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和數理統(tǒng)計法構建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體系,旨在為高校體育舞蹈教師的教學能力評價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提高體育舞蹈課程建設質量及教學效果,推動體育舞蹈教師隊伍高質量發(fā)展。
關鍵詞: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體系
課題項目:西安體育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資助,《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課題編號:XTJY2326。
一、引言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的構成及其評價體系。通過文獻資料法、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和數理統(tǒng)計法等多種研究方法,系統(tǒng)構建了包含教學基礎能力、教學核心能力和教學拓展能力三個維度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進行了實證調查。研究過程涵蓋了指標體系的初步擬定、體系的確立、指標權重的分配以及實證分析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最終形成了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評價體系。
研究結果不僅揭示了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的現狀,還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以期為該領域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和職業(yè)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二、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教學論、教師發(fā)展理論、教師教學能力結構和教育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書籍,結合體育舞蹈項目發(fā)展需求和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搜集梳理關于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相關文獻資料,從能夠反映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要素出發(fā),并在參考此類關鍵信息的相關指標理論框架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初步篩選評價指標,擬定評價體系。
(二)德爾菲法
將初步擬定的評價指標體系,制成專家調查問卷,通過兩輪的專家咨詢,最終形成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三)層次分析法
形成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權重專家征詢問卷,通過數據分析,得到各指標的權重值,并得到RI值和CR值,進行一致性檢驗。
(四)模糊綜合評價
本文基于影響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的多種因素在其產生的影響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結合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優(yōu)點,將一些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故最終選擇該方法對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五)數理統(tǒng)計法
數理統(tǒng)計法是對調查得到的研究數據進行科學處理和定量分析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文將問卷原始數據錄入excel和SPSS軟件,根據研究方法的需要對數據進行相應的整理與分析,包括對德爾菲法專家咨詢問卷進行積極系數、權威系數、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以及整體一致性檢驗,將權重專家咨詢問卷數據錄入excel和YAAHP軟件進行指標權重的分析?。
三、研究過程
(一)指標體系構建
1.初擬指標
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可從不同學科視角進行定義,本文根據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學能力結構理論,以體育舞蹈項目特點為依據,結合高校體育舞蹈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針對目前體育舞蹈教師教學工作的具體內容,進行評價指標的篩選。本文通過整理歸納前人研究成果和專家訪談的結果,依據學科的核心理論,遵照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的標準流程及策略,初步擬定了3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和65個三級指標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體系。
2.體系確立
將初始構建的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制作成專家咨詢問卷,收集他們對各項指標重要性的反饋,問卷采用李克特量表的設計思路,設置五個等級:“重要”“比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分別對應分數5、4、3、2、1,以此量化指標的重要性。通過對回收問卷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依據每項指標的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以及協(xié)調系數,篩選出最終指標。本研究將選取的21名專家作為德爾菲法研究的專家組,經過兩輪指標修正,最終確立了3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和38個三級指標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體系。
