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機械工程專業教學中課程思政的融入方法開展研究,將思政教學的“引立串”三重作用融合起來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思路,以知識點蘊含的思政元素為教學脈絡,統一服務科學思維理念培養的思政教育主線,形成層次分明的模塊化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專業視角下的課程思政建設,初步探索在系統觀念引導下重構專業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路線的課程思政建設基本思路。
關鍵詞 "課程思政;思政教育;機械工程轉頁;測試技術;轉子動力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4)12-0049-03
0 "引言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高等教育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確保人才培養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步調保持高度一致。但是,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設計上,往往只著眼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育,而忽視了思政教育的思想引導作用,沒有充分地發揮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協同育人效應。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高校應致力于培養品德優良、身心健康、理論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專業特色鮮明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卓越人才,始終秉持“建設一流本科、培養一流人才”的辦學理念,在教學中著力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注重人才的科學素養以及工程能力的培養,將提升洞悉科學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作為人才培養成效的重要評價目標。
課程思政是落實新時代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而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是思政主旨的構造和實施。基于課程知識點開展思政元素的挖掘并形成潤物無聲的思政教育主線,通過尋求知識點以及課程間的內在關系形成有機關聯的知識體系,以服務人才的培養過程。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引領作用,課程思政就不能孤立于專業課程的體系之外,除了要深入挖掘知識點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外,還應以系統觀念來理解專業內涵和人才培養體系的架構,進一步研究課程思政教育對人才培養體系發揮引領作用的機制,深入開展課程思政體系的頂層設計,并在專業視角下考查課程思政的成效。
1 nbsp;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
機械工程專業集成機械、電子、控制、信息、計算機、人工智能、管理等諸多學科,其特點是知識結構龐大、科學性強、工程應用廣泛、對人才的綜合素養要求很高。將課程思政貫穿專業培養過程,實現理論知識與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合[3-4],能夠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對專業人才培養的“引立串”三重作用:“引”即導向性,利用思政元素的政治觀和價值觀塑造作用,解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立”即內化性,開展有信仰、懂科學、廣視野、能自律、立志向的思政教育,解決“培養什么人”的問題;“串”即體系性,借助思政主線將紛繁復雜的知識和課程構造成有機體系,明晰專業內涵,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學產出,解決“怎樣培養人”的
問題。
此外,課程思政建設也是開展人才培養體系頂層設計的重要手段,以課程思政促進專業教育的質量提升,以專業教育反哺課程思政的內容,二者相輔相成、齊頭并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階段、全層次和全過程;結合思政主線構建由通識課程到基礎課程再到專業課程、由理論知識到工程應用、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突出各學科間的聯系性和連續性,有助于學生形成全面穩固的專業大局觀。
2 "多層次課程思政實施路徑
以機械工程專業的本科生課程測試技術和研究生課程轉子動力學為例,簡要介紹多層次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路徑。
2.1 "深入研究課程教學內容,挖掘知識點所蘊含的
思政元素
測試技術是機械工程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講解信號分析與處理的基礎知識和工程技術,理論性強,應用領域廣泛。轉子動力學是非常典型的交叉性學科,學生需要具備數學、力學、振動學、測試技術等學科的理論基礎,幾乎涵蓋機械工程專業所有的學科基礎與核心課程,充分體現了理論性、綜合性、實踐性三位一體的特點。
測試技術和轉子動力學兩門課程具有統一的理論基礎,承接關系緊密,極具新工科[5]和“大電力”特色,是提升專業教育質量的良好發力點。在挖掘思政元素時,以辯證的認知方法對課程知識點中蘊含的科學原理進行再解釋,幫助學生發現科學問題的本質,使學生能夠運用科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實現理論和應用上的融會貫通。以測試技術課程為例,“周期信號頻譜”知識點中包含“復雜信號都是由最簡單的簡諧信號線性疊加而成”這個基本原理,教學時通過將該原理一般化,引導學生理解科學研究中的簡要性原則,即復雜的表象是由一系列簡態組合而成的,正如原子構成分子,分子構成萬物。在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轉子動力學時,學生就能夠很容易地理解振動系統的模態疊加原理,即復雜的振動形態都是由最簡單的振動形態——模態振型線性疊加而成,這正是簡要性原則在更高應用層次上的直接體現。
