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靜靜的頓河》與《白鹿原》之死亡母題比較

2024-07-04 01:09:34李文洋
長江小說鑒賞 2024年11期
關鍵詞:比較

[摘要]死亡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母題之一。俄羅斯哥薩克民族史詩《靜靜的頓河》與《白鹿原》都對死亡母題進行了豐富的表現,死亡貫穿兩部作品的始終。本文擬通過比較兩部作品對死亡的表現,探尋不同表現方式背后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靜靜的頓河》 《白鹿原》 死亡母題 比較

[中圖分類號] I06?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11-0031-06

我們在閱讀《靜靜的頓河》與《白鹿原》這兩部偉大的作品時,能夠發現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它們都對時代進行記錄;它們都對土地有著深深的眷戀與不舍;都深刻挖掘人性的閃光點,張揚生命的活力……其中,最無法忽視的一點是死亡作為母題貫穿兩部作品的始終,《靜靜的頓河》以葛利高里的奶奶土耳其女人死于哥薩克當地人落后愚昧的偏見為開端,又以阿克西妮亞死于征糧隊的槍擊結尾;《白鹿原》則以白嘉軒六房妻子和白秉德老漢的暴亡為始,以鹿子霖精神崩潰而死為尾聲。除此之外,前者展示了十月革命以來哥薩克民族形形色色的死亡,后者描摹了近代中國關中土地上的死亡。筆者以此為切入點,對兩部作品展現死亡母題的表現方式進行比較,解讀不同文化背景下作家對同一母題的不同處理方式,發掘作品中死亡母題背后的文化內涵。

一、戰場上的亡魂

作為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白鹿原》受《靜靜的頓河》的影響顯而易見。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白鹿原》是從《靜靜的頓河》這棵大樹上搖落的一粒種子,它因緣際會,在20紀世暮色蒼茫的中國文壇上,爆燃出一片奇幻美麗的火樹銀花。陳忠實少年時期便如癡如醉地讀了《靜靜的頓河》。后來,當他寫出了《白鹿原》,在舉例說明“民族間的最廣泛也是最深刻的交流的最好手段,便是文學”的時候,所舉的例子,便是《靜靜的頓河》[1]。

兩部作品都對殘酷的戰爭加以反映。《靜靜的頓河》描繪了俄國十月革命和1918年—1921年間的紅白軍內戰,這期間死傷慘重,在表現戰爭的殘酷時,肖洛霍夫筆下的死亡不是審美化的,而是充斥著許多自然主義的細節,令人厭惡[2]。例如寫到被毒氣毒死的士兵時,場景讓人不寒而栗:“那個死后身段仍然那么漂亮的中尉,他仰面躺著,左手緊按在胸前,右臂伸到一旁去,手里緊握著手槍把。他慘黃、粗大的手腕上有很多白色的指甲印,顯然是曾經有人想把槍抽出來。但是那槍把兒似乎和手熔化在一起,掰不開了。淡黃色鬈發、歪戴著軍帽的腦袋,好像是在親吻似的臉頰緊貼在地上,發青的橙黃色嘴唇傷心地、迷惑不解地緊撇著。他右邊的一具尸體臉朝下橫在那里,后腰上的飾帶已經脫落的軍大衣像駝峰似的在脊背上鼓起來,露出兩條青筋暴起、健壯的腿,腿上穿著草綠色的褲子,腳上穿著后跟歪斜的細皮短靴子。他頭上沒有帽子,天靈蓋也沒有了,是被炮彈片齊整地削掉的;四周圍著一圈濕淋淋的發縷的空腦殼里閃耀著艷紅的雨水。”[3]一系列細節描寫,真實可怖地再現了身段漂亮的中尉死前的激烈反抗,僵硬后的尸體仍緊緊握住槍把,槍林彈雨過后的血腥畫面,均昭示著戰爭對鮮活生命的剝奪,體現了作者對戰爭的極度痛恨。

