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通用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英語專業作為培養英語人才的主陣地,肩負著為社會輸送具備高素質、實踐能力強的英語人才的重任。然而,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往往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英語人才的實際需求。基于此,文章旨在探討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高校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式教學路徑,以期為培養更多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英語人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 實踐能力;高校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5.02.026
Research on Project-based Teaching of English Major Courses in"Universities Guided by Practical Abilities
TANG Yaqiao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era of globalization, English, as the common"languag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s of self-evident importance. English majors in universities, as the main front for cultivating English proficient talents, shoulde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providing the society with high-quality English talents with strong practical"abilitie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l often emphasizes the impart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while negle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This teaching model can no"longer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English proficient talents.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project-based teaching approaches for English major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oriented towards practical competence,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cultivating more English proficient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innovative spirits.
Keywords practical competence; English major courses in universities;"project-based teaching
項目式教學,作為一種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中心,強調學生主體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方法,近年來逐漸受到高校教育者的關注。而如何將項目式教學有效融入高校英語專業課程,構建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教學體系,成為高校教育者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
1" 項目式教學概念闡述
項目式教學強調以項目為核心,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實際項目的全過程,達到深入理解和應用知識的目的。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成為積極的探索者和實踐者。項目式教學突破了傳統課堂的界限,將學習與真實世界的問題緊密結合,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錘煉技能、發展思維。具體而言,項目式教學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設計具有挑戰性和實際意義的項目任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團隊協作、資料收集、方案設計、實踐操作等環節,完成項目任務并展示成果。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式教學的實施,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和指導能力,同時也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通過項目式教學實踐,學生能夠在親身參與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價值,從而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去,實現自我成長和全面發展[1]。
2" 高校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式教學的意義
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高校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式教學,其深遠意義在于它從根本上革新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為學生搭建了一座從知識學習到技能掌握,再到能力提升的完整橋梁。這一教學模式強調“做中學”,讓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的職業環境中,通過完成具體項目來學習和應用英語知識,從而極大地提升了學習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它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將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需求緊密相連,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理解英語在商務、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實際應用,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項目式教學還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還需要進行市場調研、數據分析、團隊協作、演講匯報等一系列實踐活動。這些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專業技能,還培養了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這些都是未來職場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此外,項目式教學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通過參與實際項目,學生能夠積累寶貴的工作經驗,了解行業動態和企業需求,從而在求職過程中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優勢。同時,這種教學模式也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考察和選拔人才的窗口,有助于實現教育與就業的無縫對接[2]。
3" 高校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式教學策略
3.1" 明確實踐目標,精準定位項目方向
實踐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指南針,它決定了教學的方向和重點。只有明確了實踐目標,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任務,學生也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達到的標準。同時,精準定位項目方向能夠使得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和學生興趣緊密結合,提升教學效果[3]。通過明確實踐目標和項目方向,學生可以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
以“跨文化商務交流”項目式教學為例,如果實踐目標是提升學生在商務談判場景下的跨文化溝通能力,教師就可以搜集商務談判的實際案例、相關的跨文化商務禮儀知識等資料來服務教學。定位項目方向可結合社會對跨文化商務人才的需求。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企業跨國經營日益頻繁,對于能夠在跨文化環境下進行有效商務交流的人才需求大增。以“跨文化商務交流”為例,企業需要員工能夠熟練處理與不同文化背景合作伙伴的商務往來,如商務信函的撰寫、商務會議的組織與溝通等。高校的英語專業課程就應根據這些社會需求,將項目方向定位在培養學生在這些具體商務情境下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上。此外,英語專業的課程體系涵蓋了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商務知識等多方面內容。在“跨文化商務交流”項目中,教師也需要依據這些知識體系來定位項目方向。例如,從英語語言知識出發,項目可以注重商務英語的表述準確性和專業性;從文化知識角度來看,可強調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對比在商務交流中的體現;從商務知識來看,可以聚焦于商務流程中的跨文化溝通要點等。通過這種方式,使項目方向既符合學科知識體系要求,又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3.2" 設計項目任務,激發學生實踐興趣
