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教學內容,紅色文化對于在思政教育中培養與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具有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聯系,研究了教學融合路徑,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紅色文化" "思政教育" 教學策略
紅色文化作為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將其與思政教育相融合能夠有效提高教化、傳承、導向和激勵的作用,不僅能夠豐富思政教育的內容,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紅色文化價值認同感與傳承信念,使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得到提升,在教學中能夠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
一、注重價值引導,強化學生對紅色文化教育重要性的意識培養
作為現代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內容,教師將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需要注重教育的全面性與深入化。首先要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來感受并理解紅色文化的重要價值與意義。此外,教師也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紅色文化旅游或體驗活動,讓學生能夠親身體會紅色文化所蘊藏的價值,并能夠將其體現到生活與學習過程中,并能夠通過舉一反三來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認知能力。其次,我們要加強學生學習紅色文化的意識,讓學生能夠將未來的自我發展與學習緊密聯系,讓學生能夠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紅色文化,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在教學實踐中,紅色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文化與精神,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克服各種困難,而這也是當前要注重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
最后,我們在教學中要將紅色文化教育意識與行為進行有效轉換,使學生能夠在紅色文化學習中,將學習的知識體現到自己的言行舉止中,以實現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的教育意義。
二、創新教學方法,豐富紅色文化的教育方式和路徑
教學方式是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此外,教師與學校要創新紅色文化的教學方式與傳播路徑。比如,首先要豐富紅色文化課程體系建設,在思政教育過程中要充分注重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以此為基礎設計多樣化教學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思政教育課程,以拓展學生學習紅色文化的有效路徑。[2]
其次,我們要不斷豐富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展現形式。雖然紅色文化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發生的行為與實踐,并與現代生活具有一定差異性,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以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文字與圖像的方式為學生營造學習情境,讓學生通過情境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與實際價值。
最后,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立足于實際,在教學中不僅要開展紅色文化調研學習活動, 也要利用紅色文化相關歷史記錄資料,以結合教材開發紅色文化思政教育課程,并將相關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再進行二次創作,從不同角度去解讀紅色文化的內涵,以提高教學效率。
三、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提高系統性
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紅色文化事件的挖掘與整理,也要注重將紅色文化的學習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并通過科學有效的措施讓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實際化,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意識到紅色文化思政教育的現實意義。
教師要借助互聯網和圖書資料來深度挖掘紅色文化的相關資料,并將其運用在教學中,以豐富教學內容。在實踐中,我們要著重體現本地的紅色文化歷史事件,結合本地紅色文化以開發教育資源,并以考察與收集的方式整理具有地區性特色的紅色文化內容,將其與思政教育相結合開發出教材,并將其設定為選修課程,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了解本地紅色文化事件、人物與精神。
在加強紅色文化實踐課程開發時,要在尊重歷史真實性的前提下進行,以真實的紅色事件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比如我們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將學習到的紅色文化精神體現出來。如此一來,讓學生體會到紅色文化思政教育不僅是理論知識學習,也需要輔以實際行動來體現教育意義,以此來提升自己與影響他人,從而促進紅色文化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學實踐意義,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結束語:綜上所述,要想將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相融合,并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注重紅色文化與實際相結合,并在教學中體現紅色文化教育的現實意義與教育價值,并積極開展多樣化教學方式以提高教學效率,如此才能為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路徑發展提供助力,并促使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杜向輝.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的耦合及融入路徑——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例[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0,38(04):188-193.
[2]戴源辰,孟楠.以紅色文化引領高校思政教育——評《紅色文化融入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0(0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