同樣,在《白鹿原》中,陳忠實也以細膩的手法描摹了1926年河南軍閥率鎮嵩軍圍困西安8個月,4萬多軍民死傷慘烈的境況,戰死病死餓死的市民和士兵不計其數,尸體運不出城門洞子,橫一排豎一排在城墻根下疊摞起來。起初用生石灰掩蓋尸首垛子,后來尸首垛子越來越多,石灰用盡就用黃土覆蓋,城市里彌漫著越來越濃的惡臭。所有公用或私有的茅廁里糞尿都滿溢出來,城郊掏糞種菜的農人進不了城,城里人掏出糞尿送不出去就堆在街巷里。從糞堆上養育起來的蛆蟲和尸首垛子爬出的蛆蟲在街巷里肆無忌憚地會師,再分成小股兒朝一切開著的門戶和窗口前進,被窩里鍋臺上桌椅上和抽屜里都有小拇指大小的蛆蟲在蠕動[4]。作者用客觀寫實的筆法直觀形象地揭開守城的慘烈一幕。

但是,在看似相同的細膩筆法下,兩部作品仍有著情感表達上的不同。例如上文中肖洛霍夫寫那身材漂亮的中尉“橙黃色嘴唇傷心地、迷惑不解地緊撇著”[3],死人怎么會有這樣的感情呢?這當然是作者出于對他的同情,將自己的主觀情感加之于他。在《靜靜的頓河》中,肖洛霍夫還經常在敘事中穿插強烈的抒情,大段的抒情獨白使作者本人的情感像春日解凍的頓河冰水奔涌而出。當哥薩克們陳尸異鄉,普羅霍爾·沙米利的遺孀眼巴巴地看著亡夫的兄弟從戰場歸來,愛撫自己的老婆,給孩子們分發禮物,作者不禁發出同情地感嘆:“親人哪!這個家里再也沒有當家人,這個妻子再也沒有丈夫,家中的孩子們再也沒有父親……”[3]將戰爭給親人帶來的苦楚具體到原本平靜的生活當中,作者有多珍惜平靜安詳的哥薩克鄉村生活,就有多么痛恨戰爭,深刻控訴了戰爭的殘酷。而《白鹿原》中,陳忠實為了不干擾故事的講述,幾乎不曾刻意流露自身情感,感情的抒發往往克制且深沉,更多的是借人物之口表現感情基調。例如書中著墨較多的黑娃,懵懂半生,終于醒悟,“學為好人”,并加入保安團,起義成功后成為副縣長,在局勢一片向好之時,受到殘酷鎮壓。作者借白嘉軒之口表達惋惜之情:“人學好了就該容得。”[4]并且白嘉軒為此悲痛過度,瞎了一只眼。作者通過一向是非分明、公道待人的族長的態度表達了自己對這場殘酷鎮壓的不滿。

二、愛情之花的凋謝

除了哀悼戰場上的亡魂,真實反映并批判戰爭的殘酷,這兩部作品還分別對紛亂局勢下的愛情展開描繪。愛是救贖,是漫漫時空中永恒的主題,有人的地方就有愛,它是民族史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灰暗歷史長河中的點點繁星,彰顯著人性的可貴。

在《靜靜的頓河》中,阿克西妮亞作為與另一女主人公娜塔莉亞截然不同的女性角色,她有著火一般狂熱的愛情,嬌艷的容貌身姿,她的一顰一笑牽動著讀者的心。阿克西妮亞擁有不幸的一生,在出嫁前一年,被父親強暴,出嫁后,丈夫司捷潘是個懶漢,她不得不操持全部家務,但從未得到丈夫的愛撫,甚至常常遭到毒打,是葛利高里公牛似的頑強熱情的追求讓她收獲了晚熟的愛情。為了追求幸福,她曾三次為愛追隨葛利高里出走,然而戰爭野蠻而無情地澆滅了她簡單的期望。被打仗折磨得身心俱疲的葛利高里從福明匪幫脫離,他回來帶著阿克西妮亞開始第三次出走,兩人逃往南方庫班地區,想要過上普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然而這一次阿克西妮亞付出了如花的生命,沒能和心愛的葛利高里好好道別,便倒在了血泊中。