在對測試技術和轉子動力學兩門課程知識的思政元素進行挖掘時,強調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閉環認知過程,能夠充分發揮科學認識世界的方法論作用。
2.2 "構造課程思政主線,以思政主線引導知識傳授
從知識點中挖掘出的思政元素不能是孤立的,需要構建一條主線,將思政元素像穿針引線一樣構成一個有機的體系,使課程的各個知識單元能夠綴滿枝頭、一目了然。
在發掘思政元素時應該首先構建思政主線,進而將其分解為思政元素,有目的性地篩選可供挖掘的知識單元,構造“以思政主線為干,以思政元素為枝,以知識單元為葉”的教學脈絡。以轉子動力學課程為例,根據其理論性較強的特點,思政主線被設計為“科學思維理念”,然后分解為“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科學的簡化原則”“科學的實驗方法”“科學的系統性觀點”“科學研究的精神”“國家的科技成就”等六個思政元素,最后將課程教學內容附著于各個思政元素之上,所形成的兩層次課程思政體系如圖1所示。由思政主線引導的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將分解出的各個思政元素由具體向一般再向具體的推演過程,最終統一到服務科學思維理念的培養這條主線。
2.3 "以思政主線為軌道,重構人才培養體系
專業課程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途徑,課程體系中的每一門課程均支撐專業培養目標的一個細化指標。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應當以系統觀念看待課程體系,每一門課程都是知識鏈條中的一環,人才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由是否具備穩固的專業知識鏈條決定,因此,在培養過程中要構建串聯知識的主線,杜絕課程間的割裂問題。上述兩層次課程思政體系也具有類似的結構和功能,其中課程思政主線起著人才培養目標的中心作用,而思政元素則是細化指標,相當于課程體系中的各門課程。
從專業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可以在兩層次課程思政體系的基礎上,以各門課程分別構造的思政主線為“軌道”,以基礎課程到專業課程間的理論聯系為“扳道岔”,以本科階段到碩士階段為“車站”,構造多層次課程思政體系。為此,應根據國家和行業需求對人才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進行總體設計,從思政教育的視角出發,提出具體要求,將總體目標分解細化,再將其分配到支撐課程形成思政主線;課程思政體系依據專業思政的總體目標,以兩層次體系分解、細化并落實到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在頂層設計中,各條思政主線應依托學科關系實現有機聯系、互相印證、彼此促進、一通百通。
在參考其他課程思政建設成果的基礎上[6],在機械工程專業教學實踐中開展多層次的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研究,主要建設思路集中在專業系統觀念的培養,核心目標是通過合理地設計課程體系,修訂課程的教學大綱,融入課程思政體系。學生可以在學習進程中逐步理解專業內涵,摒棄孤立的觀點,發現學科間的內在聯系,養成以系統性觀點觀察問題的素養,形成以系統觀念為核心的體現前瞻性、發展性、普遍性、全局性、整體性的科學觀和世界觀。
以機械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需求為著眼點,針對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課程割裂問題,主要思考機械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根基、具備優良科學素養的本科生的深造、新工科課程體系的概念以及課程體系的有機聯系、培養高層次人才學術能力的體系化訓練手段、課程思政在解決上述問題中發揮作用的機制等,初步形成以系統觀念賦能多層次課程思政體系引導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如圖2所示。
3 "結束語
機械工程專業所開展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主要集中在課程層級的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形成以思政主線和思政元素組成的兩層次課程思政體系并付諸教學實踐,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針對專業層級的多層次課程思政體系建設開展相關探索,也已經取得一些初步成果。同時,對專業課程體系中的課程教學大綱進行相關修訂,并應用于機械工程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制訂工作中。
4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J].實踐(思想理論版),2017(2):30-31.
[2]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創造,2022,30(11):6-29.
[3] 封小霞.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載體的課程思政教學分析[J].陜西教育(高教),2022(2):18-19.
[4] 徐坤,徐回憶,吳才章.“光電檢測技術與應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3(3):
36-40.
[5] 潘可耕,吳長偉,劉超,等.新工科專業編程基礎課程群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工程學院
學報,2022,36(1):83-86.
[6] 陳慶春,王朝霞.光電測試技術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
[J].科教導刊,2021(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