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核心素養為視角,對高中數學教學要點進行分析,明確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方法,助力學生知識能力發展;實施教學評價,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數學數列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4)33-0036-03
收稿日期:2024-08-25
作者簡介:許梓凱(1998.4—),男,廣東省汕尾人,碩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基于素養教育的全面推進,數學教學應該從自身的特點出發,為傳統的數學教學賦予更多素養教育的元素,使數學從傳統的數學教學走向數學素養教育.教育者應明確數學教學的目標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核心素養.但現階段,部分高中數學教育仍存在一定問題,不利于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及核心素養培養.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確保高中數學教學與時俱進,并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確保教學活動服務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其中,數列作為高中數學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數列的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數列的教學策略對于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素養發展至關重要.
1 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數學教學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據分析、數學運算、直觀想象六方面[1].同時,新課標指出,要將學科核心素養貫穿始終,教師通過設計具有挑戰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并綜合運用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高中數學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更新教學理念,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以新課標要求為導向,更新教學理念,從傳統知識傳授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優化教學實踐,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素養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素養,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創新教學方法,助力學生知識能力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將數學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并通過設置導學任務、小組合作學習、啟發式教學等方式,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第三,實施教學評價,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教師應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情況進行充分評價.同時,鼓勵學生參與評價過程,引導學生解讀評價結果,深入了解評價標準,有針對性地推進自身知識能力發展;建立有效反饋機制,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及素養發展水平進行反饋,從而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2 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數學數列的教學策略
2.1 設計導學任務,促進知識理解認識
設計導學任務,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與認識,能夠使學生在任務導向下,深度了解與分析數列知識,對提升學生知識探究能力、知識理解能力等具有積極作用,進而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2].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借助線上教學平臺設計導學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數列概念、性質,使學生了解數列基本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的互動功能,設計協作任務與討論環節,促進學生學習交流與合作,以加深學生對數列知識的理解.為提升導學任務設置質量,教師應以生活性問題為基本點,設置探究任務、實踐任務和展示任務,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應用數學知識描述問題,并運用線上工具模擬數列的應用場景,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數學建模能力、合作探究學習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導學任務過程中,應對學生的能力發展情況和學習現狀進行分析,以提升導學任務的針對性和深入性,確保所涉及的導學任務能夠有效導向學生的思考和學習.
例如,在“數列的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平臺設計導學任務.為提升導學任務實施質量,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引導學生協同完成導學任務,在促進學生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生成與發展.
導學任務1:王芳從1歲到17歲每年的身高依次排成一列數:75,87,96,103,110,116,120,128,138,145,153,158,160,162,163,165,168.它們之間能否交換位置?具有確定的順序嗎?
導學任務2:在兩河流域發掘的一塊泥版上有一列依次表示一個月中從第1天到第15天每天月亮可見部分的數:5,10,20,40,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它們之間能否交換位置?具有確定的順序嗎?
在導學任務探究后,各小組學生給出答案:不能交換位置,具有確定順序.基于此,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數列的概念:一般地,把按照確定的順序排列的一列數稱為數列,數列中的每一個數叫作這個數列的項.數列的第一個位置上的數叫作這個數列的第1項,常用符號a1表示,第二個位置上的數叫作這個數列的第2項,用a2表示,…第n個位置上的數叫作這個數列的第n項,用an表示.其中第1項也叫作首項.
教師通過設計導學任務,使學生在實際探究學習中逐步理解數列概念、性質,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引入實際問題和實踐任務,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進行有效聯系,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2.2 組織探究學習,推進學生批判質疑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設計與生活實際相貼合的探究性任務,引導學生在完成探究性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推理、分析等,發現與總結數列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提出疑問,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數列原理、規律,鼓勵學生不斷提出問題,并找出問題解決方案,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及質疑能力.為提升探究學習實施質量,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合作探究數學知識,并解決問題,促進小組內學生充分分享各自的思考過程、探究成果,使學生互相啟發、共同探討問題,促進學生的思維碰撞與觀點交流.在學生探究學習后,教師可以設計綜合性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并對所運用的知識、解題思路與過程進行總結,以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為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提供助力.
例如,在“數列的概念”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引導學生結合課前導學任務內容,探討數列的分類.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并通過導學任務分析、探索問題答案.
學生疑問:數列的分類標準較多,如何將數列進行有效分類?常數列屬于特殊數列還是屬于哪類數列?
探究學習:根據項的個數分類,可以分為有窮數列、無窮數列.其中,有窮數列是項數有限的數列,無窮數列是項數無限的數列.根據項的變化趨勢,可以分為遞增數列、遞減數列、常數列、擺動數列.其中,遞增數列是從第2項起,每一項都大于其前一項的數列;遞減數列是從第2項起,每一項都小于其前一項的數列;常數列是各項相等的數列;擺動數列是從第2項起,有些項大于其前一項,有些項小于其前一項的數列.
教師通過組織探究學習,推進學生批判質疑,使學生勇于挑戰現有觀念,并通過探究和討論得到相應答案.在深化學生對數列知識理解的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質疑能力,及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2.3 知識遷移評價,助力學生素養發展
推進學生的知識遷移與教學評價,能夠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弱點和學習路徑,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在夯實學生知識基礎、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實現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高質量發展.在推進知識遷移方面,教師可以設計生活情境或案例,引導學生運用數列知識進行分析和解決.同時,教師可以引入真實案例,引導學生通過案例分析理解數列知識,促使學生將抽象的數列知識與實際問題聯系起來,從而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將數列知識與其他學科內容進行整合,促進學生的跨學科學習,實現學生知識遷移與應用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設計實踐任務,如數列模擬實驗等,幫助學生將數列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中,從而實現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應用能力的高質量發展.在教學評價方面,教師可以對學生知識遷移的情況、思維能力發展情況等進行評價,并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和能力水平,設計個性化評價方式,全面、深入地反映學生的知識遷移與創新實踐情況.基于此,教師應對評價結果進行整合分析.一方面,評價結果可以為教學實踐的優化與完善提供依據;另一方面,根據評價結果,幫助學生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使學生持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知識能力、思維能力等,進而促使學生獲得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等差數列”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知識遷移任務,讓學生通過知識遷移探究,給出等差數列概念.
知識遷移任務:(1)小明目前會100個單詞,他打算從今天起不再背單詞了,結果不知不覺地每天忘掉2個單詞,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內他的單詞量逐日依次遞減為:100,98,96,94,92…;(2)小芳只會5個單詞,她決定從今天起每天記5個單詞,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內她的單詞量逐日依次遞增為:5,10,15,20,25….請思考,以上兩個數列有什么共同點?
學生知識遷移并給出答案: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開始它的每一項與前一項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數,這個數列就叫等差數列,這個常數叫作等差數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來表示.強調:(1)“從第二項起”滿足條件;(2)公差d一定是由后項減前項所得;(3)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必須是同一個常數(強調“同一個常數”).
基于此,教師對學生的知識遷移情況、知識能力發展情況等進行評價,以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
3 結束語
高中數學教育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方面具有關鍵作用.傳統的數學教育注重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較少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導致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缺乏靈活性和創造性,亦導致學生缺乏系統性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通過設計導學任務、組織探究學習、推進學生知識遷移和實施教學評價的方式,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問題意識、數學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從而助力學生的素養發展.
參考文獻:
[1] 巫葉蘭.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策略[J]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24(09): 58-60.
[2] 薛婷.高中數學幾何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的實施與評價[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4(9):70-72.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