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新聞傳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創新能力成為新聞傳播專業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素養。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開展科研訓練、搭建創新平臺、引入行業導師及完善評價機制等六大策略,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使他們更好地適應新媒體環境,增強新聞傳播專業的教育質量和競爭力,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這些策略為新聞傳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培養出更多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 新聞傳播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9.019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Innovation Ability"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ANG Bin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6)
Abstract The arrival of the new media era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alent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core quality for this specialty. By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building an innovative platform, introducing industry mentors 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other six strategies, w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make them better adapt to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majors, and also promote the students' overall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se strategies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help to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majors;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cultivation strategies
在新聞傳播領域,創新能力不僅關乎學生個人職業發展,還是提升專業教育質量和競爭力的關鍵。具有創新能力的新聞傳播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媒體融合的趨勢,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創作出有深度、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新聞傳播專業須高度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出更多適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新聞傳播人才。
1"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在新聞傳播專業中的必要性
1.1" 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變革需求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聞傳播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和內容形式已無法滿足當代受眾的需求,而新媒體平臺的崛起,要求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創新能力,以適應這一行業的巨變。在新媒體時代,受眾對于信息的接收方式和消費習慣發生了顯著變化。他們更加傾向于通過社交媒體、短視頻、直播等新型傳播渠道獲取信息,這就要求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新媒體技術,創造出富有創意和吸引力的內容。
1.2" 提升新聞傳播專業的教育質量和競爭力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提升新聞傳播專業教育質量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傳統的新聞傳播教育往往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這種教育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前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需求。通過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新聞傳播專業可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些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能夠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為新聞傳播行業帶來新的觀點和想法。
1.3" 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
創新能力培養不僅對于新聞傳播專業學生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還有助于他們個人的全面發展。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它要求學生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在提升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探索新問題,這不僅能夠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還能夠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創新能力培養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領導能力。在創新實踐中,學生需要與團隊成員緊密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這將有助于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2" 新聞傳播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2.1" 優化課程體系,增加創新課程
新聞傳播專業的課程體系作為培養學生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在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新聞傳播行業要求不斷提升的當下,對課程體系的優化和更新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應緊密跟蹤行業發展趨勢,深入了解學生和教師的需求,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細致入微的調整。這不是在原有課程上做加法,而是要進行一場質的變革。除了保留那些經典的新聞傳播理論課程,學校還需要增加一系列與創新能力培養息息相關的課程[1]。例如,開設“創新思維訓練”課程,通過一系列的思維訓練和實踐操作,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式,激發其創新思維;增設“創意設計”課程,則能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學會如何將創意轉化為具體的傳播方案;“新媒體技術應用”課程還可以讓學生掌握最前沿的新媒體技術,為他們的創新實踐提供技術支撐。學校近年來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除傳統的新聞傳播理論課程外,還增設“數據新聞制作”“虛擬現實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等創新課程。這些課程吸引了大量學生,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果。學生在數據新聞制作課程中,通過挖掘和分析大數據,制作出了一系列富有深度和洞察力的數據新聞作品;而在虛擬現實技術應用課程中,學生們更是發揮想象力,創作出了多個具有交互性和沉浸感的虛擬現實新聞報道。
2.2" 強化實踐教學,提升創新能力
實踐教學在新聞傳播專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親身參與新聞傳播活動,學生能夠更直觀地了解行業運作流程,掌握實際操作技巧,并在實踐中不斷錘煉自己的創新能力。比如,學校與當地一家知名媒體機構合作,開展了一項名為“城市記憶”的新聞傳播實戰項目[3]。在這個項目中,學生在教師和媒體專家的聯合指導下,深入城市的各個角落,挖掘那些被遺忘的歷史文化和正在發生的現代故事。他們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將這些珍貴的城市記憶記錄下來,并傳播給更廣泛的人群。這個項目的實施過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首先,學生在深入挖掘城市記憶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創新思維去發現和解讀那些被常人忽視的細節和故事。這種對細節的敏銳捕捉和獨特解讀,正是新聞傳播領域所需要的創新能力。其次,在項目的策劃和執行過程中,學生需要自主解決問題,如聯系采訪對象、選擇拍攝地點等,這些都進一步鍛煉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項目結束后,學生的作品不僅在學校內部進行了展示,還得到了合作媒體機構的認可和發布。這種實踐成果的展示和認可,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熱情,也為他們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
