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言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當前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存在時間有限、方法單一、資源不足、學生參與度不高等問題,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文章從延伸式閱讀的視角切入,提出了創設情境、精選材料、凸顯主體、應用技術等策略,旨在激發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興趣,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奠定學生的學習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言文;延伸式閱讀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凝結了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了古代人民的審美追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義務教育階段,文言文教學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對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接受能力,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延伸式閱讀是一種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它強調在課內和課外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不局限于教材內容,而是通過閱讀其他相關材料深化理解。文章探討了小學語文文言文延伸式閱讀教學策略,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扎實語文基本功,奠定良好的文言文學習基礎。
一、小學語文文言文延伸式閱讀教學的意義
1. 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強烈的階段,對新鮮事物抱有濃厚的興趣。然而,文言文的語言特點與現代漢語有較大差異,加之部分文言文內容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難以保持學習興趣。延伸式閱讀打破了文言文教學的時空局限,能引導學生走進文言文的“海洋”,在豐富多彩的閱讀材料中體驗古代漢語的魅力。教師要精心選擇主題相關、富有趣味性的文言文文本,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古代先賢的智慧,體會文言文的語言之美。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減少對文言文的陌生感和畏難情緒,激發閱讀興趣,從而主動投入文言文學習,收獲知識,提高能力。
2. 拓寬文化視野
文言文中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文言文了解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限,延伸式閱讀為學生打開了通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的大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與文言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典故、人物傳記、詩詞歌賦等,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3. 發展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包括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四個方面。延伸式閱讀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積累更多的文言文詞匯,了解同一字詞的多重含義,領悟文言文語言的精妙之處,從而開闊文化視野,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言文的語言凝練、意蘊豐富,延伸式閱讀有助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演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感悟文言文的思想內涵,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同時,文言文的語言風格、修辭手法、意象表達等都有著獨特的審美價值,學生在延伸式閱讀中能夠欣賞更多的優秀作品,感受不同的創作風格,培養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4. 夯實學習基礎
文言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要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延伸式閱讀在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助于學生積累文言文詞匯和語法知識。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重在引導學生感知文本,激發學習興趣,同時積累基礎知識。通過延伸式閱讀,學生能夠接觸更多的文言文作品,在廣泛的閱讀中擴大詞匯量,內化語法規則,這些知識都將成為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基石。同時,延伸式閱讀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能力,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通過查工具書、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等方式,主動探究文本內涵。這樣,學生能夠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悟古人的智慧,提升文化素養。
二、小學語文文言文延伸式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1. 教學時間有限,缺乏多樣性
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普遍存在時間不足的問題。具體來說,課堂教學中的文言文篇目數量有限,教學時間相對集中,且文言文學習難度較大,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幫助學生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品味文本的內涵,時間較為緊張。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教師不得不將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很少有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延伸式閱讀,導致課堂教學往往以翻譯文言文內容為主,缺乏拓展延伸,學生的學習視野受限,難以真正領略文言文的博大精深。
2. 教學方法單一,缺乏趣味性
目前的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仍然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方式相對單一。部分教師習慣于先讀后講,即先帶領學生朗讀文言文,再逐字逐句進行講解,注重字詞翻譯和內容理解,較少采取吸引學生的趣味性教學方法,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參與熱情,學習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枯燥乏味的說教很難引起他們的共鳴,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厭學心理。
3. 閱讀資源不足,缺乏系統性
文言文延伸式閱讀教學需要充足的教學資源作為支撐。然而,目前的延伸式閱讀教學資源匱乏,制約了教學的有效開展。專門針對小學生編寫的文言文讀物數量有限,內容也不夠豐富,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外,教師自身搜集、整理延伸式閱讀材料的意識和能力也有待加強。部分教師受限于繁重的教學任務,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甄別、篩選延伸式閱讀資源,即使有教師嘗試搜集資源,但缺乏系統規劃,資源的連貫性、遞進性不夠,不利于學生的持續閱讀和能力提高。
4. 學生參與度不高,缺乏積極性
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使其積累更多的文言文知識,這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然而學生參與文言文延伸式閱讀的積極性普遍不高,究其原因如下。學生的文言文基礎薄弱,面對難度大的文言文時,學生往往望而卻步;教師對學生的延伸式閱讀缺乏必要的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和鼓勵,導致閱讀興趣下降;教師未能及時評價學生的延伸式閱讀,學生參與的內驅力不足;延伸式閱讀資源的趣味性不夠,難以吸引學生主動閱讀。上述原因都導致了學生缺乏參與積極性。
