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中職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中職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要培養學生的職場語言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自主學習等方面的核心素養,教師需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開展活動導向教學,重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實踐應用,發揮英語課程的育人功能。項目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以解決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為驅動,要求學生通過團隊合作、自主探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本文以《最美逆行者》英語戲劇創演為例,闡述項目式學習的意義,探索項目式學習在英語戲劇創演中的運用。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英語戲劇;自主學習
作者簡介:張路霞,杭州市臨平職業高級中學。
一、引言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年版)》提出,中職學校英語課程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因此,中職英語教師應注重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助力學生未來職業發展。
具有情景化敘事特點的英語戲劇表演,符合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一種綜合性的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學生在從寫劇本到上臺表演的過程中,不僅需調動已有的英語知識儲備,還能鍛煉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排演英語戲劇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但是面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學生雖有英語戲劇表演的興趣,但缺乏舞臺表演的經驗容易怯場。其次,學校主要圍繞英語教材安 排教學課時,現有課時量不足以開展英語戲劇教學。同時,英語教師缺乏戲劇表演知識,無法全面地指導學生進行英語戲劇創演。在此背景下,開展項目式學習是進行英語戲劇創演的最佳方式。
二、項目式學習的概述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教師精心設計、規劃、實施項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探究復雜、真實的問題,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項目式學習的黃金準則為重點知識的學習和成功素養的培養、解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持續性的探究、項目具有真實性、學生要對項目有發言權和選擇權、對項目的反思、評價與修正、項目式學習成果公開展示。項目式學習不同于傳統的學習,目的不在于強化記憶,而是強調深入學習,在項目實施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培養學生將來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大多數成年人生活在一個充滿“項目”的世界中,需要運用批判性思維,通過合作、交流積極地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高效的工作者需具備資源管理、人際交往、信息管理、系統概念和技術能力五種工作技能。 項目式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即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行動能力、創造力、 團隊協作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溝通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以及自主規劃職業和自主學習能力。由此可見,項目式學習除了達成常規教學目標外,還可以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項目式學習在英語戲劇創演中運用,可分為三個階段:起始與計劃階段、執行階段和結束階段。項目式學習的步驟為確定項目主題、制訂項目計劃、組織學生團隊、實施項目學習、評價項目成果、總結項目經驗。戲劇教師、導演 Johnson提供了一整套組織戲劇演出的方法:預算、劇本、排練、技術準備、演出。本文基于項目式學習理論,構建指向英語戲劇創演的項目式學習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創演英語戲劇。
三、英語戲劇創演項目式學習 的設計與實施
教師設定項目主題:創演一部醫護抗疫主題的英語戲劇。項目目標為: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職場語言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等方面的核心素養,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和運用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溝通、信息技術應用、團隊合作、設計、思維和自主管理能力。
(一)項目的設計
(二)項目式學習的實施