肖洛霍夫沒有正面書寫阿克西妮亞的死亡,讓她在沉默中離開,而用葛利高里的行為表達了作者沉痛的心情。“葛利高里默默親吻阿克西妮亞那已經冰涼的嘴唇,輕輕地把她放在草地上,站了起來……在朝陽燦爛的光輝中,埋葬自己的阿克西妮亞。他凝視著放進墳坑里的愛人,又把她那兩只黝黑的、失去血色的胳膊十字交叉擺在胸前,用頭巾蓋住她的臉,以免土渣落進她那暗淡無光、一動不動望著天空的眼睛。他向她道了別,他堅信,他們的離別是不會很長久的……”[3]甚至天空和太陽也因她的逝世而變成黑色。阿克西妮亞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像娜塔莉亞那樣始終忠貞堅定的傳統女子,她甚至曾經在葛利高里服役期間因為空虛受到引誘,委身于小利斯特尼茨基,但是肖洛霍夫在文本中對這個角色卻不乏贊賞與肯定,這表現在對她和葛利高里的愛情的肯定,他們的愛情本不被世俗所接受,是違背道德的,但阿克西妮亞身上洋溢著人性的閃光點,她堅強勇敢、美麗性感、努力爭取個人幸福,與葛利高里實現了肉體與精神的結合,張揚著生命的旺盛活力和對人性原始欲望的追求,因此我們既同情娜塔莉亞,又為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亞的美好愛情所動容。這部作品擺脫了二元對立式的思維模式,讓文學表現出人性的豐富性與復雜性,從而使我們能對作品進行歷史性地解讀[5]。

同樣地,《白鹿原》中田小娥也是一個勇于反抗世俗、爭取愛情的女性角色,她豐滿美麗,但其一生悲苦凄涼,先是被父親許配給年過花甲的郭舉人做小妾,在沒有愛情的婚姻中消磨青春,直到她遇見黑娃,產生基于肉欲的情愛。她勇敢打破封建倫理的束縛,雖遭受唾罵但始終不悔,終于如愿以償地和黑娃回到白鹿原,然而等待她的卻是族人的不認可。于是他們搬到村外的爛窯里,但黑娃又因鬧農協在國共合作分裂之時遠走高飛,留下小娥一人在爛窯中孤苦無依,備受田福賢的欺侮報復。為救黑娃,她求助于鹿子霖,又被鹿子霖打了歪心思,接著又被鹿子霖指使引誘族長繼承人白孝文,成為男人計謀中的工具,在沒有愛情的欲望中腐蝕自身。

然而這一切都并非出于田小娥自身的意愿,在鹿子霖的誘導下,引誘白孝文成功后,良知讓她不安:“我這是真正地害了一回人!”沒有人關心作為工具的她的想法,白鹿原上的偏見與謾罵折磨了她一生。動蕩不安的局勢下,一個女人在窯院能夠活著已是不易,但是社會仍然沒有放過她,黑娃的父親長工鹿三在見到白孝文淪落到乞討的地步后,結合自己兒子黑娃的境況,認定田小娥這種女色是禍害,將她殘忍殺害。死去的小娥沒有人關心,直到窯院飄出惡臭,人們才發現她慘不忍睹的尸體。掙扎一生只為活著的小娥,臨死前用驚異的目光回頭看向鹿三,眼里流露出灼亮的光,那是對生的眷戀以及對公公殺害自己的難以置信,在人世間留下最后一聲呼喊:“啊……大呀……”[4]

學者尹小玲認為田小娥這一形象的命運是陳忠實作為男性敘事者進行塑造的結果,他不斷凸顯小娥在男性眼光中身體的誘惑力,剝離小娥的個體訴求和她所進行的抗爭,淡化男性在不道德的性關系中的責任,而將小娥的美貌、身體當作原罪,即使在與鹿子霖的關系中,也因她主動表現出來的性欲而淡化她的受害者身份[6]。對此,筆者深表認同,但當我們聯系陳忠實“置身事外”式的冷靜客觀敘事手法,不禁產生疑問:難道作者真的只是簡單塑造一個男性眼中的蕩婦形象?塑造這樣一個形象的意義何在?雖然陳忠實本人的態度相對比較隱晦,但是從讀者對于田小娥的死并不感到大快人心,以及鹿三完成他的報復壯舉后卻陷入憂郁,小娥臨死前的畫面時時審判著他的良心,他被小娥附身、并因此失掉精氣神的悲劇命運等情節可知,作為男性敘事者的作者對鹿三鏟除“紅顏禍水”的行為并不認同。讓小娥成為鬼魂來復仇,表明作者肯定田小娥作為人的價值,并對白鹿原封建落后的男權社會中男性肆意貶低失去貞潔女性的個人價值、隨意剝奪他人生存權利的行為進行批判。盡管這種批判沒有作為作者的情感態度予以明確表露,但我們從作品中書寫鹿三所受的自身良心譴責以及他最后因此而死的命運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簡單地著眼于塑造一個浪蕩女性并對其展開批判,而是立足于男女性別之上的更高層面:人的價值。

