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考銜接改革已然進入到全新階段,高中數學的教學、命題優化活動“熱度”也相應地“水漲船高”。據此,本文將著眼于教考銜接的改革立場,圍繞“教考銜接背景下數學教學與命題的研究”一題撰文,通過對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法改進、命題原則遵循以及教學與命題互動關系的研究等路徑來實現相關策略的提出,依托案例分析、課堂觀摩、文獻查閱和實地訪談等方法補充必要的數據、資訊,希望能夠為諸位同仁的工作發展帶來必要的幫助。
關鍵詞:教考銜接;高中數學;教學;命題
立足于高中階段的數學教育來看,“教考銜接”可以說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組合環節,對于促進學生的多元化數學應用思維而言可謂是意義非凡。合理的教學策略與科學的命題設計之間具有相輔相成、互促互進的能動關系,相應關系的科學認知和精準利用可以從更高層面出發去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運用,同時在這個基礎上大幅提升學生們的數學思維層級以及具體問題的解決水準。因此,隨著教育改革活動的進一步推進,廣大高中數學教師務必要深入研究教考銜接背景下數學教學與命題策略,同時對標于具體的問題和目標制定對應的保障性策略體系。
一、教考銜接背景下數學教學策略
高中數學教師需要依據課程標準與考試大綱來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與整合,并在具體的整合過程中突出重點知識;除此之外,高中數學教師還需要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與綜合運用,從“融合化教育”的理念出發來實現課堂的外擴型構建;最后,高中數學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引入數學文化與實際應用案例。講述數學史上數學家的故事,從更深維度切入去激發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
如對于人教版高中數學高一數學(必修)第一冊第三章《函數概念與性質》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教學內容延伸到包括“幾何函數的表達式推導”以及“函數和幾何圖像的有機結合”等維度當中,同時可以引入具體的“建筑設計中的幾何函數應用”等實際案例去體現出函數模型的應用路徑、效果等要素,以此來讓學生們真正體會數學的實用性。
另外在具體的教學方法選擇中,高中數學教師還需要有意識地采用“問題導向”法,在課堂開始首先向學生提出具有較強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在較大的課題空間賦能下得到相應的提升和強化。
如對于人教版高中數學高一數學(必修)第二冊第八章《立體幾何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諸如“如何測量教學樓的建筑空間”等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構建立體幾何模型的方式去構思解決思路和方法,幫助他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與技能。
二、教考銜接背景下數學命題策略
高中數學教師需要立足于教考銜接的改革立場去設計全新的命題原則,并具體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要素:首先,科學性原則。命題要準確無誤,所考查的知識點、數學概念、定理運用必須準確;其次,合理性原則,試題難度要適中,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大綱要求。既要有基礎題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公式的掌握;再次,導向性原則。命題要體現數學教學的導向,引導學生進一步注重培養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對于人教版高中數學高一數學(必修)第一冊第五章《三角函數》這一部分的命題設計,教師需要真正保證角度制與弧度制的正確使用以及題目中核心數據的合理性,同時更要設立考查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中等難度題目以及對標于高檔位學生數學發散訓練的創新型的數學探究題,并可結合具體的經濟類問題來引入對應的三角函數應用題目。
除此之外,高中數學教師也需要對命題形式做出進一步的創新,積極根據課程內容、目標等來創設生活情境、科學情境,并在這個基礎上完成開放性試題的能動融入,如果條件滿足的話更可以從“融合教育”的立場出發來融入其他學科的關聯資訊實現考查活動的聯動發展。
如對于人教版高中數學高一數學(必修)第二冊第九章《統計》這一部分的命題設計,教師可以代入以“體育賽事中的數據統計”為核心情境的題目,重點考查學生們對于數據的動態整合和多元圖表表達能力;還可以以“物理實驗中的數據處理”為背景去同步考查學生們的函數擬合等領域的數學方法應用素質;等等。
三、教學與命題的互動策略
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體現出“以考促教”的理念,深入、全面地分析考試結果,認真解讀學生在歷次考試中的綜合成績以及具體的答題情況,真正找出學生在知識掌握、思維能力等方面的薄弱環節。與此同時,高中數學教師還需要彰顯出“以教導考”的理念,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注重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挖掘,有意識、有步驟地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以及拓展性知識通過命題形式體現出來。
如對于人教版高中數學高一數學(必修)第一冊第三章《函數概念與性質》這一部分的教學反饋設計,倘若發現有不少的學生在函數應用題方面出現較為嚴重的失分問題,那么教師就要進一步反思在具體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是否缺乏實際應用案例的深入講解與練習,并在后續的整合鞏固中做出靶向補充;又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完成了基礎函數數理的證明方法教學,那么在后續的專項考查設計中就要提高對應題目的“出鏡率”,以此來讓學生選擇或補充證明步驟;等等。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考銜接”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命題是一項宏大的課題,廣大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開展能動的探索活動,依托于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及遵循科學的命題原則、創新命題形式等方式來引導學生開展多維化的數學學習、應用活動,同時有機促進教學與命題的良性互動、能動互補,以此來真正適應不斷變化的高中數學教育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唐培文.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J]. 中學教學參考,2024(23):22-24.
[2]劉海林. 新高考下高中數學命題特點及教學策略探究[C]//教育發展實踐研究論壇論文集. 20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