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高校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式教學,強調項目任務的設計應緊密結合專業實際和市場需求,注重真實性和實用性,由此使得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能夠真正提升實踐能力。同時,項目任務還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探索性,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安排任務內容,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們主動投入項目實踐中去[4]。
例如,在“跨文化商務交流”項目中,教師巧妙地設計層次分明、逐步遞進的項目任務,以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并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項目開始前,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5―6人,使得每位成員都能充分參與并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初級任務階段,要求每個小組選擇一個特定的英語國家,如美國、英國或加拿大等,并深入研究該國的商務文化。具體包括商務禮儀、溝通習慣、談判技巧以及合同簽訂等方面的知識。學生通過查閱英文商務書籍、學術論文,瀏覽專業網站,甚至與該國商務人士進行在線交流,來獲取第一手資料。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他們的信息搜集能力,還提升了他們的英語閱讀和理解水平。進入中級任務,要求各小組基于初級階段的調研成果,制作一份關于所選國家商務文化的宣傳資料。這份資料可以是一份精美的英文商務海報,也可以是一份內容翔實的宣傳冊,甚至是一段生動的視頻介紹。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不僅需要將調研內容以吸引人的方式呈現出來,還需要運用所學的英語寫作和口語表達技巧,準確傳達信息。這一環節極大地考驗了學生的創意設計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高級任務階段則要求學生模擬跨文化商務談判。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別扮演不同國家的商務代表,如美國買方代表、英國賣方代表等。在模擬談判中,學生需要運用之前所學的商務知識和英語交流技巧,就產品價格、交付方式、售后服務等關鍵問題進行磋商。這不僅要求他們具備流利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敏銳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還需要他們展現出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應變能力。通過這一任務,學生不僅深化了對跨文化商務交流的理解,還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
3.3" 加強過程監控,有效保障實踐效果
過程監控在高校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式教學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不僅是教師評估學生學習成效、發現問題和解決難題的重要手段,更是保障整個項目式教學有序、高效進行的關鍵環節。通過實施細致的過程監控,教師可以系統地跟蹤學生的學習軌跡,洞察他們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這種靈活性和針對性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還有助于他們在項目實踐中真正掌握知識和技能[5]。
例如,在“跨文化商務交流”項目開始時,教師就需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和監控機制。學生被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負責一個具體的跨文化商務案例研究,要求他們從文化背景、商務禮儀到實際交流策略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教師則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過程監控。首先,定期檢查進度,要求每組提交詳細的工作日志和階段性成果報告,使教師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和遇到的問題。例如,某個小組在研究英國商務文化時,遇到了資料搜集的困難,教師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并提供了相關的資源支持。其次,教師要注重課堂觀察和實時反饋。在小組討論和模擬商務場景練習中,教師應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記錄他們在交流、協作等方面的優點和不足。課后,及時與學生溝通,針對他們在實踐中暴露出的問題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建議。這種即時的反饋機制能夠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有效的過程監控措施,不僅使得學生深入了解了不同國家的商務文化,還提高了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使項目實踐教學達到預期目標。
3.4" 成果展示與評價,激勵學生持續進步
成果展示與評價是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高校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式教學策略中的重要環節。通過成果展示,學生可以將自己在項目中所學所得進行系統的呈現,這既是對自身學習成果的肯定,也是與同伴交流學習的重要機會。而評價則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與總結,科學的評價體系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幫助學生認清自身的優點與不足,明確后續學習的方向。
例如,在“跨文化商務交流”項目的結尾階段,教師可以組織一次精彩的成果展示活動,對學生的成果進行全面評價。這次活動不僅是對學生們項目學習的總結,更是對他們努力與收獲的認可。在成果展示環節,教師鼓勵各個小組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來呈現他們的研究成果。有的小組制作了精美的PPT,詳細展示了他們對目標國家商務文化的深入剖析;有的小組則通過角色扮演,生動演繹了在商務場合中的實際交流場景;還有的小組拍攝了專業的視頻報告,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示了他們的學習成果。展示結束后,進入評價環節。為了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和全面性,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教師根據學生們的展示內容和表現,給予中肯的評價和建議,幫助他們認清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同時,教師還可以邀請企業界人士作為評委,讓他們從實戰角度出發,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并提出寶貴的職業建議。此外,在評價時教師還應引入同伴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機制。學生在觀摩其他小組展示的過程中,需要填寫評價表格,對同伴的表現給予客觀的評價和建議。同時,也要求學生在活動結束后提交一份自我反思報告,總結他們在整個項目過程中的收獲與不足。這種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方式不僅讓學生們更加全面地認識了自己,也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參考,激發了他們繼續努力學習的動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高校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式教學路徑,為提升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通過明確實踐目標、設計貼近實際的項目任務、加強過程監控和成果展示與評價等關鍵環節的實施,能夠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高素質英語人才,推動高校英語專業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高校教育者應繼續深化對項目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為培養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英語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湘雨.項目化教學法在理工類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創新應用[J].校園英語,2023(23):67-69.
[2] 吳珊.高校英語教學“講好中國故事”的實踐路向運用[N].精神文明報,2024-10-10(B02).
[3] 王永超.基于翻轉課堂的項目化教學模式在應用型高校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英語廣場,2021(33):86-88.
[4] 鄒姝麗.應用型本科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以《商務口譯》課程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7):245-246.
[5] 劉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高校英語專業筆譯實訓課堂教學模式新探究——以四川工商學院為例[J].知識窗(教師版),2023(1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