兩部作品中的愛情均以悲劇告終,都刻畫了在戰爭之下,在動蕩不安的時代中,為愛情、甚至為活著付出生命的兩位女性,她們都勇敢地追求愛情,敢于反抗世俗,張揚女性情欲,形象飽滿立體,是民族歷史畫卷中無數悲劇愛戀的縮影。但不同的文化背景導致作者對她們死亡的表現方式大有不同,《靜靜的頓河》主要以男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心情、感受來表現阿克西妮亞的死亡,讓人感動于他們之間真摯的愛情;《白鹿原》則著重刻畫田小娥死去的畫面,以鹿三的憂郁、中國傳統中鬼魂申冤的方式表現田小娥的不甘和冤屈。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兩位作者不同的用意:《靜靜的頓河》中,肖洛霍夫對阿克西妮亞的愛情以歌頌、贊美為主,肯定這種肉體與精神結合的人道主義愛情;而《白鹿原》中,陳忠實對田小娥愛情與死亡的刻畫,則以批判封建男權社會對田小娥的壓迫為主。

三、守望中死去的母親

母親是民族、家族中傳承的紐帶,更是文學作品永恒的靈感。兩部作品中都有一位勤勞能干、堅強仁慈的母親,她們同樣牽掛孩子,留戀人世,又都未能等到最牽掛的孩子歸來,帶著遺憾離去,她們的死令我們每一個人動容,只因母親是每一個孩子心靈深處的一片柔軟。

《靜靜的頓河》中,葛利高里的母親伊莉妮奇娜像當時所有的母親一樣,處于丈夫的壓制之下,甚至年輕時還時常受到丈夫毒打,但是天性堅強驕傲的她支撐了下來,生下兩個兒子彼得羅和葛利高里、女兒杜妮亞什卡。她是如此愛她的孩子,然而因為戰爭的到來,死神不斷光顧麥列霍夫家,先是大兒子彼得羅戰死沙場,老母親流干了淚水,接著爭吵了一輩子的丈夫潘苔萊應征身死他鄉,她只能堅強面對,期盼小兒子葛利高里歸來成為她活著唯一的動力。出于同樣對葛利高里的關心,她甚至和阿克西妮亞和解,讓她一遍又一遍為自己讀小兒子的信。但是戰爭無情,遲遲盼不到小兒子的歸來,年事已高的母親至死沒能見到牽掛的小兒子。

在刻畫伊莉妮奇娜生命的最后時光時,肖洛霍夫大段采用印象主義手法展現大自然與人物,畫面感極強,并反復渲染她對小兒子的思念。伊莉妮奇娜幾乎是在用剩下的生命來思念葛利高里,病重的她躺在內室看到夏季耀眼的蔚藍天空,太陽暴曬下枯萎的雜草,聽到單調重復的蟈蟈聲,自然而然地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在金黃色的麥田上給小葛利高里哺乳時的場景,同樣酷熱的天氣,同樣能聽到蟈蟈的鳴叫,只是那時年輕的她身邊有小葛利沙特卡和健壯的丈夫,如今的她孤苦無依,生命將要抵達盡頭,就像室外那枯萎的、奄奄一息的雜草。夜晚,她來到月光下的場院,草原上圓月當空,微風陣陣吹拂。伊莉妮奇娜雙手扶著籬笆站在那里,遙望遠方,遠處割草的人們燃起像星星一樣的火堆。阿克西妮亞清楚地看到藍色月光下她腫脹的臉頰和黑色頭巾下露出來的白發。伊莉妮奇娜盯著朦朧的藍色草原看了半天,然后低聲呼喚小兒子的昵稱,仿佛葛利高里就在她身邊[3]。一位老年婦女在藍色月光下眺望勞作了一輩子的草原,深情呼喚兒子的畫面躍然紙上,作者對伊莉妮奇娜彌留之際的刻畫,畫面感極強,注重展現自然環境的同時將她的外貌、動作、語言都通過阿克西妮亞的眼睛呈現,讓兩個深愛葛利高里的女人因愛和解,頌揚了母愛的偉大深沉,同時深刻批判戰爭讓原本完整的家庭四分五裂、親人永遠不得相見的殘酷。

