明確使用目的,即確定HECAT是用于制定健康教育范圍與順序、指導開發新課程,還是評價已有健康教育課程。再次,審查課程副本,并確定采用HECAT內的何種工具進行評價,同時確定各評價部分的負責人和其時間表,合理安排時間,提高評價效率和準確性。評價實施階段中應完成課程準入評價、課程設計評價、課程實施評價,并將最終的得分匯入整體匯總表以便評審小組進行審查。評價反饋階段是最后一個階段,也是評價的核心階段。評審小組通過審查整體匯總表,根據評價結果排名課程,并在公眾審查收集建議后再次排名,同時提出選擇、修訂、補充和改進課程的相關建議,由學校進行整改。
4 HECAT的特點
4.1 評價內容的豐富性
HECAT評價內容通過評價指標的深度、廣度和銜接性3個方面體現其豐富性。在此以HECAT“食物與營養”健康主題中標準1的評價指標為例進行介紹。第一,HECAT評價指標不僅包含“描述每天吃早餐的好處”這種簡單易懂的評價指標,也包含“描述保護食品免受細菌侵害的方法”這種需要一定健康知識就能理解的評價指標,還包含“總結限制攝入飽和脂肪、反式脂肪、添加糖和鈉的好處”這種需要系統學習才能理解的評價指標,其評價指標深度在此得以體現。第二,HECAT評價指標既包括了“描述饑腸轆轆的感覺”這種描述感受的評價指標,又包括了“解釋與家人和朋友一起吃飯的樂趣”這種解釋事物的評價指標,評價范圍頗為廣泛。第三,HECAT低年級的評價指標通常以“描述、確定、識別”等動詞和簡單學習結果要求構成,而高年級則以“解釋、分析、評價、總結”等動詞和有難度的學習結果要求構成,其評價指標的深度、廣度根據不同學段呈現遞進特征,凸顯其評價指標的銜接性。
4.2 評價工具的實用性
HECAT 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實際操作性、靈活性以及詳盡性3個方面。首先,HECAT 提供了配套的工具和具體的操作步驟,使得教育工作者、行政人員和課程開發者等各類使用者都能依據其工作手冊進行實踐。例如,在課程設計評價中,針對“學習目標”的評價,HECAT 提供了明確的評價標準,如“學習目標涵蓋認知、情感和技能領域”等,評價者只需根據實際情況對照每一項標準,這種實際操作性使得 HECAT 成為一個易于使用的工具。其次,HECAT 具有極高的靈活性。HECAT 提供了一系列的工作表和模板,同時其評價指標分為一般標準和自定標準兩種,以便根據不同學校或地方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套用,滿足不同環境下的需求。最后,HECAT 的詳盡性表現在其全面覆蓋了課程準入評價、課程設計評價、課程實施評價等方面,為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和改進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4.3 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廣泛且多元的主體參與,對幫助學校更好地完成評價、做出成功的規劃和改進具有重要意義[6]。HECAT明確指出評審小組的人員構成應多元化,其人員組成既可以是健康教育課程專家、健康教育教師這種專業知識豐富的精英,又可以是學校行政人員、學校董事會成員這種進行決策的行政人員,還可以是家長、社區健康保健員等間接參與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人員。同時,在確定評審人員后,對其進行合理分工以確保評價的合理性。例如,HECAT課程準入評價里的準確性評價部分存在著如“健康教育課程是否使用準確和適當的術語?”等大量含有專業色彩的評價條目,此時讓具有專業健康教育知識的專家開展評價工作顯然更能確保評價的質量。
4.4 評價過程的連貫性
“迎評促建”和“評后整改”作為評價過程的兩個重要環節推動HECAT的評改過程一體化。HECAT構建了“評價準備—評價實施—評價整改”的全過程評價。首先,在評價準備階段,評審小組通過收集相關資料對健康教育課程做出初步判斷。其次,在評價實施階段,評審小組根據所收集資料對3個主要評價部分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對健康教育課程整體進行初步評審,得出初步評價結果。隨后評審小組將初步評價結果交予公眾審查,收集公眾意見,最終得出最終評價結果。而整改既是對前期評價工作的總結,也是前期評價中未竟工作的深化改革發展[7],在最后的評價整改階段,評審小組根據最終評價結果對所評健康教育課程提出建設性意見,并按照優先級,將整改內容、整改步驟等填入健康教育改進計劃表中,方便校方進行核對和整改。
5 HECAT對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健康教育模塊評價的啟示
5.1 拓寬體育課程健康教學內容