2.3" 開展科研訓練,培養研究思維
對于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而言,科研訓練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深入理解學科知識,還能夠培養他們的研究思維,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比如,學校近年來大力推行科研訓練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研項目。學校設立了專門的科研基金,為有志于科研的學生提供經費支持。學校定期組織學術講座和研討會,邀請新聞傳播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為學生提供與大師面對面的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小張積極參與了一個關于新媒體對青少年影響的研究項目。在項目中,他不僅學會了如何設計調查問卷、收集和分析數據,還深入了解了新媒體對青少年行為習慣和價值觀的影響。通過科研實踐,小張的研究思維得到了極大的鍛煉,他開始學會從多個角度審視問題,提出創新的觀點和解決方案。此外,學校還鼓勵學生將科研成果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為社會解決實際問題。這種科研與應用的結合,不僅讓學生的科研成果更具實際意義,還進一步提升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小張的案例中,他的研究成果就被應用于指導青少年合理使用新媒體的公益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這種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的做法,讓小張深刻體會到了科研的價值和意義,也進一步激發了他的創新熱情。
2.4" 搭建創新平臺,促進交流合作
在當今社會,創新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為了培養新聞傳播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應積極搭建創新平臺,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比如,學校建立了一個名為“傳媒創新工坊”的平臺,為學生提供一個集創新實踐、項目合作、經驗分享于一體的空間。工坊內配備了先進的傳媒設備和技術工具,學生可以在這里進行各種創新實踐,如制作短片、設計廣告等。除了硬件支持,工坊還定期組織各種創新競賽和活動。一年一度的“傳媒創新大賽”吸引了眾多學生參與。在這個競賽中,學生自由組隊,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創意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在校園內引起了廣泛關注,還在社交媒體上獲得了大量點贊和轉發。此外,工坊還非常注重與其他高校和企業的合作與交流。他們定期邀請業界的專家和學者來工坊舉辦講座和指導,為學生提供最前沿的行業信息和實踐經驗。同時,工坊還與多家媒體和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的機會。在這樣的創新平臺上,學生不僅能夠接觸到最新的傳媒技術和行業動態,還能夠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創新能力。以工坊中的學生小王為例,他在一個跨校合作的項目中結識了來自其他高校的同學。在項目的推進過程中,他們互相學習、互相啟發,共同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最終,他們的項目在“傳媒創新大賽”中獲得了優異成績。這個經歷讓小王深刻體會到了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也激發了他更強烈的創新意識。
2.5" 引入行業導師,加強校企合作
在新聞傳播專業教學中,為了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引入行業導師并加強校企合作顯得尤為重要。行業導師的加入,不僅為學生帶來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行業內部的深層次見解,還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與真實工作環境接軌的學習平臺。行業導師深知行業的需求和動態,能夠為學生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指導和建議。學校引入新聞傳播行業的專家作為導師,這些導師不僅參與日常的教學活動,還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機會。他們帶來的真實案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接觸到行業的最新動態,從而更好地為將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此外,校企合作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學校與企業的緊密合作,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實習和就業的機會,還讓他們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在這樣的合作模式下,學生可以親身參與企業的實際項目,與專業的團隊一起工作,了解項目的整個運作流程。比如,學校與當地一家知名電視臺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在電視臺實習期間,學生有機會參與節目的策劃、制作和播出等各個環節。他們不僅了解了電視媒體的日常運作,還學會了如何與團隊成員有效溝通,如何在緊張的工作環境中保持高效的工作狀態。
2.6" 完善評價機制,激勵創新成果
在新聞傳播專業中,完善的評價機制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能夠充分肯定學生的努力,激發他們的創新動力,進而促進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比如,學校建立了一套綜合性的評價體系,將學生的創新成果納入其中,并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認可。這套體系不僅包括傳統的課程成績,還充分考慮了學生在科研項目、實踐活動、創新競賽等方面的表現。同時,學校設立了“新聞傳播創新獎學金”,專門用于獎勵在創新實踐中有突出表現的學生。獎學金的評選標準不僅包括學術成績,還注重考查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這一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熱情,許多學生開始積極參與各種創新項目和實踐活動,以期在評選中脫穎而出。此外,學校還將學生的創新成果作為課程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一些實踐性和創新性較強的課程中,教師會要求學生提交創新性的作品或方案作為課程作業。這些作業不僅會被計入課程成績,還有機會在學校的活動中展出,供其他同學學習和借鑒。同時,學校還積極建立學生創新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每年學校都舉辦一次“新聞傳播創新成果展”,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參觀評價。學生可展示自己的創新成果,如新聞報道、廣告策劃、影視作品等,與參觀者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3" 結語
綜上所述,新聞傳播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適應新媒體時代需求、提升專業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個人成長的重要舉措。通過實施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等一系列策略,我們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研究思維,為新聞傳播行業培養出更多具備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趨勢,不斷完善和更新培養策略,以確保新聞傳播教育與時代需求的緊密結合。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少數民族題材短視頻中的嵌入機制研究”(23BXW109)。
參考文獻
[1] 楊真.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創新的方法[J].采寫編,2024(5):56-57,174.
[2] 張楠,郭潔.場景傳播視角下高校新聞傳播創新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大學,2024(10):112-115.
[3] 薛子凡.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創新思考——評《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創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4,44(2):226.
[4] 張學霞,徐井楠,保惠.西部院校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的實踐與創新——以北方民族大學為例[J].新聞知識,2023(11):72-7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