在《白鹿原》中,同為母親的仙草在臨終時也表現出對孩子無盡的牽掛。大兒子白孝文因與田小娥偷情被丈夫趕出家門,淪落成乞丐;女兒白靈進城念書投奔共產黨卷入政治漩渦,違背父命,也被父親白嘉軒趕出家門。作為一個母親,她沒有丈夫那么高的社會地位,對兒女沒有那么高的期盼,她從來只愿孩子健康平安。然而四個孩子,兩個不知下落,她臨終前唯一的心愿就是見到這兩個孩子,看看他們如今什么樣,但也沒能實現。對仙草死亡的刻畫,以對話為主,簡潔克制,讓人感受到動蕩局勢下一位母親臨終之時對孩子與丈夫無盡的牽掛。但作者表現的重心顯然是放在了白嘉軒所承受的苦難上,而不是對仙草這一角色的刻畫上,換句話說,仙草的死也是襯托白嘉軒坎坷命運的情節之一。在作品中,我們較少看到有關仙草個人的情節,她更多的是以男主人公妻子的身份出現。仙草死后,書中的神來之筆是對白嘉軒感受的刻畫。“屋里是從未有過的寧靜,白嘉軒卻感覺不到孤寂,他耳朵里似乎還響著仙草搬動織布機的聲音;走進院子,看見織布機的經線上還夾著梭子,更覺得仙草是取緯線或是到后院茅房去了;走進里屋,纏繞線筒子的小輪車停放在地上,后門的木閂插死著。他現在才感到一種可怕的孤寂靜默,于是拄著拐杖奔進廚房,往鍋里添水,往灶下塞柴,今后想喝茶得自己動手拉風箱了……”[4]作者生動地營造出一種物是人非之感,沒有刻意強調白嘉軒的悲痛,但字字都透著妻子逝去的悲涼。

因此,雖然同樣是母親,同樣在臨終時表現出對孩子的仁慈牽掛,但是兩位作者的處理明顯不同。對伊莉妮奇娜臨終場景的描繪,富有畫面感,書寫自然環境,并且肖洛霍夫是將伊莉尼奇娜作為一個獨立的女性角色進行書寫的,是主角之一,她與潘苔萊共同作為給予葛利高里生命的人存在。而《白鹿原》中對仙草死亡的呈現則多利用簡潔樸實的對話,并將仙草的死亡作為主角白嘉軒生命中的一個節點,用以襯托白嘉軒苦難的一生,凸顯他始終挺直腰桿與命運抗爭的人格魅力。

四、死亡母題的文化內涵

千百年來,由于人們生活經驗的相似,文學文本也不斷重復著生命、死亡、道德、愛等相似的母題,但是文化的多樣性又使它們以不同的形態展現。《靜靜的頓河》與《白鹿原》死亡母題的不同表現背后,體現出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

首先,受思維方式的影響,作為歐洲詩學體系代表的俄羅斯文學明顯偏向注重情感表達、直抒胸臆式的審美體驗。而中國作為東方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受傳統儒家中庸之道的影響,更講求“發乎情,止乎禮”,以有所克制的感情為上,表現在文學中則更追求含蓄委婉,以動作、語言間接傳達情感的審美體驗,不直接言情,卻句句含情。所以《白鹿原》描寫戰場上將士們的死亡時,很少看到陳忠實的情感直接表露,當然這也與他吸納了《靜靜的頓河》中站在“中間立場”的敘事經驗不無關系[7]。

其次,兩位作者在刻畫同樣為愛私奔的女性角色的死亡時表現出的不同態度主要取決于作品的主旨思想。《靜靜的頓河》是一部以人道主義為思想內核的偉大作品,它書寫底層人物,關注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格和價值,充滿對人的理解和包容,反對一切針對人的歧視和傷害[7]。所以即使阿克西妮亞與葛利高里的愛情是不符合道德規范的,但她仍作為深愛葛利高里的主要女性角色最先出場,最后退場。她和葛利高里一樣,是作者人道主義思想的實踐,肖洛霍夫并非意在用道德審判她的愛情,而是尊重并肯定阿克西妮亞作為個體自由爭取幸福。這種人道主義既有他對俄羅斯文學傳統的繼承,也受到俄羅斯東正教信仰的影響。在東正教的觀念中,上帝在每個人的內心,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俄羅斯的東正教更多地強調神人二性中的人性。肖洛霍夫或許并未有意關注自己的宗教意識,也未曾想在小說中體現它,但是俄羅斯民族的精神內核必然對作家的創作思維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8]。