2022年《課程標準》頒布,新課標的健康教育內容中不但包括與體育運動直接相關的健康教育內容,也包括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內容[8],我國中小學以此為指南,制定并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內容。HECAT課程實施評價主要用于審查美國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其課程實施評價中的評價指標也能夠為我國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設置提供一定的反思空間。第一,HECAT中包含了“酒精與藥物”、“暴力預防”兩個健康領域,但我國《課程標準》中尚未明確涉及“藥物”和“暴力預防”,各中小學應在制定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健康教育教學內容時,考慮納入“分辨欺凌和戲弄”、“分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等相關內容。第二,《課程標準》中的健康領域內容在各水平段存在不連貫的現象。例如“煙草”領域相關內容在水平二和水平四的學業要求中有所涉及,但在另外兩個水平的學業要求中卻沒有涉及,應提高教學內容的銜接性。
5.2 研發健康教育模塊評價工具
我國缺乏專門針對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健康教育模塊的評價工具,且具體評價標準的制定往往依賴一線體育教師的經驗與能力進行設計[9]。鑒于此,根據HECAT的內容,為我國評價工具的研發提供兩個思路:第一,在具體內容上,應確保評價工具中評價內容的全面性。一方面,需要確保評價對象完整。HECAT的評價對象包括課程目標、課程材料、課程組織、課程實施等多個方面。而我國課程評價多以教學評價為主,應在研發評價工具時增加課程準入評價和課程設計評價兩部分。另一方面,需要確保評價指標完整。我國在評價健康教育時多以體質測試中的身高、體重、肺活量等指標為主,缺少飲食習慣、健康知識習得程度等其他健康指標[10] ,需要在研發評價工具時重視質性評價指標,并與《課程標準》中水平一到水平四的“學業要求”健康指標相對應。第二,在研發過程上,可以在專家團隊帶領下,通過引進和漢化國外健康教育課程評價工具,以《課程標準》為根基,研發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評價工具。同時推出相應的線上版本,突破傳統紙質評價模式的時空限制,提高評價工具的可訪問性,朝著“時時可評價,處處能評價”的方向推進。
5.3 構建健康教育多元評價主體
我國課程評價的主體大體分為三種:第一,國家行政部門。第二,第三方督導機構。雖然第三方督導機構在名義上與政府行政部門相對獨立,但是往往依附于政府部門,體現教育行政部門的意愿,獨立性欠缺,處于附屬地位[11]。第三,學校本身。HECAT與第二種模式相似。
根據我國國情,以HECAT為參考,提出以下兩點建議:其一,在政府引導下設立相對獨立運行的第三方評價團隊,廣泛吸納校醫、教師等校內成員,并積極促進家長社區工作者等校外成員的參與,推動家、校、社三者之間的有機結合。同時定期對評價團隊人員進行考核,以確保其專業性。其二,完善學校自評模式。由于體育教師健康專業素養不足[12]、學生評價受到忽視[13]等問題的存在,導致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難以有所起色,極大降低了學校自評的質量,建議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改善:一方面,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高校可以提供健康教育方向的課程,將健康教育內容融入體育教師培養體系,培養其樹立“教學即研究”的課程意識,系統性地學習健康教育知識和評價技巧以提高其專業能力,實現針對學生個人差異與特點的個性化教學與評價。另一方面,學校應重視學生自評與同伴互評等學生評價方式,完善校內學生評價規定。
5.4 注重課程評價過程反饋循環
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其中“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強化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有效發揮引導、診斷、改進、激勵功能,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該指南的基本原則之一[8],進一步體現了國家對于教育評價、整改的期望,強調了課程評價的“評”和“改”兩大功能。HECAT及其重視評后整改的工作,評價時成立評價團隊,完成評價時成立整改團隊,并在其工作手冊中涵蓋了健康教育改進計劃模板,包含措施、步驟、時間三部分。而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評價存在“重評輕改”現象,即過度強調評價的甄別、選拔功能,而忽略改進、激勵與發展功能[14]。