3.指標權重
為了確保權重分配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客觀性,本文根據10位專家對各指標間相對重要性的專業(yè)判斷,采用了層次分析法,要求專家對指標兩兩比較,通過判斷矩陣來量化指標間的優(yōu)先級,進而計算出每一層指標的權重,最終確定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層次劃分,構建了一個三級層次結構模型。
其次,通過《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權重專家征詢問卷》調查,根據專家打分法,采用1-9比例標度法對各階因素進行兩兩對比,根據每一層因素對于上層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得到下層指標與上層指標比較的判斷矩陣;然后,對得到的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
最后,對構造的判斷矩陣運用和積法進行求解,得到被比較的評估指標層各指標的權重值,本研究中,對上述判斷矩陣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主觀權重W=[0.1774,0.3145,0.4468,0.0613]。沿用這一邏輯,每位專家對下級指標與上級指標之間相對重要性的判斷,都將轉換為對應的判斷矩陣,針對每一個這樣的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這是層次分析法中確保判斷矩陣一致性的關鍵步驟,基于這一標準,作者對10位專家的評價結果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其中有6位專家的判斷矩陣順利通過了一致性檢驗,他們的評價被視為有效,可以納入下一步的權重計算和分析中,而對于未能通過檢驗的專家,其評價結果被剔除,以確保整個評價體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通過以上研究結果,最終構建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體系及各指標權重如下:
(1)一級指標
A教學基礎能力0.1915,B教學核心能力0.5534,教學拓展能力0.2551。
(2)二級指標
A(A1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0.0416、A2一般教學能力0.0364、A3專業(yè)基礎能力0.1135);B(B1教學設計能力0.1323、B2教學實施能力0.1790、B3教學評價能力0.0698、B4教學反思能力0.1723);C(C1劇目創(chuàng)編能力0.0599、C2教學研究能力0.1496、C3畢業(yè)論文(設計)指導能力0.0456)。
(3)三級指標
A1(A11理想信念堅定,能夠貫徹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0.0105、A12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態(tài)度,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0.0122、A13遵紀守法,遵守學校教育教學規(guī)范0.0105);A2(A21語言表達能力0075、A22邏輯思維能力0.0055、A23良好心理素質0.0035、A24終身學習能力0.0199);A3(A31掌握藝術學基礎知識能力0.0413、A32掌握教育學基礎知識能力0.0384、A33掌握體育學基礎知識能力0.0337);
B1(B11教學內容設計能力0.0290、B12教學方法設計能力0.0328、B13教學過程設計能力0.0321、B14教案和課件設計能力0.0107、B15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0.0278);B2(B21講解與示范能力0.0574、B22組織與調控能力0.0289、B23解疑與糾錯能力0.0286、B24融入課程思政能力0.0394、B25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0.0247);B3(B31評定學生成績能力0.0073、B32評定教學效果能力0.0172、B33課堂教學總結能力0.0205、B34自我評價能力0.0249);B4(B41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能力0.0526、B42修正教學方案設計能力0.0444、B43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能力0.0753);
C1(C11藝術表現能力0.0228、C12音樂分析能力0.0157、C13舞臺調度能力0.0151、C14服化道及燈光設計能力0.0061);C2(C21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0.0563、C22閱讀文獻和撰寫論文能力0.0483、C23指導學生開展科學研究能力0.0450);C3(C31指導學生選題能力0.0129、C32指導學生完成舞臺創(chuàng)作能力0.0198、C33指導學生撰寫創(chuàng)編書能力0.0129)。
(二)實證分析
本文的實證部分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進行評價,以西安體育學院體育舞蹈教師為調查對象,選取4位專家,從事本項目教學均在10年以上且具有高級職稱,其中3人為博士,2人為體育舞蹈國家級裁判,對7名體育舞蹈專項教師進行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評價因素集
一級指標評價因素集為:U={A,B,C};二級指標評價因素集為:A={A1,A2,A3};B={B1,B2,B3,B4};C={C1,C2,C3};三級指標評價因素集為:A1={A11,A12,A13,A14},A2={A21,A22,A 23,A24};A3={A31,A32,A33};B1={B11,B12,B13,B14,B15};B2={B21, B22,B23,B24,B25};B3={B31,B32,B33,B34};B4={B41,B42,B43};C1={C11,C12,C13,C14};C2={C21,C22,C23};C3={C31,C32,C33}.