作為鄉土作家,陳忠實思考中國農村傳統文明的出路,他極力渲染傳統文化中和諧的、理應傳承下來的一面,例如傳奇一般的人物朱先生死后也化為白鹿,為白鹿原帶來和平與安詳。作者對于農村封建落后思想對婦女的迫害,真實反映并加以抨擊。所以在《白鹿原》中,我們看到的是理智的反思與探索,而《靜靜的頓河》則更多表現了俄羅斯民族對人道主義的追求。

最后,肖洛霍夫繼承了通過細致觀察和敏銳感受表達對大自然的贊美和熱愛之情的俄羅斯文學傳統,且大自然在《靜靜的頓河》中有著特殊的功能,景物描寫時而為情節做鋪墊,時而預示著人物的命運,時而與主人公的心情相融合,也即《靜靜的頓河》的創新之處——將風景作為特殊的象征性的生活情節[1],這也是作品具有寫實的畫面感,宛如一幅幅躍然紙上的俄羅斯鄉村風景油畫的原因。同時,肖洛霍夫筆下的伊莉妮奇娜鮮活豐滿,擁有豐富的個人思想,形象立體,不依附于男性角色,不是男性角色的陪襯,而是個性鮮明、實現作品豐富性的重要角色。

而陳忠實作為關中鄉土作家,《白鹿原》所呈現的中國鄉土文學與俄羅斯民族文學截然不同。簡潔樸實的文風、口語化的傾向使《白鹿原》對自然環境的描寫更為簡練,口吻客觀且中性,為了實現情節的流暢,作者沒有過多情感的外露,更符合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至于《白鹿原》對除了白靈和田小娥這樣勇于反抗封建道德秩序的女性以外的大部分女性角色采取的“壓縮化表現”,筆者更傾向于認為這是陳忠實作為男性敘事者為了突出男性主角而做出取舍,不得不采取的寫作策略。畢竟陳忠實曾立意要將《白鹿原》寫得簡潔一些,與《靜靜的頓河》的鴻篇巨制相比,《白鹿原》僅50余萬字[1],確實稱得上“簡潔”了。

參考文獻

[1] 李建軍.景物描寫:《白鹿原》與《靜靜的頓河》之比較[J].小說評論,1996(4).

[2] 阿格諾索夫.20世紀俄羅斯文學[M].凌建侯,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3] 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M].金人,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

[4] 陳忠實.白鹿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

[5] 謝昉.良心就是上帝——剖析《靜靜的頓河》中的人道主義精神[J].俄羅斯文藝,2003(6).

[6] 尹小玲.《白鹿原》女性形象塑造中的男性敘事謀略[J].小說評論,2011,(2).

[7] 李建軍.任何人都會在它的翅膀下感到溫暖——論肖洛霍夫與《靜靜的頓河》[J].當代文壇,2018,(4).

[8] 劉錕.《靜靜的頓河》中的宗教文化因素解讀——兼論俄羅斯文學中的宗教文化傳統[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6).

(特約編輯? 張? ? 帆)

作者簡介:李文洋,天津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猜你喜歡
比較
從小說到電影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3:32:19
吳昌碩和黃牧甫篆刻藝術比較
村上春樹《1Q84》與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比較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6:57:19
孔子與荀子文質觀比較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6:47:37
我國會計制度與國際會計制度比較研究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與中國宋元時期繪畫題材的思維方式比較
電影《千年之戀·源氏物語》與《源氏物語千年之謎》的比較
宋代尚意與晚明尚奇書學思想的探析與比較
同曲異調共流芳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47:14
中日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比較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4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久久精品视频一|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亚洲一区黄色|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天堂成人av|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免费毛片视频| 99视频在线看|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亚洲不卡影院| 亚洲性影院|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啪|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国产一二视频|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AV网站中文|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专区|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色综合中文|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黄色片中文字幕|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男人的天堂|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农村1级毛片|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天堂| 欧美精品二区| 嫩草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91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男同| 一个色综合久久|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成人午夜久久|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h网站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