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啟滿
【摘要】閱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獲取新知識、認識世界的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提升,不僅能加強學生對數學規律的理解與掌握,更是能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但由于當前學生缺乏數學閱讀良好氛圍、信心及興趣,教師對教材數字閱讀內容挖掘較淺以及學生缺乏針對性的閱讀指導等因素,使得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具體探討高中生數學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數學閱讀? 現狀成因?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6-0013-03
一、數學閱讀的內涵
數學閱讀指學生個體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閱讀數學材料,構建數學意義和方法的學習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主動獲取信息,汲取知識,發展數學思維,學習數學語言。如,數學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去尋找、提取關鍵信息,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敏感性和篩選能力。通過主動獲取信息,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定理和公式,為后續的學習和應用打下基礎。數學閱讀不僅僅是理解數學文字和符號,更重要的是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學生在數學閱讀過程中,需要將新學習的知識與已有知識體系相結合,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有力支持。
二、數學閱讀的價值
數學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在閱讀數學材料時,學生需要理解并分析其中的邏輯關系,這有助于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數學閱讀中的符號、圖表等表達方式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抽象思維的魅力,提高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數學閱讀有助于鞏固和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通過閱讀數學材料,學生可以鞏固已學知識,同時了解更多新的數學概念、方法和技巧。這有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有力支持。在數學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理解數學知識,還要學會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使他們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此外,數學閱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數學閱讀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數學知識,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些素養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高中生數學閱讀的現狀與成因
(一)缺乏數學閱讀良好氛圍、信心及興趣
高中階段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然而,許多高中生在數學閱讀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這表現為他們在閱讀數學題目、解析數學概念和解決問題時,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不足。此外,高中生在數學閱讀中缺乏良好的氛圍、信心和興趣,這進一步影響了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這是由于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過于強調公式和定理的傳授,而忽視了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缺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高中生對數學缺乏信心,認為自己在數學方面沒有天賦,消極的心態導致他們在數學閱讀時缺乏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影響了數學閱讀能力的發展。不僅如此,家庭和社會對數學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高中生在數學閱讀方面缺乏良好的氛圍。此外,社會對數學應用能力的認識不足,使得高中生在數學閱讀方面的需求和動力減弱。
(二)教師對教材數字閱讀內容挖掘較淺
由于高中數學強調計算和解題能力的培養,教師普遍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基礎知識和題目的講解上,而忽視了對教材中的數字閱讀內容的深入挖掘。他們可能認為這些內容相對次要,或者沒有意識到數字閱讀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性。教師自身對數字閱讀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有限,數字閱讀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數學知識和廣泛的數學背景,能夠理解和解讀教材中的圖表、數據和推理過程。然而,一些教師在這方面的專業素養和能力相對欠缺,導致他們難以準確理解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數字信息。此外,教材編寫和教學大綱的限制也對教師的數字閱讀教學產生了一定影響。教材中的數字閱讀內容可能過于簡單或缺乏挑戰性,教學大綱對數字閱讀的要求和指導也較為模糊。這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明確的目標和方法,難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數學閱讀。
(三)缺乏針對性數學閱讀指導訓練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忽視對數學文本的深入理解,導致學生只關注題目中的具體計算步驟,而缺乏對問題背后的數學概念和思想的理解。數學閱讀需要一定的專門技巧和策略。例如,學生需要學會分析數學符號和術語的含義,辨別數學表達式中的結構和模式,理解數學定義和定理等。然而,在課堂上往往沒有明確的指導和訓練,學生缺乏相應的技巧和策略,導致他們在面對復雜的數學文本時感到困惑和無所適從。
四、高中生數學閱讀的教學策略研究
(一)營造閱讀氛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尚不完全,當學生參加了有趣的活動,被老師表揚后,其他學生會爭先效仿,參加的積極性會顯著地得到提升。所以,在數學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抓住學生這個心理,來營造班級良好閱讀氛圍,激發學生數學閱讀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主動參與數學閱讀,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例如,在開展“平面向量的概念”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數學閱讀沙龍”活動,鼓勵學生定期分享他們在數學閱讀中的心得體會。這個活動可以以小組或班級形式進行,每次讓一位學生擔任主持人,分享自己選擇的數學閱讀內容。在分享過程中,學生可以介紹一道新穎的習題,讓其他同學思考和解答。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從他人的思路中獲得新的啟發,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此外,學生還可以分享一種新的解題方法,這有助于拓寬其他同學的解題思路,并且讓他們意識到在數學中存在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生還可以講述一個有趣的數學小故事,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生活聯系起來,增加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例如,講解平面向量時可以引用飛行導航系統中的向量概念,通過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數學閱讀中。此外,教師也能組織一個有趣的數學趣味小游戲也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方式。例如,可以設計一個以平面向量為主題的迷宮游戲,學生需要根據給定的向量指引,找到正確的路徑。這樣的活動既能鞏固學生對平面向量知識的理解,又能增加他們的興趣和互動性。這樣,學生就能夠被引入到有趣的數學世界中,激發他們對數學閱讀的興趣。同時,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也促進了彼此之間的學習和成長,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