1.項目計劃階段,驅動性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本項目式學習周期長達兩個月,學生容易在自主探究過程中迷失方向。項目計劃階段,教師介紹項目,學生分組合作進行信息收集。驅動性問題和驅動性問題引發的特殊問題不僅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而且還能確保學生的探究方向沒有偏差,指引學生運用逆向思維,從構思最終成果開始進行自主探究。本項目的驅動性問題為“如何創演醫護抗疫主題英語戲劇”最終成果為醫護抗疫主題英語戲劇。在項目初始計劃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通過團隊合作進行頭腦風暴,探索驅動性問題的解決方式。創演醫護主題英語戲劇所需條件是劇本、英語語言能力、表演能力、舞臺服裝道具等。驅動性問題引發的特殊問題“如何寫劇本”“如何安排排練進度”“創演戲劇需多少花費”是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要解決的問題。
驅動性問題引領學生開展團隊合作、自主探究。圍繞以上關于劇本、排練進度、預算的問題,學生分為策劃組、表演組、技術組,通過小組分工合作進行信息收集與加工。策劃組搜索與抗疫相關的影視作品,表演組制訂排練進度,技術組制訂戲劇表演的預算,教師在旁協助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策劃組根據感人程度、情節連貫度、表演可操作性對比評估兩部熱門抗疫劇《最美逆行者》《在一起》,確定《最美逆行者》第一集、第二集作為劇本創編的參考。教師要求學生課后觀看《最美逆行者》第一集、第二集,完成Think-Pair-Share中的Think部分,課堂中一起完成Pair和Share的部分,設計《最美逆行者》劇情綱要。通過小組討論確定劇情綱要為:旁白—請戰—離別—搶救—旁白。驅動性問題引導下的自主探究,從最終成果開始探索解決方法,自主探究方向更加準確,團隊合作則更加高效地推動項目實施。
2.項目執行階段:教師指導學生實施項目。
不同于問題式學習中學生提出問題及確定行動步驟,項目式學習由教師提出問題、確定學生行動步驟。教師是項目的管理者,需在學生碰到困難時提供支持和指導。在項目式學習推進過程中,特別是在項目執行階段,教師需要根據項目進度適時進行教學指導,以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很多教學指導活動通常情況下是隨著項目推進自然而然進行的。本項目中的教師指導活動主要側重于劇本創寫、英語語言能力(語音語調)、表演三方面。有關劇本創寫的教師指導活動主要包括劇本體裁研讀和漢譯英糾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美劇Friends片段的劇本,了解劇本的四大要素為character(角色)、scene(場景)、dialogue(對話)、stage direction(舞臺說明),為學生根據電視劇《最美逆行者》合作創作英語戲劇《最美逆行者》的劇本做好知識的鋪墊。學生合作完成中文劇本后,教師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現有的英語知識儲備,借助翻譯軟件,分工合作完成劇本的漢譯英。鑒于學生現有的英語水平和翻譯軟件翻譯的不準確性,在學生初步完成漢譯英后,教師需和學生一起對初稿進行糾錯。
3.項目式學習過程中,教師全程評價學生學習狀態。
在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反饋和評價。評價可分為項目進行過程中的持續性評價和項目結束時的總結性評價。針對知識技能、思維品質、探究方法、團隊合作等方面的持續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貫穿于整個項目式學習過程中,使教師能夠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更好地推進項目的實施。
本項目的評價方式主要有持續性評價(項目過程文件、排練評價表、最初作品展示)和總結性評價(自評—互評表、最終作品展示、參演感想)。項目過程文件主要包Think-Pair-Share表、劇情綱要、筆記、翻譯作品,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需以作業形式上交,教師對上交的作業進行跟蹤反饋。為了提高戲劇排練的效率,小組成員和教師在觀摩排練后,需結合排練評價表對學生的表演打分并給出建設性意見,供參演學生參考,提升其表演水平。不斷排練形成最初作品后,教師為學生提供展示排演成果的機會,聽取其他同學、教師、專家意見后完善情節和表演細節,提升戲劇作品質量。
四、結語
以《最美逆行者》英語戲劇創演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的設計和實施,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掌握英語、醫學、戲劇、表演方面的知識技能,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為利用項目化學習進行英語戲劇創演指明了方向。
在后續的研究中,需進一步優化項目式學習在英語戲劇創演中的實施路徑,使其更適用于在英語課堂、英語選修課、英語戲劇社團創演英語戲劇。另外,本項目參與的學生有限,在后續的項目式學習探索實踐中,應鼓勵更多學生參與,讓學生自己選擇項目主題、設定學習目標,把英語戲劇創演主題的項目式學習實施路徑遷移應用到其他主題、其他學科的項目式學習中。
參考文獻:
[1]Bender W.Projected-Based" learning"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M].California: Corwin, 2012.
[2]巴克教育研究所.項目學習教師指南:21 世紀的中學教學法(第 2 版)[M].任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Johnson MThe" Drama Teacher Survival Guide:" A" Complete" Handbook for" Play production[M]. Colorado: Meriwether Publishing, 2007.
[4]Larmer J Mergendoller J, Boss S.Setting the Standard for Projected Based Learning A proven approach to rigorous classroom instruction[M]. Alexandria:ASCD, 2015.
[5]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 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