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學校的培養學生方式需要多樣化,不僅要采用傳統的教育方式,還需要有大量社團的成立,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人才。在此背景下,本文重點闡述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的初中物理綜合實踐社團的建設管理,從社團的成立、培養目標、活動內容的選擇、社團活動的開展、成果的展示等方面,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研討、綜合實踐、激勵
目前我們社會處于高速發展,人工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培養動手能力強、具有實踐精神的學生很有必要。在此背景下,智能通訊社順利成立。社團能夠成立,并且發展,離不開校領導的重視和大力支持,需要社團老師精心準備和大力宣傳,還需要有眼光的家長的支持,和同學們的踴躍報名。下面從幾個方面闡述物理綜合實踐社團建設管理方案。
一、社團的成立。通過通過網上調查了解目前社會動態、經濟社會科技發展,聯系相關科技類企業了解科技前沿和產學研情況。調查了解學生參與社團的意愿,綜合各方面因素,確定成立社團,社團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指導老師、社團成員等。
二、確定指導老師。通過調查問卷、談話聊天了解各位老師擅長和興趣愛好。請有相關專業特長的老師擔任社團的指導老師。當然,在此過程中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相當重要,只有校領導高度重視,指導老師才能保證有精力和時間參與到社團活動中,才能是的社團的活動高質量的進行。確定指導老師以后還要集體教研活動,在一起多討論、多交流。保證每一次社團活動都有充分的準備而高質量的進行。
三、社團的宣傳。社團成立以后,需要大力宣傳。鼓勵有興趣的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可以利用國旗下講話向全校同學們宣傳;可以利用班主任會議,請班主任在班會課時候向學生們宣傳;可以錄制視頻,還可以發宣傳冊,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團。宣傳冊可以帶回家,家長也可以了解社團,贏得家長們的支持。
四、社團成員招收。通過前期的大量宣傳,學生們對社團有一定的了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報名參加。一期的成員大約四十人左右。考慮初三學生要準備中考,招收學員以初一、初二為主。招收過程,學生主動申請,填寫申請表,其中包括個人信息、興趣愛好、應該特點、未來目標。
五、社團建設。確定社團成員以后,選舉一位綜合管理能力強的社團成員擔任社長負責人,協助指導老師管理權利社團成員。成立五個小組,并根據小組成員主動申請,自由競選,每組選出一位組長,為后續社團活動開展做好準備。
六、活動準備。確定一學期或者一學年的社團活動,根據活動主題購買相關器材。例如:安裝遙控飛機,并以小組為單位比賽,選出優秀小組,并給予獎勵。
七、社團活動開展。
第一步,指導老師集體教研活動討論確定社團活動方案,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和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已經具備的技能特點。確定社團活動主題和方案。
第二,根據社團方案主題,開展社團活動。在學生動手之前,需要一兩節課輔導社團成員開展社團活動背景和相關理論知識,確保后續活動開展的順利。將產品發給每一小組,小組成員就眼前的一套半成品,討論設計方案,小組再派一位代表介紹設計方案。每組都要給出設計方案,并且確定在方案設施過程中每一位小組成員需要完成的任務,以及承擔掌應的絕色。在此過程中,指導老師給出建議和相應的評價,使得各小組方案經量優化。下一步,每小組根據自己的方案,動手設計產品,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小組成員需要發揮集體智慧、團隊合作精神客服困難,優化產品,完成產品的設計。此過程大約需要兩三節課時間。
下一步,社團成員可以按照小組分別攜帶產品到操場等空曠的場地試驗一下,檢驗一下自己的產品性能如何,在此過程中可能還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這些都是需要各小組解決的問題。通過反復的設計、組裝、試驗、優化,最終產品設計出來。
第三步,開展產品比賽。例如:智能遙控飛機,可以比賽哪組飛機飛得高,在空中飛行動作多。比賽前也需要大力宣傳,不僅僅需要社團成員加入,還可以鼓勵其他學生觀摩比賽,興趣多數學生的興趣,為后續的招收人員做好準備。比賽過程中要有儀式感、要隆重,并且要設置獎項,頒發獎品,激勵學生的積極性。
八、社團建設管理補充意見。
1.平時開展社團活動過程中,除了學校要完成的任務,還需要適當的布置回家作業任務,并且盡可能的要家長參與到過程中來,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增加親子關系,有利于親子溝通交流。初中的學生處于叛逆期,做事等容易沖動,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越來越少,利用這樣的親子活動,不僅可以解決問題,更有利于親子溝通,有利于社團成員身心健康發展,有利于培養健康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2.社團活動過程中小組建設。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是有限的。團隊團結合作整體能力強才是最重要的,并且這樣的能力可以擴大,因為團隊可以招收新成員,培養新成員,也就是說能力是可以無限復制的。因此,社團培養的社團成員需要有團隊合作精神和團隊榮譽感。給每個小組起名,此過程小組成員自己討論命名。平時活動過程中,對每一小組進行打分,實行加分制,增加對各小組的激勵作用。一兩個月小組之間進行評比,對優秀的小組需要獎勵,激勵各小組成員積極為小組的榮譽而努力。小組評比打分過程中要相互打分,而不是各小組給自己打分,每次活動以后各小組分值要公布于眾,增加分值的公平性、公正性、公開性。小組建設要放在重要位置,與班級管理的小組建設一樣,要作為本校的特色長期堅持下去。
3.社團的自我管理。社團的建立和活動開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整個活動過程需要培養社團成員的自我管理能力,這些能力不僅僅是社團活動中需要的,更是在平時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所需要的。在平時的社團活動過程中,盡量發揮社團成員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輔導老師重頭到尾的安排社團成員完成任務。除此以外,還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如加強社團小組建設和自我管理,小組組長領頭,小組成員積極參與期中,前期輔導老師監督,到后期輔導老師監督為輔,小組成員監督為主。這些管理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增加社團成員的主人翁意識,更能夠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探討[J]. 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學報, 2004, 24(2): 42-44.
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前沿, 2007 (4): 90-91.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的對策[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3): 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