(二)深挖教材內涵,提升數學閱讀價值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數學知識、方法和思想,深入挖掘教材,學生可以全面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進而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數學閱讀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教材的深入閱讀和理解,學生可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不僅如此,教材中往往包含了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和故事,深入挖掘這些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更加投入到數學學習中。當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時,他們會更加愿意投入到數學閱讀中,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以高中數學中的“導數”教學為例,在教學過程中,課本上對于“牛頓法”的內容可能相對較少。為了提升學生對“牛頓法”的數學閱讀能力,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材料編寫一份比較詳細的“牛頓法”閱讀材料,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和理解。教師可以從歷史背景入手,引導學生了解“牛頓法”的發展背景以及它在數學和科學領域的重要性。這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并為他們建立起更深入的認識和聯系。其次,教師可以提供關于“牛頓法”的詳細定義、原理和相關定理的閱讀材料。通過精心編寫的材料,學生可以深入了解導數與函數的關系,以及“牛頓法”如何利用導數來近似求解方程等問題。盡可能使用簡潔明了的語言,結合具體例子和圖表,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概念和應用。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實際問題的閱讀材料,展示“牛頓法”在求解實際問題中的應用。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增強他們對數學閱讀的興趣和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討論、提問和小組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入閱讀、理解和分析這份編寫的“牛頓法”閱讀材料。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個人或小組的研究項目,進一步探索與“牛頓法”相關的數學領域,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強化閱讀訓練指導,提升閱讀成效
在數學學習中,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有針對性的閱讀訓練,學生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提高對數學概念、定理和公式等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在閱讀訓練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分析問題的本質和解決思路,這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他們在解決問題時的邏輯性和創新性。以“集合間的基本關系”知識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引入與集合概念相關的實際問題或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通過課堂討論和互動,引導學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問題。例如,可以給學生展示一個由不同顏色的球組成的集合,然后讓他們思考球的顏色之間的基本關系,并嘗試用數學符號表示。接下來,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集合的基本運算,如并集、交集和補集,并通過示例演示這些運算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查找數學參考書籍、學術資料或在線資源,進行相關閱讀并分享自己的發現。這樣的活動將幫助學生加深對集合運算的理解,并將數學閱讀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四)重視語言教學,掃清學生閱讀障礙
語言是數學學習的基礎,良好的語言素養對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定理和公式等知識具有重要意義,加強語言教學,學生可以更加準確地理解數學知識,降低閱讀障礙,從而提高數學閱讀能力。數學語言具有嚴謹、簡潔的特點,通過學習數學語言,學生可以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這對于他們在數學學習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許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閱讀恐懼,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數學語言的理解不夠深入,通過加強語言教學,學生可以逐漸克服閱讀恐懼,更加自信地面對數學閱讀任務。以高中數學“集合”知識的教學為例,在講解數學概念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文字描述轉化為數學符號表示,如在講解集合間的基本關系時,學生能將文字描述的集合運算轉化為符號表示,如并集(∪)、交集(∩)和補集(■)等。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數學符號表示轉化為圖像表示,如在講解集合間的基本關系時,讓學生將一些比較難懂的符號表示的集合運算轉化為圖像表示,以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利用幾何圖示、韋恩圖等工具,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集合間的基本關系。不僅如此,還能讓學生將圖像表示轉化為文字描述,如在講解幾何圖形的性質時,教師能指導學生將圖像中的特征轉化為文字描述,以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并為學生示范將數學符號表示轉化為實際問題,如針對集合間的基本關系的教學中,學生將符號表示的集合運算轉化為實際問題,如求解兩個集合的交集等。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深入了解高中生數學閱讀的現狀、分析成因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數學閱讀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傊咧猩鷶祵W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我們相信,在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高中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一定會得到更大的提升,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莊素端.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案例分析[J].中學數學,2023(17):37-38.
[2]莊素端.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天津教育,2023(22):150-152.
[3]張亮亮.基于新高考背景高中生數學深度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