2.建立評語集
本研究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采用了五級分類體系,這五個等級被嵌入到了專家評分表的每一項評價指標中,以選項的形式呈現,當專家評估一位教師在某個具體指標上的表現時,將從預設的等級中做出選擇,以反映教師在該指標上的能力水平。本文將評語集設定為V=(V1,V2,V3,V4,V 5)={優(yōu)秀,良好,中等,一般,不足}。
3.計算單指標評價向量
本研究運用了指標體系中最底層的指標來詳細評估評價對象,通過一系列的計算,確定了評價對象在評判語集V中的各個評價等級V_i(i=1,2,3,...,n)的隸屬度。評價因素集是由三個層級構建而成,因此在對被評對象進行評價時,應根據評價體系中的各三級指標對被評對象進行評價,通過構建評價向量R來綜合反映評價對象在各個三級指標上的表現,其中每個元素R_ j(j=1,2,3,...,m)代表了評價對象在第j個三級指標上的隸屬度。
4.建立評價矩陣并進行模糊合成,最終得出被評教師教學能力
由于計算過程一樣,因此,以4位專家對教師A的評價結果為例,被評教師A的教師教學能力=(0.2709,0.5118,0.1668,0.0505,0)。
5.利用“加權法”對被評教師A進行量化評價
首先對評價等級進行數值化處理,即將定性的評價標準轉換為定量的分數,本文設定評價標準為“優(yōu)秀”“良好”“中等”“一般”“不足”,分別對應分值[90-100]、[80-89]、[70-79]、[60-69]、[50-59]。然后選擇每個評價等級區(qū)間的最低臨界值,以確保評價結果的保守性和謹慎性。最后利用這些數值化后的評價標準,結合教師A在各評價指標上的表現,進行加權平均計算,通過將每個指標的評價得分乘以其對應的權重,然后求和并除以權重總和,最終得出教師A的教學能力綜合評價得分。結果如下:FA=0.2709*90+0.5118*80+0.1668*70+0.0505*60+0*50=80.03由此,被評教師A的教學能力模糊綜合評價得分為80.03分,評價等級為良好。
四、研究結論
本文通過發(fā)放問卷、數據分析等方式建立包括教學基礎能力、教學核心能力和教學拓展能力3個維度的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進行實證調查,為體現高校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的指標體系現實意義,結合實證結果反映出的共性問題,基于指標權重及體系內容進行分析以反映具體問題。
(一)結論
1.終身學習能力的評價普遍較低
多數教師在終身學習能力這一指標上的評分低于其他能力,反映出教師們可能在持續(xù)自我提升和更新知識方面有所欠。
2.體育學基礎知識掌握不夠
不少教師在這一項上的評價位于中等或以下,這可能與教師的知識基礎、學習經歷、專業(yè)背景和個人興趣有關。
3.融入課程思政能力需提升
多數教師在這一項的評價偏低,說明在教學過程中將思政教育與課程內容有效結合的能力有待加強,這可能是因為教師對思政教育的理解和應用不夠深入,或者缺乏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4.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
這與專項特點、教師思維方式和知識面窄有很大關系,對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和發(fā)展趨勢理解得不夠深入。
5.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參差不齊
有的教師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有的教師則顯得力不從心,這可能與教師的個人性格、教學風格、對學生心理的把握以及教學策略的選擇有關。
6.科研能力相比藝術表演和創(chuàng)作能力較弱
體育舞蹈教師科研能力較弱是行業(yè)內普遍存在的問題,這與教師的文化基礎、知識結構密切相關,也與教師在科學研究、指導學生科研活動方面的經驗不足,或者缺乏有效的指導方法等方面有關。
(二)建議
加強體育學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跨學科知識的整合能力;提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強化融入課程思政能力,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地融入日常教學中;深化藝術實踐和表演技能,提高藝術表現和舞臺創(chuàng)作指導能力;提升自我評價和教學反思能力,以更加客觀地評估自己的教學效果;加強科研指導能力,加強指導學生進行科研項目和創(chuàng)編書寫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宋娟.我國體育院校體育舞蹈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評價與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21.DOI:10.27315/d.cnki. gstyx.2021.000007.
[2]王成龍.普通高校選修課體育舞蹈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21.DOI:10.27292/d.cnki. gsxfu.2021.000406.
[3]唐良彪.高等師范院校公共體育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4]張峰,胡艷連.模糊綜合評判和層次分析法在高校教學評價中的應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06):10-13.
[5]徐寧寧.高校體育舞蹈專項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評價方法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2.DOI:10.27280/d.cnki. gsdsu.2022.0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