鑒于此,以評價過程的角度對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評價提出3點建議:第一,明確評價目的,成立評改團隊。在完成評價后成立相關整改團隊和再評價團隊,樹立“評價即學習”思維。整改團隊應多以“局內人”為主,例如教師、課程主任等,遵循課程評價報告結果,判斷整改措施的優先級,列出具體步驟和所需時間,按照次序逐個按時完成課程整改。而再評價團隊由于負責對整改后的結果進行再評價,應以“局外人”為主,避免因與學校利益相關而影響評價的真實性,最終形成“評價-整改-再評價”的循環機制。第二,確立評價周期,形成長期評價機制。政府可以抽調各地專家,根據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情況合理規定評價周期,制定完整評價計劃。在評價周期中,除期末、年度評價等定期評價外,還應結合日常評價,實現評價工作常態化。第三,重視元評價。元評價作為評價的最后環節,能夠規范和指導評價活動,為后續評價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
6 結語
隨著健康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地位日益凸顯,課程改革步伐持續加快,采用有效的課程評價工具是提升我國課程改革效果的重要舉措。HECAT憑借其評價內容全面、評價主體多元、評價過程連貫等優勢,能夠較為客觀、準確的評價健康教育課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和借鑒HECAT的優勢,以期為我國日后開發體育與健康課程評價工具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郭海霞, 潘凌云. 美國身體活動政策:嬗變、特征及啟示——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6, 39(08): 8-13.
[2] Medicine I O. Schools and Health: Our Nation;Investment[M].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7: 512.
[3] 吳穎民. 二戰后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特點及其啟示[J]. 課程.教材.教法, 2008(08): 76-80.
[4] 劉蕤, 賀珊. 國外健康素養測評工具系統綜述[J]. 現代情報, 2020, 40(11): 154-166+177.
[5] Prevention C F D C A.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analysis tool 2021[EB/OL].(2022-7-18)[2024-3-26] https://www.cdc.gov/healthyyouth/hecat/pdf/2021/full-hecat-2021.pdf.
[6] 李忠偉, 汪如鋒, 李曉鵬. 美國學校健康指數評估工具解讀及啟示[J]. 衛生經濟研究, 2022, 39(06): 42-45+50.
[7] 馬廷奇. 評后整改:完善我國高校教學評估制度[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05): 68-71.
[8] 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的通知[EB/OL], (2021-03-04)[2024-3-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103/t20210317_520238.html.
[9] 俞福麗, 潘紹偉. 美國國家體育課程標準的嬗變及啟示[J]. 體育與科學, 2019, 40(03): 54-60.
[10] 彭國強, 舒盛芳. 美國國家健康戰略的特征及其對健康中國的啟示[J]. 體育科學, 2016, 36(09): 10-19+27.
[11] 霍軍, 陳俊. 學校體育督導評估實施范疇、困境及策略[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21, 40(01): 23-30.
[12] 張欣欣, 張凱, 范高勝. 我國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模塊實施困境與應對策略[J]. 體育文化導刊, 2022(04): 103-110.
[13] 張健. 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學評價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課程.教材.教法, 2015, 35(06): 98-102.
[14] 徐彬, 劉志軍, 肖磊. 論課程評價制度創新的阻力及其化解[J]. 課程.教材.教法, 2021, 41(01): 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