三、小學語文文言文延伸式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1. 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例如,在教學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稱“統編版教材”)六年級上冊《伯牙鼓琴》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古代文人雅集、鼓琴等場景的圖片,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教師可以播放優美的古琴曲,引導學生想象伯牙鼓琴的情境,感受琴聲中蘊含的情感。教師還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自編自導,表演俞伯牙鼓琴、鐘子期傾聽的片段,學生自主設計服裝、道具,在表演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受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深厚友誼。教師鼓勵學生自創鼓琴動作,用肢體語言表現俞伯牙鼓琴時的神態和情感變化,在動靜結合中感悟知音的可貴。同時,教師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琴館、博物館等,欣賞古琴的造型和音色,了解古琴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在參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直觀感受古琴藝術的魅力,還能切身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閱讀文言文的興趣。教師立足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靈活采取多媒體播放、角色扮演、實地參觀等情境創設手段,多方位、多角度地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感受琴聲背后的深厚友誼和精神追求,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為其后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2. 精選材料,拓展閱讀學習
在小學語文文言文延伸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選擇閱讀材料,既要與文本主題內容相關,又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力求形式新穎,寓教于樂。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教材六年級下冊《學弈》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選擇與下棋有關的文本作為延伸式閱讀材料,引導學生了解圍棋的歷史淵源,感受古人對弈的樂趣和修身養性的文化內涵。教師可以搜集一些生動有趣的弈棋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棋手的機智和棋藝的精妙,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應變能力。教師可以適當引入一些現代圍棋國手的故事,貫通古今,拉近學生與文言文之間的距離。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淺顯易懂的棋譜,加以翻譯解讀,使其感受古人的棋風棋藝,體會言簡意賅、邏輯縝密的語言魅力。在閱讀棋譜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領略圍棋的玄妙,還能提高閱讀能力,可謂一舉多得。教師圍繞“弈”這一主題,精心選擇富有吸引力和教育意義的延伸式閱讀材料,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教師還要注重材料的梯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廣泛的文本閱讀中,學生能夠感受古人修身養性、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領悟專心致志、全神貫注的學習精神,受到潛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
3. 凸顯主體,豐富教學方法
教師要基于學情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升文言文延伸式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教材六年級上冊《書戴嵩畫?!愤@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基于學情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學生分工合作,查閱資料,搜集相關的文言文文本,并分享閱讀心得。在小組合作中,學生能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共同探索課文內涵,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主題式學習任務,讓學生分組繪制牛的形象,再用文言文的形式撰寫繪畫說明。在繪畫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通過觀察和想象進行藝術創作的樂趣,領悟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在用文言文撰寫繪畫說明時,學生需要模仿課文的語言風格,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感受文言文語言的簡潔凝練之美。教師還可以開展豐富多樣的游戲化教學活動,如組織學生表演《書戴嵩畫?!返墓适虑楣?,開展“我是小書法家”書法比賽、“猜猜我是誰”繪畫游戲等,在寓教于樂中幫助學生理解和內化課文內容。游戲化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體驗文言文的魅力,收獲知識,提高能力。教師靈活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主題式學習、游戲化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能夠在主動探究、動手實踐、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同時也能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4. 應用技術,整合教學資源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整合文言文延伸式閱讀教學資源,能夠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統編版教材六年級下冊《兩小兒辯日》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與之相關的資料,引導學生閱讀資料,了解古人對天象的探索歷程和認識。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為學生生動講解太陽距離人遠近的原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在線學習平臺設計“中華天文學小能手”活動,綜合天文學史、天象變化、古代天文學家等板塊的知識,供學生課后閱讀和探究。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閱讀,既拓寬了知識面,又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利用在線學習平臺設置閱讀任務、在線測試、互動交流等環節,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優化教學策略。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文言文數字資源庫,將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材料上傳至資源庫,方便學生檢索、閱讀、下載。學生在海量資源中自主探索,能充分滿足個性化、差異化的學習需求。數字化資源庫的建立,不僅能拓寬延伸式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還能促進教師之間共享優質資源,從而提高備課水平和教學效率。教師可以積極應用網絡資源、在線學習平臺、數字資源庫等現代技術手段,為學生打造豐富多樣的延伸式閱讀空間。學生在良好的數字環境中閱讀文言文,充分感受語言文字之美,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信息素養、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總之,小學語文文言文延伸式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秉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通過創設情境、精選材料、凸顯主體、應用技術等策略,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閱讀過程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發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王麗芳. 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探究[J]. 江西教育,2023(47):61-62.
[2]吳秀珍.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文言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4(15):16-18.
[3]馬宇萍. 小學語文文言文延伸式閱讀教學探究[J]. 現代教學,2024(11):47-48.
[4]溫月德.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下旬),2024(6):72-74.